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美军的海狼级核潜艇有多么强?

用户52740387144


冷战时,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进行全方位对抗的年代。上至太空、蓝天,下至大海、深洋,可谓无处不在,而对抗的方式也无所不用其极。“海狼”级核潜艇便是那个年代的特殊产物。

正如上边说到的,美苏两国在辽阔的海洋上也展开了对抗。在水面上,美国有傲世全球的航母舰队和航母舰载机;而航母起步较晚的苏联,则通过建造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建立“饱和式攻击”,以威胁美军航母编队。

因为苏联在电子技术和信息整合技术上的落后,所以苏联海军不得不发展单一用途的大型舰艇。在这一点上,苏联军事技术专家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如同航空专家只用不锈钢便造出了令西方震动的米格-25,海军专家亦用粗犷的、却也实用的方法造出了一批极具机械美感、亦让西方畏惧的舰艇。

图:米格-25战机

这些舰艇在水面上的便有:“移动武器库”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以及它的接替者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大型反潜舰艇”无畏级驱逐舰、“两栖支援舰艇”现代级驱逐舰、装备了对舰导弹的基辅级航母……而在水面之下则有:“大洋黑洞”基洛级潜艇、阿库拉级核动力潜艇、以及体量前所未有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人决定建造一级足以猎杀苏军庞大的水面及水下,尤其是水下舰队的核潜艇,这便有了后来的“海狼级”核潜艇。

顾名思义,美军期望“海狼”级核潜艇能成为大洋深海中的“狼”——一型完美的水下猎手。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美国人将它设计成了水下排水量超过9000吨的怪物。到了末舰“吉米·卡特号”更是达到了12000吨的水下排水量,也因此一举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攻击型核潜艇。而它还能携带50枚鱼雷以及各型导弹,能执行对水下、水面甚至是地面目标的打击任务。同时,“海狼”级核潜艇能下潜至水下610米,水下航速高达35节却比“阿尔法”级拥有更好的低噪音水平。


为了能够使之成为一型完美的水下猎手,美军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说倾其所有。为了使“海狼”舰壳能够光滑平整,且便于维修,美国海军第一次用上了电脑辅助设计工具,并采用了模块化建造方式。这种方式即将潜艇分成若干块大型的构建同时建造,最终再将这些构建焊接成为一个整体,如同搭建积木一般。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提高建造速度,也为将来的改造提供空间。同时为追求最好的减噪效果,“海狼”拥有双重舰壳以及全覆盖橡胶隔音瓦的外壳,此外,轮机更是被单独安放在独立的减震、消声浮筏上。

图:模块化建造方式示意图

当然了,一名优秀的猎手如果只能保持安静,还仅仅不够,它还需要能够准确地追踪猎物。为此,美军在“海狼”级舰艇上装备了一套从头到尾的整合式声纳系统:


在舰首,是音鼓直径达6米的球形声纳以及一具高频近距主动声纳;位于舰身两侧则是两具宽孔被动声纳阵列和两具拖曳式声纳阵列。在尾舵左舷处,也被安放了两具拖曳式声纳;更为夸张的是,就连舰体压力壳内,也安放了一具声纳雷达。

与此同时,潜望镜也是少不了被重新设计了一番。对比其他的潜艇,“海狼”级的潜望镜不再是光学镜头,而是两具光电套件:一具提供360度全方位的、实时图像;另一具则负责红外侦测。


说完了聪慧的耳目,我们再看看“海狼”锋利的爪牙。就这点来说,“海狼”的设计是简单而高效的——8具660mm的鱼雷管。它们除了能用以发射鱼雷、反舰导弹之外,还能使用战斧巡航导弹。而作为苏联/俄罗斯海军主力攻击型核潜艇,阿库拉级核潜艇鱼雷管配置则是:4*650mm和4*533mm,可以说就战力而言,它就输了“海狼”一半了。而且,到了最后一艘“海狼”级潜艇诞生的时候,美军提出在“吉米·卡特”号舰体后段加入一个长达30米的“多任务平台”,使之能够执行特战任务或者垂发巡航导弹。

综合上述种种,我们可以说,“海狼级”虽然在下潜、噪音、航速和打击能力上,均各有比之更强的一型苏/俄制潜艇。但就综合性能而言,无论是当时的苏联海军,抑或是现在的各国海军,依旧难有与之匹敌的新式潜艇,如果有的话,那也只能是美国自己最新一代的“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


不过,如此出色的综合作战能力不是没有代价的。美国为了拥有“海狼”级核潜艇,不得不付出高达将近30多亿美金的平均造价。要知道,尼米兹级航母前三艘单价预算也才在2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面对着如此高昂的价格,就连财大气粗的山姆大叔也不得不只订购了3艘。加之其在研制成功、下水服役之前,冷战便已结束,当时已然没有哪个国家能有拥有一支庞大而技术先进的潜艇舰,因而“海狼”存在的价值大打折扣。


