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农村孩子早早就出去打工,最后结果如何?

nicole4


农村孩子早早就出去打工,最后结果如何?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农村很时兴这句话。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现在早早的出去打工和以前的“早当家”早早出去打工的境遇会有很大的区别。

1、在2000年以前,早早出去打工的人,如今都混得还不错

在90年代,南下打工潮造就了一批富翁,在那时只要敢闯敢拼就能闯出一片天地。前些年在农村还能经常看到一些人,在沿海地区开着小工厂,回到农村经常吹嘘“我这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让大学生给我这个小学生打工”。在前些年这样的人大有人在,甚至掀起一股“读书无用论”的风潮。在我们当地就有早早地就南下打工的人如今有些还在办工厂开公司,有些回到农村做起了小老板,有些还在外打工成了老师傅工资待遇还不错。有些是当年没有外出打工,而是留在农村学了一门手艺,比如农村的建筑工人(泥水匠),装修工,水电工现在农村都是香馍馍,折合每天都有四五百一天。

2、在2005年后,大学生满大街的时候。没有学历,很难出头

在2005年以后,全民的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没有好学历难以出头。现在打工要学历,做生意办工厂开公司的创业环境明显没有以前好了。那些在2005年以后,没读大学,甚至早早辍学的从农村走出去打工的人,现在大部分都不怎么样。现在已经过了敢闯敢拼就能闯出一片天地的红利期,现在打工要想工资高,学历是敲门砖。创业环境没有以前好,比较难创业了。2005年后,没有学历早早出去的农村人,现在普遍过得不太好。


结语:时代不同,在过去没读书都能闯出一片天地,现在却越来越显得知识和学历的重要性,现在没有知识没有学历很难闯荡了。


昕瑞生态


说两个事例吧。

1、孩子同学的父亲,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刚开始是跟着家人在田里干点力所能及的活了,到了16、7岁,就跟着同村的老乡出去闯荡,尽管没有什么学历,可是在闯荡的过程中摸清了土建这个行当的门道,用他自己的话说:知道怎么说,也知道怎么干,就是不知道怎么写。80后的他,现在从事土建工程,一年下来也有个几百万的收入,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也算是比较成功的了。

2、同村的一老乡,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跟着别人学做糕点,后来手艺学成之后,自己开了一家糕点店,干了几年之后,娶妻生子,也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现在从事物流和莲藕、树苗种养殖,不是很清楚一年下来能赚多少,货车养了好几部,想来应该也是不错的。

这是我所知道的早早辍学便出去打工混的比较好的。当然多数还是平平淡淡的,日子不好也不坏。我觉得,能不能混的好,还是看个人的潜质、才干,在学业上走得不顺利,不见得在其他方面也不行啊!“上帝关上了你的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小鱼的三农生活


农村孩子早早就出去打工,最后结果如何?

农村孩子们不象城里孩子们一样,自己不爱读书,或者家中困难读不起书,一般都早已辍学外去打工赚钱了,最后的结果地球照样运转,他们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城市上班,经商,办厂,家中照样买了城市住房,或者在乡下建房,并且买了小汽车,他们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低,知识浅薄,读书少,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虚心学习各种技能,充实自己,发挥聪明才干,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


在八十年代,我儿时的一位小伙伴,因为家中兄弟姐妹们多,十四岁就辍学了。

十五岁那年父母亲把他送去当地一位老木匠家做木工,那时候木工在咱们农村可是一门吃饭的手艺了,不过学木匠拜师,那时候必须学3年,意思就是跟师傅一边学手艺,一边忙农活,不但没有工资,还需要缴纳学徒费600块才行,师傅才肯收你为徒,教你技术。


他学成之后,18岁就外去打工,在广东佛山一个家具厂做家具,他人很聪明能干,又肯虚心学习,在几十年木匠师傅中,他人缘最好,肯帮忙,所以不懂的地方师傅们都很愿意教他,让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7年之后,也就是90年,他在佛山当地另外租了一个厂房,邀请几个好木匠师傅,专门承包广州市内各大酒店室内家具装修,一时间,他公司职员发展到了上百人,家俱生意可谓是做得风声水起,名震一时,自己从一个小木匠,做到了现在佛山家俱界的大佬了,产品还销往了东南亚各国,木材也从印尼,缅甸进口了。

大家看看,这样的农村孩子们早早外去打工,成功的案例可谓是数不胜数,七星老农认为"只要有衡心,铁棒磨成针",只我们农村的孩子肯付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将来照样能奔小康社会!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试问题主,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不是早早出门打工,但结果是现在还是这样的:养家糊口维持生计。

话说回来,和我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大部分人是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而自己只是比他们多上了几天学而已,但是现在有时候倒很后悔,为什么不早早的出门打工呢?反观自己走过的路,觉得也不是必然偶然,而是在于自己的努力了,就我身边的几位同龄人举例说说吧:

