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像印度非洲這些國家會一直用手吃飯呢?

huangrushiyi


世界上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文化,從非洲人和印度人用手吃飯這個問題引入,除了用手吃飯,還有用筷子和刀叉吃飯,而這些不同的區別就在於生活習慣了,其實在其他一些國家也有用手吃飯的習慣,比如說哈沙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中國的維吾爾族等,只不過用手吃飯在印度基本是全民族的共同習慣,根據印度人的吃飯的習慣,他們以前很喜歡坐在地上吃,而坐在地上吃用手拿就比用其他餐具方便多了,如果你不信你可以試一試,用手比用其他餐具方便的多。在印度,右手是象徵神聖的純潔的,相對左手就是不純潔的,他們的左手經常幹什麼,不用我說,讀者們應該知道。有人說印度人用手吃飯是宗教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因為印度人本身基本上是全民信教,對宗教的執迷程度從苦行僧身上就可以看到。因此很難確認,我沒有找到具體相關記載,所以,這很大可能是他們飲食文化,就像我國從商周開始使用筷子一樣,大家覺得這種飲食方式健康衛生,就一一效仿,從而漸漸流行起來,因為人的手很容易有細菌,手指指紋之間的汙漬和細菌很難被消除,所以這樣的飲食習慣相對而言不健康,而餐具可以進行方便的消毒,可以達到一定的健康程度。還有就是,在印度一些貴族,他們其實是在學習西方一些國家使用刀叉進食的,你見過莫迪在什麼什麼峰會上使用手吃飯嗎(容我哈哈哈哈幻想一下),其實他們意識到了用手吃飯不是一件優雅的事情,至少在國門外是這樣的,當然在他自己的國度,這就是一種飲食文化。就好比說我們在吃小龍蝦的時候,我們要用手,但是我們基本上都會用一個塑料手套,這主要是我們覺得直接用手不舒服,弄的滿手是油,也覺得不衛生。其實這就是飲食文化的一種提現。接下來說說非洲人用手吃飯,鄙人對非洲人用手吃飯映像不多,很少看到他們用手吃飯的畫面或視頻,我倒是看到過他們用手吃燒烤,畢竟燒烤比較大塊,用手比較方便,另外,刀叉對於他們大多數人來說屬於奢侈品,他們的生活水平滿足不了他們使用那樣的餐具,你從他們的碗具就能看出他們能否使用的起那樣精緻的刀叉了,當然他們使用大刀切肉還是可以的。所以,對於非洲人用手吃飯,我就只能這樣回答。所以,用手或餐具吃飯,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現象,它有很多的歷史淵源和現實環境在裡面。


澳華視界


當今世界進食方式主要有三種,手食是其中一種,主要生活在非洲、中東、印度尼西亞及印度次大陸的許多地區。以印度為例,雖然在許多正式場合已經開始用刀叉,但是私底下印度人仍然習慣用手抓飯,且一定是右手。

首先,我想說,提這個問題不要帶有有色眼光看待。這和我們喜歡用筷子一樣,或者有人習慣穿素色衣服,有人喜歡鮮豔的……只是一種生活行為習慣,應該予以尊重。如果要探討原因背景之類,我覺得可能有這樣幾點:

1.飲食結構 像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狀。吃飯時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一起把米飯和各種菜湯均勻攪拌,然後撮起一小堆送入口中,也有用五根手指齊上陣。如果是麵餅類食物,就用這三根手指伸直按在麵餅邊緣,成三股叉狀,然後中指使力成彎曲狀壓住麵餅,拇指和食指一齊用力撕下一小塊麵餅,然後包上菜入口,就像我們吃北京烤鴨那樣。是食物呈現方式為了適應手抓的形式,還是進食方式反過來影響了食物呢?可能後者更可信,畢竟飯菜那些也可以用筷子和勺子叉子的。

2.宗教信仰影響 全印度約70%的人信仰印度教,其他有伊斯蘭教、佛教、錫克教、耆那教等,被譽為“宗教博物館”。在這樣的宗教國家,自然事物、社會活動、生活秩序、個人行為無一不與神性息息相關,皆由宗教法則和習俗來決定或影響。人們的意識思想中,講究與自然的高度和諧,所以不會去砍伐樹木來製成筷子(印度經常看到一棵樹立在柏油馬路中間);對食物更講求親近,覺得刀叉和筷子阻礙了這種快樂的感覺,尤其是對食物溫度的感知。至於為什麼用右手,這點在手食地區有共同之處,如印度和伊斯蘭是一樣的,屬於伊斯蘭教徒的飲食禮節。

