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哪些有趣但是冷门的天文知识可以分享?

lin曼蕾


其实天文学在众多学科中本来就算比较冷门的了,至于一些天文知识或常识有没有趣,那就见仁见智了。

1、太阳的颜色:太阳真正的颜色是白色,而不是我们天天看到或印象中的金黄色。因为太阳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大气层的时候,可见光中波长比较短的光不是被大气吸收就是被散射掉了,只剩下黄光和部分红光,所以在我们眼中的太阳只能是黄色或者像夕阳那样红彤彤的。你要是离开地球大气层在太空中看太阳的话,就会发现太阳真正的颜色是白色。

2、太阳系中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不是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而是金星。水星虽然离太阳最近,但是水星表面温度在白天可以达到在427℃,而金星由于有着浓密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导致强烈的温室效应,使其表面最高温度可达500多摄氏度,就算再金星的夜晚也有400多摄氏度。使得金星表面平均温度达到400摄氏度以上。顺便说一下,水星因为其夜间温度可降至-183℃,使得水星是太阳系中表面温差最大的行星。

3、“度日如年”的行星——金星,还是金星,金星的公转周期是224.7个地球日,而自转周期则是243个地球日,也就是说金星的一天要比一年长18个地球日,在那里可是名副其实的“度日如年”啊。至于原因还没有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金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逆向自转的大行星,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就是说,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4、金属的自动焊接——冷焊。在宇宙真空环境中中,你将当两块同类金属直接接触时,会发现这两块金属自动地融合在一起,如同被焊接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冷焊”。这是因为太空真的非常空,空到当两块金属接触时,它们之间完全没有诸如灰尘或空气分子等物质将它们隔开,以至于两块金属相互接触后就会自然而然地黏合在一起。而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下,金属表面往往会形成氧化膜,冷焊是不会自然地发生的。

5、没有保护直接暴露在太空的人体是不会爆炸的,这点可能和你在一些科幻影视作品中得到的印象有些不一样。NASA为此写过一篇文章进行过解释,在太空中不穿宇航服的话最致命的是缺氧导致死亡,在进行过的动物减压试验表明,人在真空中暴露10几秒,人体内的水分会迅速蒸发,但血液还不至于沸腾,人体会变得肿大,但是不会爆炸。

6、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要比你想象的大,足以放得下剩下那七颗大行星。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这点距离在天文学的尺度上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距离,但是,就是在这个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距离中,足以塞下太阳系中其他的七大行星。这足以表现出我们这个宇宙是多么的空旷。

7、照在你身上的阳光很可能是在人类历史之前就形成的。我们都知道,光从太阳的表面到地球上只需8分多钟,但光子从太阳内部产生到达太阳的表面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太阳是个巨大的等离子体团,太阳中心产生的光子在向外行进时,要与太阳内部无数的原子、电子等带电粒子相互作用,不断被吸收、释放、再吸收、再释放,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来到太阳表面才能独立地以光速传播。 平均算下来,太阳内部的光子大约需要百万年的时间才能来到太阳表面,也就是说,你现在看到的阳光很可能是在还没有人类的时候产生的“古老阳光”。

其实说的这些基本都是一些常识,关于天文学方面的知识是很多,但兴趣得一点一点培养,知识也得一点一点积累,多知道一些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清明的星空


1.金星自转周期则是243个地球日,而公转周期仅为224.7个地球日,也就是说金星上的“一天”比“一年时间还长”。而且金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的行星,也就是说在金星上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

2.天王星的自转轴和公转平面的夹角约为98°,也就是说天王星几乎是“躺”着绕太阳公转的。

3.太阳系中平均密度最小的行星是土星为0.687g/cm³,如果把土星放进一个足够大装满水的浴缸,土星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而平均密度最大的是我们的地球,为5.508g/cm³。

4.水星表面是没有大气层保温的,而且水星离太阳又是最近的,因此水星表面昼夜温差近高达600℃。尽管接受着太阳的炙烤,2014年美国航天局派往水星的探测器信使号,却发现北极地区一个陨石坑附近有冰的存在。

