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玉米種植應注意些什麼?

平昌川哥


承蒙系統邀答。種植春玉米要注意什麼?關於這個問題,要注意三個方面,這些是春玉米能取得理想產量的基礎保證。

一,品種選擇。根據當地的土壤、土質及氣候條件,來選擇品種。首先春玉米,要選擇適宜春性生長期120天左右,作物產量和生長是成正比的;其次,肥沃土襄可選擇植株鬆散或半鬆散型的大穗型品種,密度在2000一2800株/畝。瘠薄土壤,可選擇密植緊湊型植株品種,種植密度在3800一4000株/畝。無論什麼種植模式,儘量選擇矮杆系列,以防倒伏。

二,肥料選擇及施肥。玉米是澱粉含量較高的農作物,儘量選擇硫基型的(硫酸鉀型)複合肥,可以提高玉米品質。若有含微肥的,要選含鋅的微量元素,可防治白葉斑病。施肥要根據土質,保肥水的粘質土壤可一次性施足基肥,以免隨玉米生長,追肥不便;保肥水差的沙質土壤,不要一次性施足基肥,可分批追肥,可避免造成肥料流失,後期缺肥,減產。

三,確保全苗。因為種植春玉米,正是地老虎害蟲適宜繁殖的氣溫,又偏喜甜食性的農作物害蟲,防治地老虎,以確保一播全苗。不然,很難有理想的產量。

正常氣候條件下,種植春玉米,抓住這三點,就能確保應有產量。當然,在特殊情況下,如米抽雄揚花期乾旱,務必澆水,確保揚花育穗。再者,如有時間,還可以在抽雄時,每隔一至二行,進行去雄,更能提高玉米產量。


我和別人不一樣650208


記住“十星科技”三句話,你家玉米,一畝地輕鬆增產幾百斤(不增加你原來的投入成本)——這就叫“真真正正的科技”!

不廢話,直接開講:

一,選擇“綜合抗性好”的真正好品種,而且進行“白加紅”立體種植!

當前市場的玉米品種很多,但真正好的卻不足5%【抗旱+抗病+抗倒+耐高溫+耐瘠薄+耐鹽鹼+棒子大+籽粒長=“綜合抗性好的”真正的好品種!】

但是,再好的品種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所有的品種都有缺陷,都有危險,單一種植任何一個品種都有風險!

怎麼辦?

據有近30年農技指導經驗的“十星科技”(北京海平高科總顧問、金草帽農技專家)自2013年開始在全國15個省不斷試驗示範【十星玉米“白加紅”立體種植】,從幾百個品種中篩選出“親和力強+互補優勢大”的幾套“白加紅”配套品種,4:4或者3:6或者2:4種植,實現了不增加成本,輕鬆增產20%左右。

二,必須堅決實行“稀植更高產”的智慧型種玉米!

簡單的舉一個例子:你家就2個饅頭,是讓2個人吃的飽?還是讓3—4個人吃的飽呢?

你家種玉米,“肥水條件是固定的”——當你從3700株,增加到5000株,你所以的玉米棵都營養不良,因為,前期長玉米棵消耗了大量的“肥水”,到長玉米棒子的時候,你家地裡“脫水脫肥”了——所以說:種玉米稀植更高產!

我們科技總顧問撰寫的《“七論”玉米降密度,穩定高產是王道》文章,在頭條和美篇上“十星科技”專欄文章可以查閱,希望能幫你“醍醐灌頂,幡然醒悟”!

三,99%的玉米品種,建議採取“二次控旺,兩噴八防”技術

我們科技總顧問在2011年開始進行“玉米二次控旺”技術研究,到2018年已經推廣了幾萬畝。

2018年很多地方的玉米都遭受了8級大風,江蘇徐州銅山區種植戶吳永200多畝玉米只倒伏了1畝,別人家的玉米幾乎全部倒伏;

同樣河北唐山遷安,當地很多玉米發生倒伏,彭莊子鄉付守傑推廣的“二次控旺,兩噴八防”技術,幾百畝“十星玉米”沒有任何倒伏。

【不倒才是硬道理,不倒才能談高產!】——真正的好品種看品種的“綜合抗性”,產量高低和種植者的“科技素質”成正比!

