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通过对釉面的判断来区分新老瓷器?

秦长彬


在我们的收藏生活中,通过观看釉面的来判断瓷器的新旧可谓是“目鉴”当中的方式之一。随着我们对于古瓷认识的不断提高,判断古瓷新旧与真伪的评鉴过程当中,我们采用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今天就题主所问如何通过对右面的判断来区分新老瓷器来做简单的谈一谈理论知识。 通过釉面来判断瓷器的新旧,我认为有以下的几种方法: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有关看瓷器釉面的自然老化痕迹。釉面经过自然老化而产生的一些物理性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年代越久远的器物,它的釉面的变化特征则越明显。 当然这些痕迹除了用肉眼可以看出,有些时候也需要借助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才能辨别出来。目前的做旧只能坐在外表,而无法做到釉面之内,人为做作的东西所留下的痕迹,也没有历史所带来的层次感。此中气泡是一个鉴别釉面新老的一个决定性标志。旧器物的老化气泡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层次感和沧桑感,并不是浮于表面的普通工艺。


其次我认为就是釉面上面的附着性的矿物质颜色的色料。我们可以通过观看釉面色料晕染的自然程度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旧器物、工艺好的釉面的色彩可人,边缘渲染自然,没有生硬的界限标志,新品则不然,色料的边缘生硬,过度不自然,釉面的颜色没有层次感,等等。 最后由于古代烧造的工艺与现代的不同,釉面呈现给我们的也是不一样的,古代烧窑呈现出来的右面釉色多晶莹滋润,温润如玉,光泽柔和。而现代的电器炉烧造的釉面光泽强烈,胎质死板。 综上所述,再收藏瓷器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多种方式,多种结合,通过对不同窑口与不同年代的瓷器特点的判断,再把传统的“目鉴”和老化的痕迹学相结合,才是最为有效的鉴别方法。 最后祝大家 谨慎投资快乐收藏。


骨董时光微讲堂


首先这个问题问地很专业,而且也是作为鉴定瓷器新老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今天我就自己的个人经验来谈谈怎样通过瓷器的釉面来鉴定瓷器的新老问题。为爱好收藏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吧,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补充!

首先拿到一件瓷器在个人手上,其实釉面真的太重要了,多年的老玩家玩时间长的,其实光看一下瓷器光气老远就能断定瓷器的新老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胡说八道的,这其实是一个藏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所谓瓷器的光气其实就是老瓷器和新瓷器釉面散发出来的光泽度和莹润度了。一件新烧的瓷器,出炉后有所谓的火气,简单讲就是釉面明晃晃的没一点点老瓷器釉面由于时间的沉淀散发出来一种沉稳的光泽,行里话就是所谓的火气太大,釉面贼光太重了。因为新烧造的瓷器也是一种能量的聚集,短时期内能量聚集在瓷器上面就造成了上述新瓷器的特征。

上面对新老瓷器的釉面有一个宏观的感觉,但是老瓷器釉面具体有哪些特征呢,我把多年来收藏的经验心得简单地说下,首先不管是出土还是传世的瓷器,一定会有岁月留下的摩擦痕迹,除了个别特殊情况比如窑址货这里就不再详细地阐述了,行里话就是所谓的蛛丝痕,用低倍放大镜或者在敞亮处侧方晃动能仔细观察到釉面有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磨损痕迹,每处都存在。其次对于带釉面带气泡的瓷器,由于深埋在地下,土壤腐蚀,用放大镜看会有死亡气泡的出现,但是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只是鉴定新老的一个指标。再次还有一个本人多年收藏总结出来的小窍门很管用,拿手搓老瓷器釉面,会让人感到釉面会圆润,一点点都不阻手,而有的釉面处理过以后会有特别阻手的感觉那是强酸强碱处理过的结果。好的以上就简单谈几点老瓷器釉面的特征。还有很多比如包浆,釉面的颜色、纹饰等等。有兴趣的可以加我关注不定时普及瓷器知识。

最后再来给大家谈谈仿古瓷器釉面做旧的几种方法:总体来看可以分为物理做旧和化学做旧两方面,物理做旧有很多,比如拿钢丝球等东西摩擦,做旧者想仿制前面提到的釉面老化痕迹,但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做旧的瓷器上面的磨损痕迹线条都会很长,因为人为手动摩擦都是有一个摩擦距离的,但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可是线条有长又短的。这也是鉴定做旧的一个标准吧。还有埋土、自然做旧、苦肉计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再一个化学做旧有强酸碱做旧,使釉面的火气强行消退,但是拿这些化学物品腐蚀以后釉面的物理结构会严重破话,显得很不自然,很做作。摸着让人有种涩涩,阻手的感觉。做旧方法还有很多,欢迎关注私聊交流。



希望和各位朋友心与心的交流,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希望大家关注一下我的悟空问答账号,每天阅读五分钟,学习收藏文化历史知识,谢谢大家!