5.火星上拥有太阳系已知的最高山峰—奥林匹斯山。奥林匹斯山是一座盾状火山,高度达21229米,直径600公里。根据火山熔岩判断,这座火山仍然是一座活跃的火山。

6.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木星体积是地球的1321倍,木星体积大到可以装下太阳系内其余所有的行星。木星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内所有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7.海王星也有光环,不过在地球上只能观察到暗淡模糊的圆弧,而非完整的光环,对于海王星光环的内部结构,我们目前还不清楚。

8.冥王星的公转轨道会穿越海王星的公转轨道,在冥王星的公转周期中约有五分之一的时间是距离太阳第八远的行星。

9.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大恒星是盾牌座UY,它的体积相当于45亿倍太阳的体积,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的位置,那么木星都会被盾牌座UY吞噬。


熊猫爱飞行


本人有几个比较独特的、冷门的假想或叫猜想,在此分享给大家:

1、天体红移量与距离成正比的原因是由于宇宙空间非绝对真空导致的:星光遇到路径上的介质会产生反射/散射、折射/透射和转换/热辐射光,在此过程中,透射光会因介质作用后的频率全稍低于入射光的频率,这才是频率随距离成比例降低的原因所在(检验方案见《验证哈勃定律正确性实验方案》);

2、星系可能是由星系中心喷射物质形成的,理由有:多数星系有二条对称的旋臂就是星系中心喷射物质构成的。同时,星系的形状多为碟状。还有,太阳系内重于铁元素的物质只能是银河系中心产生的,特别是地球上仍存的短半衰期放射性元素,肯定是存在一个不断生成的环境,否则,地球早就不应该有这些短半衰期元素存在了;

3、太阳系的行星、彗星与陨石等均由太阳喷射物质(太阳风)形成的,理由有:内行星多为固态岩石类重元素为主的行星,外行星多为液态和气态类轻元素为主的行星。同时,行星的公转平面基本上与太阳自转的赤道平面相同,公转方向也相同。

支持以上观点的文章如下:


彭晓韬


宇宙无边无际,它的故事最多了。宇宙中有哪些有趣但是冷门的天文知识呢?冷门不好说,但是有趣的天文小故事相信每个爱好天文知识的朋友都能说出一大堆来。碰巧我这里也有几个自己觉得挺有趣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图示:宇宙

天上有多少星星

古时候如果要刁难一个人,就问他“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啊?”天上的星星眨呀眨的,谁能数的清!多数人都会问的哑口无言,聪明的人就会说“天上总共有9999颗星星,不信你自己数一数?”谁也不可能数的清天上有多少星星,因此只要会怼怼就能赢。

现如今这天上的星星有几颗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全天空中人们肉眼可见的星星大约有7000颗,不过因为地球是球形的,因此无论站在什么地方都只能看到半个天空,因此眼力再好,也只能看到3000多颗星星。

图示:星空

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我们肉眼看不到

银河系中有数千亿颗恒星,其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是比邻星。比邻星距离我们只有4.22光年的距离。比邻星距离我们太阳系最近,我们却看不到它。这是因为比邻星太小了,直径只有太阳的七分之一,发出的光线十分暗淡。比邻星亮度只有11.05等,而人类肉眼只能看到亮度为6.5等的星星。

图示: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比邻星

质量小的恒星都是恒星中的寿星

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它的质量在整个恒星家族中算是比较小的一类。太阳的寿命大于有100亿到110亿年。然而太阳的生命周期不是恒星中最长的。那些比太阳质量小很多倍的红矮星家族的恒星才是真正的恒星中的寿星。像上面提到的比邻星就是一颗红矮星,它的的寿命可达千亿年!而宇宙中质量最小的恒星寿命可达百万亿年,这几乎是永生了。

而那些质量比太阳大许多倍的大质量恒星的生命却只有几亿到几千万年的时间。

图示:红矮星寿命可达千亿年

仙女星系和银河系碰撞不如小行星的撞击地球危害大

科学家发现现在距离地球254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会在大约37.5亿年后和银河系相撞。我们都知道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厉害,就会以为两个星系之间的碰撞肯定就是世界末日了。其实不然,科学家研究认为,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碰撞对地球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原因在于星系内部恒星之间的距离非常的大,两个星系相遇之后会相互穿过对方,然后在引力的作用下又拉回来,反复数次之后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星系。这期间星系之间的天体不会发生实质性的碰撞,因此地球和太阳都会安然无恙。

