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

用戶59725205727


要想說明白古代秀才的含金量,就要先了解古代的科舉制。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成形於隋朝,在此之後,就成為了歷代朝廷命官的選拔制度。這個制度的特點就是採用一個統一的考試製度為唯一門檻,不分貴賤不分老幼,使得人才(官員)的選拔範圍非常廣泛,同時也給寒門之子提供了一條與豪門之後公平競爭的機會和平臺。

科舉制度的優缺點不在這裡討論,這裡只是說明一下科舉的具體步驟,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通過科舉入仕,應該過幾關。

首先,要成為童生。童生也是一種身份,可以進入官家學堂的身份,童生也是要經過考試,只不過這種考試是在縣以下的基層進行 。

考試通過,成為童生就可以進入公辦學館繼續讀書。一年以後進行第二次考試,這次考試一般是在縣一級衙門進行,多稱為“院試”。

院試通過,即被授予“秀才”稱號。不過每年的秀才名額是有限的,所以,院試中了秀才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的童生考一輩子也中不了秀才。

所謂秀才,就是“優秀之才”,也是待選之才。既然優秀,既然待選,就有了特權。簡單的講特權有兩個:第一,家裡出了秀才,這個家庭就可以不用交稅了,這叫“不納糧”。第二,秀才本人可以不從事勞動,不服徭役。朝廷每月補貼錢糧 專心學習,只要有了秀才的功名,一輩子如此,所以在古代考上秀才就相當於“跳龍門”。當然,光宗耀祖也算。

秀才們每年都要再進行一次更高層級的選拔,也就是考“舉人”。

秀才,儘管已經算是準“朝廷的人”了,但也只是“優秀人才”而已,在人生的競賽中,只能算是“海選通過”,要想入圍就要不斷的考,考,考。

舉人考試一般都在州,府(省級)進行,通常稱作“鄉試”。鄉試的選拔更為嚴格,名額也是有限。但是鄉試的意義已經有了本質的變化,那就是鄉試選拔的“舉人”已經算是“士紳階層”,明朝的“祝員外”、“趙員外”都是舉人出身。

“舉人”,就是朝廷官員的“候選人”。中了舉人,就算一隻腳踏進了官場的大門。

所謂“一隻腳”就是舉人做官,有兩個條件,第一是“捐官”,也就是有了花錢買官的資格。第二,是“候補”,先在朝廷籤個到報個名,然後排隊等著。

但是舉人已經不簡單的是不納糧,不服役這麼簡單的待遇了,舉人開始有“工資”了,就像現在的碩士博士有工資一樣。

在“鄉試”中取得第一名(省內)的稱作“解元”。

在接下來,人生的關鍵時刻帶來了,那就是中了舉人的“候選人”進行更高一級的全國統一“高考”,一般呢朝廷每年進行一次,特殊年份加“恩科”——皇帝特許加試。

全國考試稱作“會考”,會考過關的舉人們就有了新的稱呼“進士”。

進士也是分等級的,一般全國前十幾名(名額不固定)被稱為“一甲”(一榜)進士,這是硬邦邦的功名。其他的稱作“二甲”,二甲有區別於一甲,叫“賜同進士出身”。

會試當中的第一名(全國)成為“會員”

會試結束,還要進行最後的總決賽(殿試),決出年度總冠軍以及年度前三名,總決賽由皇帝親自出題,親自監考,總決賽前三名,由皇帝欽封一甲第一名(狀元),一甲第二名(榜眼),一甲第三名(探花)。

能夠一路第一名的傢伙就叫“連中三元”。

所有的進士,包括同進士出身,都會被授予各種官職,至此,就完成了從平民到官僚的全過程。

瞭解了這個科舉的過程,應該大概知道秀才是什麼地位了。

首先,秀才是在讀書人裡海選入圍的那一部分人,成為競賽專業戶,直到自知無望,退出賽場。

第二,海選入圍相當於獲得了一定的特權,這個在現今是沒有可比性。

按照性質來講,秀才應該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畢業。

簡單類比一下:

童生就是完成義務教育的初中畢業生

秀才就是高中畢業,可以考大學,也可以選擇工作,但是學歷不高。

舉人就算大學畢業,有資格參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但是入圍要難得多。

進士相當於考取公務員或事業編制。因為“進士”就是“進入仕途”。基本上和我們現在的碩士博士不沾邊。


步武堂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分朝代來看。

秀才在中唐之前的地位極高,到後來就越來越低,甚至一度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

這就像我們現在濫大街的“美女“一詞,一開始是真指美女,而現在,美女似乎只代指性別,大街上叫一聲美女,十有八九前面的人都會轉頭。

但總體來說,古代秀才與如今社會的讀書人比起來,含金量依然不低。聽我一一道來。

秀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漢,那時選拔人才的機制以察舉製為主,漢武帝詔令民間各地舉薦人才,秀才因而得名,非常直白,就是才能秀異之人;後在光武帝時期避諱,改為茂才,到三國時期又複名為秀才。

