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紫光国芯与中芯国际相比,差距大吗?

当升


近日,国产芯片企业两大巨头中芯国际和紫光国芯相继发布了2017年的成绩单。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产业投资迅速增长,产业规模提升显著。年报数据显示,两家公司在营收上都有增长,从增长率来看,紫光国芯28.94%的增长率要远高于中芯国际的6.4%。归属股东净利润上,紫光国芯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6.73%,中芯国际下降52%。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达到408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其中集成电路产业为3402亿美元,这里面存储器价格上涨的贡献最大。而在国内市场,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额为5355.2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分别增长24.7%/29.1%/18.3%,占比分别为38.3%/27.2%/34.5%。

根据ICInsights发布的2017年全球前十大FablessIC厂商排名,紫光集团位列第十,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紫光的狂野发展方式让我国半导体产业在过去几年实现了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但目前,我国IC产业对外依存度依然强烈,美国、韩国、台湾等地仍然占据着技术领先的优势。现在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

中芯国际

2017年中芯国际收入创新高达31.01亿美元,同比增长6.4%。

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2017年晶圆付运量增加所致,晶圆付运量增加8.9%至2017年的431万片8吋等值晶圆。该集团付运晶圆的平均售价由2016年的每片晶圆736美元减至2017年的每片晶圆719美元。而2015年每片晶圆的价格是742美元。

28纳米的扩大生产是中芯国际2017年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来自28纳米的收入占比从年初的5%迅速攀升至年底的11.3%,同比增长了443%。

此外,盈利下降主要原因是研究的投入增大和行政开支的增加。由于研究及开发开支增加34.2%至该年度的4.27亿美元,增加主要是由于在2017年进行高阶的研发活动所致;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25.8%至该年度的1.98亿美元;及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加2.2%至该年度的3580万美元。

对于2018年,中芯国际表示,智能手机增长放缓,行业增长主要动力转为由先进制程的高性能运算产品为主,成熟制程的竞争愈加激烈,价格压力远大于原先的预期。目前公司正处于转型过渡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今年是蓄势的一年。中芯国际将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先进制程与关键成熟工艺平台的研发,在技术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紫光国芯

2017年紫光国芯营收18.29亿元,同期增长28.94%

从报告中得知,整个营收的主力还是智能安全芯片,产品销量及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并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客户数量不断增加,新产品应用逐步推广。存储器芯片业务实现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0%。晶体业务订单饱满,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62亿元。

2018年,紫光国芯将聚焦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深入落实紫光集团芯云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和服务双领先,带动规模和效益双突破,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并持续推进核心业务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对比分析

长期以来,中芯国际一直都是在世界顶级人才的带领下砥砺前行,从一开始的创始人张汝京博士到最近从三星挖过来的前台积电大奖梁孟松,一直在致力于产业的自我提升,经过数年的努力,已能够在28nm的制程稳定住良品率。现在已算得上国际上盈利能力较为出色的芯片代工厂,但这也是经历过惨痛的亏损代价之后才达到的层次。

中芯国际在年报中表示,自己在28纳米HKMG良品率提升上取得很大的进步,而且在14纳米研发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不过此时的台积电和三星已经在7-10纳米的制程上比拼很久了,对比之下,差距貌似并没有缩小多少,甚至有越拉越远的趋势。

反观紫光国芯,从一开始就通过超高金融手段,想直接迈一大步跨过自建芯片厂的过程。在经历过国外收购失败,国内长江存储并购失败之后,现在已改为专注聚焦集成电路、内存芯片设计。相信紫光已经感受到通过资本并购完成技术飞跃的阻力是巨大的。

那么在自身研发还有很长过程要经历,资本并购遇阻的环境下,国务院2025规划中定下的2020年芯片自给率达到4成,2025年达到7成的目标要如何实现?要明白的是,2016年我们在关键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存CPU)的自给率几乎为零!压力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的是,国家在政策上会持续引导、资本上大力的支持,未来国内集成电路的道路是光明的。但是越往核心领域,资本并购的阻力愈发明显,想要一蹴而就似乎也不太现实,中芯国际和紫光国芯还任重道远。


西贝郎


那是相当的大,说起二者的差距还是比较二者的业务和规模:

  1. 中芯国际,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半导体企业,主业是集成电路代工厂,对标的是台湾的巨无霸台积电。中芯国际的发展是我国这些年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结晶,也是多年来努力的结果。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再国际半导体市场,能站得住的脚的公司。由于半导体有摩尔定律,所以,短时间想要发展半导体不能只有钱。所以,中芯国际就去芯片代工做起。一做就是10几年的发展。目前虽然还和台积电有巨大的差别。但是发展也很迅速。17年营收破百亿。进入14nm工艺的研发,28nm实现量产。毋庸置疑,中芯国际代表中国半导体发展水平。

