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福建傳統風味小吃肉燕皮是怎麼製作的?

農村老俗話


肉燕是福建的一種小吃,它是用木棒將瘦肉打成肉泥後摻上適量地瓜澱粉,再擀成紙片般薄的片,製成餛飩一樣的皮,包入肉餡,煮熟配湯食用。製作肉燕最關鍵的就是“皮”的製作方法,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肉燕皮的配方 精肉50千克,地瓜澱粉50千克,糯米粉4千克,植物灰鹼(可以用食用鹼代替)500克。

肉燕皮的製作 1.選料:豬後腿肉要現宰現用,力求新鮮,而且製作肉燕一定要選擇豬後腿肉,因為這個部位的肉彈性非常好,所以比較耐敲打。2.剔肉:原料須剔淨筋膜、碎骨等,然後將精肉塊軟硬搭配分組(習慣上稱著坯,每坯重750-1000克)。3.捶肉:將精肉坯放在砧板上,用木捶反覆捶打,並加入糯米粉、植物灰鹼以增強粘性,捶打時用力要均勻,肉坯要反覆翻轉,邊捶邊挑出小筋膜,直至將肉坯打成膠。4.制燕:將膠狀肉泥放在木板上,均勻地撒上地瓜澱粉,輕輕拍打、壓延至厚0.2釐米,直至成形,稱為鮮燕皮。5.晾乾:將鮮燕切寬16釐米的長條,掛於通風處晾乾,即成幹燕皮。幹燕皮在應用前,表面撒少許清水即可軟化。

在福建,肉燕皮製好後,包入餡料,加湯煮制即可。其實,如果將肉燕用到鍋仔菜、湯菜中,效果也不錯。

回答完畢。注:由於東方美食提供的內容回答是重度垂直餐飲行業非常專業性的,適合專業廚師、餐飲經理人或者烹飪研究者閱讀,如果僅是個人對美食的愛好,不懂的可以關注私信我。


東方美食官方賬號


福建小吃頗多,從著名的小吃聖地沙縣,吃到南平、福州和廈門,米制品和麵製品都不會重樣。肉燕皮是福州的傳統小吃,它色澤潔白,肉薄如紙,吃進嘴裡滑潤爽口,還可以進一步加工為燕丸、燕卷和燕絲。

肉燕皮的加工並不複雜,一般說來,加工肉燕皮,基本上分為切肉、拼配、捶肉、糰粉、攤皮等環節。

選取豬的新鮮瘦肉,以後腿肉為佳。去除皮和骨筋,然後把純淨的瘦肉切成肉片,攤放在廚板上,用硬木圓槌捶打成糊狀肉泥;

邊捶打邊翻轉肉泥,捶到肉泥起筋,加入適量的鹼水和蛋清,繼續捶敲,直到肉泥松脹富有彈性,成為細膩的無顆粒的爛肉泥;

將澱粉(或甘薯粉)撒在廚板上,將肉泥置於澱粉上,並在肉泥的上面撒上一層稀薄的澱粉。用兩手壓平,順勢攤薄,再用一根圓木輾把肉泥慢慢地捲起來,邊輾邊壓,邊攤薄。同時撒上澱粉,反覆卷輾、壓攤,輾壓至薄如紙片;

將已攤薄的肉燕皮切成20釐米寬的規格,然後懸掛在鐵絲或尼龍繩上晾乾即成。質量好的乾肉燕,外觀光滑潔白,沒有粉末碎屑,軟潤細膩。

肉燕皮可製成許多種福建特色小吃和名菜。用豬肉剁成肉末,調入佐料做成肉餡,將切成四方形的燕皮包餡捏成扁形狀,稱為“扁肉燕”;將燕皮切成細絲,放入高湯慢煮,稱為“燕絲”;把肉泥和佐料等搓成湯匙大小丸形,將燕絲包裹外層形成圓狀,稱為“燕丸”等等。還有一道大菜“太平燕”,將肉燕、燕丸和整隻剝殼的鴨蛋放進高湯裡燉煮,是當地的一道名菜。

你吃過肉燕嗎?你覺得肉燕好吃嗎?


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如果您覺得回答得還不錯,歡迎點贊和轉發~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蝦吃


題主說的應該是肉燕吧。說實話,曾經在壹周君的眼中,肉燕和餛飩沒什麼兩樣。想必這個時候有人想憤起反抗了。確實,後來和朋友討論才發現,壹周君對肉燕怕是有什麼誤解,估計是被不正宗的沙縣小吃給耽擱了。

就像武漢滿大街的熱乾麵店、鄭州遍地開花的胡辣湯店一樣,肉燕店在福州早已遍佈大街小巷。如果你走在街頭巷尾,耳中傳來“噠,噠,噠”的聲響,不出意外方圓百米之內就能發現一家肉燕小店。

“噠噠噠”的聲響是棒槌在敲豬肉,胖友們別以為敲豬肉是在做餡,其實是在做皮。驚訝了吧?壹周君瞭解其中的奧妙之後也為之一驚,這也正是肉燕和餛飩的區別:餛飩是純面做皮,肉燕皮則有豬肉的參與。

肉燕最講究的就是皮了,豬後腿精選出精瘦肉打成肉泥,摻上一定比例的紅薯粉,再通過精細的手工工藝將其擀成絲薄的皮兒,最後再切成三寸見方的小塊。

肉燕要先蒸再煮。制好皮兒包好肉餡後先入鍋蒸八分熟,吃的時候再下進滾沸的湯裡直至煮熟。福州肉燕一般用豬肉、荸薺做餡,肉燕的湯料中一般衝入香蔥、蝦油、魚露和麻油。有了這些食材,做一碗鮮嫩肥美的肉燕就八九不離十了。

肉燕作為福建地區傳統的特色小吃,在當地人們心中的位置蠻高。坊間流傳有“無燕不成席,無燕不成年”的說法,人們把肉燕當作是飲食風俗中的喜慶名菜,逢年過節、親朋相聚等時候都不忘吃肉燕。

看過壹周君的科普後,可別再把肉燕當作是餛飩了,當心遭到“群起而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