2019年種玉米,你家減產幾百斤,還是增產幾百斤,裡裡外外差距就是1000斤左右!

所以說:

你的科技素質,決定了你的產量!

你的智慧,決定了你的效益!

農技問答看“十星”,簡單明瞭幾分鐘!
悟空問答原創作者“十星科技”,給你更新,更真,更好,
給你看問題的不一樣的角度,歡迎關注!

具有近30年農技指導經驗,隨時為你解答農業技術問題, 歡迎轉發、點贊和評論。請關注“十星科技”頭條號或公眾號shixingyumikeji留言評論,希望幫助到更多高素質的“智慧型農民”夢想成真 ,幫你在當地三農領域“露臉又增效”!




十星科技


玉米種植在小麥收割以後,需要注意的不少。

小麥收割之後玉米播種,首先用樓調好間距和行距,然後播種。再打除草劑,等苗出來以後。有控制對苗,多餘的拔掉,挨的太近拔掉,保持好株距和行距。玉米苗出來以後,由於天氣乾旱需要澆水,適量每畝地撒化肥60斤。然後苗基本到了中期,就是到了人的腰部這樣的高度,再打一點助壯素,防止颳風大雨倒伏。

這個時候又要該澆水,適量每畝地追加化肥30斤左右。這樣基本到了秀穗的時候。然後注意觀察幼苗到秀穗階段有沒有病蟲害。特別注意白粉病紅蜘蛛,如果有的話即使打藥。立秋之後棒槌就長的差不多了,注意觀察玉米表皮有沒有發白,撕開玉米皮看一下,玉米粒有沒有斷漿,如果沒有斷漿,沒有就繼續等,等到斷漿,玉米粒用手指甲掐一下,掐不動為止說明斷漿了。這時候就可以收穫了。

特別注意的是,玉米灌漿期這個時候一定要澆水,因為玉米正在灌漿,需要大量的水,保證水源充足養分充足這樣玉米會長的很飽滿。注意收穫玉米如果用聯合收割機,地上會釣掉玉米棒槌,這個注意下。收割機收割的時候人不要站在拖拉機的後面注意安全。


玉米種子的選擇,要看地區氣候條件,選擇當地的種植玉米,農資部門會推薦給你,要買有批准合格證的玉米粒種子。一般都選擇抗倒伏抗病蟲害的種子,還有產量高,如果還有玉米方面的問題,請留言諮詢。


農業技術員楊帆


一、種子的選擇,現在市面上的玉米種子很多,但是還要選擇適合當地的地理條件的種子,在一個也可以根據當地農民戶種植過的種子優先選擇


二、整地起行距離,整地也是重要。在農村經常見的就是翻耕土地後放底肥直接播種,這個方法在農村一直都在用,玉米產量往往有低有高。所以整地時起行必須兩小行合成一行,中間小行距離約15公分。大行距離約50公分左右,為什麼這麼做呢?一來能促進玉米在通風透光的情況下生長,二是為了提高在玉米開花期授粉率。



三、播種,《關於播種,我們這裡都是機械化了,機械都是可以調整的,行距,株距都可以調整》點播種子的時候先從起好行的兩旁挖好穴,每個穴的距離為25公分左右,避免種植過密,每穴兩棵種子。一般播種深度為3至5公分,土壤水分較少的可增加播種深度至4至6公分。然後培上土壤。忌覆土不要過厚,深淺不一,以免種子缺氧會引起悶種死芽,出苗率低或者不均勻,導致日後玉米增產大大降低。


四、苗期施肥,苗期可以用氮磷鉀,是為幼苗發育提供所需養分,促進苗期堅韌生長。 玉米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品種需肥特性、品種生育期等適量追肥,以滿足玉米生長髮育所需。一般來說,玉米幼苗時生長較慢,植株小,對氮的吸收量較少,可用1/3氮肥為宜。施肥同時肥料與株根不要太近,約10公分即可。因為幼苗處於發育階段,根部柔嫩,以免燒傷。施完肥料進行培土,將泥土挖成溝形,為了防止雨水浸泡,把肥料也用挖出泥土蓋上。



