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隆科多兵諫,十三爺為什麼能接管兵權?

夜和雨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行發不中!廉親王胤禩靠“拉大旗作虎皮”暫時控制了京畿豐臺、西山兩大營、包括隆科多的反水,只要真龍天子“雍正帝”振臂一呼,立刻散夥!

這次並不是隆科多兵諫,而是廉親王胤禩拉“隆科多”下水,沒有隆科多這個九門提督,廉親王胤禩很難保證奪權成功,之前由九阿哥胤塘特意來到隆科多府上再三敲定。


隆科多一再強調,他保的是“弘時”,這就說明三個問題:

一、此時的隆科多已經感覺到雍正帝對他的態度產生變化,“佟半朝”的日子已時日不多(有清史稿)記載的明明白白,自己劣跡斑斑。

二、隆科多知道皇子“弘時”是幕後推手,還是保證雍正帝的血統,這樣就師出有名,“弘時”上臺能保證他隆科多一族的榮華富貴,隆科多瞭解廉親王胤禩,笑面虎一個。

三、以隆科多現在的身份;理藩院大臣(肥差),九門提督兼領步軍統領五營,兩萬多兵馬在手,加上雍正帝兒子“弘時”的名號,可以幹一票,不幹是死,幹有可能活!


擎天保駕之拼命十三郎

不說十三阿哥胤祥的過去帶兵愛兵之道,單說十三阿哥胤祥(怡親王)的現在職務:總理王大臣,其他不說,就管著兵部(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隨身攜帶“兵部”的印信勘合,有隨時隨地的任免權。

當聽到皇五子“弘晝”的含糊其辭的託詞,管著兵部的十三阿哥胤祥明白了個大概,基本判定豐臺大營出了問題,到了豐臺大營一看,果不其然,提督已經反水,被關外四個鐵帽子王爺的將領把持。

十三阿哥胤祥要行使特權了,口頭提職曾經的手下將佐,先穩住陣腳而後拿下豐臺大營提督就地正法。

御前侍衛圖裡深的失職

暗裡說,御前帶刀侍衛“圖裡深”沒有皇帝的特旨其他人是不允許隨意調動的,可今天的隆科多竟然假傳聖旨把宮廷內外全部撤換,而且圖裡深萬萬沒想到紅的發紫的隆科多開始配合廉親王胤禩逼宮了!

看著十三阿哥胤祥的出現,就意味著由廉親王胤禩發起的逼宮正式流產,隆科多的末日就在眼前!

為什麼十三爺能接管兵權

前面已經說清,怡親王、總理王大臣就是十三阿哥胤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雍正帝的最親密要好的弟弟,他的話幾乎就是聖旨!

①主管六部九卿,特別是“兵部”。

②隨身攜帶皇帝令箭,十三爺的臉就是身份,可以便宜行事。

③豐臺大營及西山銳健營大都是十三阿哥胤祥舊部,感情深厚。

在雍正帝登基伊始到駕崩共計在位十三年,雍正帝的對手如雲,風雲突變,在短短的十三年當中,雍正帝改革了先帝留下來的一系列弊政及“寬嚴疊加”的政權交替,又夯實了雍正朝的經濟基礎,雖然因為得罪了權貴而留下了罵名,可是“事實勝於雄辯”,後人自有評說!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日堯居


題主是依據的《雍正王朝》,所以,我就先《雍正王朝》來說。然後再從歷史說!

一、從雍正王朝說

1、級別不對等

隆科多提督九門,相當於京城衛戍區衛戍司令,能調動也就九門步兵巡捕營。雖然還有其他職務,位列中堂大人,但是頂多也就是一品大員。

十三爺,康熙帝十三子,屬於嫡系皇親。又封和碩怡親王,是王爵人物。同時又兼管部分六部部門。屬於超品!

