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和珅“一斤口粮换三斤麸糠”的建议?

马虎李


纪晓岚的观点,贵在“

”,失之“”;

和大人的观点,贵在“”,失之“”。

纪晓岚“迂”在何处

纪晓岚的“迂”,在于他不懂得审时度势,空有理想而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是儒家士大夫清流党的一贯缺点,道德上立得住,但是实操上一无是处,说白了就是没有深入群众,不愿意调查研究,最后自然也拿不出切实有效的办法。

针对这种缺点,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调查研究”,而不是“坐而论道”。以伟人的总结来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

儒家思想,每一条都在说“爱民”、“爱人”、“仁义”,但是无论孔子、孟子,都不是坐在家里空谈“仁义”的清流,他们积极的付诸实践,用实践来佐证自己的理论,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才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当然他们的实践不能说成功,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需要的是“霸道”,而不是“教化文治”的“王道”。

纪晓岚提出的方法,一是严抓贪污腐败,二是伸手问朝廷要更多的银子粮食赈灾。出发点都很好,但是时机不对,国库空虚无银无粮可拨;贪污腐败抓光了也没人主持赈灾。

按照纪晓岚的方法去赈灾,其结果就是《天下粮仓》里面的刘统勋:

刘统勋:“筷子浮起,人头落地““粥场的米不够,饿死百姓,粥场官员按律当斩。”
粥场官员:“能不能先让我再见见老娘?”
刘统勋:“恐怕来不及了。”
粥场官员:“不,我母亲就在这粥场里。”
粥场官员沈石,临死咬下自己的肉,给同为饥民的老母亲果腹,母亲随后插筷自尽。

纪晓岚和刘统勋,做法虽然出自一片公心,但除了制造更大的悲剧,恐怕起不了任何作用。

和珅“贼”在哪里

和珅的“贼”,有点类似于后世号称“大清的糊裱匠”的李鸿章,两人的所作所为,似乎都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所能作出的最好选择,甚至还有人喊出了“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这样的口号。

但他们的做法,值得效仿和称赞吗?我看不然。

和珅的做法,在于用银子和粮米来满足下级官员的贪欲,让他们吃饱喝足了,然后才有精力去从牙缝里漏出一点点粮食去赈灾,美其名曰:“

只有先救活了各地官员衙役,才能让救灾持续进行”,但是其做法是“救活”吗?并不是,而是先“喂饱”。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堂堂和中堂,想的是快点糊弄完事,应付过去一场灾难。但是他意识到灾荒背后深恶的贫富悬殊、土地兼并的恶果吗?

国家和政权之所以能存续,是因为国家和政权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取福利,一旦国家的统治阶级已经将灾民当成是草芥,正如和大人所说的,“灾民还算是人吗?

他大概忘记了《孟子》的一句著名的话:“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种践踏人命、视人命如蝼蚁的行为,其导致的只有一个结果:亡天下

亡国是封建王朝更替,王天下是民族灭亡。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一条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实际上是在说,明朝亡于李自成,易性改号,是亡国,只关乎肉食者的利益;而满清入主,剃头改制,率兽食人,是亡天下,即使卑贱的匹夫也要奋起反抗。最后推翻满清统治的,也正是和大头所不屑的平头百姓。

至于和大人提到的一斤粮食换三斤麸皮的做法,和茅于轼老先生提的“经济适用房不要配厕所”,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起来都完美解决了问题,但是最终失掉的将是最根本的“民心”,这才是他失之于“”的最根本原因!


谈者无语


这件事出自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一个片段,说的是当时燕城闹灾,纪晓岚质问和珅。



纪晓岚说;“燕城这帮贪官把人吃的粮食换成了麸糠,和大人可知?”

和珅;“知道呀,我还觉的非常欣慰呢。”

纪晓岚;“为什么?”

和珅;“这一斤粮食换成了三斤麸糠,可以救活三个人呀!”