五、玉米開花期到長穗期追肥,在農村常見的是在玉米開花期間進行施複合肥,這是其中之一,其實一般在定苗後至拔節前追肥,以每畝追肥尿素 3至5公斤,或碳銨10至15公斤,也可以投放有機肥或者最好以腐熟的廄肥、堆肥或人畜糞比較好。乾旱地區要及時澆水,因為玉米抽雄開花期和籽粒形成期間生命活動旺盛,需水量較大。尤其是在玉米開花前15天至開花後15天的1個月左右時間內,對水分特別敏感。若開花期乾旱,小花發育不良,花粉和花絲生活力降低,授粉不好,敗育小花增加;若灌漿期乾旱,葉片早衰,光合能力降低,敗育粒增加。

六、防蟲防害,玉米抽穗期間注意防螻蛄、粘蟲,一般可用敵百蟲液混水澆灌土壤。生長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蟲、蚜蟲等害蟲。大喇叭口期防治螟蟲和蚜蟲,可用增效速滅殺丁液噴心葉; 5到7天1次,連噴2刮3次。粘蟲可用溴氰菊

以上就是玉米種植管理技術,也許各個地方不同且種植過程各有不同耕作方式也不同。玉米高產種植能把握以上精通護理的,也許能提高玉米產量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農民7姐


目前正是多地冬小麥的收割季,夏季種植玉米大部分都是選擇麥茬地直播種植的方式。玉米如何種植才能高產,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做為玉米種植戶們,還是不要忽視了。

1、土地的翻耕

種植冬小麥都是經過土地翻耕後種植,其實玉米種植,也需要翻耕一下土壤,把麥茬根翻入到土壤內,對土地進行鬆軟後,更有利於玉米根系的生長與發育,前期施入的有機肥,經過上一季作物的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多是比較匱乏,應再次補充有機肥或其他底肥補充營養成分。

2、玉米種植的選擇

玉米種子的好壞也是對於玉米產量直接的影響,在對玉米品種的選擇上,不要貪圖便宜,要到正規的種植站點購買適合當地氣候的優質玉米品種,由於有些地方夏季多風,應考慮選擇抗倒伏性強的品種,玉米倒伏也是影響玉米產量的一大要素。

3、玉米播種

玉米種子在播種前,注意要進行消毒處理,然後使用農藥拌種,減少玉米種子攜帶蟲卵或者病菌,防範受到地下害蟲的侵蝕。玉米種植的密度、深度等要考慮土壤的肥沃度,以及溼潤的情況,土壤肥沃的地塊可以適當的加大種植密度,反之,密度就不易過大。

4、苗期追肥澆水

如果經過翻耕已經施入過了有機肥,苗期可以減少追肥量,如果沒有底肥施入,在玉米的幼苗期間要追入複合肥,及時的為玉米幼苗的發育補充營養成分,在玉米幼苗初期,要做好玉米地的雜草防護,此時的雜草會與玉米幼苗爭奪養分,影響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長。追施完肥料後要做好及時的澆水,水和肥的溶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玉米苗期,生長4到5片葉子時,就要及時的做好定苗,剔除弱苗,蟲害苗,病苗等,控制玉米的種植密度,做好玉米苗期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對於容易放生倒伏地區的玉米種植,可以進行中耕培土,在玉米孕穗前噴施矮壯素用於玉米促壯。以上玉米種植的方法與一些注意事項,供參考。


農大知事


目前在我們貧困農村裡,玉米還是補貼經濟上的一種來源。玉米要如何種植才會高產?還需要注意一些什麼事項呢?這些在每一個地方都是不一樣的,溫度、土壤的土質都會影響玉米的成長,所以只介紹關於我自身的種植經歷。


一、我們首先把去年種的地翻好過冬,這樣能把去年的雜草翻入土裡,讓雜草腐爛了對玉米的成長也有一定的效果。翻年後一般天氣都是乾燥的,我們去就把地打碎了,土也就鬆軟了,這樣也有利於玉米的生長。

然後我們把牛糞打碎曬乾了,再混合適當的複合肥,送到地裡備用。



二、選擇玉米種子,我們要根據本地方的氣候進行選擇,像我們這裡就要選擇抗旱,玉米棵矮一點的,這樣夏季多風也不會被風吹倒。還有購買玉米種子的時候,我們要到正規的種子站購買,這樣才會買到優質的品種,也就不會影響玉米的產量。其次我們要把壞的種子撿出了,這樣才不會影響玉米的生長率。



