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刘贺做错了这两件事儿!

铁锤看待历史事件有两个主要角度:一个是利益的角逐,一个是实力的较量。从这两个角度思考问题,可以理解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事件,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


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刘贺做错了这两件事儿!

海昏侯只当了27天皇帝,就是因为在利益角逐中触犯了当权的霍光政治集团的利益,在实力较量中占了下风。如此而已。

很多人分析这件事儿的时候,津津乐道于那些花边新闻一样的故事,什么27天干了一千多件荒唐的事情,稍微用点常识推断,就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个借口。

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刘贺做错了这两件事儿!


下面我就讲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第一,霍光为什么选刘贺当皇帝;第二,刘贺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什么?

第一,霍光为什么选刘贺当皇帝?

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刘贺做错了这两件事儿!

汉昭帝壮年去世,国不可一日无君,主持朝政的霍光集团面临选择接班人的问题。当时很多人倾向于汉昭帝的兄弟刘胥。当时刘胥这个时候已经是正当壮年,而且性格极其强悍,根本不可能为霍光所左右。因此霍光力排众议选择了昌邑王刘贺,一个18岁的二世祖,理由很简单,尽管这是个名声不好的纨绔子弟,但是总归比刘胥好控制,只要他不要玩的过火,不触犯霍光的底线,就可以安心做他的傀儡皇帝。

但是霍光没想到,这个18岁的少年,一玩就玩过了火,直接触犯了霍光的底线!

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刘贺做错了这两件事儿!

第二,刘贺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什么?

史书上罗列了刘贺一大堆荒诞不经的事迹,什么不吃素,偷偷吃鸡肉等等,这些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算个屁啊!霍光最不能容忍的是刘贺干了这两件事:

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刘贺做错了这两件事儿!

第一件事:刘贺继承的是汉昭帝的皇位,但是他却不奉汉祠,按照皇帝的礼仪,先去祭拜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的陵墓,而且自称嗣子皇帝!违反了“为人后者为人子”的最重要的礼法!

要知道,这样做,刘贺等于断绝了和汉昭帝的继承关系,如果刘贺不承认自己是汉昭帝的“后人”,就等于不承认还在宫中的那位15岁的小寡妇上官皇后为皇太后,你让人家上官皇后何去何从?上官皇后是谁啊?霍光的外孙女啊!霍光怎么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二件事:刘贺从昌邑带来200多位家臣,准备用这200多位家臣全面接管朝廷政权。

这不是开玩笑么?对于汉朝朝廷来讲,这200多位家臣是没有任何功劳可言的,满朝臣子怎么可能说换就换呢?刘贺自己的一个谋士就曾告诉他: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辇先迁,此过之大者也。刘贺的这个举动,得罪了朝廷所有的官员。

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刘贺做错了这两件事儿!

所以说,刘贺被选为皇帝之后,不顾汉朝礼法,任意胡来,失去了自己执政的合法性;此外急于抢班夺权,侵犯了当政的霍光集团和几乎所有朝廷大臣的既得利益,才是干了27天就被废除的根本原因。

回到开头铁锤说的两个角度,可以做出如下总结:

海昏侯只当了27天皇帝,是因为他在自身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发动了一场针对权臣霍光为首的政治集团的斗争,失败是必然的结局。海昏侯的下场再次告诉人们: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实力贸然行事,一定会死的很难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