2、影響力不同

隆科多也是行伍出身,曾在十三爺麾下效力,軍中影響力,肯定與十三爺相比差遠了!而且還曾長期無官無職,閒居市井,後來是康熙帝需要他對四爺繼位要有擁立之功,所以又才發跡。這一點其實很多人是看不起的……

而十三爺以皇子身份長期在邊關和軍中效力,帶出了大批中層將佐,所以在軍中威信影響巨大!就連康熙信任的侍衛頭頭圖裡琛都曾在十三爺麾下效力!

3、天意如此

在劇中,皇五子弘晝在路上遇到十三爺,說了去豐臺大營的一五一十,十三爺作為老資格,立馬發現了問題,所以立即奔赴豐臺大營!控制了京城的主要軍隊!這就是天意,命中註定隆科多之輩的舉動不能夠成功!

二、從歷史來說

1、八旗兵制

八旗兵歸旗主統領,九門提督無法影響,所以隆科多無法調動八旗兵。同時,關外王爺也不可能調動和指揮豐臺大營八旗兵,因為八旗旗主不可能都居關外!

再說,隆科多縱然是一品大員,只要不是旗主,就無法形成軍中勢力!

2、胳膊擰不過大腿

隆科多雖然貴為中堂大人,位列一品,但是在十三爺這位大清第九位鐵帽子王-和碩怡親王面前,那就顯得有些不夠了!

3、八王議政就是個辣雞

清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在康熙朝的時候,已經分量不足了,康熙設立南書房,雍正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不副實,乾隆朝,取消……


志軍翔宇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後半部分,八爺黨想串通幾個旗主王爺,以恢復“八王議政”為藉口,向雍正逼宮,目的是架空雍正,再推弘時作為傀儡皇帝,達到他們謀權篡位的目的。為達到目的,先是收買了九門提督隆科多,讓他不僅控制九門的兵力,還控制了御林軍,後面還安排弘時哄騙不知情的弘晝,把旗主王爺帶來的參將控制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說成是雍正的旨意。到此為止,看起來事情策劃得天衣無縫,八爺說,現在我們有九成勝算,九阿哥問還有已成呢?他說,還有一成,不是人算,是天算。

恰恰就是這一成,導致他們沒有成功。在他們公然逼宮的過程中,有兩個人堅定地站在雍正這一邊,一是老臣張廷玉,這個在我其他文章中討論過張廷玉的重要性,請參見:還記得《雍正王朝》裡的張廷玉嗎?真是一個厲害的角色!

張廷玉使雍正在言論上佔據了上風,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僅僅有言論勝利是不行的,根本上還要掌握兵權。所以即使這樣,九阿哥還是敢不冷不熱地說風涼話。但這個時候,局勢突然有了反轉,那就是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十三爺來了!

雍正非常激動,立馬讓人把十三爺抬進來,小太監都愣住了,要知道大殿是沒有人被抬進來的,可見雍正對十三爺的重視。虛弱的十三爺給了雍正一個肯定的眼神,雍正立即明白,一切都被十三爺搞定了。這時候,八爺黨才徹底敗下陣來,發出最後的掙扎後徹底宣告退出。

要問十三爺為什麼這麼厲害,其實原因很明顯。第一,他一直是個帶兵的阿哥,在軍中有極高的威信,很多將領都是他提拔任用的,還有很多一起同生死共患難過的,加上他個性爽直,重義氣,將領們打心眼裡敬重他。這一點在雍正登基的時候就有所體現。本來跟著成文運的參將們一看到十三爺立馬對其俯首帖耳,十三爺也把他們都提升為副將,他們自然唯命是從。第二,八爺黨控制兵權也是假借雍正的名義,而兩個大營的將領原本也是直接受皇帝調遣的,除了皇帝,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十三爺,他們自己也說過。由於他們轉移兵權是聽弘時弘晝的傳達,並不具備100%的真實性,而十三爺真人出現,這就是鐵一般的事實了,他們自然會轉換方向。因為十三爺的手段在雍正登基的時候已經演過一次,這次就直接省略了,給觀眾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節,更加展示出十三爺的能力。