三、在我們這裡一般都是5月1日以後天氣一下雨就可以開始播種了,有些年雨水下得早還提前了幾天播種,只要土壤溼透,這樣也沒問題的,在我們農村裡都是用牛把溝拉好,再放入種子進去,蓋上適當的牛糞,然後再把土蓋好,蓋土的時候,土不要蓋得那麼厚,太厚了也會玉米的生長。



四、等玉米長有4到5片葉子的時候,我們就給它進行第一次追肥,這樣玉米棵就會長得粗壯一點,也長得快一些。玉米小的時候,我們施肥別施得那麼近,太近了會把玉米苗燒乾的。


還有等玉米長大一些,玉米地裡也就會長有一些雜草,雜草是最影響玉米的成長了,我們給它

噴上除草劑就可以了。還有要注意看看玉米有沒有蟲害,如果有蟲害就要及時給它噴上相應的農藥。



五、等玉米大部分都要出穗,少部分已經出穗的時候,我們就給它進行第二次追肥,這一次的追肥就會追到玉米棒的成長了,所以我們要多注意一點。


再次就看看玉米有沒有被風吹倒,以上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供參考。


滇西林哥


目前正是冬小麥的收割的季節,小麥聯合收割機在農田裡來回的穿行,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

收割完小麥,就到了玉米的播種時間,在我們當地種植玉米,都是在麥茬地裡直接播種,播種完玉米,在農田裡追施一些複合肥和農家肥,然後把農田澆透,這樣就完成了播種,那種植的玉米怎樣才能高產,要注意些什麼呢?



1、在我們當地,種植冬小麥前,都會在農田裡施足基肥,再經過深耕,所以種植玉米的時候,可直接進行播種,再加上現在田地裡施農家肥的很少,大部分都是追施複合肥,地裡的秸稈也不讓焚燒,所以就把麥稈清理出去,直接在麥茬地裡播種;


如果有條件的話, 收割完小麥再,田地裡是追是一些農家肥,把麥茬和農家肥一起翻到地下,會使土壤更加疏鬆透氣、養分提高,這時播種玉米,更有利於玉米的生長。

2、種子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玉米的產量;想要種植的玉米產量高、品質高、抗蟲,抗病能力強,種子的好壞是關鍵, 所以不要貪圖小便宜,要購買一些經過通過國家審核或省級審核符合當地種植條件的優質種子。

3、種子在播種前,一定要進行拌種,這樣播種的種子,能夠更加有效的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提高種子的成活率,減輕後續的危害,購賣的玉米種子如果已經拌過藥,播種前進行二次拌種效果更好。


4、玉米非常的喜肥,喜歡高氮,高鉀,低磷的肥料,所以在玉米的整個生育期內, 底肥要足、及時追肥、適時噴灑葉面肥來保證玉米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底肥可以選擇複合肥,追肥以尿素為主,噴施葉面肥要購買營養全面的;如果種植前土地經過翻整,底肥很足,玉米的幼苗期可以減少施肥或者不施肥,在玉米的生長期也要適時的追肥和噴灑一些葉面肥。

5、玉米喜水也耐旱;如果田地發生乾旱,一定要及時的澆水,特別是開花、抽穗、玉米結粒時間段裡,一定要保證田地裡不能太乾旱,水分不足會嚴重的影響玉米的產量、質量。

玉米田地裡的雜草要及時清理,防止雜草與玉米爭奪養分,現在人工除草的很少,大部分都會選擇噴灑一些除草劑;玉米一旦發生病蟲害,要及時的噴灑一些除蟲殺菌的農藥,防止病蟲害的蔓延。只有科學的種植才能高產高效,如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留言!


毛驢講三農


玉米由於產量高,用途廣,適應能力強,生長週期短,經濟效益好,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那麼玉米怎樣種植呢?種植玉米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其實玉米種植過程很簡單,如果想要種植的玉米豐產主要抓住兩點,播種和管理。那麼如何做好播種和管理呢?

