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985大学教授与普通二本教授有区别吗?

递星琉


本人在一所211高校从事人事人才工作多年,接触过不少985高校教师,也看过不少普通二本教授的简历。我们的结论是:这两类教授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可以说差距非常遥远。

如果说普通一本院校里还有一些重点学科、博士授予学科,其中还有一些拿得出手的教授的话,那二本院校,最高学科平台基本就是一个硕士点。一位教授,能带上几个硕士就算是不错的了,大部分教师,平时要做的就是上上课,做一些小课题,发一些普通期刊论文。前段时间有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给我校寄了一些职称材料,请求我们代评,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参评教授教师的水平还达不到我们副教授的条件。这还只是211和普通一本的差距,985和二本的差距可想而知。

至于985高校,目前能应聘进入博士后或者预聘制的教师,也就是985高校中还没入编的这部分教师,到大部分省属高校都是妥妥的副教授,至于去二本会不会直接聘教授就不太清楚了,因为这些人大部分是不愿意去的。

当然,不可否认,二本高校里也有个别教师很拼,有一定学术能力,带的团队也给力,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这种老师往往学校又留不住,会被好一点的学校挖走。久而久之,学校之间的差距是会越来越大的。

另外补充一下,985高校和211高校如果比较教授个体实力的话,差距不会太明显。近两年,我们学校就有教授被985高校挖走,这些教授在学校也只是处于中上水平。985高校比211高校的人才优势主要在于人才体量和顶尖人才的高度。


高校人才真经


这个问题就有水平了,一般来说大家都觉得大学教授是非常厉害的,但是不知道的是大学教授也是有区别的,现在我来说一下。



1.影响力不同,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大概大部分都是大学教授,而学术界的权威在哪里,大部分都在非常厉害的高校,举一个例子,北京大学文学系的教授有曹文轩、陈平原、孔庆东等曹文轩是谁,世界最高儿童文学奖安徒生奖获得者,那影响力就不用说了,但是再找一个二本院校,拿河南来说吧,河南安阳有一个二本院校叫安阳师范学院,你知道安师的著名文学大师么,不知道,所以影响力就出来了。



2.学术研究水平不同,大家的称呼都是教授,但是为什么学术研究水平不同呢,这就要看不同院校的招聘资格了,就像北京大学,想去这个学校应聘,哈,难得很,除非你又很高的研究水平,但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如果你是名校博士毕业,几乎一般的大学就会招聘你,所以这就造成了不同学校教授水平的不同。



3.教授的人脉资源不同,一般来说一些二本大学都是一些地方性院校,而这些地方性院校教授的人脉就有限了,大部分就集中在本省,但是一些985院校,不拿北大说了,拿武汉大学说吧,武汉大学的教授由于在学术界影响力大,而且学术研究水平高,所以比较有权威性,认识的人不仅仅是我国的一些很厉害的人,甚至还认识国外一些很厉害的大师,所以,这就是他们很大的不同。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些总结,欢迎分享自己的意见哟。


萧才大用


我所在学校不是985大学,也不是普通二本大学,仅能从我所在学科对985大学和普通二本大学里教授的一些了解做些可能的比较,不能以偏概全,仅作分享吧。

一个学术造诣高,又对学生尽职尽责的教授不管在985大学还是普通二本,对学生来说,都是好教授。但从平均水平看,985大学教授和普通二本教授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985大学教授对本学科学术前沿动态的了解要远远超过普通二本的教授,他们一般是科研和教学两条腿走路的,科学研究中对学科前沿理论和实践动态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随时随地地将之体现在教学之中,这种“教研相长”对学生是很有帮助的。而有的普通二本教授很可能已不从事科学研究,仅完成教学工作,如果是以教学为工作重心,能不断地将学科最新理论贯穿在教学中,是能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如果仅靠“吃老本”讲课,陈旧理论与实践早已脱节,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到的就已经是过时的理论,那就无异于在浪费学生的时间。

985大学教授一般将教学与研究的焦点放在学术创新上,很看重学生在学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一旦遇到一个有学术潜力的学生会不断地提供各种机会、促进他向更高的学术平台前进。而普通二本的教授则往往以学生能达标为准,能顺利毕业找到工作为目的,当然也会鼓励学生考取更好的院校攻读研究生,但是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指导与培养方面,还是有遗憾之处的。


ning静的风



教授的评定是由学校提出申请,经过省、教育部等机构审核认可,报国家教委批准,并超报人事部备案。

  • 认可度差异大

简单的说:985大学教授跳槽去普通二本,还是教授。普通二本教授跳槽去985,需要重新评定,原教授不被认可。

在评审的时候,普通院校的教授基本都是将材料送到校外985院校的专家教授评审,部分二本学校的部分学科无法支撑教授的评审,会找有资质的大学或者单位授予。

  • 学术影响差异大

鉴于985院校的教授评审标准比普通二本教授高很多,而这些指标主要是项目、论文、专利、国家省级奖项等。这些反馈出来的就是教授在学术圈子内的影响力问题。(部分老学者专家因为时代的限制,当时文章奖项较少,当时的确是顶尖学者)

