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高考试卷的批阅是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

用户93914590345


高考试卷,实际上是考生和阅卷者进行的对话。了解高考阅卷程序和标准,有针对性的准备,在高三冲刺阶段还是很有意义的。

一、阅卷老师构成

  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中学教师这三部分构成,且中学教师比例很少,这样虽然保证了阅卷的进度,但是研究生阅卷往往没有一线教师灵活,所以,答案的准确性特别重要。

   二、阅卷流程

   评卷、仲裁、质检,采用“双评”加“仲裁”,最后是“质检”的三重保险的阅卷模式,这种模式让高考阅卷更加公平、公正,也更加准确,考生往往比平时有更好的成绩。

  试评和正式阅卷:由于阅卷之处,阅卷老师比较认真而且对答案的理解不透彻,导致阅卷给分比较苛刻,这在高考中影响不大,因为高考有试评。阅卷老师在评卷之前先培训明确评分细则,然后进行试评(12号下午)试评的结果不作为考核依据,在正式阅卷中,严格按照评分细则阅卷。

  三、阅卷给分标准

  在标准答案的基础上,由阅卷组长把关对相应试题的评分标准进行细化,并把题目的多种解答方法和每一个得分点都列出来,把分值细化到1-2分,制定评分细则。只要是评分细则认可的就给分。高考阅卷评分原则,比起平时老师阅卷,更加强调知识点的把握,更加客观,评分本着“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的原则。寻找得分点,通过“见点得分”,“踩点”得分,上下不受牵连。

四、阅卷过程:

  阅卷要速度更要公正,可以说是考生经历过的最公正的一次阅卷。每份答卷先由两名阅卷老师评分(双评),而且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分数,两名阅卷老师不是固定组合,电脑随机派送,若两人所给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数学科要求大题总分不超过1分),那就是有效分数,两个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分,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两人所给分数超出一定的范围(总分误差超过1分),由第三个人重新评阅(仲裁),也就是由小组长裁定,以仲裁分数为最后分数(小组长给的分数)。而仲裁分数与评卷分数差,将记录第一次评卷的两个老师的有效率,如果误差太大(误差超过2分),将记为“恶评”, “恶评”作为考评阅卷老师的重要依据,对恶评率高的予以解聘,并且将解聘报告反馈到评卷老师所在的教育局和学校。这样,可以避免较大失误,相对来说,评分更加公正准确,使误差降到最低,并且有效地控制了感情分数的出现。阅卷小组领导反复强调一定严格执行评分标准,不能有任何变通。

五、阅卷工作量大,任务重,压力大,阅卷老师很辛苦!眼睛痛、肩颈痛、手指痛、屁股痛......精神上的累和身体上的痛交织着一起,如果你的卷面不是那么清晰明确,就不要怪老师无情了。

相对于前期的工作,高考阅卷并不神秘,参加过阅卷的老师,都会有诸多感悟和感慨,了解这些“内幕”,有助于避免一些低级失误,增加考试技巧。


赢在高三


距离高考就一个月了,高考阅卷也随之而来,无论家长和考生都很关注高考阅卷,毕竟分数决定学子的命运和前途。之前已经有人回答了有关老师的构成和阅卷方式等。我曾多次参加高考阅卷,去年就参加了河北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工作,我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做一些补充。

1、作文都是一线教师在阅,而且当年教高三老师是不允许去阅卷的,应该是避嫌吧!年龄太大的老师,应该是45岁以上,也就没有阅卷资格了,应该考虑到工作强度太大,担心这些老师身体吃不消吧。研究生是不允许阅作文卷,可能考虑到经验问题的。

2、阅卷之前,要进行详细的培训,按照作文评分标准,专家组老师逐项解读,带领阅卷老师明确阅卷规则,统一打分标准。并且会找出一些样卷,按照标准逐篇逐项解读示范,当然这些样卷绝对是不允许老师记录拍照的,绝对是不能外流的。据说,有些老师会背过一两篇样卷,然后回去默写出来,当然只能用于自己的教学,是绝对不敢公开发表或散播的,因为有保密要求。