1.播種

播種前,精心整理好土地,選配好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上足上夠基肥,選擇好土地墒情較好適宜玉米播種的時間。



播種中,在準備工作一切做好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日子,根據品種和地情,確定好恰當的行間距和株間距以及種子的數量和種在土裡的深度等,並做好除草殺蟲工作,進行合理的播種。



播種後,播種結束後,對夯實土層,控制好溫度和水分,隨時觀察玉米幼苗的生長情況,做好一切防範和管理工作。



2.管理

播種結束後,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好田間的管理工作。具體主要包括施肥、澆水、鋤草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1施肥

播種前每畝施 2頓左右優質有機肥作為基肥。

播種時施每畝施10斤左右的硫酸按,40斤左右的過磷酸鈣。

播種後5斤左右的氯化樹作種肥,在玉米生長的每一個過程追施氮肥。

全生育期每畝施30斤左右的氮素。



2澆水

玉米喜半乾旱氣候,但對水分十分敏感。開花期每畝玉米每天大概耗水3頓左右,全生育期大概耗水 300頓左右 。當然不同生育用玉米對水分的需要不同。抽雄前10天至抽雄後1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稱為“需水臨界期”。這個時期要進行澆水。玉米一生中一般要澆水3—4次,依不同地區,具體情況而異。同時也要注意玉米不耐澇,在地下水位高及南方雨量大的地區,要注意排水或採取壟作、合田的栽培方式防止澇害。


3病蟲害防治

玉米經常發生葉斑病、絲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等病害以及玉米螟、螻蛄、地老虎、蠐螬等蟲害。因而的話就要病和蟲害的具體情況而選用相應的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合理輪作及藥劑防治等措施及時防治病蟲害。



農作物種植都要用心做好每一個環節,把握好農作物的生長規律,掌握好農作物的栽植技術,充分利用好科學技術,合理的施肥澆水,及時的防治病蟲害,這樣肯定就會獲得高產。


知之只為更好


因為棉花的生長期太長,價格也不穩定。蔬菜瓜果類的生長期雖然很短暫,但勞動強度很大,還要愁賣,銷路難尋。芝麻、黃豆和綠豆等雜糧類產量都很低,種多了不划算。人們都更傾向於種植宜種宜賣產量也不錯的玉米,在瓊姑的家鄉,夏季作物種植面積最大的,當屬玉米。

那麼,種玉米需要注意什麼?

玉米的種植管理雖然簡單粗放,但幾個關健性的環節還是要把握好,比如施肥、除草以及防蟲。下面我就從這幾個方面認真分析一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合理施肥:種過玉米的人都知道,玉米是前期長個子,後期長棒子。所以我們施肥也要分二次施下,前期的底肥和後期的追肥,以保證玉米的個子長得適當,棒子也長得粒滿粗壯。

因玉米的種植面積大,現在底肥施農家肥的已經很少了,都是以商品肥為主。現在有許多玉米專用肥,氮磷鉀的比例都配置好了,每袋100斤裝。田塊貧瘠的,底肥每畝施一袋玉米專用肥,土地肥沃的,每畝施50-70斤專用肥就行了。

玉米的追肥都是以氮肥和鉀肥為主,一畝田施40-60斤尿素,和30-40斤氯化鉀就足夠了。玉米追肥的時間段要把握好,當玉米的植株頂端張開大喇叭時,正是追施穗肥的最好時機。因為過不了多久,正當肥料分解好能吸收時,植株就開始孕育玉米棒了,好鋼正好用在了刀口上。

2,除草:玉米是高杆作物,只要前期雜草除得好,等物架長起來封行後,由於田間缺少光照,雜草就很難長起來了。如果在玉米的幼苗期除草不徹底,等雜草吸足養分後,就會在行間瘋長。

玉米播種後,芽前除草非常重要,所謂的芽前除草,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封閉。這種藥在一般的農資站都有售買的,按說明書上的比例配製成藥液,當玉米播種結束後,趁田間還有墒氣,把配好的藥液噴施在田裡。要仔細,不要漏施,最好退步施藥,因為腳印會影響封閉效果。

只要封閉藥打得認真仔細,田裡是很少再長雜草的,不過還是有一些我們防不勝防的因素,會影響到藥液的封閉效果,比如天氣乾燥墒氣不足,土壤還沒吸收就被蒸發,比如剛噴藥後,野兔野雞在田裡亂跑等等。

