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厉害了!济宁又得了个全省第一

济宁气质

2017年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居全省第一位,南四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已连续15年得到改善,跻身全国14个水质良好湖泊行列……昨日,济宁市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还重点介绍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水环境治理工作和中央、山东省环保督察工作的情况。

日前,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状况:“2+26”通道城市

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53~102微克/立方米,平均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济宁PM2.5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1.5%,在2+26个通道城市中PM2.5浓度均值排名第4位,重污染天数12天,较2016年秋冬季减少1天,位居京津冀传输通道城市第11位,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改善目标。

去年: 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位居全省第5位

比2016年同期下降了23.3%,较2013年的121微克/立方米下降了65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到53.7%,全面完成了国家大气考核下达的63微克/立方米目标任务,位居京津冀传输通道城市第1位。同时,2017年我市优良天数位218天,同比增加了12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37,同比改善11.5%。

今年第一季度: 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位居全省第7位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1%,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13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55,位居全省第6位,同比改善13.6%。

去年,我市在山东省率先出台河长制问责办法,建立了“市级河长一季度一督查、县级河长一月一督查、乡级河长一周一检查、村级河长一天一巡查”机制。

面源污染治理方面:

先后组织河道排查整治、渔业养殖整治、城区黑臭水体整治、非法小码头取缔、沿湖沿河畜禽养殖清理等一系列行动,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7222家。

工业企业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面:

对10家重点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120家重点排水企业均安装在线监控并实现达标排放。全市23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99.5万吨,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并加装COD、氨氮、总磷、总氮在线监控设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以上。

小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方面:

针对部分不能稳定达标的河流,全面开展清淤疏浚、截污导流、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工作。新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3处,全市修复及建设人工湿地已达52处、30万亩。去年全市18个国控断面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均值为5.21mg/L、氨氮均值为0.325mg/L、总磷均值为0.099mg/L,达到国家规划水质目标。

厉害了!济宁又得了个全省第一

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

原环保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25轮共督查我市6457个点位,发现问题878个,问题占比13.6%,我市督办问题最少,问题比例最低,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2017年3月27日至4月15日

省环境保护督察组第二组对我市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督察组于2017年6月1日向济宁市委、市政府反馈了27项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20项,阶段性整改(是指在整改过程中涉搬迁、工程建设等)7项。

2017年8月10日至9月10日

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东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17年12月26日向山东省委、省政府反馈的23项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9项,阶段性整改14项。

为保证办结质量,我市实行“一案三交”,即同时移交有关县市区、市直部门、纪委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处理,要求标星号(即群众关注度高、处于敏感区域的污染点)的重点交办案件,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核实,把边督边改及自查自纠贯穿环保督察全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