03.01 盒马鲜生CEO侯毅称「盒马去中心化的物流优于京东的物流」,如何评价这番言论?

爱因爱生


盒马侯毅近期再次发言

盒马CEO侯毅最近频频炮轰,小编前天刚在问题“盒马鲜生CEO称要把美团估值打掉一半,你认为盒马会怎么玩外卖?”中讨论过侯老板叫板美团外卖负责人王慧文事件,然而两天不到,他又讨论起了京东运费问题。咱先不说盒马去中心化的物流是否就优于京东物流,近期频繁叫板不得不让人怀疑造势之意。



京东运费上涨遭到用户不满,侯毅认为新零售时代应当去中心化

春节期间,国内最大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对旗下自营商品配送费标准进行了调整。新的运费标准中增加了不满49元收取基础运费15元的规则。

京东方面的解释是,目前PLUS会员运费方面的问题还在调试优化,等到调试完毕,用户订单的金额凡是低于49元的,运费依然是原来的6元,以及之后会对调试期间多付运费的用户发放相应的补贴。由于京东方面并没有与消费者沟通就擅自修改会员权益条例,这一规定遭到了很多用户的不满。

“未来新零售的物流一定是去中心化的,盒马为什么唯一能做活鲜电商,而且是30分钟送达,基础就是盒马建设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物流模式,盒马所有的门店都是仓库,面积更多,离消费者更近,物流作业更简洁高效。时代发展太快,新零售的物流时代已经来了。”

从言论上看,侯毅的说辞绝对是有道理的,小编认为其实相比于规模经济,侯毅的重点应该在于京东不该把生鲜超市这块的运作模式同之前做3C品一概而论,新零售运行方式应当去中心化的物流体系,用京东老一套的方式去运作后期会出问题的。




苏宁姚凯强调顾客至上

除了盒马CEO发表了观点外,苏宁方也发表了看法。姚凯强调作为平台,应当本着用户第一的理念,不可为了盈利损害用户利益,私自篡改服务规则。


华尔街见闻


京东运费涨了,对于我这种经常在京东上购物的人来说,的确不能算是一件好事。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并非意料之外。因为京东的物流的成本确实比较高昂。


相比于圆通(2000)、申通(1993)、百世汇通(2003)、中通(2002)、韵达(1999)还有顺丰(1993),京东物流(2007)可以说是成立最晚,但却是发展最快的一家。



那么京东物流为什么能够发展这么快呢?那是因为在快递这个行业中分为加盟制快递和直营制快递。而四通一达便是加盟制快递,顺丰与京东物流则是属于直营制快递。


加盟制快递的优点是成本低,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扩大经营的范围。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对于很多问题快递不能及时妥善的处理。这对于客户的维持与品牌的维护等多方面问题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一点从大家从四通一达与京东顺丰的口碑中就能看出。


而像是京东物流与顺丰这样的直营制快递虽然在早期投入比较大,发展会比较慢。但是却有利于品牌的建设,可以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经营战略,统一开发和运用整体性事业。并且在快递人员的筛选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更加有易于发挥整体的优势。直白来讲就是更加适合长远的发展。



所以以此来看,属于重模式的京东物流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增加运费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这也很符合现在电商行业的主流。那就是用户们越来越看重体验度而不是低廉的价格。


其次再来看盒马鲜生CEO侯毅的这一番评论,颇有几分耐人寻味。如果是四通一达说京东的运费高我倒也还能理解,因为毕竟模式不同,各有各的优势。但是盒马鲜生的成本似乎并不低。



或许很多人都在声称生鲜超市成本低、效率高,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件“看起来而已”的事情罢了。要知道,仓储和配送会加重成本以及降低效率。无论相对于线上还是线下来说,生鲜超市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重模式”。那么这样说的话,你还认为其成本低吗?要知道开一家盒马鲜生的成本便会高达几千万。


因此就目前我们也只能在一线城市看到盒马鲜生的身影,究其根本,其成本根本无法在三四线城市达到覆盖的效果,哪怕是阿里不差银子,也是负担不起的。假若盒马鲜生的资金的耗尽,泡沫就会被现实戳破,展现出不堪的一面...