第一,继续打工,至少在我身边的这类人占大部分,因为我出门的时候就是一屁股外债,出来挣钱不是为了所谓理想,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债务缠身,比如娶媳妇借钱、盖房子借钱、农机贷款、车按揭等等,出门才发现,哦,原来外边的世界不是很精彩,但是除了外债还有孩子的学费家里的生活费,所以一天抛开理想,撸起袖子继续搬砖。

第二,返乡务农,当然家庭丰厚的,盖房子结婚自家掏腰包的,负担就很少了,他们出门打工,就是奔着一个目的学技术去的,他们可以在大城市里学习一门手艺,回乡城里合作社或者开店铺做小生意,或继承家业等等,这类农村人来说,他们有自己的路,至少比我们打工的强多了,而今也是县城有房子,农村也有房,这也是一种生活。

第三,小有起色,和我一起出门的有和我一样搬砖的小工,也有些开挖机、开塔吊、学装修手艺的,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在经过几年的阅历后,自己回到农村在小县城自己做老板,无论大工小工,也是一门手艺,在大城市也许比较常见,可是在农村这几年家家户户都喜欢盖房子,他们的生意如火如荼,一年下来也是不菲的收入,在村里也混的有头有脸。

以上只是在自己成长的路上的几个见解,至于佼佼者以及大佬,至今还未见到,也许下一大佬就是搬砖的我吧,而自己正走在去往大佬的路上,但是,如果你家庭富裕,奉劝盲目走上这条路,走了,所有苦楚难以承受,你觉得呢?


禾老五


我是关注三农的图说亳州,农村孩子早早就出去打工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我所在的家乡在皖北亳州农村这样的情况很多。个别农村孩子初中还没有毕业就涌入外出打工的潮流,与父母一起成为真正的打工者,他们最小的年龄只有十四五岁,看到这样的现象让人很心酸。以上情况出现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现在的农村父母受到“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影响,总是片面地认为:上学毕业后还要找工作,不如早打工,早挣钱。有人会说,孩子读到大学赚钱没有打工挣钱多,花那么多钱读书清闲工作不好找。一些农村家长没有感到上学的好处,总觉得现在上学也没啥用,学费那么贵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减轻家里负担。

2、父辈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不够重视,大多数农民认为:学一点字就行了,认识男女厕所就行了。造成不舍得给孩子教育投资,又不能够去正确的引导。

3、外地用人单位管理不规范,非法使用童工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只想说:农村孩子打工不是唯一出路,打工只是没有出路的出路,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说,农村孩子应该好好读书,不好好读书,将受一辈子的苦。现在的社会己经进了一个高科技的时代,读书是在武装自己,文凭是进入社会的一张必备的门票,否则你永远都在门外徘徊,争扎,而进入农民工的行列。

以上几点仅是个人见解,由于许多原因,农村孩子没有读完学业,没法依靠着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去外面工作。欢迎大家评论留言,分享见解!


图说亳州


农村的孩子早早出去打工,最后的结果如何?

其实这个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无限循环。因为这种,思想禁锢了他们的行为,导致他们的行为一直重复着。


对于现在很多农村的孩子来说,都是读到初中毕业,也就是常年十七八岁,刚刚好在叛逆的时期,然后就厌学,不想学习。

由于结识了社会的人,然后经过他们的,行为看到,认为是社会比较好,也是比较容易混的。所以在叛逆期的心理行为的时候,就会导致他们的想法。变得十分的幼稚。

可想而知,一个年轻人十来岁不读书,要到外面去打工。想必学历不高,那么肯定找工作是找到的,一线,员工。专门操作流水线之类的。

那么重复的工作,大量的工作,周而复始肯定会渐渐消磨了他们的热情。

原本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命运。但是由于日复一日的流水式工作。静静的消磨了他心中的梦想。


然后等到了自己,四五十岁的时候再回到农村,耕种自己,家里留下来的一亩三分地。

重复的看着父辈的老路。然后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教育孩子的方法,也肯定是属于,老一辈的方法。

导致孩子没有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孩子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也开始进入了叛逆期。进入叛逆期的时候,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孩子的叛逆心理。导致他要开始厌学,然后进入了下一个循环之中。

所以我们觉得,农村的孩子的话,一定要更好的接受的教育,然后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方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农村新视觉为你解读到这里。关注我们,我们和你一起关注农村,一起了解农村的问题。


农人莫小道


农村孩子早早就出去打工,最后的结果都惊人的相似,没有几个人能逃出这样的怪圈,他们最后都从外面归来然后继续着祖辈的家业,那就是继续种田,造成这样的结果,二叔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辍学

不管什么原因辍学了,这些过早出去打工的孩子,一是没什么文化,做不了技术类的活,一般只能进工厂当流水线工人,也因为没有什么文化,对未来也没有什么规划,厌倦一个工厂的生活后,只能再换另一个工厂,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做些什么好对以后的发展有帮助。