3、然后用将近两天的时间进行试评,一开始不让老师考虑速度,而是准确揣摩评分细则,争取标准统一。在试评过程中,组长一直巡视,对于一些不好把握的试卷,组长会及时给予指导。

4、在正式评卷过程中,组长也会一直监控老师的评卷数据,如果分数过于集中或偏高偏低,组长就会提醒阅卷老师,适当做出调整。并且在阅卷过程中,组长也在巡视,只要有老师求助,随时答疑解惑,做出指导。

5、阅卷结束后,老师在培训时做的笔记,还要上交,应该是出于保密的要求吧!特别说明的是,语文作文在培训时,不直接发培训细则,而是要求老师一句一句记笔记,我想这应该是为了让老师有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从而能更准确地掌握评分标准吧!



最后,我想提醒同学们的是,评卷时,虽说对书写要求只要字迹清晰即可,可是在真正评卷时,字迹美观、文面整洁的作文绝对是有优势的。而且,作文评分是不轻易判跑题的,因此写作时一定要和材料有关联,不要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道道快谈


我个人接触过几个参与过高考阅卷工作的批卷人,所以可以透露一点干货。

很多人说高考阅卷很草率,这绝对是不负责的谣言。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是:高考的阅卷量极大,人手有限,这导致阅卷过程很草率,比如什么一个屏幕10秒之类的说法。

实际上,高考是中国目前最为公平,最有信度与效度的考试,没有之一,因此阅卷过程的公平是重中之重。

参加高考阅卷的主力军有来自各个中学的老师,大学的研究生,以及大学老师。但后两者比起中学老师来说,相对较少。考试结束之后,受邀的阅卷老师会集中到阅卷地点报到,没收通讯器材。

在具体的批改方式上,每道题都由一个阅卷小组负责,有监审组负责把关。很多题目都是两组人改,一旦出现两组判分不一致,且相差较大,就会被系统自动送交到监审组定夺。

而具体的改卷过程是这样的:客观题不用说,都是答题卡,我这里说的是主观题。先是扫描试卷的答题块到电脑,阅卷老师通过随机的派送来阅卷,一个题目通常会交给两个人来阅卷,并且是随机的两个人。两个人判分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则取平均分,差别过大,会交给监审组,都是有比较权威的老师坐镇,然后把这些题目做一个二审。

而如果一个老师瞎改,必然她改的分数和其他人总是不一样,于是会被频繁送交评审组,这样系统就会报警,提示这个老师改的卷子总是有问题,那么就会人工审查,如果发现这个老师就是不负责任,那么他会被马上吊销资格,发回原学校,并且被作为教学事故通报,而且一年的先进评优基本上也没了。因此,即便不为学生考虑,为自己的前途考虑,阅卷老师也绝对不敢自己瞎改。

在这样的情况下,阅卷老师是非常辛苦的,一位80后老师跟我说:他因为改卷子过于细致,进度太慢,被组长警告批评。既不能草率太快,也不能太慢,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个别同事,因为高强度的压力,甚至晕厥。

知道了这些情况,相信我们应该对阅卷老师多一份理解吧。

坚持优质原创,向你分享我的经历和见解。如果您喜欢我的答案,就请点赞和关注,并在评论区发表高见吧!


