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看待“汉口市,武昌区,汉阳县”?

你若华陈风92675967


汉口、武昌、汉阳合称武汉三镇,武汉之名始于1927年,北伐军攻克武昌和汉口随即国民政府将三镇合并为京兆区即首都,史称武汉国民政府并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的武汉三镇并不是三个乡镇,而是三座城市!其中汉口是民国特别市、武昌为湖北省府、汉阳则是历史上的州府所在地!1949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设立中共武汉市,同年10月新中国成立,武汉成为我国第一个直辖市,1954年武汉直辖市撤销为湖北省会沿用至今。



最早的武昌是由三国时期孙权在今湖北鄂州设立的吴国都城,意欲武治安邦、繁荣昌盛!后经历代区划调整武昌府治迁往蛇山脚下并筑武昌城辖区范围包括今江夏区。汉口与汉阳最早作为地理名词首次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地理把水之北山之南称为‘’阳‘’水之南山之北称为‘’阴‘’,因汉水在这里注入长江所以汉阳和汉口之名便不难理解了!然而汉口与汉阳作为城市名却只有500多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龟山之北,形成武昌、汉阳和汉口隔江鼎力格局,汉阳之名得以保留,汉口九省通衢地位正式确立。并与佛山、景德镇、诛仙镇并称四大名镇。

由于历史因素武昌长期为湖北地区的行政中心,清末汉口开埠迅速壮大,并在民国时期比肩上海,同样由于列强对晚清的侵蚀,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兴办实业,拉开我国近代工业的帷幕被誉为近代工业的摇篮。由此奠定了武汉东方芝加哥的城市地位!

迈入新世纪后汉口传统商贸优势继续领跑华中地区,现为武汉市核心商务区;武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驻地,境内大量的本科院校以及随着中国光谷的强势崛起,使武昌成为全省的政治文化、科教文卫中心;历史上汉阳发展相对滞后但是现今汉阳也是紧随汉口和武昌的步伐,快速发展!


建国以来武汉区划多次调整,三镇版图以发生很大变化,虽然现在我国以没有汉口行政区,武昌区和汉阳区也只是武汉市众多市辖区中的普通行政区,但是习惯上仍然把江南地区包括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江夏区统称武昌片区,把硚口区、江岸区、江汉区、黄陂区、东西湖区统称为汉口片区,把汉阳区、蔡甸区、汉南区统称为汉阳片区。

由于三镇浓厚的历史底蕴,我国首条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始建于清末,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市火车站汉口站和武昌站的历史比武汉还要悠久,武广高铁武汉站开通前,武汉市只有江北的汉口站与江南的武昌站两座特等站,坐火车是没有武汉站一说的!


前程HAN


这是武汉自己人内讧或者叫内部互相攻击的一种产物,说穿了,就是汉口那边的硚口、江岸几个区的人,看不起武昌、汉阳这边的人,汉口那边的人从来都是以正宗武汉人自居的,以为武汉人就很了不起的样子的,是武汉区域内的人搞的一种地域歧视!

其实说起武汉的历史,汉口人还真没有什么资格牛叉的,武汉这个区域的地方建制始于西汉,当时就在江夏郡的沙羡县地,其实就是武昌纸坊那一带,到了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地域建起了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的蛇山一带兴建了夏口城,当时的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郡治设在了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

隋朝时,隋炀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也没有汉口什么事,而真正的武昌是原先的鄂州,两宋时武昌就属于属鄂州的,武昌和鄂州互换名称之后,已经是南宋时期了,岳飞抗元北伐的时候,就是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才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到了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桢在成化年间将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才形成了新兴的汉口镇。

民国的时候就不用说了,阅马场在武昌、汉冶萍在汉阳,只是一个汪伪政府短暂在汉口过,汉口的商业确实是发达,也确实建了很多老外的租界。但是,有必要原先把全湖北武汉之外的人看成乡下人一样,现在搞内讧,把你武汉汉口之外的人也看成乡下人吗?

话说回来,好像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武昌县还在的、洪山乡也在的,汉阳县更在了,但是还真一直没有过汉口县的叫法。但是,那也没必要牛叉,汉口人不就是老黄陂人吗?汉阳县现在叫蔡甸区了,武昌县现在叫江夏区了。如果汉口人还是那么牛叉的话,我觉得,武昌和汉阳两地的人呢,干脆也叫他们为黄陂人算了!


坐看云起于此时


这都是地名何必区别对待,合称武汉挺好的。武汉有中国心脏之称,武汉三镇既是标题的答案。今天的武汉已经跻身国家中心城市、稳居中部地区第一大城市宝座,还是湖北省省会兼唯一一个副省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健康有序地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汉口市:曾是直辖市。也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具有十分优越的经商环境。至今,还是大武汉的商贸中心。

武昌区:湖北省政治、文化、科学中心。在华中地区拥有高度的开发开放发言权。

汉阳县:历史文化名县。清末工业中心之一,汉阳铁厂作为中国工业的起点,也是武汉汽车工业的中心,还有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驻扎于此,有效地推动了大武汉的经济发展。

武汉是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拥有“中字号”、“华字号”多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未来,武汉有望建成科学中心、中国大学生之都!