而小行星撞击地球那可是实打实的撞到了地球上,对地球生命造成严重灾难。

图示:星系碰撞

上面是我觉得比较有趣天文知识,权且当做抛砖引玉了,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更有趣的天文知识呢?一起来分享一下。


兔斯基聊科学


相距200多亿公里,美国NASA于1977年发射的太空探索卫星“旅行者1号”仍能与地球保持联系,信号来回(双程)需要近40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你给它发信息"在吗?",隔了近40个小时收到它回信"啥事?",已经是真爱秒回的情况了。还有一个"旅行者2号",目前距离地球约180亿公里。



上图:"旅行者1号"上的合金盘片,据说信息量极大。图中箭头线起于地球,剪头所指就是飞船本身。

40多年的宇宙飞行,两个探测器搭载的科学仪器有一部分已经失去工作能力,还有一些为了节约能源而停用,只剩下几个还在运行(具体是哪几个、干啥用只有NASA才真知道)。

旅行者号的动力钚电池估计到2025年能源耗尽。到那时,两个旅行者将与地球"失联",在星辰大海里漂流,直到……(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上图:"旅行者"航迹和预计"失联"位置。


冬眠觉晓68


我知道一个天文历法的有趣知识,非常的有趣,但是在座的各位是过不到喽。那就是2262年有俩个春节,这是由阳历与阴历的误差导致的,于是出现了农历,采用“19年7闰”的方法,闰就是多了一个月,比如闰一月,就表示那个年份多了一个一月,就得多过一次。而在2262年,多了一个一月,2262年1月21日是农历春节,下一个月的20日还是正月初一,还是春节,所以,我个人感觉应该要放两次假,过两次春节。

黑洞并不黑,边缘还会很亮,那便是黑洞的视界边缘,我们看到图片上的黑洞形象时,会看到黑洞边缘那些被扭曲的星系图案,那是因为黑洞的引力作用扭曲了原本光线的传播路径,造成了透镜效应,就像下图一样:

星际穿越中的黑洞形象更贴近现实。

中子星并非全是由中子构成,也包含着诸如离子、电子、铁原子核、富含中子的原子核、自由中子、以及最内部压力、温度最高部位的可能存在的夸克、胶子(猜测?)。所以,可以把中子星看成是巨大的原子核,而不是简单的认为它只是由中子组成,这是片面的。

白矮星,是的,如名字所言的那样,确实很白,发着惨淡的白色光芒,是小质量恒星(八倍太阳质量以下)演化到末期的产物,太阳的未来就是白矮星。

你还能想到哪些有趣的天文知识呢,欢迎补充!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科学船坞


1,黑洞并不会把周围的天体都吸走,附近还是会有很多天体围绕着它运动。

2,黑洞之间也会互相吞噬,最后只有一个黑洞。

3,有些微生物在太空中模拟的真空条件下依旧可以生存。

4,最初形成月亮的时候,月亮和地球很近,月亮一直在远离地球。

5,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和隔壁的仙女座星系正在发生碰撞融合。

6,宇宙有多星系统,比如五星系统,六星系统。


陈雄威


天文学大概是人类最早的学科之一了,因为自从人类祖先开始直立行走便拥有了仰望星空的能力


从生物学上来看,人类可能是目前地球上唯一习惯直立行走的物种,而只有直立行走的物种才能解放上半身进而得以“向上看”,所以人类文明在萌芽阶段时各个部落就诞生了“夜观天象”的活动以及相匹配的各种人员。

然而远古时期的人类并没有望远镜,他们不知道太阳月亮以及星星究竟是什么东西,所以早期的天文学往往和神话互相联系,这种局面一直到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才结束。


伽利略的望远镜第一次让人类有能力近距离观察月球和天上的星星,由此带来的结果人类宇宙观念的变革,如今现代天文学让我们知道了地球乃至太阳都不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于人类也不过是生活在一颗灰尘上的生物而已,所以说学习天文多多少少会使人谦卑。

那么在浩如烟海的天文海洋中有哪些冷知识呢?