monkeyflowers


有点意思,根据了解,经过plus会员的反馈之后,京东并没有上涨快递费,还是按照原定的运费收取。今天,看到侯毅的评论,个人感觉平静的湖面风浪又起来了。



总结一句侯毅的观点:京东是PC时代中心化的物流体系,如今新零售的物流时代已经到来。的确,现在阿里在布局新零售,看近期比较火的“阿里投资居然之家、阿里收购饿了么”也能看出来。可是阿里一直在布局新零售,在物流这一块,菜鸟联盟的确还没赶上京东物流。


2017年双11,包括年前,菜鸟物流集体涨价,但是物流的速度却没有提升,被一些用户吐槽。不过自盒马鲜生营业以来,其周围三公里的30min送达确实还可以,结合近期阿里收购饿了么此事炒的沸沸扬扬,阿里有意强化同城物流体系昭然若揭,因为饿了么组建的去中心化物流平台蜂鸟颇具收购价值,可以成为重要的新零售基础设施。说到这里,侯毅的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了。



其实,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更看重的还是体验。说白了,谁的物流快,服务好,消费者就跟更倾向于哪家物流,所有好的体验,消费者都不会抗拒。京东物流如果不好,消费者不会买单,阿里喊得响亮不落实地,一样也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所以说,是骡子是马,还是得遛。


花臂萌大叔


京东也好,阿里也好都是先把商品集中在某一个中转仓库,貌似从中转仓库出去很快,这个确实不错,消费者的体验不错。但是在仓库之前的物流呢?仓库本身的仓储费用呢?全国这么多地区需要设置多少仓库?这样的模式只会大大增加物流成本。河马的这个模式其实已经有第三方平台在开始运行了,我们来看一下他的模式。快递物流第三方平台51快配app。基本上可以做到零中转零库存。
他的模式是这样的,货主发货寄快递只需要发布一个订单就可以了,理论上我回家顺路都可以捎一件。接单人根据发货单报价,发货人根据报价查看接单人的资质评价以及是否有保证金,将运费支付平台到货点确认键司机秒收运费。任何人都可以一个手机号就发单,任何人也都可以接单,任何小包裹都可以做到从卖家直接到买家,那货物的安全如何保证?平台从六个方面来保障货物的安全:1接人人实名认证;二接单人保证金认证;第三平台可以链接各个保险公司;四到货再付运费;五评价是制约接单方的杀手锏;六出现纠纷由货主方根据法律规定指定人民法院管辖。


现在的物流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转过多,比如信阳发南阳150公里的距离,需要到郑州中转,距离增加到了900公里、成本自然会增加很多倍,破损也增加了。用51快配的模式零担快递包裹都可以像整货一样做到直达,这个模式和河马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无非是他的范围更大了,把物流市场所有的模式全部解决了,不仅包括市内,跨地区,甚至跨境都包括了。这将是未来主流的物流模式。平台➕个人(专线)。目前平台运行几个月长途整货最多,动辄一单货就是几十吨上百吨的单子,说明长途整货的需求更强。


找顺风车返空车51快配


很多人都在鼓吹去中心化,相信没有几个想明白为什么要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一定就比中心化好吗?特别是区块链的伙伴,基本都是把去中心化挂在嘴边。

在讨论去是否应该中心化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中心化以及去中心化的好处与弊病,这两个问题想明白了,可能很多答案就出来了。

去中心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找到中心

中国式众筹特别强调投资人股权平等,一个核心就是为了去中心化,但是我们去中心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找到中心。中国人骨子里是喜欢中心的,一群人做事情,最好有一个老大哥,这样大家可以依赖他,做什么事情都省心,但是前提是这个老大哥得让我们心服口服。

中国式众筹的方法论最开始是传统协会的改造升级的一种模式,比如一八九八咖啡就是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的升级版。

以前做一个协会,往往是由几个核心的人发起,谁当会长,谁当秘书长基本都是定好的,肯定不是选出来的。基本谁牵头,核心位置就是谁来坐,然后以他们几个人为核心各自拉一批人,然后就成立了一个协会。