最终,当第3艘海狼级下水之后,美国只得匆匆终止建造计划。虽然它们最后并没能组成令人畏惧的狼群,但是凭借着出色的综合战力,“海狼”依旧是水下最为可怕的猎手。


WarOH协虎


海狼级攻击核潜艇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设计的新一代潜艇,90年代开始建造服役,但由于苏联解体,美国面临的威胁大幅降低,加上海狼级实在太贵,连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也承受不起,所以最终只建造了3艘。

海狼级潜艇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潜艇,这个强大表现在它的各项战术性能都很突出,更表现在各项性能的均衡性上。比如潜深,海狼级的工作深度可以达到610米,仅次于苏联时代用钛合金建造的685型(M级)核潜艇的1020米;再比如说排水量,海狼级前两艘(SSN-21“海狼”号、SSN-22“康涅狄格”号)水下排水量达9100吨,第三艘(SSN-23“吉米·卡特号”)的水下排水量更是高达12000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攻击核潜艇;从航速上来说,海狼级35节的水下航速超过此前洛杉矶级的32节,在世界上也仅次于苏联的705型(阿尔法级)核潜艇的43节。在安静性上,海狼级更是登峰造极,其噪音水平据称仅有95分贝,相比较之下,苏联那些比海狼级跑得快、潜的深的潜艇,噪音简直大到令人恐怖的地步,美国就曾宣称,他们设在百慕大的监听站,能够收听到位于挪威海的阿尔法级核潜艇全速前进时螺旋桨的噪音。

海狼级的武器配备也很有特色,它配备了8具66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堪称世界第一,比苏联/俄罗斯核潜艇上的650毫米鱼雷发射管还大10毫米。可以携带的武器包括MK48鱼雷 ADCAP、鱼叉反舰导弹、战斧巡航导弹、水雷等,最大武器携带量达到50枚,世界第一。该艇配备的各种电子设备也先进且齐全,包括舰首主/被动球型阵列声纳、舰身两侧的AN/BQG-5宽孔被动阵列声纳以及TB-16与TB-23被动式拖曳阵列声纳。此外,舰首还有一具AB/BQS-24高频近距离主动声纳,用于冰下环境以及水雷探测。

相比较而言,俄罗斯的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大概只有在潜深方面与海狼级相当,其他性能全面不如。甚至连后来建造的俄罗斯885型核潜艇以及美国自己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在安静性、武器携带能力等方面也稍逊一筹。T


联合防务


如果用海洋中的一种生物来形容海狼级核潜艇,你觉得哪种最合适?笔者认为非牛鲨莫属:凶狠彪悍且攻击性极强的海洋杀手。

作为主要对抗苏联现有潜艇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潜艇,海狼级的设计初衷就是打造一艘巡弋在北冰洋寒冷暗流中的"幽灵杀手"。所以,海狼级在设计上特别强调武器装备数、持久作战能力以及静音效果。海狼级光是在鱼雷装载数量上就比洛杉矶级多出了整整一倍。

海狼级核潜艇使用的是大功率一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这就保证了它能在水下长时间的潜伏作业,再搭配低于海洋的背景噪音,已目前各国的现有声纳技术,如果海狼级在深海静音游弋根本不会被发现。这就有力地保障了反潜任务的秘密实施。

海狼级的声纳系统采用球型”声纳基阵+侧舷声纳基阵+拖曳式线列声纳,具有警戒、搜索、跟踪定位、目标识别和水下通信等多种功能,其搜索速度快,探测距离远,能发现反潜直升机和来袭鱼雷的噪声信号。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声纳技术,该技术的应用等于使海狼级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当年为了对抗苏联,美国当时计划建造29艘海狼级核潜艇,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和经费的缩水,单价达39亿美金的海狼级最终只生产了三艘。而且,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被称为反潜作战的极致产物!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军事内容!


军武最前哨


“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艇“海狼”号攻击型核潜艇(SSN-21)是美国海军第3艘以“海狼”命名的潜艇。首艘“海狼”号潜艇(SS-197)于1937年加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沉17艘敌方舰船,在1944年12月沉没;第2艘“海狼”号潜艇(SSN-575)是“鹦鹉螺”号后第2艘核动力潜艇,1955年7月21日下水,1958年10月创造了连续潜航60天的世界纪录,1987年3月退役。美国海军用“海狼”命名SSN-21号潜艇,是希望能够延续这种光荣和传统。

根据美国海军的想定,“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将取代“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主要用于远海大洋和极地海区猎杀前苏联红海军的各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大型水面战斗舰船等。因此,该级艇集成了当时最先进的核动力、推进器、武备、通信、传感器和声学隐身技术等,代表了美国海军在攻击型核潜艇领域的最高水平。“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艇“海狼”号于1996年开始海试,1997年正式交付美国海军。按照美国海军的计划,“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将建造29艘,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尤其是1980年代末期1990年代初期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一耗资惊人的攻击型核潜艇计划在1992年被老布什政府建议取消,美国国会也仅仅通过建造第2艘和第3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预算,剩余26艘的建造计划在1995年被正式停止。

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第2艘和第3艘先后开工,“康涅狄格”号(SSN-22)在1998年12月服役;“吉米-卡特”号(SSN-23)在2003年服役。

