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大眼界|“破老头”的禅

大眼界|“破老头”的禅

我认识杜川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我在某法律杂志社当记者,他在某印刷厂工作,时有接触但交往不深。后来,他开了饭馆,取名“槐园”,我也时常光顾。再后来他消失了,据说是躲进太行山深处烧窑、刻木去了。真正与他走动频繁起来,是近几年的事。忽一日,他携带一大批风格独特的画作重新出现时,我承认,我惊呆了。

他的画无论主题是什么,也不管画面上人物多少,统统只有一个主角——破老头。此老头凸额凹面,八字眉、三角眼;巨鼻肉隆,大耳阻风,三两根须,四五颗牙;不笑地包天,一笑齿漏风;素布长衫全无腰身,四季赤脚趾扇如蹼。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狗一鸟相随。狗是黑白间色狗,耳长及地,面目较破老头本人稍俊;鸟是大眼乌,毛稀爪利,性格比破老头本人更厉。就这样,一人一狗一鸟,构成了杜川的大千世界。

他洞察世事,明辨人理,嬉笑怒讥,如针如芒。或讥揶揄,或自嘲,或明示,或隐讽,憨而不陋,迂而不惑。貌似愚头笨手,实则机巧暗隐,大有看破天机,笑俯人间之慧,又有点藏玄机,宣而不破之智。他的画,既不是庙堂传统推崇的文人画,也不是大众认知层面的漫画,很难将其划归于现成的美术门类,我斗胆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谑禅画。

谑,戏也(《说文》),意即开玩笑;无然谑谑(《诗·大雅·板》),指喜乐之貌。《诗·卫风·淇奥》言:“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意思是会开玩笑的人不会使别人难堪。李白《陌上桑》云:“调笑来相谑”,又在《将进酒》中说“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他的画,表面上看都在开玩笑,内在说的却是大实话。讥讽也好,嘲弄也罢,均是点到为止,决不让人露出窘态丑态;他的“破老头”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噩运,无论表面多么愁苦百结,其实内心却是怡然自得。正所谓戏谑时指透人生,谐谑中参悟本真,颟顸以貌,禅意于心,实乃大智若愚,回味万千。

此所谓谑禅。

登高望远,挥斥方遒,是一种勇敢;耳提面命,指点迷津,是一种担当。杜川不想成为烈士,也不好为人师,他只是得先机而俯观庸众,嘻谑间却摩顶灌修,怡然自得中持续一种禅行。换句话说,厚道的杜川更愿意用他的谑禅画在不经意的调侃中点悟芸芸众生。

怒骂容易,只需凭得一腔豪气(或浊气),恣睢癫狂,泄泻无拦,只图自己快活却度不了半个人。而谑禅者却收敛锋芒,化戾气为云雾,无形有见,细雨如润;消狮吼于佛音,赵州柏籽,棒喝吃茶。

谑禅者,禅之至禅也。

(文/周力军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8年5月13日第1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