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高考試卷的批閱是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

用戶93914590345


高考試卷,實際上是考生和閱卷者進行的對話。瞭解高考閱卷程序和標準,有針對性的準備,在高三衝刺階段還是很有意義的。

一、閱卷老師構成

  高校教師,在讀研究生,中學教師這三部分構成,且中學教師比例很少,這樣雖然保證了閱卷的進度,但是研究生閱卷往往沒有一線教師靈活,所以,答案的準確性特別重要。

   二、閱卷流程

   評卷、仲裁、質檢,採用“雙評”加“仲裁”,最後是“質檢”的三重保險的閱卷模式,這種模式讓高考閱卷更加公平、公正,也更加準確,考生往往比平時有更好的成績。

  試評和正式閱卷:由於閱卷之處,閱卷老師比較認真而且對答案的理解不透徹,導致閱卷給分比較苛刻,這在高考中影響不大,因為高考有試評。閱卷老師在評卷之前先培訓明確評分細則,然後進行試評(12號下午)試評的結果不作為考核依據,在正式閱卷中,嚴格按照評分細則閱卷。

  三、閱卷給分標準

  在標準答案的基礎上,由閱卷組長把關對相應試題的評分標準進行細化,並把題目的多種解答方法和每一個得分點都列出來,把分值細化到1-2分,制定評分細則。只要是評分細則認可的就給分。高考閱卷評分原則,比起平時老師閱卷,更加強調知識點的把握,更加客觀,評分本著“給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據”的原則。尋找得分點,通過“見點得分”,“踩點”得分,上下不受牽連。

四、閱卷過程:

  閱卷要速度更要公正,可以說是考生經歷過的最公正的一次閱卷。每份答卷先由兩名閱卷老師評分(雙評),而且彼此看不到對方的分數,兩名閱卷老師不是固定組合,電腦隨機派送,若兩人所給分數在一定的範圍內(數學科要求大題總分不超過1分),那就是有效分數,兩個分數加起來取平均分,就是該答卷的最後得分。如兩人所給分數超出一定的範圍(總分誤差超過1分),由第三個人重新評閱(仲裁),也就是由小組長裁定,以仲裁分數為最後分數(小組長給的分數)。而仲裁分數與評卷分數差,將記錄第一次評卷的兩個老師的有效率,如果誤差太大(誤差超過2分),將記為“惡評”, “惡評”作為考評閱卷老師的重要依據,對惡評率高的予以解聘,並且將解聘報告反饋到評卷老師所在的教育局和學校。這樣,可以避免較大失誤,相對來說,評分更加公正準確,使誤差降到最低,並且有效地控制了感情分數的出現。閱卷小組領導反覆強調一定嚴格執行評分標準,不能有任何變通。

五、閱卷工作量大,任務重,壓力大,閱卷老師很辛苦!眼睛痛、肩頸痛、手指痛、屁股痛......精神上的累和身體上的痛交織著一起,如果你的卷面不是那麼清晰明確,就不要怪老師無情了。

相對於前期的工作,高考閱卷並不神秘,參加過閱卷的老師,都會有諸多感悟和感慨,瞭解這些“內幕”,有助於避免一些低級失誤,增加考試技巧。


贏在高三


距離高考就一個月了,高考閱卷也隨之而來,無論家長和考生都很關注高考閱卷,畢竟分數決定學子的命運和前途。之前已經有人回答了有關老師的構成和閱卷方式等。我曾多次參加高考閱卷,去年就參加了河北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工作,我就我所知道的情況做一些補充。

1、作文都是一線教師在閱,而且當年教高三老師是不允許去閱卷的,應該是避嫌吧!年齡太大的老師,應該是45歲以上,也就沒有閱卷資格了,應該考慮到工作強度太大,擔心這些老師身體吃不消吧。研究生是不允許閱作文卷,可能考慮到經驗問題的。

2、閱卷之前,要進行詳細的培訓,按照作文評分標準,專家組老師逐項解讀,帶領閱卷老師明確閱卷規則,統一打分標準。並且會找出一些樣卷,按照標準逐篇逐項解讀示範,當然這些樣卷絕對是不允許老師記錄拍照的,絕對是不能外流的。據說,有些老師會背過一兩篇樣卷,然後回去默寫出來,當然只能用於自己的教學,是絕對不敢公開發表或散播的,因為有保密要求。