3.社會形態的穩定 全世界的人類最初很長時間段內都是用手抓進食的,但是為什麼中國發生了筷子的變革,歐洲有刀叉變革,但是在印度沒有發生呢?因為印度社會更加穩定,這當然和前面說的宗教信仰有關,而且至今未曾經歷過中國那樣的新文化運動和徹底的社會主義革命,也沒有爆發過歐洲那樣去宗教化的世俗主義運動,對宗教的偏好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特點,並且嚴格限制這個人生活。所以很多生活習慣難以發生變革,甚至會隨著時間長河變得更加堅固。

4.關於經濟發展落後觀點 手食不代表就是比筷子叉子落後,儘管這些地區經濟水平相對落後,但不構成一直手食習慣的主導因素。不是因為承擔不了筷子和刀叉的製造和消費,主要還是長久不變的生活狀態和習慣導致。


文/GSN


亞洲食學論壇


印度人吃飯和上廁所都是直接用手,這是人家的傳統

今天的我們對於刀叉和筷子等餐具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因為這些餐具是我們日常吃飯離不開的。中國人誰家吃飯不用筷子?即便你不同筷子,勺子總會用吧。

筷子作為中國人的傳統餐具已經有至少3000年的歷史了。

現在最早的筷子是一雙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的銅筷子,由此可以肯定至少在商代中國人就已經用筷子吃飯了。

中國人使用餐具的歷史非常悠久,在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遺址就發現過很多精美的骨制餐刀。並且中國人最早使用的餐具並不是筷子,而是叉子!就是今天西方人吃飯用的叉子,中國人用叉子的歷史也至少有4000年了。

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叉子是三個齒的,到了商代之後變成了兩個齒。那時候的叉子都是用青銅器製作的,工藝十分精良。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叉子和筷子在中國是同時被使用的,直到戰國以後叉子的出土數量才慢慢減少。這表明在戰國以後筷子開始取代叉子,成為中國人用餐的主要工具。

但叉子並沒有徹底的退出中國人的生活,一直到宋元時期中國人的宴席上仍舊會擺放叉子用來吃大塊的肉。

(漢代的用餐器具,在宋代之前中國人都是分餐制,自個吃自個的)

之後隨著陶器和瓷器發明,最遲到唐代,中國人已經基本集齊了所有吃飯用的玩意兒。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吃飯這方面上中國真的沒有落後過,從來沒有,即便是今天依然領先世界!在古代除了中國,其他文明吃飯都跟野蠻人沒啥區別。

歐洲人在15世紀之前吃飯還基本靠手抓。當時的貴族流行用二指禪抓取事物,刀叉的普及要到16世紀了。

至於印度三哥們,他們在歷史上真的沒有發明過吃飯用的傢伙事兒,人家吃飯就是用手抓,壓根就沒想過還能用工具去吃飯。

(印度人吃飯都很不拘小節啊)

而且印度人不光吃飯直接用手,擦屁股也是!印度人沒有手紙這個概念......................

在印度,吃飯用右手,如廁用左手,切記!


千佛山車神


非洲人和印度人吃飯都用右手是有各自原因的,我們來分別看看!

非洲多半是氣候與文化傳統因素

非洲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因氣候、文化等因素,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特色,在非洲,原產的香料與蔬菜、水果較多,且品種多樣,所以自古就形成了將許多種食品混在一起烹飪的方法,對於肉食大多采用烤制之後,再用咖喱、奶昔、番茄汁等淋拌的製作方法,對於麵食則採用與其他水果相拌過油微炸的方法。

由於歷史的因素,非洲菜式在保留傳統的烹製方法外,也吸納了很多法國菜式的做法,另外還受來自意大利和中東阿拉伯國家的許多影響,從而形成了風味獨特的食物結構。從北非到南非,由於種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其飲食的主要風格在於以烤煮燴燉等方式下的各種食物的“雜燴”。

非洲食物向來以調味的藝術而聞名,將各種香料與調味料,如辣椒、豆蔻、肉桂、丁香等,運用得淋漓盡致。

吃飯時,大家圍坐一圈,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放在中間。每個人用左手按住飯盒或菜盒的邊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飯和菜,送入口中。此時,你會無所適從,甚至抓得滿手沾飯,而非洲人自己抓飯、吃飯時個個動作乾淨利落。