看鉴襄阳


主要是发展太不平衡。

但随着满城挖式的旧城改造,随着长江、汉江上大桥、过江隧道的快速建起,随着地铁的快速建起,这种差别在缩小。

可以预期,不到十年后,三区城市面貌将大为改观,差异将不复存在,将更紧密成为一个整体。


彭彤彬


建议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合并为汉口区!

蔡甸区更名为汉津区!

沌口汉南合并为汉城区(行政区范围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面积重合)

设立汉川区,溶于大汉阳地区

设立沔阳区(原仙桃市),溶于大汉阳地区

武昌区洪山区合并为新的武昌区,区内代管东湖高新区

青山区更名夏口区

江夏区北部区域析出光谷新区

江夏区从新定位

东西湖,盘龙城,天河,合并为盘龙区

阳逻,武湖等地设阳逻区,阳逻新区即长江新城

黄陂区从新定位

新洲区从新定位

共计13区,3大区,汉口地区为汉口区,盘龙区,阳逻区,黄陂区,新洲区,!汉阳地区为汉阳区,汉城区,汉津区,汉川区,沔阳区!!!武昌地区为武昌区,江夏区,夏口区,光谷区!!!其中国家级新区阳逻新区长江新城与阳逻区重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汉城区重点区域重合,光谷新区即光谷区!武昌区代管国家级高新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同时设立省级开发区天河航空港开发区等!!


NO667788


汉口市武昌区汉阳县,那是武汉的历史,描述一堆也是历史,不能代表现在的武汉。

现在的武汉是真正的三足鼎立,大汉口保持着繁华,大武昌已经崛起,毫不逊色于汉口。武昌也是高楼林立,著名的第一高楼绿地金融中心就在武昌,光谷更让汉口汗颜!大汉阳也在飞速发展,经开区也是武汉的顶梁柱。传统意义上的汉口是商业中心武昌是科教中心汉阳是工业中心已经过去。大汉口若不发展好东西湖和黄陂,做大临空港,迟早会被武昌甩开,看看光谷的人气和势头,那么多大学生就是武昌的未来!

老武汉人当然是汉口的有优越感,现在大家都互相尊重,而且新武汉人大量增加,素质也都在提高,说汉腔的也不普遍了。武汉在迈向国际化的路上,人的思想和素质也得跟上!


无语石1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生在汉口,长在汉江边,因为我家就在集稼嘴,在七十年代前,我们家没有空调,其他的家也没有空调,夏天,夜间,搬出竹床在外边睡。而汉这一快,从黄浦路到硚口,从江边到京汉大道,在汉阳由南岸嘴至五里墎,汉江边至马沧湖,武昌中华路至积玉桥,长江边到友谊大道。其它地方夜是不能摆竹床的,因为蚊子太多,很怪,铁路里没有蚊子一过铁路就有蚊子咬人,原来京汉大道是京广铁路,武汉的风情夜宿露天,日游江河。我9岁那年就渡小河所指汉江,那时汉江多宽啊,不象现在水退下去了,那时年年防讯。我生在汉口长在小河边,六十年了,我从以前到现在没有想过,和说过|歧视武昌,汉阳的一城同胞,外地朋友,不要乱发言论,现在外地来汉人很多,我们小区百分之八十都外地客,也许在外很少遇上一个真正汉口人。


浪花一朵朵91986


汉口自古是商业中心。四大名镇就有汉口。清时,武汉比上海繁华。到民国时上海才和武汉并称大上海大汉口。一个汉口就可和上海比了。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一个外国作家,在描写汉口的街景时称,是中国最繁华的工业中心,商业中心、贸易货物交流中心和"烟花柳巷"。一桥连三镇。武昌汉阳汉口合并成武汉市。武昌的发展比汉口快。汉阳是落后些(打麻将都"屁"些)。应该市武昌市、汉口市,带一个汉阳汽车城。😀😀😀


大蝎子用户5950467594


这种说法已经是老黄历了,不可否认如今三镇依然汉口最强,那是汉口底子好,武汉市政府在这边,但武昌已经很强了,尤其是光谷的拉动,现在光谷已经成了武汉发展的引擎了,汉阳有经开区,目前的规划定位是旅游为主,规划的汉江朝宗景区,已经投放的琴台剧院,国博中心等都是其向着良性发展的象征,当然,经济发展不是其目地,以经济水准去对比汉口武昌本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对待。三镇各自规划,各自发展,把武汉推向一线城市水准,才是以后应该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