  2. 紫国国芯,最早叫同方国芯,是生产智能卡芯片的公司,随着紫光的入股,开始进行整个半导体的布局。依靠紫光系,集团收购武汉新芯,发展长江储存,长江储存是中国三大存储器芯片研发和生产基地。因为目前长江储存暂时没实现量产盈利,所以并没有将长江储存注入上市公司。紫光国芯现在虽然还比不了中芯国际的规模和技术,但紫国国芯同时承担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任。内存条目前是半导体发展重中之重。全球50%以上内存条都是有韩国三星和海力士提供。所以,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对于内存条和存储芯片需求会越来越大。目前长江存储已经研发出市场主流的内存条和芯片,预计2018年Q3进行量产。随着长江储存的量产未来对于紫光国芯来说,前途无量。


投行大师兄


紫光国芯和中芯国际都是中国芯片的希望,一个在A股上市,一个在港股上市。

紫光和中芯都是国企控股,一个是紫光集团,一个是大唐电信。

紫光集团擅长玩资本,大唐电信经常性暴亏。

虽然都是国企,但是感觉紫光更像富二代,中芯更像工人。

紫光在A股上市,你看最近A股芯片炒得很火热,紫光从去年23元涨到现在的60元,市值360亿。

中芯在港和美都有上市,总市值有500多亿。

从这两个图可以看出,去年8月份,都有过一波炒作。

而现在紫光国芯在A股依然暴涨,但中芯国际在港表现就温和多了。

紫光国芯当前市盈率188倍,中芯国际市盈率37倍。

这点上看,紫光国芯和中芯国际没法比。不同的市场给出的估值也不一样。

中芯国际代工的多,商业化已经很久了。紫光的芯片很多停留在概念阶段。因此这些也没法比。

本身高科技企业比的是“高科技”,比的是研发投入。

一旦技术有突破,很快就会超越。但是当前来看,其实都是二五八。

但是中芯国际显然在芯片上做的实事更多些,紫光集团到处并购炒作概念多些。

具体是怎么样,这个还是要熟悉两家公司运营,以及财务专家才比得出来。

单纯从市场看,中芯国际要比紫光国芯靠谱,你觉得呢?


星星股经


是个好问题! 表面看一句话,没得比!中芯16年收入200亿已经是业界优秀的芯片代工厂,而紫光16年收入14亿,刚从做智能卡芯片的公司转型大笔融资圈钱想主打内存芯片,算是前途未卜,但这两个家的背后其实是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两大路径,这个就值得咱们检视一二。

先要谈谈这几年我们芯片产业发展的大背景。芯片是我国最大产业电子制造业的上游,粗略说直接影响我国4成工业的GDP,随着国家对安全的重视,芯片自给率成了一个重要的国安要求,国务院的2025规划更给出了一个在产业界看来相当激进的指标,2020芯片自给率4成,2025要到7成,要知道2016年我们在最关键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存CPU等)的自给率几乎是零! 现实差距是巨大的,原先的国家支持下产业自我升级的办法肯定来不及了,而更快速的办法只有一个:收购! 中芯和紫光恰好就是这两种路径的典型代表。

中芯国际(SMIC)作为产业自我提升路线的代表,从创始人张汝京博士到最近刚才从三星挖过来的前台积电大将梁孟松,算是一直在业界顶尖的人才带领下砥砺前行,目前经过数年的拼搏终于能在28nm的制程稳定住良品率,成为国际上盈利能力优秀的芯片代工厂,回头看当年建厂时高喊民族自立的口号,其后亏的痛不欲生的经历,让人不禁唏嘘,而转头前望,台积电和三星正在比拼7-10纳米的制程,差距之大比当年建厂时尤甚,可奇怪的是业界的氛围反倒开始看多中芯的芯片制造至少是进步的能力了;再看野小子出身的紫光(前身同方微电子主打智能卡芯片),则是通过高高超的金融手腕,想要跳过自建直接砸钱买现成的芯片厂,受阻国外后回身再战国内想直接并购国内最大的内存芯片项目长江存储,再失败(或者叫庆幸?)后,则改为专注内存芯片设计,要走无制造业务的fabless模式,结合上面提到的国家2025规划,总体给人的感觉是未来太美好,现在太不靠谱。

