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黃書包


白朮與蒼朮均來源於菊科植物,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稱“術”,並無白朮、蒼朮之分。陶弘景在《本經集註》中提出:術有倆種,白朮葉大有毛而作椏,根甜而少膏,可做丸散用,赤朮葉細而無椏,根小苦而有膏,可做煎劑。”明確指出白朮、蒼朮為兩種。

白朮味苦、甘,性溫。入脾、胃經。功效:健脾益氣、燥溼利尿、止汗、安胎。

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肝經。功效:燥溼健脾、祛風散寒。

清《本草崇源》謂:“凡欲補脾用白朮,運脾則用蒼朮,欲補運相兼,則相兼而用,如補多運少,則白朮多而蒼朮少;運多補少,則蒼朮多而白朮少;品雖有二,實則一也。”

白朮與蒼朮均具有健脾燥溼的功效,用於治療溼阻中焦,脾失健運之證。兩者功效區別是:

白朮味甘,長於補脾,燥溼不及蒼朮,故補脾不足,治療脾虛證多用白朮,有“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之美譽。而且白朮又能固表止汗、安胎。用於氣虛自汗,脾虛胎動不安等證。

蒼朮味辛,長於運脾,燥溼強於白朮,故運脾瀉有餘,治療溼盛的實證多用蒼朮。而且蒼朮又能祛風溼、發汗、明目。用於風寒挾溼表證,風溼痺證,夜盲及眼目昏澀等證。


(本答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陳永康提供)

歡迎關注“逸仙藥師”,內有關於各種疾病合理用藥的文章!


逸仙藥師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性溫味苦而歸脾胃經,均用於治療脾虛溼停之洩瀉或便溏、帶下等。然,白朮又兼甘味,以補虛為長,除善健脾外,又善補氣、安胎、止汗,還能利水,治水腫、痰飲;蒼朮又兼辛味,以去邪為長,除善燥溼外,又善祛風溼、發表,還能明目,治夜盲症,配苦寒之品(苦參、黃柏)治溼熱之瘡疹、腳氣。

一.白朮是菊科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也稱桴薊、於術、冬術、浙術、片術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產於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 “於術”素有“北參南術”之稱。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挖取2-3年生的根莖,除去泥沙,烘乾,稱烘術;或曬乾,稱曬術;再除去鬚根。

白朮,氣清香,性甘溫苦燥,入脾、胃經,主以溫補扶正,兼能去除水溼。具有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用於脾胃氣虛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脾虛水腫,痰飲,表虛自汗,脾虛氣弱的胎動不安等。白朮為補氣健脾要藥,用於和中補脾、除溼益氣,常用於補養方劑中,補氣血。白朮使用中注意,補氣健脾宜炒用,健脾止瀉宜炒焦用,燥溼利水宜生用。

白朮主要成分為揮發油和多糖,主要含有蒼朮油、蒼朮酮、白朮內酯等揮發油,以及白朮總多糖等成分,還含有穀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及樹脂、白朮三醇和維生素A等。藥理研究發現白朮有調節胃腸功能、調節腹膜孔作用(開打腹膜孔、使腹膜孔數量增加,從而達到消除腹水的作用)、調節免疫功能、降血糖、抗菌、抗凝血、利尿、抗腫瘤、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等生理活性。

二.蒼朮是菊科植物茅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根莖,也稱赤朮、馬薊、青術、仙術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主產於江蘇、湖北、河南等地,北蒼朮主產於華北及西北地區,春、秋二季挖取根莖,除去泥沙和鬚根,曬乾,切片而得。

蒼朮性辛溫發散,苦燥除溼,入脾、胃經,為治溼阻中焦證之要藥,具有燥溼健脾、祛風溼、發汗、明目的功效。用於溼阻中焦證,痰飲,水腫;風寒溼痺及表證夾溼;溼盛腳氣、痿證;夜盲,眼目昏澀等。