  1. 天上的星星其实并不会眨眼睛,它们之所以一闪一闪是因为地球大气层的扰动,一旦地球没有大气层的话天上的星星看久了甚至还会有点刺眼。

  2. 我们脚下的地球以及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都在以每秒几十千米到几百乃至上千千米的速度公转,只不过我们处于相对静止所以感觉不到,所以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并不是骗人的。
  3. 很多人都认为再有50亿年地球就会因为太阳膨胀成红巨星而变得不适合生存,但实际上最多20亿年后太阳的光度就会比现在多出近20%,届时地球海洋将不复存在,所以说我们最多只能在地球上待20亿年。


    天文学归根结底是让处于地球上的我们了解宇宙的学科,在几乎每个人都有压力的当下,学一点天文学必将使人感觉“宇宙之浩淼时空之无限,什么烦恼什么忧愁都不过是蚂蚁尘埃罢了。”


宇宙观察记录


1)《黑洞是由什么构成的?》

2018.9.15

这事你放心,全天下(108X2N个宇宙)中的每一个黑洞的前生都是由三个不同大小的恒星灵魂修炼到佛界顶层智慧之后再组合而成为一个黑洞灵魂,皆为了修炼魔界的顶层智慧而采取的最佳进化方案-----将不同的三颗恒星以最佳科学的方案演变成为一个黑洞天体......然后形成黑洞天体之后就会继续努力吞食(实为融合)其他的大量的恒星入体,让恒星灵魂完全不断地融入黑洞灵魂之中,从而也就导致黑洞灵魂智慧疯狂升级的同时其黑洞视界也越变越巨大了.这么玩游戏直到二百亿年的黑洞寿命期限到了,则黑洞灵魂就会将寿终的黑洞天体自行消毁之后就会成功地进化成为了新的一个宇宙之王灵魂,那么这种新诞生的宇宙之王灵魂就会去以自己修炼成功的非常卓越的科学智慧才华创造出属于他的全新的宇宙了.......

这正是全天下必是由108x2N个宇宙构成的N个宇宙会无限地不断生成,当然其中也有许多进化不太好的宇宙就会被进化卓越的宇宙给吞并了.正如我们的宇宙己经吞并了非常大量的宇宙从而使自身宇宙产生了疯狂膨胀的现象.虽然人类科学对于宇宙膨胀现象误解得非常离谱也丝毫不会干扰到我们宇宙的宇宙之王的雄心壮志了.

当然宇宙演化还有好多好多知识都是人类科学无法理解的事了,所以我也不太好意思再多讲更有意思的宇宙科学知识下去会更好些,只能再多讲一点宇宙有多大的知识才有意义,不然会让不少人类很自然地产生非常不爽的情绪就会成为事实了.

我们所在的整个银河系范围内共存在黑洞天体总数达到9728.3278万个

......................

如来宇宙直径(7)

2018.5.6统计:

我们的宇宙----"如来宇宙"由于前阶段非常努力地大力夺取许多个外宇宙精华,从而导致"如来宇宙"直径己经爆涨到336421.6742亿光年.

最初"如来宇宙"创造成功后的直径仅有5000亿光年.

我们宇宙里存在的星系数量也就上涨达到64272761.56384189亿个星系.

现今"如来宇宙"的自转的转速己达到96.38765万亿公里/分钟.

最初"如来宇宙"的自转的转速达到7000亿公里/分钟.

2018.5.4起全天下共划分有108x2N个宇宙.大多数宇宙直径是5000亿光年左右.

我们宇宙每400亿年就是一次小轮回,每6000亿年就是一个大轮回.我们现处于第三次大轮回中的第15次小轮回的第193亿年时代.即还有207亿年后这次大轮回才结束而进入第四次大轮回的第一次小轮回的进化之中.

全天下共有108x2N个宇宙存在,均各自不断轮回进化之中.

2)《银河系黑洞与人类癌症》

2015.9.30

从题目看似乎是莫名其妙!请放心,作者的许多文章都属这类感觉.因都不是写给常人看的.

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对于银河系中己存在的52颗智慧文明星球上的众生的生命进化是极为重要的事,显然地球不可能例外.否则造物主就是吃太饱了,当然不是如此.