纪晓岚;“麸糠可是给牲口吃的呀,怎么能给人吃?”

和珅;“行之将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观音土,草根树皮都是可以吃的。”



纪晓岚;“赈灾款不够吗?”

和珅;“眼前国库就是一个空壳子”

纪晓岚;“我查过账本了,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侵吞这救灾的款项。”

和珅;“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就什么民?”

以上是和珅与纪晓岚的谈话。关于这件事,实际上有利有弊,利在眼前,祸在未来。



排除掉个人感情因素,和珅当时的做法非常对。当时纪晓岚质问和珅为什对燕城官员贪污不加管理?

和珅当时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对于这件事根本就不想管、甚至可以说不敢管,也就是说和珅根本管不了。



首先,当时灾情已经发生,所谓救灾如救火,这一时刻如果和珅选择惩办贪官污吏,势必牵连广大。如果把他们都打入监狱,又有谁来给灾民发放粮食,安排救援?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比他们更加熟悉情况的人,很有可能因为处理贪官污吏导致百姓陷入更重大的灾情之中。也就是说这次救灾过程之中,当地的官员是不可缺少的存在,根本不能处理。

其次,这些贪官污吏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位置,第一件事就是向和珅行贿。和珅一来出于自己的私心,二来出于稳定贪官污吏的目的,必然接受了贿赂。

这就是他不想管也不敢管的原因所在。



祸在未来

和珅的做法在当时非常正确,并无不妥之处,虽然上下贪污,但是保住了部分百姓。

但是,这种情况发生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而和珅和贪官污吏沆瀣一气,最终导致这些官员越来越大胆。今天换成了麸糠,明天就把沙子倒进了锅里,美其名曰防止假灾民。后天可能就直接把粮食带进自己的家中,最终整个清帝国变成了贪污腐败的天堂。



最终总结,和珅说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告诉贪官污吏,在国家困难之时,你们利用自己的优势要挟政府,贪污受贿,是不受法律制裁的。而且等到灾难过去了之后,活过来的百姓不会追究,自然也就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甚至部分百姓还会感激你们的救命之恩,朝廷还有可能授予你们救灾功臣的称号。

对于和珅自己而言,接受了下面官员的贿赂,形成了利益集团,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何乐而不为。


我是越关


这个我当时也在想,我觉得和珅说的没毛病,但是总觉得别扭,后来有大神指点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原本说的是贪污,后来转移了辩论点,再后来全部人都跟着和珅的思维走,就没人回想贪污,一琢磨,和大人说的对啊,这样确实能救更多的人啊!

但是回想一下,一万人的米,换成糠能救三万人!嗯,没毛病,但是!一万人的米被贪了多少?假如贪了一半,还能救一万五,虽说贪污犯法但是从结果上他比朝廷多救了五千!但是他不贪污能救三万!这样想和大人说的是对还是不对?

如果你还认为他说的对,那么再换一种说法。假如他贪污了八千的米呢?换成糠只能救六千人!方法是对的,和大人聪明,这个没毛病,但是错就是错的,救了更多的人只是一个幌子,能不能救更多人还是得看贪官还有没有良心!

既然说到贪官了,咱们就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咱们唯利是图。我只看重钱,那我绝对会贪八千米,换六千糠,然后完成了朝廷的额度,多死的四千我可以上报为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别骂我哈,设定就是我是贪官只爱钱!