等玉米田裡的雜草長到4葉1心,生長正旺盛的時候,就可以噴施玉米專用除草劑了,草太大了不容易死,加大用藥量又對玉米有副作用。值得提醒的是,玉米田裡千萬別噴施草甘膦和蓋尖之類的除草劑,玉米對這類除草劑特別敏感。

3,蟲害:玉米田裡有二大害蟲,是我們要特別提防的,一個是地老虎,它專門危害玉米才出生的幼苗,造成大量的缺株斷壟,苗不齊,其它方面再努力也是白費勁。另一個是玉米螟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心蟲,它很會打洞,把玉米杆鑽得到處都是小眼,風一吹就從中折斷了。它還在玉米棒裡鑽來鑽去,嚴重影響玉米的質量。你只要把這二大害蟲控制住了,其它的都是小兒科。

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上旬,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正是第一代地老虎大量繁殖的時候。過了這段時間,隨著氣溫的增高和雨水的加強,地老虎的幼卵會成批的死亡,第二代以後地老虎的成蟲就很少了,已不足為患。所以我們除了用藥劑防治地老虎外,還可以將玉米的播種期提前,或者推後,儘量避開第一代地老虎繁殖的旺盛期。

玉米的大喇叭時期,也正是鑽心蟲危害玉米最猖獗的時期,鑽心蟲躲在大喇叭口裡,啃食玉米的嫩莖。這時可以把藥液直接噴施在喇叭口裡,效果非常顯著。

玉米確實好種好管,只要我們在施肥、除草和防蟲這幾個方面多費點心,高產穩產真的不在話下。

我是村婦瓊姑,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更多的瞭解農村,瞭解農民,以及他們腳下的這片熱土。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村婦瓊姑


種植玉米要注意什麼?

因為近兩年來玉米受國家的影響很大,所以在種植玉米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種玉米的情況和國家政策情況

一、玉米種植需注意什麼

1、品種的選擇:根據每個地區的不同情況,選擇適合本地環境生長的玉米,要選擇抗旱性、抗病蟲害性、抗倒性好的玉米,要飽滿,棒大籽粒深的玉米。一般來說,每年種的玉米的品種都不會怎麼改動,結合以前的品種,選擇適合自己的。如果要改變品種,先小面積試用,等結果比較好,再大面積種植

2、各個時期玉米的注意事項

(1)玉米在播種的時候,要注意種植密度,不能讓覆蓋土之後,影響玉米的出苗情況。播種的時候可以施玉米專用複合肥肥,並且玉米種子的播種深度直接影響到出苗的快慢

(2)玉米在出苗後注意促進玉米根系生長,保證玉米出苗早、高、齊,出苗期也是玉米從自養轉為異養的過渡期,玉米苗期怕澇不怕旱,所以一定要注意土壤的溼度。

(3)玉米拔節期要注意施肥,施用氮肥,施肥深度10cm,記得要覆蓋土,以免肥料揮發

(4)玉米在大喇叭期的時候要注意壯杆,以免玉米倒伏,要補施尿素

(5)玉米抽雄期要注意葉片的不損失,防止玉米的早衰,爭取玉米粒多、玉米粒品質高,達到高產

(6)成熟期的玉米要保葉護玉米根,防倒伏、防衰老,保證玉米的米粒多

3、預防病蟲對玉米的傷害,早發現早防治,主要注意玉米螟、粘蟲、玉米蚜、棉鈴蟲、小地老虎等病蟲。

4、要正確的使用除草劑,切勿亂噴亂用,不按說明用量,隨意增加藥量;每個時期使用的除草劑種類不同,不得亂用。

二、國家政策的情況

國家要繼續通過政策引導,會將玉米向適合玉米生長的地方引進,保證玉米的產量和需求,建議不要隨意擴大種植面積,現在的化肥這些都在漲價,會使種植玉米的成本增高,以避免增產不增收。

玉米的售價現行情不穩定,如果隨意擴大種植面積,風險性也會相對於擴大,所以一定要多多關注政策,瞭解市場,根據政策來種植玉米的多少。還有玉米相關的補貼情況也應該瞭解清楚



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了解農村的大事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