蒼朮主要含揮發油,由倍半萜及其苷類、聚乙烯炔類、酚類、有機酸成分組成,以及還含有三萜和甾體類、芳香苷類、蒼朮醇類、多聚糖、黃酮類成分,主要活性成分為倍半萜類和聚乙烯炔類成分。還含有鈷、鉬、鉻、銅、錳、鎳、鈦、鎂、鈣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蒼朮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進腸胃運動和胃排空、抗菌、抗炎、降血糖、降血壓、利尿、心血管保護和神經系統作用等藥理活性。


藥事健康


白朮與蒼朮相同點:

均性溫,味苦,歸脾胃經,二者均可燥溼健脾,臨床上常相須為用,用以治療脾虛溼盛引起的脘腹脹滿,食慾減退,大便溏稀等病症。

白朮和蒼朮的不同點:

白朮兼有甘味,性平和,以健脾補氣為主,屬補益類中藥,多用於以脾虛為主的病症。白朮,又可利水消腫、止汗、安胎,可用於水腫、多汗、胎動不安等病症;蒼朮,兼有辛味,性燥烈,以燥溼祛邪為主,屬芳香化溼類中藥,多用於溼邪偏重的病症。蒼朮,又可明目,用以治療夜盲症。




歧黃中醫方大夫


白朮與蒼朮的區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一、別名:

白朮:山薊、楊抱薊、山芥、天薊、山姜、乞力伽、山精、山連、冬白朮、於術、冬術。

蒼朮:仙術、仙姜、天精、地葵、茅術、槍頭菜、山刺菜。

二、種屬

白朮:為菊科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

蒼朮:為菊科植物茅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根莖。

三、性味歸經

白朮: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

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

四、功效與主治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蒼朮:具有燥溼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的作用。用於溼阻中焦,脘腹脹滿,洩瀉,水腫,腳氣痿蹙,風溼痺痛,風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澀。

五、藥理作用

白朮:具有祛痰、利尿、降血糖、抗凝血、抗菌、促進造血的作用。不能促進胃液分泌,推進腸蠕動,亦無抗潰瘍、抗炎和鎮痛作用,不影響正常體溫,對中樞神經系統無明顯抑制作用。

蒼朮:具有抑制應激性潰瘍,促進胃液分泌,推進腸蠕動,升高血糖,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保肝,抗缺氧,抗腫瘤,抗病毒,抗細菌,抗真菌等作用。

六、使用禁忌

白朮:不能與桃、李及雀肉、菘萊、青魚等同吃。

蒼朮:不能與桃、李及雀肉、菘萊、青魚等同吃。


平凡的藥師


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先看看白朮與蒼朮的對比。白朮:味甘苦,性溫,入脾胃二經,臨床應用補脾益氣、燥溼利水。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二經,臨床應用燥溼健脾,祛風溼。

兩者區別:白朮苦而質潤,補多於散,善補脾益氣、固表安胎。蒼朮辛散而燥,保養之力不足,長於運脾燥溼,祛風發汗。若脾虛溼困,苔膩中滿,欲補運兼施者,則二術同用。

白朮,在中藥各論中列為補虛藥之補氣藥。蒼朮,在中藥各論中列為祛風溼藥之芳香化溼藥。

白朮,傳統臨床應用:1,脾胃虛弱、面色黃、脘腹脹滿、納差便溏或瀉等脾胃氣虛症。2,用於脾虛失運、水溼內停之痰飲證。3,用於脾虛氣弱、衛表不固之自汗。4,用於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

現代新用:1,內耳眩暈症。2,小兒流涎症。3,小兒腹瀉症。4,便秘症。5,慢性腰痛症。……

使用注意:陰虛內熱、津液虧耗者慎用。

蒼朮,傳統臨床應用:1,溼阻中焦,不思飲食,腹痛洩瀉症。2,對痰飲水腫等脾溼偏盛之實症。3,用於風寒溼痺,腳膝腫痛之症。

現代新用:1,竇性心動過速。2,溼疹。3,夜盲症。4,幼兒腹瀉。5,小兒消化不良。……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吐血、衄血,氣虛汗多慎用本品。

以上就是白朮與蒼朮的使用方法和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