剩下的大家自己琢磨吧,是对还是错。

﹌﹌﹌﹌﹌﹌﹌﹌﹌﹌﹌﹌﹌﹌﹌﹌﹌﹌﹌﹌﹌

好吧,在更新一下。

很多人站在执行力的问题上说这件事情,本身的出发点就是现在贪官的角度为自己辩护。一个官,由国家发放俸禄,并且享受国家待遇,且不论待遇如何,这本身就和工作是类似的,如果你以执行力低为借口贪污,这就是懒政,你本身获得国家待遇但是不做事,这就是不作为,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不对的。当然很多人会说,贪官多不得已而为之,这样反过来其实论证了纪晓岚的观点,贪官少了,百姓会更好!所以到最后又回到了贪污腐败的问题上。

至于所谓秋后算账的我就不说啥了,你这部电视剧看的还是少了,或者你被和珅忽悠了( ˘•ω•˘ )和珅每次都是舍卒保车而已,在不动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包住大贪官,下面的小贪官死了就死了,只不过换一批工具而已。

再更一次。

我平常还真没看过这个的评论,因为我认为懂的自然就能懂,很多人说什么馒头和牛肉,其实他们关注的点本身就是把贪官当成好人来看,认为他们会救更多的人,但是事实是什么?一斤粮换三斤糠发八两,这才是事实。你说很多老板都像纪晓岚一样,既不给利,只会画饼,利是什么?工资待遇,清朝对官员待遇极好,甚至有养廉金,拿着干活的钱再贪污活动经费就对了?平常人不是最恨贪官嘛,为什么换个性质就不一样了?换句话说,为什么每个人都想成为官?因为待遇好,有权力,这就是你的工资,你为百姓百姓办事,这是你的责任,一边谴责着贪官腐败,一边又认为有钱好办事,你就是一边嘴上正义手里肮脏。

我真的不是谴责什么人,我也是个平常人,就事论事而已,仔细思考一下,哪个人身边没有类似的朋友,一边口上大声谴责着各种事情,一边又自己做着同样的事情,被揭穿就冠冕皇皇的说这样才能办事。我不想将这个问题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但是真的有人就是用那种不对的行为强行给你洗脑成这才是对的!这才能办成事情!错就是错,哪怕这是事实它也是错的!错在太多的人相信它是对的!

不更了,也不回了,你们反驳打字的时候先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贪官,你会怎么做,你还心存着善意?你还想着达济天下?那你真的是一个不合格的贪官。


瞎鸡儿剪


赞同和珅观点的人真是年轻到脑子没发育完整。

1斤好米换3斤麸糠,假设朝廷拨10万斤大米赈灾,经手的贪官以劣换优,到灾民手上是几斤?30万?是不可能的。

朝廷拨10万斤米,那么账本上给灾民的不可能超过10万斤(别问为什么,这是幼儿园才会问的问题),所以和珅说1换3其实是骗人的,10万斤好米出库,1米换3麸糠,理想状态到灾民手上的是10万斤麸糠,然而并没有,因为运输有损耗,看贪污腐败程度,一般不少于2成(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也就是说,最终到达灾民手上的麸糠不超过8成斤。。。但是米中加沙石增重之类的套路,你懂的。 所以说,和珅说麸糠换米赈灾,完全是贪官自欺欺人的说法,饱了贪官,苦了百姓…本来就少的口粮被换成难以下咽的麸糠。


evolove672


很多人可能对麦麸这个东西不是特别清楚,如果你们特别清楚那应该知道单单这一件事和珅没做错。

那么什么是麦麸呢?家里种过小麦或者谷子的应该知道麦子和大米外面呢都有一层植物纤维 把这个植物纤维磨成粉就是麦麸,从古至今百分之七八十麦麸都是喂牲口的诸如牛马羊的口粮。

那么朝廷拨10万大米到地方到灾民手里会有多少?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只会更少,因为层层贪污,没有哪个官员会嫌弃家里米多?要知道可是在闹饥荒,如果按和珅的一换三那有多少麦麸?30万麦麸。

刨去运输过程的假设没有碰到打劫之类的 最起码20万麦麸能到灾民手里 如果像大米一样参沙子进去只会更多 因为没有官员会贪污麦麸

和珅说了当时灾民已经开始吃土 你们觉得这时候的灾民还会嫌弃麦麸吗?只有官员有的大米吃,他们吃好了才会把麦麸发下去。

所以单单说大米换麦麸 在我看来他自己用他的手段去帮那些灾民了,不可能纪晓岚说的那样贪官全抓了,


缺爱aing


我们先不去看这个题目,先了解一个观点:自古以来,实干派并不讨好。

现在的课本上背诵的是什么?是李白的诗,是杜甫的诗,是白居易的诗,为什么没有实干派的故事?反而是这些没什么真本事的文学作家名垂千古?

