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說老子的《道德經》是寫給現代人看的,只有現代人才可能真正讀懂老子的五千言?

戀想家



這是一個相當繁難的問題,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但出於激活大家的話頭,滋補於同道之人,我的嘗試也值了,不懂的勿噴,省些流量自己用!

接受簡史

我的第一本《老子》是上中師時,在廢舊書店買的。可以說讀不懂如“天書”!後來學了些西方哲學也沒能解讀得了。看了現代人許多註釋,文義是理順了,但覺得是把經典給庸俗膚淺化了。現在,雖三十年下來也不敢說“知道”了!

《道德經》的發行量現在僅次於《聖經》,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經典,已被無數學人政要引用。德國讀《老子》的人數要超過讀《聖經》的了,有的直接用經文治療(可別笑話人家“迷信”,德國高教普及人素質極高,提醒中國奇葩“科學達人們!”)。記得美國里根總統很讚賞“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理念。梭羅的有些無政府主義的政論,與“無為而治”極相似。榮格信奉道教且有研究論文,最近剛瞭解瑞士現在成了道教中心!(國人應汗顏)“道法自然”現被某美國科研機構作為指導宗旨。諸如此類,不說了。

解讀方法

老子當年作為周朝國家圖書館長,把整個圖書館汗牛充棟的上古典籍濃縮為五千言,用字不到五百,其高度隱喻性可想而知了。

與《黃帝陰符經》一樣,同樣的句段,可以從修身、治國、兵法、道醫、男女、理財、管理等多角度、高維度、多境界去覺解體悟!

有人現在倡導“新道學”,可以專門研究。

現代價值

我認為以下原因和因素促進了對《道德經》的接受度與普及:

1.全球生態惡化使有良知的有識之士找到了“終極藥方”——古老的東方智慧寶庫《道德經》,是從上古一個“高維度”的文明承傳下來的,國外的“知音”不比中國少!現代社會到了“末世”,如同當年的周室,禮崩樂壞,道德淪喪,“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仍之。”失去了道、德、仁、義、禮,唯“智”主義,也是“愚智”主義!西方“二戰”正是“理性的毀滅”,尼采說的“上帝死了!”以科技為標誌的理性智能正毀滅著人類地球,與老子幾千年前預示的如出一轍!很偉大!而救治之道就在這本經典裡。

2.現代新科學的範式革命,為精英人士接受《道德經》創造了可能,掃清了“理障”。幾乎所有現代西方科學大家,都對東方思維投以會心的理解,他們的理論,似乎在東方聖人這裡找到最早的理解支持!有一位比愛因斯坦更偉大的現代物理學家,量子論創始人之一的玻爾,只用老子的陰陽魚“太極”描述他發現的微觀世界粒子的性能。除科學認知外,東方直覺思維早就達成對“真理”的認知,《易經》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建立的“宇宙生命統一場”理論,《道德經》是在其基礎上,對宇宙生命實相的覺悟,等著這些艱難跋涉的科學家的“珊珊”到來!而我們的懷疑探索流浪狗在這裡能嗅到些什麼呢?(所謂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是西方語境的描述)

3.西方哲學的東方色彩

其實早在盧梭、黑格爾思想中就有東方特色,特別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就是從形式上竊取了老子的陰陽辯證思維。手法老道,不易看出!因為西方從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到培根的經驗歸納法,笛卡爾的主客分立的二元分析,都沒有“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萬物負陰以抱陽,中炁以為和。”、“三生萬物”的整體宇宙觀、元氣生成論,“分-久-合”這是東方思維獨有的。而黑格爾教授在他的所有著作裡都貫穿了這一“獨創”的模式,大小邏輯、美學史、歷史哲學。

海德格爾後期的美學思想

他提出的“四重世界說”:天、地、人、神,很深刻,不同於西方傳統哲學範疇。為西方人“尋根招魂”,顯然借用了《老子》,晚年他研讀了多年《道德經》,並找來中國學者翻譯學習。

對比《道德經•25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馮友蘭的“人生四境”: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也是脫化於此,算是繼承創新了!

這些都是在文化深層次上的交流對話,有興趣者可以自己去發現比我在這裡講有意義多了!就此打住,有興趣關注樂活,一起學習!

樂活一家之言,個人學研所得,轉發告一聲,算是支持原創勞動!不懂勿噴!歡迎留言,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