佩子临


机器如何阅卷

每年的高考生这么多,有海量的高考试卷需要批阅,当然对于一些客观题来讲是要进行电脑扫描。比如说选择题部分用涂卡笔来涂正确的选项,如果考生没有按规定来完成答题,后果是很严重的。比如说:

★不使用2b铅笔或者规定的2b铅笔,那么扫描出来的结果是空白,也就是不得分。

★如果用蓝色水笔来答题,那么扫描出来的字迹很浅,肯定影响你的结果。

★画图没使用规定铅笔,或者下笔太轻,那么扫描出来的结果也很不明显,比如说物理题目当中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之间的连线。

★千万不要超出答题区域



老师如何阅卷

老师的阅卷主要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部分主要分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客观题部分由人工网上阅卷完成,但主观题部分的答案就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这个时候机器完成不了,只能靠阅卷老师来完成。而且在改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争议。



所以在高考中,一般每道题有两位老师独立完成评分,而且系统会对两个老师评分结果设置一个误差,假如两位老师的评分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就按平均分来取最终结果。如果超出了误差范围,那么就会交给第三个阅卷老师来仲裁,作为最终的结果。允许误差范围要按题型来划分,一般都是在一分以内。

关于高考阅卷,我将知道的一部分告诉大家。而且考生自己的在校老师或班主任肯定也会不厌其烦的强调考试注意事项,这些东西肯定也会对大家有用,所以不要轻视。


爱学自习室


马上高考了,这个问题很及时,了解一下高考阅卷的情况,可能会让你多得几分,少失几分。其实电脑阅卷归根结底还是人工阅卷,人工判分。一、召集全体阅卷人员开动员会,讲阅卷纪律,各小组分工,商讨评分标准。


二、电脑阅卷首先将试卷扫描到电脑上,该用2B铅笔涂的一定安要求涂,以防不能扫描。书写时要用规定的黑色笔,要书写在答题框内,框外不能扫锚。三、规范答题。阅卷工作量大,任务重,字迹不清,符号不标准,极有可能按错误处理,阅卷老师阅卷速度快,没时间给你细细把量。

四、别空白。如果题目较简单,改阅要求够严,能扣分就扣分,题目较难,能不扣分不扣分,这就要求同学们答题时书写干净,给阅卷老师好印象,不会的也别空,用紧密相关的内容凑上去,撞上一个是一个。五、公平公正。有争异的题目往往是分三组阅同一题目,每人分值相差不大取平均分,相差较大重新阅。


等待2084553


高考录取现场我倒是去过,保安、警察、武警三层值守,非常严格。但是高考阅卷现场还真没有机会见识过。不过据参与过阅卷的朋友说过以下几点我们不知道的。

一、阅卷地点。低调而神秘,往往在某大学圈一栋楼进行封闭。

二、电脑阅卷环节。也就是答题卡的评判。目前的答题卡识别采用的是红外感应石墨(好像是这个词)技术,对涂抹区域的浓度和区域有一定的要求,HB、2H太硬,炭浓度低;3B、5B炭浓度太高,容易沾到其他答题卡上发生故障。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求用2B铅笔,均匀涂抹答题框的原因了。

三、人工阅卷环节。据她介绍说主观题部分都是两名阅卷老师批的,如果二人的分差在2分之内,则取二人的平均分。如果分差超过2分,则会随机分给第三名老师。第三名老师的分差与谁小就取他们二人的平均值。例如一道题甲给10分,乙给9分,那这道题的得分就是9.5分。如果这道题甲给10分,乙给7分,那这道题就会随机分给丙,丙如果给8分,那最终就是7.5分,如果丙给9分,那最终就是9.5分。所以查分发现自己有0.5分的情况不是你实际得到的分,而是取的平均分。如果分差超过5分的话就属于分歧题了,需要巡视组来评判。不过据说很少遇到。还有每一个阅卷老师是不知道自己手里这张卷是一批、二批或者三批的。

四、零分卷其实很难出现的。除非是真的一个一都不写,或者被评为作弊卷,否则零分卷比满分卷要难出的多。所以网上流传的一些零分作文其实都是胡乱编的,找个噱头博人眼球罢了。

五、参与阅卷的老师是不能回家的,都要集中吃、住。

六、高考阅卷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严肃的事,所以有流传说字迹不工整扣分,答题不严肃扣分什么的是不可能的,只要你的答题点正确,该给的分还是会给的。阅卷老师是不能掺杂个人喜好和主观意愿的。

没参加过高考阅卷,都是道听途说,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专业老师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