3、然後用將近兩天的時間進行試評,一開始不讓老師考慮速度,而是準確揣摩評分細則,爭取標準統一。在試評過程中,組長一直巡視,對於一些不好把握的試卷,組長會及時給予指導。

4、在正式評卷過程中,組長也會一直監控老師的評卷數據,如果分數過於集中或偏高偏低,組長就會提醒閱卷老師,適當做出調整。並且在閱卷過程中,組長也在巡視,只要有老師求助,隨時答疑解惑,做出指導。

5、閱卷結束後,老師在培訓時做的筆記,還要上交,應該是出於保密的要求吧!特別說明的是,語文作文在培訓時,不直接發培訓細則,而是要求老師一句一句記筆記,我想這應該是為了讓老師有個消化吸收的過程,從而能更準確地掌握評分標準吧!



最後,我想提醒同學們的是,評卷時,雖說對書寫要求只要字跡清晰即可,可是在真正評卷時,字跡美觀、文面整潔的作文絕對是有優勢的。而且,作文評分是不輕易判跑題的,因此寫作時一定要和材料有關聯,不要拋開材料另起爐灶。


道道快談


我個人接觸過幾個參與過高考閱卷工作的批卷人,所以可以透露一點乾貨。

很多人說高考閱卷很草率,這絕對是不負責的謠言。一個廣為流傳的傳說是:高考的閱卷量極大,人手有限,這導致閱卷過程很草率,比如什麼一個屏幕10秒之類的說法。

實際上,高考是中國目前最為公平,最有信度與效度的考試,沒有之一,因此閱卷過程的公平是重中之重。

參加高考閱卷的主力軍有來自各個中學的老師,大學的研究生,以及大學老師。但後兩者比起中學老師來說,相對較少。考試結束之後,受邀的閱卷老師會集中到閱卷地點報到,沒收通訊器材。

在具體的批改方式上,每道題都由一個閱卷小組負責,有監審組負責把關。很多題目都是兩組人改,一旦出現兩組判分不一致,且相差較大,就會被系統自動送交到監審組定奪。

而具體的改捲過程是這樣的:客觀題不用說,都是答題卡,我這裡說的是主觀題。先是掃描試卷的答題塊到電腦,閱卷老師通過隨機的派送來閱卷,一個題目通常會交給兩個人來閱卷,並且是隨機的兩個人。兩個人判分差距在一定範圍內,則取平均分,差別過大,會交給監審組,都是有比較權威的老師坐鎮,然後把這些題目做一個二審。

而如果一個老師瞎改,必然她改的分數和其他人總是不一樣,於是會被頻繁送交評審組,這樣系統就會報警,提示這個老師改的卷子總是有問題,那麼就會人工審查,如果發現這個老師就是不負責任,那麼他會被馬上吊銷資格,發回原學校,並且被作為教學事故通報,而且一年的先進評優基本上也沒了。因此,即便不為學生考慮,為自己的前途考慮,閱卷老師也絕對不敢自己瞎改。

在這樣的情況下,閱卷老師是非常辛苦的,一位80後老師跟我說:他因為改卷子過於細緻,進度太慢,被組長警告批評。既不能草率太快,也不能太慢,這樣的壓力可想而知:而個別同事,因為高強度的壓力,甚至暈厥。

知道了這些情況,相信我們應該對閱卷老師多一份理解吧。

堅持優質原創,向你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機器如何閱卷

每年的高考生這麼多,有海量的高考試卷需要批閱,當然對於一些客觀題來講是要進行電腦掃描。比如說選擇題部分用塗卡筆來塗正確的選項,如果考生沒有按規定來完成答題,後果是很嚴重的。比如說:

★不使用2b鉛筆或者規定的2b鉛筆,那麼掃描出來的結果是空白,也就是不得分。

★如果用藍色水筆來答題,那麼掃描出來的字跡很淺,肯定影響你的結果。

★畫圖沒使用規定鉛筆,或者下筆太輕,那麼掃描出來的結果也很不明顯,比如說物理題目當中電流表,電壓表,開關之間的連線。

★千萬不要超出答題區域



老師如何閱卷

老師的閱卷主要以主觀題為主,主觀題部分主要分為填空題和解答題。客觀題部分由人工網上閱卷完成,但主觀題部分的答案就靈活性和不確定性,這個時候機器完成不了,只能靠閱卷老師來完成。而且在改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爭議。