作为美苏冷战期间的产物,“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技战术性能到今天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首次采用了超高屈服度的HY-100高强度钢制造耐压壳体,最大下潜深度超过600米,具有良好的深水性能和极地冰区活动能力;S6W型加压水冷堆赋予了强大的动力来源,使得在同样安静和追踪敌人的情况下,“海狼”级的水下战术航速是“洛杉矶”级的2倍;此外,以反潜为主要使命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还首次运用了“有源消声技术”和“主动隔振装置”,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潜艇的辐射噪声总声源级,能够充分利用海洋声学背景实现声学隐身,并且配备了8具66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533毫米鱼雷时采用套管),具备快速开火能力, 雷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携载量可以达到50枚,火力强大,持续作战能力强。


虹摄库尔斯克


我是军事无尘君,给大家分享原创军事事实,军事发烧友可以关注我一起讨论军事问题。

海狼级核潜艇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核潜艇。

“海狼”级核潜艇是美国海军在冷战时期为对抗苏俄先进攻击型核潜艇而打造的最先进攻击型核潜艇。冷战结束后,“海狼”级一枝独秀,性能出众,难逢敌手,所以就建造了三艘海狼级核潜艇。

这三艘分别是“海狼”号,“康涅狄格”号,“吉米卡特”号。



“海狼”到底有多强

★适应多用途、多种区域作战。其艇体设计独特,采用较小的长宽比,指挥台围壳设计成流线型而不是传统的矩型,改善了机动性和阻力特性;艇体坚硬足以穿透冰层,且覆有吸声,可以以提高安静性,可执行包括北极冰下海区的作战任务。

★隐身性能提高,该级潜艇采用喷水推进,艇体表面敷设消声瓦,各种升降装置采用了反雷达波的迷彩涂层以及其他先进的隔振降噪措施,隐身性能极为突出。

★作战效能高,“海狼”级的武器装载量极大。通常装备有12故“战斧”式对地攻击导弹。

★光电设备先进。该级核潜艇装备了目前最先进的N/BSY―2型综合作战系统,从而使其战斗性能超过以往任何一种攻击型潜艇。

海狼级核潜艇有特种作战能力和近海作战能力(比如携带特种兵在海岸边进行渗透),具有深海作战的大潜深(600米)、高航速(35节以上)、低噪音等性能,但冷战结束,欧洲已经无法与美国抗衡,使性能先进但价格昂贵的“海浪”级用处不大了。美国就改造其他航母了,但是它是当时也是现在最强的核潜艇之一。

海狼级潜艇是一个军事奇迹,赢得了世界技术认可,在当时核潜艇中强到没有对手。

军事无尘君


但是,海狼是否有账面数据那么优秀是要存疑的。首先,它问世的时候,冷战已经结束了,导致它没有太多的实战机会!

其次,一种装备使用的新技术过多,会导致可靠性下降!看看DDG1000的德行就知道了!海狼没有什么负面新闻,可能与潜艇的保密工作相对容易有关!

最后,过多的新技术会导致费用飙升,军方是否愿意使用性价比如此低的装备也是个问题!冷战结束后,大规模常规战争的风险已经不大了!俄罗斯有技术没资金,核潜艇一年出不了几次海!英法是盟友,中国核潜艇连老久的洛杉矶级的水平都没达到,其他国家都是常规潜艇,海狼有点无用武之地!总不能去打海盗吧?

所以我觉得海狼最终的价值就是一次昂贵的技术验证,它为后来的弗吉尼亚级和哥伦比亚级提供了技术储备!这两级核潜艇才是美帝技术与成本较为平衡的产品!


沉默的羔羊115


海浪级攻击型核潜艇,设计任务是在各大洋与北冰洋冷水对抗任何苏联现有与未来核潜艇,并取得制海权的反潜猎杀核潜艇,在设计上堪称是潜艇进行反潜作战的极致产物。本级艇1970—1984年研制,1989年定型, 1997年7月19日服役,由于海浪级在建造期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军事预算缩水,国防工业普遍不景气,加之革新技术运用较多,技术经验匮乏,导致建造期间事故频发,预算超标,致使原本预计建造29艘的海狼级只建造了三艘便宣告停工。











海浪级攻击性核潜艇:全长107.5米,全宽12.2米,水上吃水10.7米,排水量:水上7568吨,水下。SSN-21/22:9142吨 ,SSN-23:12139吨。潜航深度610米,艇体结构:单层壳体,动力系统:1座奇异S6W压水堆52000马力,1具备用柴油推进系统,,推进:单轴喷射推进器,航速:水上20节,航行35节,自持:80天,艇员133人,武器:8×舰侧MK-69 26英寸(660mm)鱼雷管 (装填MK-48ADCAP线导鱼雷、鱼叉反舰导弹、战斧巡航导弹、水雷等)。雷达1×AN/BPS-16 I频平面搜索雷达。声呐:AN/BQQ-5D/E声纳系统,BQS-24近距离高频主动声纳。作战系统:AN/BSY-2水下战斗系统。其他:AN/WLY-1鱼雷诱饵[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