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各網約車平臺的司機會與平臺簽訂勞動合同嗎?

盧金潮


在滴滴注冊後司機什麼時候接單什麼時候不接單,什麼價格接單,能否接單這都是滴滴平臺說了算,車費也是定期結算,包括司機的獎罰都是平臺定的,也就是說司機在滴滴平臺是基本上沒有任何自主經營權的,司機沒有自主經營權一切都是平臺說了算那麼滴滴司機就應該是滴滴的員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平臺和司機簽訂合同甚至購買保險都是應該的。前幾天有文章討論滴滴是否應該開空調,那麼像這樣的服務規範滴滴應該制定,我們來看看另外一種平臺的模式。



淘寶的商家入駐淘寶後營業不營業,何時營業,價格怎麼制定,促銷方案如何進行,許可證照的辦理都是商家自己的事情,淘寶無權干涉,也就是說商戶完全有自主經營的權利,甚至包括貨款也是買家確認商家馬上收到貨款。如果銷售假冒偽劣給顧客造成了損失,淘寶將協助有關部門查處或者追究商家的責任,淘寶相對於商家來說是個純第三方平臺。商家的任何行為都是商家自己的事,自己承擔後果。在貨運領域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貨拉拉完全學滴滴,司機不能自己確定價格,獎罰制度平臺確定,定期給司機結算運費,相當於工資提成了。而另外一個配貨平臺快遞物流第三方平臺—“51快配”則是淘寶模式,貨主發佈訂單形成電子產品單,司機搶不搶單,多少錢搶單,服務標準都是司機和物流公司自己說了算,運費也是隻要貨主確認到貨運費秒到,平臺也不處罰司機,評價僅僅作為貨主選擇司機的依據,哪一種平臺模式更好呢?歡迎大家評論。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網約車平臺與司機都是網上審核,網上註冊,有些地方甚至沒有服務點,主體公司都沒在地方註冊,怎麼可能籤勞動合同,而且如果真簽了勞動合同哪司機與平臺就是僱傭關係,有多少企業是死在用工成本里,所以平臺不會與司機籤勞動合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