到隋朝,隋文帝推行科舉制,設立秀才科。秀才是博識、強學和策問都最為優秀的俊選者.因其標準太高,隋代舉秀才不過十人,其地位及稀少程度可見一斑。

隋滅,唐朝沿用科舉制。唐初,秀才科為貢舉科目之最,其聲望高於進士科,所定的標準高,錄取的人數很少,很多讀書人因而畏而不敢求試,由此造成了秀才科並沒有推行多久便被廢棄,主流還是進士科與明經科。

在唐玄宗之後,凡稱作秀才的,一般都是進士科,甚至慢慢開始被泛指為讀書人。

到了明清,又稍有不同,讀書人參加童生試,通過縣試稱士子,繼續通過府試稱為童生,院試錄取者便稱為秀才。

之後才可以進行鄉試,通過者稱為舉人,最後才有資格參加會試及殿試,後者便是真正的功名星光大道。

有人認為明清時期的秀才可算是如今的大專級別,我覺得欠妥。如今九年義務制教育讓絕大多數人都獲得了受教育的權利,然而在物質和教育不甚發達的古代,整個社會的文盲率是極高的,讀書人非常稀少。秀才通過的雖然是最基礎的童生試,但遠遠比如今的大學生少得多,因此縱向比較,秀才含金量遠在如今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之上。況且秀才還有免稅、見官不跪之類的特權,從這個角度如今的博士恐怕是要羨慕的:)

而唐玄宗之前的秀才,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一定是真正出類拔萃的人才,用鳳毛麟角形容並不為過。其仕途不可限量,地位跟之後的秀才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如今,我似乎無法找到與其對等的,國家傑出青年?高考狀元?諾獎獲得者?長江學者?院士?似乎都不恰當。


經史通義


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並比現在大學士生地位要高多了,享有一定的特權待遇!


古時的讀書人,須先經過縣級的考試,成為“童生”,才可以參加求取功名考試,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稱白衣;

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讀書人,未考取生員(秀才)取得功名,也是童生。



童生取得生員(秀才)功名須參加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錄取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始獲得功名。

生員取得入縣學、府學學習,相當於今日大學生,以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

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的大學公費生。

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擴招的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為貢生中的優貢,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


秀才只是取得政府膳食供給,入學、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

秀才還有一定的特權,可以免除差徭,見縣官不跪拜,訴狀不經縣吏,直接呈送縣官。

秀才向上考試不第,可以給文臣武將做幕僚、進府縣為吏、富豪府第管家賬房、搞教育辦私塾、代寫書信訴狀修譜等謀生,基本上沒有從事體力勞動的。

讀書人,考個秀才,享受點特權待遇,也是可以聊慰十年寒窗苦!



z山海


讀書,是當時能走上仕途的唯一途徑。古代秀才的含金量很高,這是因為古代只有讀書一個出路。讀書人的功名分為秀才,舉人,進士,進士的前三名又叫狀元,榜眼,探花。

讀書人的功名劃分來自於中國古代古老的人才選拔機制,科舉制。與現在的學位相比較,秀才可以說是優越現在的博士的,與其相比社會地位更高,因為當時的科舉制是在難考,一個秀才,需要經過縣試,府試,院試三關,並且每三年才考試兩次全國每次錄取不過兩萬人,跟現在的人考清華北大差不多,當時大部分人一生的時間都用在了科舉制上,這種制度是統治階級束縛人們思想的一種方式。

當時的人如果考上秀才,其社會地位就會發生質的變化,可以處處享受到國家給予的特權。

首先,秀才可以免役,當時的徭役是很重的,一旦考上秀才,家裡不僅自己可以免役,還允許再多一名男丁免除徭役,而且還不用交公糧,全家不用交,如此,全家的生活便一下子可以到達富裕的狀態。