所以說,十三爺在當時力挽狂瀾是合情合理的。八爺黨因為看他已經病入膏肓,就沒太重視,嚴重低估了他的實力,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十三爺在《雍正王朝》中俠肝義膽,義薄雲天,忠心不二,即使後來變成了一個病秧子,也難以磨滅他的高大形象,反而更加襯托了他英雄暮年的悲情色彩。


蘋果姐的音樂小屋


隆科多走上兵諫這條路,主要是他不能認同雍正推行的一系列新政。尤其是家裡的那位隆大公子頻頻在京城花天酒地,暴露出隆科多貪汙受賄的事實,這就觸碰到了雍正整頓吏治的底線。

於是,隆科多心中就產生了自己“輔錯了人”的想法,謀劃著通過推皇三子弘時上位,保住隆家的榮華富貴。

八爺黨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串聯上了隆科多這條線,把這位九門提督手中的2萬多兵馬掌握到了自己的陣營中。

想當初康熙最後傳位的那個夜晚,八阿哥胤禩之所以奪位失敗,根上的原因就是隆科多忠實得執行康熙的遺願,站到了四阿哥胤禛這邊,穩定了北京城內的局勢。

而八爺黨的自己人——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又被鄔先生用金牌令箭從宗人府放出的十三阿哥胤祥誅殺,整個豐臺大營的兵權隨之被接管,成了胤禛的護駕之軍。

如此一來,胤禩徹底失去了奪位的本錢和勝算,只能眼巴巴得看著胤禛成功繼位。


然而,這回“八王議政”的情形可就不同了。

胤禩先是拉攏到了隆科多,隨後又夥同關外的四位旗主王爺接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隆科多這邊,還把圖裡琛的御林軍也換防了。

可見,這次胤禩計劃得相當周密。

雍正即便貴為皇帝,此時也成了“孤家寡人”。當他準備動用御林軍穩住議政現場局勢時,得到的卻是隆科多跳出來兵諫的尷尬處境。

但是,胤禩還是太過手軟,關鍵時刻沒有狠狠心乾脆殺了掌管兵權的老十三胤祥,從而為這次計劃周詳的八王議政,埋下了失敗的後患。

胤祥從弘晝口中得知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防務被關外兵馬接管的消息後,立馬以病重不能上朝為藉口動身去了城外。


作為自小在軍營里長大、帶兵出身的阿哥,胤祥在軍隊中有極好的“群眾基礎”。況且經過康熙傳位那晚的政變,以豐臺提督成文運為代表的八爺黨勢力,都已經被清除出了軍營。

關外的人馬雖然接管了兩處軍營的防務,但只要十三爺胤祥的身影出現在軍營,立馬就能扭轉局勢,將軍營的控制權重新奪回手中。

現在,八爺黨手中只剩下隆科多一路兵馬了。

但是,九門提督隆科多手下的2萬兵馬,平時大多數時候執行的都是類似於普通警察的任務,其戰鬥力和兵馬數量根本難以與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精銳野戰部隊抗衡。

因而,當十三爺胤祥被抬著進入到紫禁城大殿的時候,雍正與八爺黨、旗主王爺的這場激烈鬥爭,立馬就見出了分曉。剛剛還挺直腰板、理直氣壯得對雍正展開兵諫的隆科多,一看情形不對當即想跑,卻被早已守候在旁死盯著他的圖裡琛給抓了回來。


劇透歷史


關於“八王逼宮”這一段,小說和電視劇是不一樣的。藝術創作和真實歷史又不一樣,所以我分三部分說。



先說小說。原著小說中,隆科多沒有參加“八王議政”!

原著中的八王議政比電視劇要簡單,雍正召旗主進京是為了整頓旗務,但是弘時和胤禩卻騙十六阿哥,讓他假傳聖旨告訴旗主王爺,議政會上要討論恢復八王議政的制度。小說中,旗主王爺並沒有控制豐臺大營,隆科多也沒有讓九門官兵接管御林軍。

所以,八王會議其實就是八爺黨突然向雍正發難,十三阿哥發現苗頭不對,就讓所有大臣都退出乾清宮,他在外面調兵遣將,直接武力接管了旗主王爺和八爺黨。小說原文是這樣的:

正好圖裡琛得到消息,正向這邊跑來,他急急地問:“十三爺,聽說裡頭鬧起來了?”