所以在高考中,一般每道題有兩位老師獨立完成評分,而且系統會對兩個老師評分結果設置一個誤差,假如兩位老師的評分結果在允許誤差範圍之內,就按平均分來取最終結果。如果超出了誤差範圍,那麼就會交給第三個閱卷老師來仲裁,作為最終的結果。允許誤差範圍要按題型來劃分,一般都是在一分以內。

關於高考閱卷,我將知道的一部分告訴大家。而且考生自己的在校老師或班主任肯定也會不厭其煩的強調考試注意事項,這些東西肯定也會對大家有用,所以不要輕視。


愛學自習室


馬上高考了,這個問題很及時,瞭解一下高考閱卷的情況,可能會讓你多得幾分,少失幾分。其實電腦閱卷歸根結底還是人工閱卷,人工判分。一、召集全體閱卷人員開動員會,講閱卷紀律,各小組分工,商討評分標準。


二、電腦閱卷首先將試卷掃描到電腦上,該用2B鉛筆塗的一定安要求塗,以防不能掃描。書寫時要用規定的黑色筆,要書寫在答題框內,框外不能掃錨。三、規範答題。閱卷工作量大,任務重,字跡不清,符號不標準,極有可能按錯誤處理,閱卷老師閱卷速度快,沒時間給你細細把量。

四、別空白。如果題目較簡單,改閱要求夠嚴,能扣分就扣分,題目較難,能不扣分不扣分,這就要求同學們答題時書寫乾淨,給閱卷老師好印象,不會的也別空,用緊密相關的內容湊上去,撞上一個是一個。五、公平公正。有爭異的題目往往是分三組閱同一題目,每人分值相差不大取平均分,相差較大重新閱。


等待2084553


高考錄取現場我倒是去過,保安、警察、武警三層值守,非常嚴格。但是高考閱卷現場還真沒有機會見識過。不過據參與過閱卷的朋友說過以下幾點我們不知道的。

一、閱卷地點。低調而神秘,往往在某大學圈一棟樓進行封閉。

二、電腦閱卷環節。也就是答題卡的評判。目前的答題卡識別採用的是紅外感應石墨(好像是這個詞)技術,對塗抹區域的濃度和區域有一定的要求,HB、2H太硬,炭濃度低;3B、5B炭濃度太高,容易沾到其他答題卡上發生故障。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求用2B鉛筆,均勻塗抹答題框的原因了。

三、人工閱卷環節。據她介紹說主觀題部分都是兩名閱卷老師批的,如果二人的分差在2分之內,則取二人的平均分。如果分差超過2分,則會隨機分給第三名老師。第三名老師的分差與誰小就取他們二人的平均值。例如一道題甲給10分,乙給9分,那這道題的得分就是9.5分。如果這道題甲給10分,乙給7分,那這道題就會隨機分給丙,丙如果給8分,那最終就是7.5分,如果丙給9分,那最終就是9.5分。所以查分發現自己有0.5分的情況不是你實際得到的分,而是取的平均分。如果分差超過5分的話就屬於分歧題了,需要巡視組來評判。不過據說很少遇到。還有每一個閱卷老師是不知道自己手裡這張卷是一批、二批或者三批的。

四、零分卷其實很難出現的。除非是真的一個一都不寫,或者被評為作弊卷,否則零分卷比滿分卷要難出的多。所以網上流傳的一些零分作文其實都是胡亂編的,找個噱頭博人眼球罷了。

五、參與閱卷的老師是不能回家的,都要集中吃、住。

六、高考閱卷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嚴肅的事,所以有流傳說字跡不工整扣分,答題不嚴肅扣分什麼的是不可能的,只要你的答題點正確,該給的分還是會給的。閱卷老師是不能摻雜個人喜好和主觀意願的。

沒參加過高考閱卷,都是道聽途說,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專業老師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