二、成家

在工厂工作个几年后,开始想要有自己的家,这时如果是男孩子,他们就会各种放网,因为在社会上也混了几年,有些社会经验了,他们会专门找那种刚出来打工的女孩子下手,各种撩,上手后就会带回老家见父母,还没等女孩子告诉父母,孩子就出生了,这些男孩子很会来“生米煮成熟饭”这一套。

如果是女孩子,过早的出去打工,由于各种经验不足,很容易就被男人骗走了,稍微对她好一些,她就跟定了这个男人,直接帮他生孩子了,很多女孩子出去打工了就这样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徒惹父母伤心。

三、打工或者种田

成家后,开始为生活奔波,要么继续在工厂打工,挣钱养孩子,挣钱在老家盖新房,要么回家种田,或者在广东包地种菜,尝过没文化的苦后往往逼自己的孩子苦读书,但教育方式往往很粗暴。


农村孩子过早出去打工总的来说没有几个能有什么大的出息,能挣钱也是靠体力挣来的,非常辛苦。


二叔种田


农村孩子早早外出打工的比比皆是,结果当然是各不相同。就说我们湖南湘乡“周群飞”也是一个农村早早外出打工里的人之一,但是她以她的蓝思科技登上了《胡润百富榜》。

就是我们那一片地区,外出打工的有的已经可以说是光宗耀祖回来了,有的是默默地去,默默地回。


最早外出打工的是60后,他们那时外出打工出去时,是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所以不需要多高的学历及背景就可以获得至少在农村人看来的成功。到70后外出打工时,刚好遇到改革开放第一个高潮期,只要你够努力,加头脑成功也不是什么难事。到80后外出打工,这时学历已经显得格外重要,没有学历外出打工只能做一些力气活。到90后外出打工时中国各行各业已经飞快发展,没有学历及背景是已经是很难有很大的收获了。到现在已经有00后的农村孩子外出打工了,对于现在学历还是同意重要,但是现在处于一个互联网时代,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而不是只能在学校或者书本上。


对于任何时代农村孩子都有自愿及被迫早早外出打工,俗话说的好“穷人孩子、早当家”,对于这些不管处于什么原因外出打工者,结果就是努力拼搏,并且抓住了当前时代机遇的人成功了并小有资产,跟随潮流并坚持下来的现在生活也是不错的。但是对于那些作奸犯科的人肯定也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想要出人头地必须敢想、敢干、并且坚持这样的人结果肯定不会很差。

以上是小晓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及补充请留言讨论,赞同的请点赞、评论,谢谢大家

【关注小晓、每天给您带来更多三农新鲜事】


小晓农民


农村孩子早早就出去打工,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看,结果不是很好的。原因如下:

贵州山区,普遍农村家庭户都是生三个,四个孩子,因此经济上有一定的困难。好一点的家庭户,孩子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困难的家庭户,孩子初中未毕业,借身份证出来就打工,实际年龄14岁左右,父母不知怎么想的。

14岁的青少年,正在长知识和长大脑,思想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就早早让孩子走上打工生涯,父母不是思想落后吗?

现在是高科技年代,各行各业都需要文凭人才,最起码的要懂得如何操作电脑和懂一点英语知识。你一个年满14岁,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起码知识都没有(电脑和英语),如何创业?做一点简简单单的普工都要有一定的体力劳动,而14岁的青少年要文化,文化没有,要劳力,劳力没有。即使14岁孩子借身份证进了厂,算你运气好,可接下来在工作岗位上如何操作就是难题了。

现在的企业工厂有的是计件的,有的是流水线的。不管计件,还是流水线,在线员工必须配合工作。若计件,新员工试用期一个月,跟不上集体效益,过于缓慢,公司将会优胜劣汰。若流水线,同样道理。你一个14岁的孩子,在没有文凭的情况下,只有选择计件和流水线普工。在我珠海电器厂,我曾经看到几个贵州山区小孩是借身份证进厂的,结果试用期一个月,做事缓慢,公司立即裁人。


董永根


要说最后的结果如何,这个谁都不好说,人活一世,混的如何全靠自己,学历高的不一定比学历低的混的好,晚出去的不一定比早出去的混的好,说说为什么农村的孩子很多都出去的早呢?有几种情况。

第一:家庭条件贫困

有的人家庭条件不好,尤其是偏僻的山区,一般的家中的子女也多,全供应读书,有的家庭可能承担不了,所以有的人只能选择辍学,早早出去打工,好为家里减轻负担,一般这种情况下,老大辍学出去打工的较多。

第二:不爱学习

有的人不喜欢学习,对书没有兴趣,老是向往外面的世界,这类人一般在学校也被称之为混混,所以他们一般也喜欢辍学,小小年纪选择出去打工。

我个人不建议早早辍学去社会闯荡,单纯,容易碰壁和受骗,还是要好好学习,弄个好的文凭,将来出入社会会更容易成功着。

当然,如果既然自己辍学了,早早学习社会学,也是种好事,但是不要心浮气躁,好好学习好的事物,好好把握人生中的每一次机会,才可能混的不比别人差,如果自暴自弃,懒惰,那谁也帮助不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