很简单,自古舆论掌握在两种人手里,一个是文官,一个是百姓。

在文官眼里,和珅是弄臣,在百姓眼里,和珅是贪官,这样一个人,能是好人吗?不是!那么刨根问底,不是好人能做好事吗?不能!和珅做的什么事肯定不是好事,这是朴素的思想,也是最肤浅的。

和珅的“一斤口粮换三斤麸糠”的建议不是最好的建议,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他既要完成皇帝的任务,也要稳住灾害中混乱的官场,喂饱形形色色的大小官员,统一权力,为他所用,还要用被削了一层又一层的粮食救济百姓,话难听点儿,也是无奈之举才出此下策。

举个例子,黄河泛滥成灾,下面有100万的百姓亟待救济,那么官员上报需要500万石粮食,朝廷实际发出400万石,下面层层盘剥到百姓手里只有100万石,和珅能如何?扫了所有贪污口粮的官员吗?扫了他们,谁去执行各种救济任务?无他,无法,只能如此。灾害来临,人命贱如蝼蚁,一点儿也不夸张,能活下去哪怕吃的是树皮都行,何况麸糠?

即使到了今天,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真正的解决,可见贪污腐败是人之本性,要消灭何其艰难,即使最发达的美国也有腐败,最富裕的瑞士也有腐败,腐败充斥了整个人类史和人类社会。但是我坚信未来随着社会发展,终有一天能够消灭腐败。


海威的人生


这件事是电视剧编纂的,但是也是事实,和珅说过,易子而食只是史书上的四个字而已,他真正见过,事实就是如此,离我们不远的有58年 60年,一部电影影射出来了战争年代的饥荒那就是温故1942,著名元帅贺龙传言是饿死在监狱里面的,自己大衣里面的棉花套子都吃完!结果可想而知,人饿急了是什么情况,只要能活命别说肤康就是屎都有人吃,小编岁数也不大,可以去问问你爷爷奶奶辈的人,一个馒头换个媳妇的年代并不久远!!!


低碳生活24


纪晓岚说:“和大人,燕城这帮贪官,把赈灾吃的口粮换成了牲蓄吃的麸糠和草料,你不觉得羞愧吗?”

和大人说:“没有,纪大人你有所不知,这一斤口粮可以换三斤麸糠,这就等于原本灾民吃一个月的粮食,现在可以撑三个月,他们赚了。”


口粮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大米或者小麦,而麸糠指的是小麦的皮和小米的皮。

在古代在有钱点的人家和现在都是给鸡、鸭、猪吃的。 现在大家对和珅的这个做法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对的,有人认为是不对的。


认为和珅对的

在那时灾民成千上万,如果不是国库拨银两,他们就得啃树皮,吃泥巴,甚至为了生活得自相残杀, 但是国库拨的银两是有限的,现在用一斤口粮换三斤麸糠,意味着可以比原本多救两倍人。

这一做法也确实使最后没有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也没有发生疫情。皇上看到这个结果也是很开心的,还赏赐了和珅。


而和珅自己觉得,这些灾民都不是人,满足生存即可。我现在用一斤口粮换三斤麸糠,不仅满足了他们的生存需求,也达到了朝廷的要求这就可以了。

因此很多人觉得从政治需求、从金融手段、从结果、从现实来看,这是对的。

认为和珅不对的

这个是给牲口吃的,他们却拿来给人吃,这对人是不尊重的。即使是银两不足,也可以举行筹款,让有钱人都出份力。或者是施粥,这样也可以省下不少粮食,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而我认为,认为和珅这一做法对的人,其实是掉进了和珅的陷进里,他这个做法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满足了三个条件,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和珅这一做法还是失败的。

一、百姓生活水平差

他们在没有受灾前过的就很差,有的甚至不如受灾后的生活,所以他们很享受能有麸糠吃的日子,自然觉得这个法子好。如果他们在受灾前过的是不愁吃,甚至可以有点精神追求的日子,他们还会觉得这个做法好吗?他们还能吃的下麸糠吗?