看着是一群人在做这个协会,其实就是会长和秘书长两个人在出力,他们就是中心,他们即使做的很糟糕,理论上除非他们自己主动提出离职,否则永远都是他们。

有更合适的人可以当秘书长,但是对方不好意思,也不合适主动的来毛遂自荐,所以传统协会的结局基本都差不多,就是因为中心过早确定,却没有一个制约的机制。

合格的中心意味着组织的高效率

一个组织没有中心,谁也不负责任,但是如果有了中心,那么这个中心的能力和高度就决定了这个组织的高度,选错了,基本就废了。

在中国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人没有选对,也就没戏了。中国式众筹就是众筹股东每个人的股权一样,大家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样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然后经过一年两年,看谁对大家贡献大,这个人自然就成为中心,是一个大家选择的过程,而不是提前任命的。

一个组织一开始成立,往往谁成为中心?最有影响力的,最有实力的。但是这类人往往没有时间给组织出力,而真正出力都是那些年轻一些,在发展中,需要人脉资源的,但是这些人没有机会。通过众筹去中心化的过程,这些年轻一些可能出力很多的,得到大家认可,就会变成中心。

当一个中心给大家贡献不大,就会有做出贡献更多的人成为新的中心,当有新的中心出现,就会更加有活力。中国式众筹这种模式就是鼓励多中心化,然后最牛的成为大家的中心,中心化意味着效率高,但是要解决制约的问题。

当这个中心不称职的时候,是否有一种机制让新的中心产生。另外去中心化的好处是公平公正,效率和公平往往你只能选择一样。

中国式众筹这种模式能很好的平衡效率和公平,厉害的人很多,但是愿意为你真心付出时间的人不一定很多,众筹就是通过一个机制找出那些真正看好你,而且也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众筹股东,他们愿意投入时间来落地。

一个组织,如果有一个中心人物,大家对对方心服口服,而且对方有能力,有格局,有奉献精神,有这么一个人其实是大家的福气,每个众筹项目都会期待一个合格的中心出现。

杨众筹(勇),北大“1898咖啡馆”董事长、中关村互助众筹研究院执行院长,职场规则纵横交错,创业形势瞬息万变,以丰富经验凝结简练文字供职场人参考。

“北大杨众筹1898”为红橙学院MCN矩阵签约自媒体,垂直职场领域,每日为您带来深度原创文章,欢迎您的订阅以及讨论交流!

北大杨众筹1898


首先来解释一下河马所谓的去中心化的理论,去中心化的配送物流,主要就是,大家把所有的SKU放在不同的门店里面,现在盒马鲜生服务的就是周围三公里的居民,所以作为山谷里的居民,在点餐或者说订单的时候,都是来自这一家门店,这一家门店的配送就覆盖到这三公里的人群,但是我想说在京东这个电商平台,他的选品会更加多一点,电子类的产品非常非常多,所以对于京东来说,在市区建立三公里辐射范围之内的操作非常困难,并且这样的布点也会非常多,要知道京东覆盖的范围可是整个城市甚至全中国,而河马先生只是覆盖了某几个城市的某些点位并不全面,其实只是覆盖了某几个城市的某几个区域而已,这些区域也只是周围三公里范围之内的居民,并不能够完全 touch 到整个城市。

所以京东还是有京东的优势了,两者不能放在一起比较好吧,盒马鲜生主要做的是生鲜类的食品以及外卖,而京东主要做的是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全品是非常多的,如果要是在三公里之内建立仓储的话,是非常不合理的,这种去中心化的仓储对于京东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盒马鲜生把运费,平均到每一家门店营收里面,乍一看感觉是小了很多,但是算上具体的人工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它的运费比京东还是要贵很多的。所以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选择,对于河马来说,现在也是开创阶段,并不一定这种方式就是最好的,这样的快递模式是否省钱,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变革家


作为盒马鲜生CEO当然也是原来京东的物流负责人侯毅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刘强东应该感谢侯毅,离开了京东,这么多年在刘强东身边算是没有学到刘强东关于物流的精髓,抛开工作不说,刘强东在美国惹上了性侵案件,而侯毅离开京东以后一个劲的黑自己的老东家,别的没学好,刘强东的小九九倒是学得蛮好!