悟瓷悟史


玩儿瓷器的,都知道一句话:“胎是骨,釉是衣”。一件瓷器,仿制,作假,有老胎新釉,有接底,有后挂彩,有酸咬,有水晶岩棉或者牛皮擦,更有消光剂,总之是方法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这些方法做出来的东西在真正的行家眼里基本上都可以一眼洞悉。为什么?因为做旧就是做旧,和瓷器的自然老化有天壤之别。我个人常说,一件瓷器,如果釉对,基本就可以确定了。没人能把胎换了只留下釉。什么样的釉是对的?什么样的釉又是错的?这里面包含了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釉色,要能够区分釉色够不够稳,是不是现代化学料。第二,釉光,区分做旧和自然老化,认清什么是宝光。第三,釉质,是软还是硬,老瓷器大多是柴烧当然也有煤烧,但是和现代电窑气窑烧的有本质区别。第四,釉面的烧造瑕疵。瑕疵是工艺水平限制下的必然产物,是自然产生的还是人为做上去的。第五,水土沁,是自然沁,还是急沁。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掌握。我个人是玩老窑的,附几张图片,权当交流学习。

第一图是真品汝窑,二三四五六图都是新货,七图明显做旧,第八图是最新仿汝窑的东西,(瓷片是老的)足以乱真了。忘了说开片,老开片新开片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老开片是翘起来的,有层次感。这个层次感是乱中有序。新开片一般都紧,层次感不足。










何必藏天下


我十多年前,见过真正的玩家,在四,五米外可以判断一件瓷器真假,二0O六年我在某论坛上提出的气泡学说,现很多学者都在采用。也许是一种鉴定方式,现在已不行了,造??与时俱进。











古今宝藏


釉面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依据釉面的鉴定,大概可以分为几点:

釉面的光泽

老的瓷器表面发的是宝光,釉面温润如玉;而新的瓷器发的是贼光,火气比较重。

釉面的开片

老瓷器开片犹如大地开裂,其开片是从胎下逐渐开到釉面上的,是犹豫胎釉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而新仿品,为了达到开片的目的,往往是人为做出来的,比如刚开窑的时候往瓷器上泼冷水,使釉面炸裂。新瓷器的开片就像玻璃碎了留下来的纹。


釉面的发色

青花瓷器,都要在胎上施一层透明的白釉,这种白釉分很多种,如果元代的枢府釉,康熙的亮青釉,还有卵白釉,青白釉等等,不同时期的釉色都是不同的。


釉的成分

高古瓷分石灰釉和石灰碱釉,石灰釉的玻璃质感比较强,釉很容易流淌,所以施釉叫薄,比如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就是典型的石灰釉;当石灰釉中添加了草木灰之后,就变成石灰碱釉,石灰碱釉的特征是温润,釉不易流淌,所以通常会施釉很多层,釉层厚重,南宋之后的粉青釉,就是在同一件器物上反复上釉,以达到玉质感。


道理堂


我收藏的北宋汝窑,发一个胎骨、釉衣, 请各位大师点评,请讲真话,共同学习。








春春150349893



圖A,這是仿鬼谷子下山,載自網絡圖片。

以下均為原創圖片-----


圖一,元青花的土沁痕跡以及自然划痕
圖二,元青花的蘇麻離青的髮色和使用痕跡


老的瓷器一定有使用痕跡

總的來說瓷器的色彩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之分,釉上彩容易受外力受損,如擦拭痕跡,刮痕,划痕等而留下使用痕跡。釉下彩則受釉面的保護不易受損,若有痕跡,也需要長期的時間。

另一個釉面有乳濁釉和玻璃釉之分。前者相對容易受損或土沁 後者則比較不易受損.


圖三,晚清的黃底仿生玳瑁的豹斑紋小缸

見左邊的底部剝釉痕跡。

圖一二是元青花的使用痕跡,可以看出那種自然的力量,現在許多民間以及一些博物館藏的元青花很多是有疑問的。
看到圖A的鬼谷子下山,你怕了嗎?我怕!


天佑大中華2025


图片中显示的,是否属传说中的蛤蜊光呢?



手机用户62734627798






物件会说话:

1.多看标准器,形成真品感觉

2.研究高仿,形成赝品感觉

3.借助辅助工具,观察物件釉面微观情况,找出客观依据


15313082668


釉面判断,那么火气是很重要的判断依据。新瓷器电炉烧成,火气较重。光亮刺眼直接。而古瓷釉面温润,褪去火气,有老气。除此之外还有波浪釉和垂釉等表象可以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