再者,秀才家裡可以用奴婢。穿戴上也有特權,可以穿沒有功名的老百姓嚴禁穿戴的盤領長衫,可頭戴方巾,腳蹬長靴,所到之處還受到無數人的尊重。

地位上,更是高了不少,平民百姓見了管爺必須下跪,但是秀才不然,他有特權不用下跪,並且可以直接去見縣太爺,那些囂張至極的衙役們都不敢怠慢的秀才。

最牛叉的,秀才可以免刑。如果秀才犯法不能隨便抓來審問,更不能用刑,即便是殺人罪,也不能隨便抓來審問,而是必須等到把秀才的功名取消以後才可以處罰判刑。

秀才雖然算學歷比較低,但是拿到現在完全不同。因為,現在學生是數理化語文英語等諸多學科,培養綜合素質,這是古代秀才不能比的。但是,古代秀才的國學文化可以秒殺現在的除中文大學漢語專業的所有研究生博士生,因為他們要通讀四書五經,什麼周易這些。可以把他們理解成為,現在中文系研究生水平,那麼秀才就是相當於八九十年代以前的中專,大學畢業生。比現在研究生還牛。

總的來說,古代的秀才的含金量,與當今相比確實很高,而當今能與之匹配的或許得是個縣人大代表了。

個人愚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校海飛


說到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那就得從科舉制度來說了,因為科舉制度在明清時代最為成熟,所以我們主要說明清時代的情況。

那我們先來說,怎麼樣才能成為秀才,而秀才之後叫舉人,舉人之做進士,那麼秀才之前又叫什麼呢?秀才之前叫童生。其實科舉考試總共可以分為四場考試,童試,鄉試,會試,殿試,那我們一一來說明。

童試,就是童生參加成為生員的考試,這裡面的生員就是我們俗稱的秀才。而童試一共分為三場,分別是縣試,府試,院試,其中縣府由知縣主持,每年二月考一次,府試由知府來主持,每年四月考一次,通過了府試叫做童生。

院試是每三年考兩次,是由各省學政主持,這兩次考試一次叫歲試,一次叫科試,而通過了這次院試就能成秀才了。而秀才也分成三等,分別是一等是廩生,由公家每月發給糧食,二等是增生,沒有給糧食,三等是附生,也就是新進來的秀才。

秀才還有其他的一些特權,比如不需要交賦稅,不用服徭役,見到縣令級別的官員不需要下跪,還有就是可以當私塾先生了。有一些人,活到七八十歲,也只是個童生,成不了秀才。

那每次能考中生員,也就是成為秀才的有多少人呢?不同時期數量不一,但平均下來,每個縣差不多一次也就二十名左右,如果按院試是三年考兩次,也就是說一年只有十三名左右。

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每年的高考,縣裡面的文理科前七名,應該能被什麼樣的學校錄取呢?第一名很有可能被清華,北大錄取,而其他人呢,能夠被排名較前的985大學錄取。

那麼答案就出來了,古代的秀才的含金量是相當的高,相當於名次比較前面的985大學的畢業生相比較。

那舉人呢,每三年一次鄉試,每次鄉試每省大約會產生一至兩百名左右的舉人,我們按一百五十人來算,那麼也就是說每年每省會產生五十個舉人,那就是相當於高考省文理科前二十五名。

那進士呢,每三年一次會試與殿試,就是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平均每次會產生兩百多人,算下來,全國每年也只有七八十名左右的進士,這個就可以相當於每年的高考各省的文理科狀元了。那狀元,榜眼,探花更不用說了,三年才各出一個。


歷史簡單說


這幾年秀才在古代,雖然算學歷比較低的,但是拿到現在完全不同。 因為,現在學生是數理化語文英語等多學科。培養的是綜合素質。這是古代秀才無法比的。 但是,古代秀才的國學文化可以秒殺現在的除中文大學漢語專業的所有研究生博士生。 因為他們要通讀四書五經。什麼周易這些。 可以把他們理解成為,現在中文系研究生水平。那麼秀才就是相當於八九十年代以前的中專、大學畢業生,包分配的那種。比現在的研究生還牛。


政治待遇高。秀才到了縣衙就有坐位的。有人告秀才,秀才是不能隨便上刑的。秀才家裡作買賣,不用交稅,城管不能管。現在作小買賣的,孩子考上大學的多了,城管照樣抄你。以前的秀才不是現在的學生可以比擬的,漢語言文學,四書五經爛熟於胸,儒道之道授之身心,修心,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如果放棄儒家文化,何為始終?

如果說舉人見到縣令可以有座位的話,按照這個地位排序,只有博士或者博士後這樣的人才才能有這個地位。那類比下來,碩士跟秀才差不多,進士跟青年長江學者、長江學者差不多。狀元只怕比院士還要厲害,狀元三年一個,院士可是不止增選一個。科舉制崇尚的是八股文丶學的是單一的國學:現代教育是分文理及自然|多學科人才○兩者沒有可此性就拿秀才國文本科也不能比,比國學,國文本科多數難及秀才,但t比任何一樣科技知識,秀才不及國文本科甚至不及初高中畢業生:



公職考試一點通


秀才是古代對讀書人的稱呼之一,古代在封建制度下,士農工商是最具代表性的等級分別,讀書人的地位之高可想而知,但是“窮酸秀才”卻又是一個貶義詞,武林外傳中的呂輕侯就是明朝一個落魄的秀才,那麼問題來了,到底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呢?

