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跑步时脚跟钻心痛!为何运动反而造成足底筋膜炎?

近年来,随着生活给人带来的压力,很多人都选择通过参加运动让身心得到休息,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不限量的跑步、登山、超负荷的步行、逛街发生后,出现了足跟部疼痛的现象,这不仅仅是少数人的问题,逐渐形成一种群体现象。集中表现在运动第二天起床后,刚落地时疼痛难忍,用手轻按压足底靠近足跟的部位疼痛最为明显。那很有可能是产生了“足底筋膜炎”。

跑步时脚跟钻心痛!为何运动反而造成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在医学上的名称应叫跖腱膜炎。跖腱膜是足底的深筋膜,其主体起自跟骨结节向远端行至各足趾的近节趾骨,由纵行的纤维组成,可保护足底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和关节,并提供足底某些内在肌的附着点,同时帮助维持足纵弓。足底筋膜炎通常发生在跟骨内侧结节处,偶尔会出现原发性小趾展肌神经及足跟内侧神经感觉支的卡压;部分跖腱膜炎患者伴有跟骨骨赘。

足底筋膜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占全部跟痛症患者的80%。在美国大约有10%的人群患病,每年约有60万人因此就诊。这种疾病影响各年龄段的成年人,多发于40-60岁人群,该疾病在跑动较多的专项运动员和长跑爱好者中较常发生,其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故有跑步者足之称。据统计,10%的长跑运动员或有长跑习惯的人罹患此病。足底筋膜炎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的提高,甚至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引发足底筋膜炎的原因有哪些?

跖腱膜受到外力长时间冲击或挤压

跖腱膜(足底的深筋膜)超负荷压力的长期作用,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

跑步时脚跟钻心痛!为何运动反而造成足底筋膜炎?

跑姿错误

跑姿外翻,足底着地到蹬离过程中过度外翻,导致足底筋膜拉力过大,长期积累下来进而造成足底筋膜炎。

高足弓或刚性足

例如扁平足、高弓足,会从结构上导致足底筋膜炎症状加重。

训练过度

越痛越跑,越跑越痛,循环往复,只会加重病情。

为什么运动反而造成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常见于运动量较大者或者身体负荷过重者,足底的筋膜长期承受应力{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力}刺激,当负荷超出它的承受能力,就会引起足底筋膜的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症发生。运动负荷强度超过足底筋膜承受能力也不是唯一原因,如果运动时选择鞋不合适,会造成足底压力分布不均,导致足底筋膜炎发生。例如站立时间过久,步行路程过长以及穿了不适合的鞋,鞋底磨得太薄或鞋子太硬都是患病诱因。

跑步时脚跟钻心痛!为何运动反而造成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1.疼痛在早晨起床时尤为明显。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负重,会处在较为缩短的状态。因而当早晨下床踩地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较快的牵拉,进而引起疼痛。

2.疼痛的具体位置在足跟靠内侧处,这里是足底筋膜从足跟发出的起点,偶尔也有人反映疼痛在足底中部;当尝试将脚心屈曲或按压足底筋膜时疼痛会加剧,此时如果尝试用脚尖点地,那么疼痛会加剧。还可能存在有踝关节向上运动受限。

3.在行走或跑步时,足跟部疼痛减轻。但在长跑的后程,可能再次出现疼痛甚至被迫停下脚步。因为虽然运动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症状缓解了;但若运动过量,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就会再现。

足底筋膜“炎”不是发炎

2013年之前包括国外几乎所有的医学文章都把足底筋膜炎当作是足底筋膜——尤其是靠近足跟部位的筋膜的发炎,对于这种病所有的治疗方案也都是针对炎症进行的。

但是科学家对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筋膜组织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发现,足底筋膜炎并不是一种炎症。“没有发现任何炎症”,根据Philbin博士研究表明,没有任何细胞组织有发炎的迹象。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运动医学专家KarimKhan博士也说,“足底筋膜炎不涉及任何发炎的细胞”。

跑步时脚跟钻心痛!为何运动反而造成足底筋膜炎?