“你火速給我調來一棚御林軍來!”

“扎!”

“慢!”允祥眼裡閃著兇光,狠狠地,也是一字一板地說:“聽我的號令,我叫你拿誰,你就給我馬上抓起他來,不要犯嘀咕!”

“扎!奴才明白了。”

等允祥回到殿裡時,這裡早就亂成了一團,允禩也已經撕下面具親自出馬了。

所以,小說中的八王議政,八爺黨是沒有兵權的。直接被雍正武力鎮壓!



再說電視劇

電視劇的劇本改編是作者二月河親自操刀的,他把隆科多謀反和八王議政的劇情合併。這麼改有個好處,就是劇情的張力十足,同時也突出了十三阿哥的重要性!

我簡單的講一下劇情。

弘時騙弘晝,讓他假傳聖旨,讓旗主王爺的參將接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防務。再讓隆科多控制九門大軍,接管紫禁城的御林軍防務。所以八爺黨大殿逼宮時,雍正讓圖裡琛帶御林軍進來,收拾八爺黨。

然後圖裡琛告訴雍正,御林軍的防務被隆科多接管了。

雍正大怒,斥問隆科多為何如此大膽!城外還有豐臺大營,你一個區區九門提督,管著兩萬人就敢如此放肆?




弘晝告訴雍正,豐臺大營被旗主王爺的參將控制了。雍正癱倒在地上,被迫和八爺黨和旗主王爺展開了一場論戰。這一段論戰的戲份我就不多說了,直接跳過。

當論戰陷入僵持時,大救星十三阿哥來了!不僅他來了,還綁了四個旗主王爺的參將。這說明,十三阿哥已經完全掌控了西山銳建營和豐臺大營的防務。



電視劇中,這段演技非常重要。十三阿哥朝雍正使了一個眼神,雍正用信任的眼光點了一點頭。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搞定了。不管是西山銳建營還是豐臺大營,還是九門官兵,他都搞定了!

為什麼十三阿哥能搞定一切呢?因為當時胤祥是總覽京畿防務,不論是步軍統領衙門,還是豐臺大營、密雲古北口大營、西山銳健營還是善撲營,包括紫禁城中由內務府和領侍衛大臣管理的大內侍衛。胤祥都可以調動。雍正把防務全交給胤祥了,絕對的信任。

八爺黨控制豐臺大營,是靠“騙”,而不是朝廷的正式文書。胤祥身為軍機大臣,可以直接將旗主王爺的參將拿下,控制豐臺大營。

再一個就是步軍統領衙門,上面也強調過了,隆科多讓步軍接管了御林軍。也就是說隆科多封鎖了紫禁城,外人是進不去的!

十三阿哥能進去,說明他已經搞定了步軍統領衙門。至於怎麼搞定的,電視劇中沒說。可能是武力接管,也可能是直接憑自己的威信讓步軍聽他號令。畢竟隆科多調步軍衙門的兵,是去護駕的,不是謀反。如果十三阿哥把詳情說出來,步軍衙門就會臨陣倒戈了。



最後說真實歷史

先說一個電視劇的Bug,西山銳健營是乾隆十四年創立,雍正時期還沒有這個部隊。電視劇在創作劇本時顯然是沒有查閱相關資料。(小說中沒有提到西山銳健營)

再說說八王議政,其實早在順治時,皇帝就親領三旗的旗主,康熙和雍正都是如此。雍正不僅自己親領三旗旗主,弘晝也領一旗。第二代裕親王在雍正二年革爵,第三代裕親王在雍正四年革爵。等於說鑲白旗在雍正朝沒有旗主。

這樣算下來,有旗主名號的王爺只有三個人,三個人怎麼八王儀政?