實際上,秀才的含義在中國古代的不同朝代是不同的。“秀才”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的著作《管子 君匡小匡》:“是故農之子常為農,樸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在這裡指才之秀者,也就是很有才能的人,含金量並不高。而後世的秀才則是和取士制度結合在一起的。

漢代——察舉制下出秀才

西漢始創察舉制,秀才與孝廉,察廉,光祿並列為察舉取士的科目。到了東漢,為了避光武帝劉秀的諱,秀才改稱茂才。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一年內的茂才僅有20 人,漢代秀才多為現任的地方官員(縣令之類),明顯高於普通的讀書人,人數之少,地位之高,可見當時秀才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到了南北朝時,雖然取士之法變成了舉薦,但是當時最看重的就是秀才,《晉令》中說“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為郎中”,五策皆通的秀才可以直接授官,可見,南北朝時的秀才含金量也是很高的。

唐宋——苦讀應試稱秀才

初唐時,秀才和進士,明經都是科舉是的科目,但是不久秀才科被停廢,從此之後,唐宋科舉考試的應試者都可以稱為秀才,而唐宋時期的科舉制又十分成熟,應試者遍佈五湖四海,可見能夠稱為秀才的人應該是很多的。筆者認為,古代的科舉制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應試者多如牛毛,公務員考試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含大專),可見唐宋時期的秀才僅僅相當於今天具有大專及大專以上文憑的人。

明清——考核進學為秀才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更加制度化,從地方到中央的考試依次為童生試(府,州,縣一級的考試),鄉試(在省城舉行,俗稱“秋闈”),會試(在京城舉行,俗稱“春闈”),殿試(皇帝親自主持)。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通過院試者可稱為秀才(又稱“生員”),就可以進入府、州、縣學學習了。筆者認為,童生試相當於今天的高考,明清的秀才也不過相當於今天高中畢業的準大學生。與唐宋時期相比,秀才的含金量無疑降低了。

綜上所述,秀才一次在不同的朝代含義是不同的,而且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是呈下降趨勢的。

歡迎大家的批評,我是鴻都進士,別忘了關注我哦!


鴻都進士


想知道古代秀才含金量有多高,首先咱們得把這個問題細化一下——請問你說的哪個朝代的秀才?

要知道,漢朝就有秀才,唐朝也有秀才,明清兩朝更有秀才,這不同朝代的秀才含金量,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在唐朝,秀才如鳳毛麟角,考取非常難,地位非常高,甚至比進士的地位還要高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唐朝科考,進士可以搞出來幾百名,秀才最多搞出一兩名,有時候乾脆就沒有。換句話說,很可能所有人都當不上秀才,你只有當進士的資格,而沒有當秀才的資格。

打個比方,如果說唐朝的秀才是吳彥祖,是林志玲,是劉亦菲,是埃及豔后,而唐朝的進士則只能是三線藝人、九流明星、海天盛宴的外圍模特。

可是到了明清兩朝呢?呼啦一下子完全顛倒過來了。所有人都知道,明清兩朝的秀才只是科舉考試的初段,考中了秀才之後,還要再考舉人和進士。進士第一,舉人第二,秀才只能屈居第三,被壓在科舉金字塔的最底層。

假如各位想知道唐朝秀才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我舉個例子就清楚了:

唐憲宗在位的時候,有一年科舉考試,大約39000名考生參加了州縣一級的初級選拔,1200名考生得以通過,成為地方官府保送到中央的“舉人”;這1200考生到了京城,其中170名考中了進士。

可是那一年有多少人成為秀才呢?答案是:只有一個人。

為啥只有一個人成為秀才?因為那時候的秀才是必須得到皇帝御筆親點的全才!既要精通詩詞歌賦,又要精通文韜武略,同時還要在道德層面出類拔萃!

秀才在唐朝的含金量,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中科院院士+社科院院士+諾獎得主。

可是到了明清兩朝呢?秀才的含金量驟然下降。如果說進士是院士級別,則秀才只能是普通本科生的級別。


開周說宋


秀才這個詞,今天看來或許不值錢,因為在現在看來秀才=窮酸。不知道有沒有人同意!