二、政府自身有问题

如果政府平时做好了救灾的准备,就不会出现银两不足,银两够买粮食来救灾民时,你还会觉得用一斤口粮换三斤麸糠来给灾民吃,最后使得没有饿死人,这个做法对吗?就好像我们现在平时都要缴税,可是到了真正需要国家救助时,他确说钱不够,我就拿麸糠给你们吃,不饿死就行了,你觉得对吗?



三、抗灾救民的都是贪官

无利不动 用来救灾的银两都不够了,哪里可以给他们贪,但是如果我给麸糠给他们吃就可以省下很多钱,官员们看到不仅完成了皇上交代的救灾任务还能有银两拿,他们自然愿意去做,而和珅也是这其中一位的贪官。 所以大家千万别掉进和珅的坑里,他这就是以自身造成不良后果为陷进,在诱导大家进入他所设下的圈套里在加以诱骗。


撰文:@蛟潭小郡主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羽评郡主


说实话。和珅是对的。这个道理就跟廉租房不设独立厕所,施粥里掺沙子一样。

先问一句,如果下放十万斤大米,有几成能到灾民手里?不会超过两成。但是如果换成三十万斤麸糠,估计能有一半落到实处。道理简单,官员不会贪污价值不高的麸糠。至少高层次官员不会,得之无用。自己能吃饱,何必贪污麸糠?所以这是唯一能让粮食到灾民手里的办法。

所以这不是1换3。其实应该是1换5甚至更多。

所以。救灾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救人。你说整顿贪污,大灾之年,清官的亲属都可能饿死,想当清官的都面临人性的考验,原本8成贪官也会变9成。那么,如果严查贪污,谁去给灾民发麸糠?如果就是僧多粥少,你是让官员饿死自己,去救灾么?

电视剧里,是坚持正确思想的,是主旋律的。所以和珅纪晓岚聊个五五开,其实纪晓岚就是书生误国。贵族才会去考虑有尊严的死,灾民只想苟且偷生。不能够救人,就是把灾民往死路上逼。


李震一


从和珅叙述的事实上看 确实一斤米换三斤糠 能救更多的灾民 而且可以驱逐一些奸滑游徒 一举多得;貌似有很大功绩,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只有在这一些前提下 这么做才是对的。

那么前提是什么呢?

一、抗灾救民的官员大都是贪官 无利不动 这是政府吏治腐烂。

二、百姓生活水平差,日常生活追求只在 一日两餐的救灾,没有其他娶妻生子、扶幼养老、精神娱乐等追求。百姓的日常和受灾后被救助的米饭,就是他们未受灾时的生活,甚至更好。也就是说 他们没受灾时活的还不如受灾,所以百姓一心吃救济粮,不愿自强,才需要和珅靠糠来倒逼百姓自强自律。

三、政府运转多年没有良好的救灾制度。比如:对未来受灾时的足够物资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和巡整 。也就是说 这是政府在日常管理 对灾难的预备不足 这还是政府之前的失职。

以上三条 归根结底 还是政府的核心领导不力 才会导致 上行下效。

所以 根由在和珅 在乾隆 因为他们的贪得无厌 索欲无度 立政不明 执政不力 才导致的。

这是典型的 用自身造成的不良后果为陷阱。诱导他人 跌入自己所设的圈套 再加以 诱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