简单的说:985院校的副教授评审材料一般和普通二本院校教授材料相当或者稍占优(普通985,不是清华北大)。

寄语

在双一流院校、学科建设的热潮中,不管是985院校还是普通二本院校,学校、老师和学生都有着大量的机会,需要管理者更好的眼光和思路。


帅小西De


区别大了,当前国内高校职称的评审标准并不统一,评审权已下放到高校(211以上及部分省属二本高校),但职称数量却是核定死了的,每年晋升数是由定数决定的,若该校前一年退休或调离或空缺少,则晋升少,反之可多。211、985早期已晋升了足够多的教授,而且还不断引进各类海归或老外,因此每年晋升数有限,如此不得不抬高晋级条件,像985若要申报教授,首先要愽士,还要有海外学研经历,还要有国家级科研项目(要是项目主持人,项目经费要够数),要若干SCI或EI或CSCI或国内一级核刊上的论文等等。而非985的,条件要低些,如项目只要省级的,论文国内核刊既可。而一些省属高校还可更低,项目厅级,论文国刊,没有论文,有编写的出版的教材也可。虽然要求不高,但这些学校晋升定数相对也少。所以从水平来说,211以下高校(含大部分211)的教授到985可能连副教授都未必评得上。


古老农民


区别跟银河系那么大吧!我本科是二本学校,研究生读的是985大学。

第一步,门槛

首先进入985大学当老师就非常的困难,一般博士是很难的。需要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顶级期刊。比如说sci文章至少五篇以上,并且你的导师必须很有名。很多都是师承关系,进入大学当老师的。

而普通的二本学校,现在博士就可以进入。对其余的科研成果要求还没那么高。并且现在的二本学校还挺缺老师的,一般应聘都可以。

第二步,竞争名额

在985大学当老师,竞争教授博导的名额还是挺激烈的,评上教授的要求也比较高。我的导师发了十几篇sci,才评上教授。要是在一般的普通类院校,估计发个一两篇就可以了。

并且985院校属于科研的院校,科研氛围都比较浓厚,学校里面的老师是真的要做科研才能评上教授。而普通院校的二本老师,往往除了科研之外,更多的是管理职务评上的教授。

虽然他们都评上教授了,但是它们的侧重点不一样。二本院校往往是靠职务和对学校的贡献。985院校是对科研水平的一个评价。


教育界的小仙女


985大学的教授和二本的教授肯定有区别,从工资、晋升、日常工作等方面都不同!我分别说一下,可能不是都准确,但是基本靠谱!

工资

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一般985大学教授的工资可能还没有二本大学的工资高,注意这只是工资,不代表收入,国家对于各个层次的大学定义不一样,有承担教学任务的,有承担科研认为的等等。我身边那些博士毕业进入二本、一本、985/211高校当老师的都有,综合比较下来,我感觉学校越不好的基本工资越高!不要喷,这是我亲身观察到的!

晋升

对于教师的晋升说白了就是评职称,其实很多二本大学都没有几个教授,所以大部分二本大学的老师真心搞学术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完成教学任务后,接些社会上的活补贴家用!

而985大学的老师,一般都要努力发文章,评副教授、教授,申请项目等等!

工作

二本大学与985大学的老师日常工作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在项目上花费的精力了!毕竟大部分二本大学的老师申请不到好的项目!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谁不曾彷徨


个例上不能区别。某个相同专业的教授,从整体平均水平上,肯定有区别。由于周知的原因,这两个层次的学校的品牌价值,可用资源,科研基础,差别就大了。所以体现于教师队伍上的差别,不奇怪。


金斌seventy


985大学教授的年收入(尤其是岗位津贴)要比同级(比如同为四级)非985大学教授高出几万元(各学校不一致,有的差距更大);担任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博士论文评审、国家科研基金(自然或社科)项目评委或结项评审专家等的机会要多得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要多得多!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机会多得多!985大学教授评审时的科研成果也多得多!

虽然都是教授,两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西横头子


普通二本学校的老师很多都是二本学校毕业,然后考一个211/985的研究生,本身这部分人都是不怎么聪明的人,只是比一般的人能够忍受科研的枯燥。

985的教授多数本硕博都是985,本来就是最出类拔萃的人,属于聪明人而又努力的人。

985和普通二本的学生有什么区别,我想就不用详细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