客人吃飯時應注意的是,切勿將飯菜撒在地上,這是主人所忌諱的。飯畢,長者未離席時,晚輩要靜坐等候;子女離席時,須向父母行禮致謝;客人則應等主人吃完後一道離開。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飯時有著嚴格的禮儀,甚至連牛羊雞鴨的每個部位歸誰吃都有規定。如在馬裡,雞大腿當年長的男人吃,雞胸脯肉歸年長婦女吃;當家的人吃雞脖、胃和肝;雞的頭、爪和翅膀由孩子們分食。又如在博茨瓦納,在公眾大型宴會上,賓客和男人吃牛肉,已婚的婦女吃雜碎,兩者分開煮,分開食,不得混淆。隨鄉入俗,須瞭解為宜。

在非洲的很多地方,吃飯有嚴格的禮儀,例如牛羊雞鴨的每個部位歸誰吃都有明確規定。比如在非洲馬裡,雞大腿應當給年長的男人吃,雞胸脯肉則歸年長的婦女吃,當家的人則吃雞脖和雞內臟;雞頭、雞爪和雞翅膀則給孩子們分食。又例如在非洲博茨瓦納,在公眾的大型宴會上,男人和賓客們吃牛肉,已婚婦女則只能吃雜碎,兩者還要分開煮分開食,不能混淆。

同時在非洲的很多地方,吃飯是不使用桌椅,也不使用刀叉、筷子,而是用手抓飯。吃飯時,大夥圍坐成一圈,飯盒和菜盒放在中間,用餐時,每個人用自己的左手按住飯盒、菜盒的邊沿,用右手手指抓取自己面前的飯菜,送入口中。沒見過這種場面的人會無所適從,一定會抓得滿手沾飯,而非洲人由於習慣,抓飯、吃飯時的每個動作都乾淨利落。作為客人吃飯時應特別注意的是,切勿將飯菜撒倒在地上,這是主人忌諱的。用餐完後,若長者未離席,晚輩就要靜坐等候,而子女離席時,須向父母行禮致謝,作為客人則需等主人用餐完畢後才一道離開。這些就是非洲人的用餐的習俗禮儀!

印度是宗教哲學因素居多

第一,在阿育吠陀醫學中,古印度人認為人的手心、腳心是我們身體上唯一敞開的部位,是身體能量的出口,人體的能量源源不斷從手心與腳心發散。而人們獲取能量的途徑一般就是靠呼吸、飲水與食物。 Dr.D說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感到寒冷地時候,會不斷搓手心;當我們感到頭腦疲憊、腦力不足的時候,會用手指或手掌放在頭上;當我們靈機一動,靈感乍現的時候往往以掌輕拍一下腦門;當我們感到身體某處疲憊或疼痛,或者心動過速時都會用手捂住或摸該部位……這些下意識的行為在任何文化中都是相同的。古印度認為,用手抓取食物,是把我們身體從手心中失散的能量賦予食物上,再把食物吃進身體,這是一個能量回歸的過程。

第二,在飲食中,我們講究食物色、香、味俱全。而印度人追求在進食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人的感官,色是視覺、香是嗅覺、味是味覺、手抓就是觸覺。這樣更容易讓人全身心地投入進食,從而充分調動食慾,因為顯而易見地,在人食慾旺盛狀態下進食,消化系統處於工作狀態,食物能更徹底地被吸收和轉化。大家都有體會,當我們用手抓著雞腿大快朵頤的時候,內心那種快感……

第三,古印度人認為人的左腦(右半身)掌管著物質,右腦(左半身)掌管著精神。所以印度人用右手索取食物、獲得物質;用左手做一些和出恭相關的事。當然Dr.D沒有具體和我說為什麼左手負責出恭和其中的細節,我個人猜想,也許人們想要追求精神與靈性上的進步,就需要看看淡或在一定程度上舍棄物質吧。


愛笑的菠蘿


不光是印度人、非洲人,其實阿拉伯人、甚至古代歐洲人也都是用手吃飯的,只是隨著烹飪技術的發展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最後發展有所不同,我們可以一起挨個來看看。