目前看国家2025规划的突破口肯定在内存,想要在CPU的高制程领域pk业界三巨头三星英特尔台积电不现实,而主流的DRAM内存一般都是20纳米以上,西方的瓦森纳协议也不禁止卖我们这些低线程的设备,可设备买得到,手艺得自己练。紫光一圈王八拳练下来,虽然没搂到啥好处,可也让咱认清了收购道路不比自己产业升级容易,有钱买居然都买不到? 那砸钱给能办到的吧。目前国内三大内存建设项目,合肥联合日本当年尔必达的坂本幸雄团队,福建晋华是台湾联芯,最大的武汉长江好像找的是台湾DRAM教父高启全。总之,产业安全的代价就是成本增加,现在看未来几年国内存储芯片成本估计是海外的两倍,几大内存项目要能走通中芯的道路,未来可能就是内存产业的京东方,而要学紫光再一味的买来主义,怕是盈利的时间还要再拖更久。

ps. 没想到大家反响很热烈,就再啰嗦几句。

1. 这里没比较两个公司的好坏,只是基于现下两家的作为来看国内(有)芯片产业的发展路径,两家都是上市公司,各自好坏大家看长期股价表现好了。

2. 国内芯片厂有很多,包括外资和国有(控股)的,目前看最先进的应该是台积电的南京厂,14/16纳米的制程,刚建好居然说今年中就能量产,确实实力超群,还有福建联芯的厂28纳米的良品率也远超中芯,但国资厂商里上面这两家确实具有代表性。

3. 中芯目前无疑是国资制造厂的翘楚,而作为芯片代工厂,它下一阶段还是要向高制程进展,目前公开产品线路图说2020年进展到20纳米,不过高新挖角梁CEO后(有传10倍年薪)希望能加速;而紫光国芯虽然买了台湾南茂等的股份,但还脱不了财务投资的框框,到底要怎么把股市增发来几百亿资金花到芯片制造上,目前未明,倒是明确了自己要发力内存芯片,而内存比的是普通制程(20-28纳米)下的良品率,更是考较工艺水平,而且内存主要进展方向是堆叠,海外大厂已经64层电路,长江存储也公布了32层电路的实验片。


westwindz


两家公司差别蛮大的,虽然同属于集成电路产业链,但是两家公司的主营完全属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

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紫光国芯和中芯国际这两家目前国内非常有名气的集成电路上市公司。

1、紫光国芯

紫光国芯是一家主营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销售、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国内压电石英晶体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最新数据显示,公司目前的集成电路库存量为3.94亿颗,电子元器件产品库存量2.93亿只,库存量丰富,这在国内集成电路企业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整个集成电路主产业链分为:设计、封装测试、制造生产。很明显,从公司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公司本身的定位是设计,也就是集成电路的上游企业。

我们再来看一下该公司2017年年度的经营分析:

按照产品来分的话,公司的智能芯片业务的贡献率37.98%;特种集成电路业务贡献率为53.21%;目前国内比较短板的存储器芯片业务则只贡献了3.93%;晶体业务贡献率4.45%。

按照地区来分的话,境内的贡献率为90.45%,而境外的贡献率仅为9.55%。可以看出,即使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对于定位为设计的紫光国芯而言,影响也不会大到哪里去,反而很可能会因此而受益。

2、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全名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从全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家面向全球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从中芯国际的上市信息中可以看到一下介绍: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是世界领先的继承电路晶元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

很明显,这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制造的代工企业,严格来说属于产业链的中下游,而上述我们介绍的紫光国芯则是属于上游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两者的区别在经营侧重点上更加明显。

从中芯国际的2017年年度经营分析可以看出,公司全部业务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而公司在产品代加工之后,会将产品分别销往中国内地及香港、美国以及欧洲,而在份额上,则是47.26%的销往中国内地和香港;40.01%的是美国,12.73%的是欧洲。很明显,一旦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美国全面回迁制造业的话,那中芯国际会受到很重的打击。

事实上,无论是紫光国芯还是中芯国际,两者共同的大股东都是赵伟国管理的紫光集团,由此可以看出,紫光集团本身是一家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的企业。

以上就是我对于该问题的看法,个人观点不代表君银投顾官方观点,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关注我的头条号进行交流。


民众投顾


没有可比性。一个是代工,专注制造工艺提高产品良率; 紫光可是要作高大上,设计制造封测一条龙,结果恐怕是一事无成,拿着数千亿的财政支持给国人画饼充饥。让搞学术的人做产业,缺乏企业家精神和生存忧患意识,成功率很低。


用户89381263311


简单说吧中芯国际是晶圆代工企业,就是帮其他设计公司把设计好的芯片生产出来,可类比的知名企业有台湾台积电和联电,当然规模和人家还差的远。紫光国芯不一样,是芯片设计公司,主要着重于存储芯片设计,目前正在打造自己的晶圆厂,当然未来也主要生产自家的存储芯片,可类比的知名企业有镁光,海力士。


mark你好


中芯14纳米已经在造了,18年生产,南京的台积电好像还没动工,但是台积电14纳米都要淘汰了,所以中芯和南京将是中国最先进芯片厂,紫光最近老拿淘汰技术来忽悠国人,对于紫光只能呵呵。。。


小鱼儿144026549


两家完全不同企业怎么比较,紫光是做存储芯片的,紫光展讯是做芯片设计的,中芯是做代工的。至于芯片制造能力紫光和中芯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虽然中芯也很low,只讲制造国内还没有哪个和中芯一个级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