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阿里、华为、腾讯的996工作制度引发外媒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用户54524827107


首先,所谓的“996”工作制是相对于“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制来说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八小时工作制的企业很多并不是下午五点就下班了。

独角兽工场的小伙伴所经历过的企业,基本都会把中间12:00-13:00的午休时间除去不算在工作时间内,所以正常下班是下午六点,因此如果不算加班的话,“朝九晚六”才是大多数一线城市普通白领的正常工作时间。

这样来做对比,“996”的工作制平均每天多出三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而不是有一些评论写的每天多出四个小时。

另外想说一下关于备受争议的劳动法。很多人都是拿八小时的固定工时来做对比的,但忽略了劳动法还有一种关于“不定时工作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弹性工时的规定。

阿里、腾讯、华为等公司占比相当大一部分的员工都是技术人员,这类型IT工作者和公司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几乎都是不定时工作制的,不光是上述这几个大公司是这样,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的程序员和项目人员们也都是如此。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弹性工作制”就属于上条法律中的“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所以像阿里、腾讯和华为这种大型的知名企业,显然都在当地的劳动部门有过相关备案,是允许执行弹性工时的。对于弹性工作制的“弹性”限度,考虑到各企业要求的不同,《劳动法》并没有作明确限制。经过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来计算,因此,不受标准工作时间(每天8小时)的限制,超过8小时的工作不视为延长工作时间,不算加班加点。

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的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不适用延长工作时间发放加班工资的规定。

虽然说阿里、华为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996”听起来很残酷,不人性化,但从实际的工作情况看,并不是每个人,每一天一直都是这样的高压工作状态,这都是根据项目情况来看的。

当项目紧张的时候,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大,时间长,但当项目结束以后,大多数员工还是能回到正常的工作时间范围内的。

不然长期这种高强度状态,有多少人能吃得消呢?更何况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给予员工的薪资待遇和福利都相当不错,不然也不会每年都有这么多人想去这些企业工作,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不傻,如果给钱少还这么累,为什么不跳槽呢?所以在里面心甘情愿工作的人,都是认为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

外媒对中国的这种现象引起争论和重视,其实也是变相证明中国企业在世界上的位置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恐慌,担心中国超越了自己。毕竟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是全世界闻名的。


独角兽工场


996工作制度,顾名思义:朝九晚九,6天工作制,一周算下来是12*6=72小时。

咱们国家法定的正常工作时间为:朝九晚五,5天工作制,一周算下来是8*5=40个小时。

也就是说996工作制几乎是正常工作时间的两倍。
但加班早晚,员工是否心甘情愿,关键取决于收入多少!

首先,996工作制如果可以赚正常工作至少2倍的钱,如果是你,你不做?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职场人士来说,只要钱到位,什么工作制都行。

咱们国家已经进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态,去招聘网站上看一圈招聘启事会发现,35岁就是一个坎。不趁着年轻时体力旺盛多赚点钱,恐怕到35岁时上有老下有小更难竞争过小年轻了。

我之前在悟空问答上回答过一个问题“5万一个月,每天工作15个小时你愿意吗?”,下面有人评论:“都别给我抢,五万一个月,我愿意带着铺盖卷去公司,一年不回家”,也有人评论“如果有这样的工作,我能干到你破产。”

所以重点不是996的问题,关键老板得拿出来匹配的薪水啊!
然而大部分的公司都只是一毛不拔。

其次,阿里、华为、腾讯这样的公司别说996了,就是997也一堆人排队进。

这类知名互联网的大公司高管、程序员、项目经理、运营员工是天天加班,可是他们工作20年顶普通职场人工作60年。

后来者想居上,必须付出成倍的努力。中国崛起为全球技术强国的背后确实也是这群人拼出来的。

阿里、华为、腾讯属于付出有回报的企业,加班不是免费劳动力。
而多少创业中的小企业,老板画个大饼,然后忽悠员工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不给加班费没有加班补贴的比比皆是。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