反而,足底筋膜炎更像是一种退化或组织的弱化。在正常情况下,锻炼的过程实质上是使微小的组织撕裂,而身体会自动修复撕裂的组织并对它进行加强,从而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强。但是由于某种原因,组织的撕裂程度大于身体修复的能力,这时微小的组织撕裂不能得到复原,当这种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组织开始慢慢停止生长,甚至收缩,从而产生疼痛。

现在国外大多数的医学专家相信,包括网球肘和跟腱炎之类的很多运动过量引发的疾病,都是这个相同的过程,而不是发炎。

应该何时就诊?

如果自我保健措施没有起作用、如果脚跟底部仍有疼痛感(早起或坐卧一段时间后开始走路使疼痛加剧)或活动后(不是活动期间)疼痛加剧,去看医生。就诊时一定要问医生的问题:

1.导致我脚跟痛的原因是什么?

2.我应该做些什么来缓解痛苦?

3.我可能需要手术吗?

4.我能做些什么来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充分休息

限制步行,跑步等活动,但不是不活动,要适量,以不引起疼痛为佳,如是体重过重的应减重,选择舒适柔软的鞋子。有一个误区,有的人得了足底筋膜炎后,特意选择鞋底较薄的鞋子,然后在铺有鹅卵石的地面上反复走,美其名曰足底按摩,岂不知这样会使足底筋膜压力不匀,使足底筋膜炎症进一步加重。

跑步时脚跟钻心痛!为何运动反而造成足底筋膜炎?

使用超声波,低频电,短波,冰敷等。如果所有保守治疗都无效,又不想手术的的话,可以试试冲击波治疗,冲击波治疗一般每周一次,5-6次/疗程。

运动疗法

牵拉,在做足底筋膜,跟腱及小腿肌肉牵拉前可先做热敷或热水泡脚,然后牵拉,每次牵拉时间30秒-60秒,7-10次。

工具支撑

鞋垫:可到康复医院做足底扫描后,根据足底压力分布特做鞋垫。这种定制鞋垫可在下肢负重时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进而减少反复牵拉对足底筋膜的伤害。

支具:夜里可戴踝背屈支具,使足底筋膜夜间不处于短缩状态。减轻晨起疼痛症状。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

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自我恢复方法有哪些?

对于筋膜,应该给予它适当的压力,才能促使它的再生过程。静止不动并不是好的恢复方法。既然筋膜需要加强和再生,所有朝着这个方向的方法都是有效的,包括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增加足部的灵活性和力量,适当转移过多筋膜压力。

跑步时脚跟钻心痛!为何运动反而造成足底筋膜炎?

具体来说,以下步骤对筋膜炎恢复是正确的:

1.日常走路时重心从脚跟前移:

增加足跟血液循环,减轻足跟压力;

2.增加赤足活动(不是赤足跑):在各种地面上赤足以锻炼足部的肌肉和灵活性;

3.换鞋:平时千万不能穿运动鞋,支撑越少越好,鞋底越低越好,脚趾部位越平越好;建议大家选购或穿着鞋子时,切忌太长时间穿鞋跟太高或鞋底太薄、太硬的鞋子,以防止足底筋膜炎的发生。选购时应考虑适合足部生理曲度的鞋型,在足中部会准备有一块凸起的地方,这个地方在行走过程中容易顶到足弓的位置,行走过程中比较适合人体的足部的结构变化。鞋底非常平或者非常高都不适合。女性高跟鞋的鞋跟最好不要超过2.5公分。

4.加强筋膜组织和腿部肌肉:增加赤足活动部分起到这个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下面的练习(传统动作):

a. 收缩脚(蜷脚趾脚弓):5秒钟,十次一组,做2至三组;

b. 脚趾抓毛巾:50次一组,做2至三组

c. 掂脚尖,再慢慢下落

d. 脚趾走路:一次10至15步,做2至三组;

e. 下蹲练习

5.按摩:踩网球或足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6.泡热水脚:增加血液循环

当筋膜炎刚开始时,最好先静养两个星期。当它持续几个月时,最好积极地进行以上锻炼来达到最好的恢复效果。

本文编自网络,不代表三甲医院网观点,其中若有文字或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三甲医院网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