而且雍正繼位後,明確指示,下五旗的統領向皇帝效忠,而不是向旗主效忠。旗主在雍正朝,都是光桿司令,空桶子王爺,什麼權利都沒有。逼宮,是不可能的!


Mer86



僅僅就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面的情節來分析,十三爺從小帶兵打仗,原本在軍中長大,在軍隊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雖然老十四也曾經帶過兵,但是資歷比老十三淺的多,而且雍正繼位後,他就被解除兵權,被隔離政治,徹底軟禁起來了,“八王議政”風波時他根本就沒有在朝廷中樞。

八爺黨收買了隆科多,把豐臺大營也換成了關外來的番外王爺們的人控制,原本以為萬無一失,按老八的話說是九成把握,剩下的一成就看天意了。這說明畢竟是謀逆篡政的陰謀,無論多麼穩當內心總還是會有不安。



老十三雖然身子骨變弱,成天看似病歪歪的,可畢竟是曾經任事果決、敢於擔當、叱吒風雲的俠王、拼命十三郎,又是滿朝盡知的雍正王朝唯一出來做事,深得雍正信任的王爺,以他的身份,根本不需要任何令、旨,只要現身就是最大的權威和號令。而且人雖病著,他可也沒有閒著,從雍正眼見要出事第一件事就是問老十三在哪裡,就可以看出來,雍正對於國家安全這等大事還是一直倚重老十三的。


再加上他拼命十三郎的性格和擔當,在豐臺大營強勢奪權,番外王爺們都是從關外來的,本來就不得拱衛京師的皇家嫡系部隊的待見,只是礙於弘時假傳的聖旨而已。在老領導老十三法駕親臨,並殺伐決斷的處理了番外王爺們的人之後,這些舊部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起兵造反可是株連九族的事,有機會跟著十三爺平叛立功,自然是天上掉下來的功勞!高興還來不及。十三爺帶領豐臺大營的軍隊換防隆科多的九門提督警衛部隊,誰敢不從?第一,九門提督的部隊曾經也是老十三的舊部;第二,警衛部隊要跟野戰軍打,結果可想而知;第三,老十三是皇帝寵信的王爺,皇帝的親兄弟,隆科多不過是皇帝和老十三的奴才,該聽誰的不言自明瞭。



就算是錯了,最後都可以推到十三爺身上。所以老十三能夠輕鬆奪權,既跟雍正平時對他的信任、他的地位有關,也與他從小知兵,善於殺伐決斷有關。


謝金澎


十三爺胤祥,康熙帝第十三子,隸屬滿洲正藍旗,生母是喀爾喀蒙古部落公主寶日龍梅,雍正帝的死忠粉。


胤祥年少時就精於騎射,也喜歡呆在軍中。康熙皇帝的兒子中只有十三子和十四子喜歡武備,常年在軍中行走。十四子胤禵立足於西北軍營,十三子胤祥則混在京郊護衛京城城防的豐臺大營。雍正繼位後,隆科多掌管九門提督府,和豐臺大營裡應外合護衛京城的城防治安。隆科多和八爺胤禩勾結打算利用推行“八王議政"制度逼雍正退位失敗後,雍正帝收回了隆科多手上掌管的九門提督府大權,一併交給胤祥管理。這樣做除了胤祥從來對雍正帝忠心耿耿沒有二心外更重要的是胤祥在京中京效的軍中有很高的威信。早在康熙年間胤祥帶兵豐臺大營時就長期和營中將士同吃同住,獎懲分明,很得人心。因此由他掌管兵權能夠達到高效的政令合一,對於雍正決心改革朝政拖蹋有利無害。


陳晨孕育育兒專欄


相信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們都知道這部劇的魅力,其中的精彩之處也數不勝數,如“太子失德,康熙兩廢太子”、“康熙駕崩,諸阿哥奪位之時”、“鄔思道闡明自己三不可用,雍正猶豫之刻”......但是,其中的有一處劇情我看了不下五遍,那就是“八王爺胤禩逼宮,隆科多兵諫,十三爺重掌軍權救駕”。