阿里巴巴任命侯毅为盒马鲜生CEO,算是阿里史上几次重大人事失误之一

阿里巴巴至今在于高管任命上,最为失败的几次任命。第一是任命陆兆禧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直接导致了阿里巴巴至少三年的停滞发展;任命俞永福伟阿里大文娱负责人,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阿里大文娱在俞永福的带领下不进反退;任命高晓松为阿里音乐董事长,一把好牌打烂,最终天天动听死掉,虾米音乐半死不活。

  • 而今天要说的侯毅,就是阿里巴巴史上第四次人事任命失误

记得在五年前的时候菜鸟网络成立,逐渐在全国各地发展菜;菜鸟驿站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章,那就是菜鸟驿站未来从城市到农村,应该肩负起未来移动银行终端、微型物流仓储、以及物流接收、配送双中心的作用。

但要更好的补充这一点,单凭发展一些小的超市是不行的,必须发挥拥有一定配送实力的综合性连锁门店,比如肯德基、苏宁、麦当劳、当然也有传统的如沃尔玛等超市,盒马鲜生则是做了其中的一环。

  • 生鲜电商是被逼得要做去中心化

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是没办法做区域性大仓储,生鲜电商对于时效性要求太高了,主要原因还是生鲜的特殊性,水果能放几天?海鲜能放几天?肉能放几天?蔬菜又能放几天?如果大规模的集中性管理在分散性分发会极大的影响效率,那么生鲜的品质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生鲜电商基本上都是由产区直接高准确度的配送到某个城市特定的片区,甚至可以精确到特定的门店,而盒马鲜生就是这样的模式。不然你怎么办?集中管理,举个例子,从广西拉一车海鲜到成都,你难道还在武汉或者重庆先建立一个“盒马一号”大型仓储,然后等后面的都运到了以后再派一个车队配送到成都?鱼都死了,你还配送个毛!而且你得有多大一个冷库?

  • 传统电商还是应该结合“生鲜小物流+传统大物流”双模式,只是京东目前在小物流方面布局还不够

为什么这样说,传统电商大型仓储是很有必要的,区域性配送能减少成本,但是如果很多商品储存周期够长,进行统一性的配送,又可以减少物流之中的空间浪费,而京东目前做的就是这样,物流成本的增长主要还是竞争更激烈,成本更高,其他物流企业价格都上涨了,而且整个电商成本都在上升,怪不得京东。

对于服装、书籍等等允许比较长的存储周期的商品自然还是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只是目前京东在小物流方面的布局还不够,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京东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京东早早的和永辉超市等连锁超市合作,人家早早的意识到了这点。

从成绩上看说实话,侯毅真的没资格吐槽京东了,而且侯毅站着说话不腰疼

侯毅作为盒马鲜生的CEO,成绩单不能说丑陋,但是说实话这几年盒马鲜生的成绩单真的不好看,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勇气吐槽京东。京东下滑是事实,京东不如阿里是事实,刘强东不如马云也是事实,但是刘强东还是比侯毅高明不止一星半点。

盒马所谓的成本低,都吸阿里巴巴的血,所谓的成本低,都是阿里、菜鸟的血,而阿里的血从哪里来?物流企业!只是阿里的体量足够大,人家可以一单少赚点钱,但是可以多做几单,所以这个成本不用盒马自己买单,当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另一个就是盒马鲜生的发展,当然你可以说盒马是“生活广场+生鲜电商”,所以盒马不在乎生鲜电商的发展,但回过头来说盒马终究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但是成长真的不算好,被多点、每日优鲜等远远甩开不说,京东生鲜也是压在盒马的头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侯毅真没资格吐槽京东。

遥想盒马刚刚成立的时候,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CEO张勇都为盒马站台,不过几年过去了,盒马的表现略显尴尬,战略地位还不如饿了么,侯毅还能在盒马CEO的位置上待多久?我觉得还是少吐槽别人靠谱!

本文系字节跳动签约作者-悟空问答专稿,未经允许转载必究!