首先要看一看大環境,在古代,如果你識字,就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現在有許多老人還是不識字的,在古代,有一句話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但同時,你要知道,“士農工商”這四個字,“士”是排在第一位的,什麼算是“士”?首先你要有文化,光識字是不夠的,你要通過考試,古代的考試是很嚴格的,不光要讀書多,還要寫字好,在古代,寫字好會加很多分的。

回到主題,古代的秀才見了官不用下跪行禮,所謂刑不上士大夫,這是非常高的待遇了。在小村鎮,許多大戶每當宴請的時候,都會邀請一些文人,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就是所謂的附庸風雅,如果邀請到一位秀才,也算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那麼,在今天,什麼學位能等同於古代的秀才呢?

要我說,沒有可比性!畢竟那時候不用說秀才,就算是識字的人都不多,而今天,起碼都是初中畢業,大多數的字都認識,能進行簡單的算數,能上網,能使用很多古代沒有的工具!

在那時,成為秀才,四書五經是根本,滿腹經綸很平常,琴棋書畫都略懂,出口成章不算難!只要不是那種讀書讀傻了的人,找個不錯的工作也不全是難事,要是在聰明點,做個師爺,當個主簿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那時候的十年寒窗苦可不是鬧著玩的,只要能夠認清現實都能混的不錯,這一點在今天也是一樣!

現在開始比,在我看來,古代的秀才是稀缺的,現在的大學生並不稀缺,起碼要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現在的研究生和博士,找個好工作不算難,古代的秀才找個工作也不算難(前提是他願意去工作),現在的大學生,勉強也能算是古代的秀才,畢竟,就算是大學生也分三六九等,重點大學和普通大學也不一樣!

這樣比較也許很多人會說我在胡說,那是因為大環境的差異,大家想一想,30年前的大學生,和現在的大學生就能明白一點,畢竟含金量不一樣,我並不是在諷刺或者嘲笑大學生,還是大環境所致,三十年前,文化素質普遍低,大學生屬於鶴立雞群,現在的文化素質普遍提高,顯得大學生的地位沒有那麼珍貴了。

這樣子說,大家差不多應該明白了吧!

準確的說沒有可比性,古代的秀才在今天,起碼是重點大學畢業,資質好的,繼續考研更上一層樓也不是難事!


翼本正經


由於古代的教育基本上是人文知識的教育,我們可以用現在的文科類大學生和學者來進行比較。

我們是一個具有濃厚的官本位文化的民族,從孔子的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以來,大家都信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作為統治階級惡,希望選撥人才進入政府,所以中國就有了偉大的發明——科舉制。科舉制是在不公平的年代相對比較公平的一種制度設計。因為科舉制有一系列的制度設計,這種制度能夠讓全國的人才通過科舉考試而脫穎而出。

好以明清時代的科舉制作為例子,玩的國家簡要介紹下科舉制。

一個人要想考上進士甚至是狀元,那要是具備闖七關斬七將的本領。

第一關:你得考上縣學。這是基層政府在縣域範圍內興辦的官辦學校。考上了就叫生員,具備了在往上一級考試的資格。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高考之前的會考。考不上的叫做童生。童生不是按照年齡來的,你要是80歲還考不上生員,你就還是童生。那是悲慘的不得了的事情。

第二關:府試。取得了生員的資格後,還要參加地級市的府試。

第三關:院試。通過地級市的考試之後,可以去省城參加院試。院試合格,就叫做秀才。這代表著你已經進入了上流社會,照以前的說法,就是農村戶口轉成國家戶口了。秀才成為官員的預備隊了。你見了縣官不要磕頭了,官府也不能隨隨便便把你抓起來痛扁一頓了。一般的人見了你,要叫老爺了。這個就是在全省範圍內選拔的人才。

第四關:秀才的年度考核。不是說你考上秀才就能參加上一級的考試了,還要考試靠成績說話,秀才考試分成六等,只有一等和二等的才可以參加上一級考試。

第五關:鄉試。這是三年一次在省城或直轄市舉辦。考上了叫舉人。舉人就是有了做官的資格了,即使再往上的考試考不上,也可以做官了。所以范進才高興的發瘋。

第六關:會試。這也是三年一次,考上的叫貢士。

第七關:殿試。由皇帝親自考試,考上的叫進士。

從這個金字塔的結構來看,秀才已經是金字塔的中層結構了。考慮到每年的進士錄取人數很少,一個省的秀才也不是很多。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能考上秀才的人,在古代已經是鳳毛麟角了,屬於很牛的才子了。那麼在我們今天的考試製度下,我認為只有博士或者是比較優秀的碩士,才能和古代的秀才的相提並論。以好玩的國學不學無術的水平,估計我現在還是個童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