當看到十三爺坐著椅子氣若游絲的進殿之時,不禁會有人會問,當時的隆科多撤換了宮中的全部侍衛,換上了自己統領的步軍衙門的人。而且,城外的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都已被八旗旗


主帶領的人給分管了,為何十三爺一出馬,就能夠重新接管兵權,進宮護駕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地位:

首先,是兩人的地位相差懸殊,一個是九門提督,尚書房大臣,總領京師的步軍衙門,是一個一品大員。而另一個則是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封和碩怡親王乃是清朝第九個“鐵帽子


王”,要知道這個封號可不比其他王爵,乃是世襲罔替,只要清朝不倒,他的爵位便會永久傳承,可見其分量。再加上當時十三爺分管著朝廷六部,權力極重,可以說是雍正帝一下第一人。

隆科多怎能與他相比呢?


影響力:

其次,再說說兩人的影響力,那兩人更是無法相比了。隆科多自出一直被佟國維打壓,根本沒擔任過什麼大的職位,一直任的都是閒職,而且還因翫忽職守,被革職。要不是因為康熙帝想


要他扶保四阿哥繼位,根本不會重用此等人。也就是在保雍正繼位之後,才被封為一品大臣,但他這個品級,與才幹無關,不過是雍正籠絡的手段而已。


而十三爺則不同,他自幼因為喜好武事,而被康熙帶到軍中歷練,且他為人正直,賞罰分明。所以,軍中的士卒對他很是信服。就說到前面雍正繼位之初,城外的豐臺大營被八阿哥的人


掌控,可是十三爺一現身,軍中就立刻以他馬首是瞻。以此可以看出,十三爺在軍中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性格:

最後,談一點和身份地位無關的,個人覺得還有他們的性格所致。隆科多這個人,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唯利是從”,康熙帝給了他利,他扶保了四阿哥,山西官員給了他利,他出主意


讓他們欺騙皇上,八王爺給了他利,他起兵兵諫逼宮。以此可以看出,此人是多麼的無情與自私。當他看到十三爺重掌兵權回來之時,便想一個人偷偷溜走。著實可笑。


而十三爺亦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義薄雲天”,太子被陷害造反之時,是他一個人陪著太子,好言撫慰,雍正被八王黨圍攻之時,又是他帶兵保雍正順利繼位,再被旗主王爺逼宮之時,


又是他,強撐病體,扭轉乾坤,重掌兵權,回宮救駕。他,真的無愧於“俠王”之名!


正是因為這種種因素,十三爺才能順利的重新接管兵權,將八王黨那群人一網打盡,保住了這“雍正王朝”。他,愛新覺羅.胤祥,一生無愧於君,無愧於父,無愧於之天地。

因為個人實在喜歡《雍正王朝》的十三爺,所以,感慨了幾句

喜歡看《雍正王朝》的小夥伴們,也發表一下你們的看法吧。

最後,也要謝謝你們啦,謝謝你們長得這麼好看,還能看我寫的東西。


小小呆蘿蔔


這是《雍正王朝》當中最高潮的部分,雍正遭遇到了比他繼承皇位前還要兇險的危機,危險程度甚至比康熙駕崩當晚,眾多皇子爭奪皇位還要驚險,也是憑藉著在這次危機中成功翻身,雍正一舉打掉了朝野當中所有的反對力量,尤其是成功的掀翻八爺黨,徹底鞏固了自己的皇權。

說危險是因為雍正的確遇到了老八最後發洩時所嘲弄的窘境,政治上幾乎孤家寡人滿朝文武沒幾個人願意為自己說話,最緊張的時候,京城內外的軍隊甚至被對手控制,隨時有被推翻的風險,還好八爺黨手中的槍桿子並不硬,外加老十三關鍵時刻的出手,才一舉扭轉了危機。