比如印度人,本身他們信仰印度教,那教義裡可說了,右手是最乾淨的,左手是最骯髒的,所以他們用右手吃飯,左手用來做那個事情(為避免影響各位食慾,自己腦補)。這是宗教因素之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印度傳統吃飯就是席地而坐,不像歐洲和東方人把食物擺在桌子上,這樣的話用手抓著吃肯定更方便。

即使到了現在,很多高種姓人家也有了餐桌,有了西式的烹飪,他們也把食物擺在餐桌上,不過可能是傳統習慣的強大慣性,他們在食物上面一般還要放片芭蕉葉以示清潔,吃的時候只用右手的手指,絕不能碰到掌心。

至於非洲人,主要是自然條件好,經濟太落後,人又懶,很多地方只需要漁獵採集就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要了,食品種類也很簡單,居住的村莊,周圍的森林草原裡,有什麼吃什麼,關鍵還吃不完,太豐富了。非洲人用幾根手指頭,就能滿足他們日常進食需求了,也壓根不需要餐具,當然,也沒有什麼餐具,這是地方特色。

至於阿拉伯人,就像我們電視裡看的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一樣,在遊牧文明影響下,再加上食物也簡單,用手就別提多方便了。當然,各國老百姓再怎麼用手吃飯,他們領導人招待外賓,那還得用西方禮儀不是?不然多丟人。


雲中史記


印度人和非洲人還有菲律賓人都是用手抓食物,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臺灣,都是用筷子,而歐洲各地都是用刀叉。用刀叉的地方還有蒙古,哈撒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也就是說這些民族與歐洲人打交道多,而使用筷子的人與中國打交道多。而印度菲律賓,非洲人他們之間交往多,和中國交往少。中國和印度主要是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印度和中亞北非交往的多。


寶樹白石


看了幾條回答盡是廢話,就不能簡單地回答一下嗎。答案是人類在原始社會都是用手抓吃東西的,隨著進化的進行,聰明的那部份人首先借用工具進食,中國人首先使用了筷子,因為筷子簡單實用就一直保存到現在,不再發展固化了下來。其它部份人用樹枝插著食物吃,到了金屬時代才用釵子代替了樹枝,用刀子是因為他們的食物大塊肉食較多的緣故,比如遊牧民族多用刀子,隨身之物用著也方便。至於至今仍用手抓飯吃的,只能說起先是因為他們笨,到後來是因為他們死板,知道落後了還不思改進,是笨死了的死腦筋。


仲秋子


印度人我不知道,我知道非洲人只有在吃他們的糊糊的時候,一種攪熟的麵糰,材料會有些不一樣,再配以他們那邊特有的材料加工的湯料,因為需要用手指擠壓麵糰沾湯料吃,所以他們在吃這個糊糊的時候是一定要用手才可以吃的!他們也有白米飯和炒飯,這個時候就會用勺子🥄!我吃過他們的白米飯配的西紅柿雞腿,酸酸的,辣辣的,味道還好,還有他們用羊肚配以他們國家特有的材料煮的辣羊肚湯,也很好吃,我有嘗試過,有些還行,大部分不習慣!


helen26145246


回憶遠古時期,用餐具吃飯是人類有了固定居所以後的行為。曠居野餐就很難有固定餐具。有餐具比用手吃飯無疑是人類近化的產物。近代還保留用手吃飯的民族和部落是近化過程中在這一點上出現了問題和障礙。非洲人在我們廣州飯店吃飯時沒看見有用手吃的。試想:川普請莫迪赴宴,老莫不可能耍兩隻爪子吧?


健叟


越是用手抓飯吃的地方,就越是貧窮落後的,非洲和印度就是如此。他們這樣,似乎剛剛從原始部落走來,沒有什麼可用的,就胡亂的用手來抓飯吃,反正只要能夠填飽肚子,吃飯沒有碗筷、叉勺,都是可以的。只不過這隻吃飯用的手是否乾淨?有時候是解手出來就吃飯,有時是吃飯用的手沾滿汙物,也不清洗,就來吃飯。他們餓極,什麼也不管了,這是最大的不幸,也是印度人和非洲人的悲哀。只不過非洲是印度的天生一對,不看他們互不往來,但是,他們都是黑人,有什麼不可以說呢?印度人和非洲人還不是一樣的嗎?他們從外表到內心還不是一樣的,同宗共祖,十分難得啊!印度就是非洲,非洲即是印度,有什麼難為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