宇宙中任何一个存在有智慧生命的星系中必有黑洞天体存在,这是宇宙规律,可不由地球上的人明不明白而改变的.同理,无黑洞天体存在的星系,则必无任何智慧生命存在.你若不信的话去问地球上的任何天体科学家也是没法解释明白的.因地球的文明过低了,不能怪天体科学家们答不了此题.

回归主题,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灵魂在他当任的大量重任中具有一项宇宙之王分配给他的日常工作任务---将他拥有的消化宇宙任何物质(有害或有益)皆化为有益于自己的生命大智慧传授给银河系里的无量众生灵魂学习.

而对于努力学习黑洞先生这项卓越智慧的众生灵魂承载者,其肉身患上癌症的机率会很接近0%.为何不是一定属于0%?因这是让癌症消失的主要方案,但非全套方案,故只能客观讲是接近0%.

别的星球我们管不着,我们只要关心自己就好.当我们身体的细胞因无法消化各种有害刺激(最典型的是核辐射),则必生成变异性狂长---癌症.

而黑洞先生所教的智慧正是让众生灵魂学习到可以将各种外界产生或机体内部产生的有害刺激全都消化成有益的能量或成垃圾排出体外.

此项智慧一旦成为你生命智慧的一部分,基本上可以确信癌症与你没什么关系了.当然要彻底无关的话,还要补上一项很有意义的智慧---修复自己DNA编码漏洞.若这个智慧也学会了.那么真的是癌症成了别人的事了.即癌症100%与你无关!

所以上述二项智慧都是作者热衷学习的,真叫百学不厌.

妖族灵魂承载者最易患癌的原因正是黑洞先生拒绝传授他的大智慧的同时还将不断吸走妖族灵魂者身体能量.从而使他/她们成了一场生命的折磨旅途了,即使在人间成了明星也得如此.

佛界灵魂与魔界灵魂都属与宇宙大智合节拍的灵魂,但妖界灵魂必是违背宇宙大智的节拍而产生生命旅程中的很难越过的苦难(表达方式多样,不只是患癌)

选择决定命运.当然是由灵魂意识与大脑意识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会有人生佳境,只要其中一个做出错误的选择,则必定难有佳境人生了(可参阅作者的《利益共同体的命运》文章),否则宇宙的因果定律就无法成立了.

人类常常对因果定律的曲解大多是来自不知自己的主子就是自己的灵魂这事所引起.不知则易犯错,由不得谁信不信.

在此顺便感谢专修宇宙魔界大智慧的黑洞先生给我今生的一系列帮助,因自己身强体健又快乐与幸福有他的一份功劳!众生何不是如此?只是大多数人不知而己.

偏见是人类的弱点,对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先生的偏见会使自己身体出状况的.如果谁真对他有恶意,那就会使自己变得很倒霉了,不论自认为是信什么教派,这是宇宙铁定的规律,无一例外.

注: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旧址生存的巨鼠们,都是因为它们的生命灵魂很努力学习黑洞先生传授的将有害核辐射转化为可用的身体能量的智慧,而导致它们个个体型巨大却不患癌症的原因所在.这案例也可说明,地球上某些人类的生命智慧还不如巨鼠好使.太会挑了.不懂得顺应宇宙法则,逆天而行,若不患癌真的有违天理.




宇宙时空联盟


我也来说几个,欢迎补充

1、永远面向对方,永不回头的冥王星和卫星卡戎: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冥王星和他的最大卫星卡戎永远都是用自己的一面对着对方。卡戎的公转周期就是冥王星的自转周期。

2、宇宙空间里物质的平均密度,比地球上所能抽出的最空的真空还稀薄。

3、本星系群当中最大的成员,仙女座星系正以每秒120km速度向银河系奔来,30多亿年之后二者将发生碰撞。但两个星系中的绝大部分成员将毫发无损。

4、木星的质量是其他所有7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5、地球上所有的黄金、铂金、白银,都是中子星碰撞,或者中子星和黑洞合并产生的。两个中子星碰撞产生的黄金,可能有上百个地球的质量。

6、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C(又称比邻星)到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到太阳距离的4515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