但為什麼老十三一出手就能直接控制兵權,原因也正如前面所說,八爺黨在這次武力逼宮當中雖然佈局周密,卻沒有足夠的力量能控制住京城內外的軍隊,只靠著四個關外旗主王爺和隆科多的臨時佔隊,根本穩不住軍隊的穩定。確切的說在這次武力逼宮當中,一開始八爺黨就留下了足夠的隱患。

首先老八聯絡的兩股軍事力量,無論是四個關外旗主王爺還是控制北京城內軍權的隆科多,兩股軍頭勢力並沒有意願去推翻雍正的統治,只想利用眾多臣子的壓力迫使雍正撤銷新政改革,甚至重啟歷史上所謂的八王議政,企圖分化雍正的權力,重新維護他們頑固派所享有的經濟利益,所以也註定了在這次行動中,他們不可能選擇下死手,他們只想施壓卻並不打算真的動手,光憑這一點就給了雍正有足夠的反擊空間。



但老臣張廷玉的出現,引經據典在眾多文武大臣面前用真實的歷史來告訴大家歷史上根本不存在八王議政,從來都是皇帝一人說了算,直接就推翻了四個旗主王爺所推崇的政治口號,當四個王爺發現自己喊的政治口號是一個從來就不存在的事實之後,武力逼宮的底氣也小了很多,畢竟他們已經沒有了造反的理由,但更致命的,還是隨後他們安插在京城軍隊大營中的嫡系部隊,遭到了緊急返回大營的十三爺的鎮壓,反讓他們成了沒有兵權的光桿王爺。

老十三為什麼能夠及時滅火?原因就在於當他意外得知北京城外的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臨時駐紮了四個關外王爺所帶來的4000騎兵,從小就在軍旅中搏殺的老十三自然會意識到這個駐紮根本不可能來自雍正的命令,雍正也絕不可能讓一隻自己無法控制的軍隊來控制自己的軍隊,四個王爺的軍隊能夠平安駐紮,一定是採用了某種欺騙的手段一時間矇蔽了兩個大營的主帥,就不說老十三的軍事資歷和他的職務,光憑這一點他就足可以進入軍營控制住外來的這4000軍隊。



老十三緊急進入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之後,根本不需要亮出自己的王爺身份,甚至也不需要利用他在軍隊的關係來製造軍隊內鬨,他完全可以讓這4000軍隊的主將出示他們可以進駐兩個大營的公文,當然四個王爺的手下根本拿不出,因為八爺黨的原計劃就是誑騙兩個大營的主帥,以第二天才會有聖旨下達為由對軍營進行一整天的共管,等到白天雍正被逼無奈被迫妥協之後,一切大功告成,八爺黨也不需要再拿出那張根本不存在的聖旨,他們會達到最終的目的,可偏偏老八沒有想到,四個王爺在朝堂上的關鍵時候對對雍正是否施加壓力產生的猶豫,也不願意再與八爺黨這一派為伍,老十三又提前衝進兩個大營,以外來的軍隊沒有正式命令為由直接將王爺手下這些軍隊的主將控制,本來就沒有正式的官方命令,王爺們又在紫禁城開會無法操控營區內的軍隊,缺乏統一指揮的這4000關外軍隊也很會遭到老十三的瓦解。

當四個王爺不願意再出手,城外的大軍的指揮權又重新恢復到雍正的手中,眼看大勢已去的隆科多又提前選擇跑路,手中空空如也的八爺黨也只能選擇認栽!


遼寧資深球迷


思考一個問題

原來武警部隊屬於軍委,解放軍也屬於軍委

現在武警匯入地方了,不再屬於軍委管理了。

十三爺是軍委負責人,隆科多是九門提督,是警備司令部司令,從級別上就不可能與十三爺對抗。

另外十三爺與十四爺都是當年康熙皇帝安排在軍隊的兒子,那都是帶過部隊的,多少下級是人家的鐵桿啊。

所以,這樣的兵諫就是找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