EmacserVimer


我个人认为侯毅对京东物流的炮轰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宣传盒马生鲜。

阿里系怼京东物流不是一次两次了,侯毅的观点也说不上新鲜,只是对以往观点的重复,京东物流和菜鸟物流(不过盒马用的自己的物流体系)的对比,是好是坏怎么评价的文章已经汗牛充栋了,我想也会有很多大神会回答,我这边就不提了。

个人认为,侯毅在关于物流上有些混淆概念,普通物品的物流和生鲜的物流算是两个体系吧,用生鲜物流的标准去套普通物流有点说不过去,侯毅的这个说法与其是怼京东,不如说让「四通一达」更难受。

其实现在京东生鲜的物流体系和盒马的生鲜体系总体上也差不多,和顺丰也差不多,京东联合腾讯,以及阿里现在大搞特搞的新零售也基本上是在做侯勇选在所宣传的这个体系「去中心化」「门店及仓库」「面积更多」「离消费者更近」之类的,即便连「每日优鲜」也在最基本上也是这么个思路,只不过是看谁投入大不大的问题。


现在阿里系物流一直想证明自己在物流上的进步,并不比京东差,但是在用户的思维中,京东物流比阿里物流体系「好」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阿里自己也很努力,证明自己也很容易,但如何让普罗大众知道自己很厉害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就像我们生活中一样,隔壁家小孩每次都考第一名,而你自己总是第十名,说好不好说坏不坏,而大家已经记住隔壁家小孩真的很优秀,而你也只是不温不火,到了后来,即便你很努力地变成了第二名,甚至比第一还要厉害,但外界还是觉得隔壁家小孩真的很棒,而你的努力在它们眼里其实也就是那样。即便过了几十年,大家再回忆起来的时候也会说,「啊那个小孩真的好厉害」。

那么如果你不甘心就这样被大家遗忘,那么就只能造势了。敲锣打鼓地说我这次也考了第一名,而且隔壁家小孩其实也不是那么好有很多黑历史。

要注意到,侯勇最近短短几天在媒体上频频发声(前几天怼美团的王慧文遭遇到一鼻子灰),而且也总是给人以争议,我个人认为此次侯毅真正的目标并不是想要怼京东物流,等多的是想为盒马生鲜造势,给人一种盒马生鲜物流能「颠覆」的感觉。

其实阿里的公关手段也就那么几种,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吧。


科技之声VoTech


盒马这套去中心化物流,看上去和最近的区块链去中心化趋势很契合。

盒马说白了就是物流的创新,卖的还是那些东西,但是便利便宜。原因就是物流成本低。

为什么低?京东旧有的物流模式,建立区域大仓库,几十万平方米,货物种类几万个,管理成本非常高。所以京东十年来都在亏本。

可怕的还有,就像盒马ceo分析的,这种模式有一个边界,当你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到达某一个边界的时候,也就是公司人员臃肿的时候,反而效率更低,成本更高。

盒马搞的这套新模式,是把门店做仓库,储存成本低,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成本本身就低。这种去中心化,分布式的仓储形式,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随着规模效应的形成,配送范围覆盖更宽广,成本会持续降低。

所以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对比是,京东物流不断再加价,最近就把基础运费从6块提高到15块。盒马呢则是一直在免费。

这样下去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京东的客户会流失。当然京东现在已经在学这套东西。不过盒马悄悄发展了两年,去年突然攻城略地,看上去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后来者能不能跟得上还得打个问号。


老铁


京东物流发展多年,现在算是国内电商体验最好的物流服务之一,不过随着规模的扩大以及自身的独立,也开始面临一些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京东物流的员工越来越多,管理成本开始上升,目前京东配送超过12万,这其中有一个收益曲线,当超过临界之后,管理成本就开始升高。毕竟管理1万人,10万人,100万人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随着管理成本的上升,物流成本也会相应提升,自然价格也会提升。

另外一方面京东物流集团独立,也需要有更好的业绩,单靠京东自身业务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京东物流本身核心业务还是来自于京东电商平台,所以涨价能够带来更好的业绩。

不过中心化京东物流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化物流的方式,开始冲击物流市场。比如刚刚被阿里收购了的饿了么,本质上也是一家物流公司。再比如盒马生鲜的区域配送,效率和速度也非常惊人。他们都能够实现分钟级的配送,这种新模式对传统物流的冲击还是很大的。所以京东当年的物流成功是通过中心化战胜了传统物流,到现在各种技术的加持下,去中心化的效率开始越来越高,所以京东物流也面临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