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核潜艇扛得住海啸的袭击吗?

6爷祁石晓天


核潜艇能扛得住海啸吗?看看海啸的能量,答案不置可否

核潜艇能扛得住海啸吗?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海啸的原理和核潜艇的工作范围。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

而核潜艇如果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或者是巡航导弹核潜艇的话,其工作海域均在海平面以下300-600米,属于中-深海范畴,而且一艘核潜艇长度不超过200米,宽不超过20米,也就是说当所在的区域正好是海啸经过的地方的话,海啸波就如同光透过玻璃原因,虽然有影响但是微乎其微。并且海啸波在海水深处能量损失很小,并且能通过很多地方,核潜艇对于海啸来说,不过就是个大号的鱼类罢了。

所以在深海中,核潜艇在海啸面前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罢了。不过在近海停泊甚至是锚泊的核潜艇面对着将近10米高的海浪,核潜艇损坏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船舶,还是那句话: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并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利刃号


如果是在50米以内的近岸浅海,而且海啸规模比较大,那就很危险了。


地震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海水震荡波(每小时500-1000公里)由深海向近海推进时,由于海底突然变浅,海水会被推挤成巨浪,从而形成海啸。在浅水区时,核潜艇遭遇这种巨大海流,很容易失去控制,并与海底礁石相撞。



一般来说,远海深水区不会出现海啸,所以核潜艇是安全的。但只要是海啸,肯定是发生在浅水区,所以不要指望潜艇能扛得住,除非是那种毛毛雨般的小海啸。


核潜艇的航行,也很大程度上依赖洋流。它们实际上也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家伙。像海啸这种威力远超过洋流的东西,仅靠螺旋桨的推力,基本上是无谓的抵抗



陶式防务评论


核潜艇扛海啸?别逗了,别在痴人说梦了,人永远无法跟大自然较量,甭管是多少万吨的排水量,在海啸的大浪中都只是一叶扁舟。下面咱们就通过美俄两国的核潜艇来举例说明!

美国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

水下排水量6927吨,艇长109.7米,洛杉矶级核潜艇采用的是HY-80型高强度钢材,极限下潜深度可达530米。洛杉矶级核潜艇的动力源于S6G型压水核反应堆,能够提供35000马力的功率,S6G型压水堆使用的是长寿命堆芯,工作寿命长达12年,可使该级核潜艇的续航力达40万海里左右,另外洛杉矶级还安装有两台汽轮机。






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

亚森级核潜艇在西方军事界称为“世界最先进攻击核潜艇”。亚森级核潜艇水上排量8600吨,水下排量13800吨,船体采用双壳体粗水滴形设计,并分为10个水密舱室。其下潜深度超过600米,续航力为100天,单桨推进,水上航速16节,水下航速30-31节。





以同级别的潜艇为参照,两国的核潜艇已经是“佼佼者”了,但是面对大自然强大又可怕的毁灭力量,核潜艇恐怕也只能望海兴叹了,何况海啸是由海底地震造成的,海底地震势必造成水纹、海况、声纳一片混乱,无论在海面上或是海底,核潜艇都难逃厄运。



栋哥游新疆


核潜艇能否扛得住海啸的袭击,要看潜艇的设计特性、海啸的等级以及在海啸发生时潜艇所处的位置。

首先必须要承认,任何先进材料建造出的机器,在承载外力的程度上都有着自身的极限。换句话说,如果遭遇了超级海啸,那么潜艇无论在什么位置上也难免要承载“灭顶之灾”:如果是2004年印尼特大海啸那种级别的强海啸,由于海啸发生时水体的能量级别,那么核潜艇无论在水面还是水下都非常危险。

相比之下,一般海啸发生时,如果潜艇位于水下,基本上不会面临较大的威胁;而如果位于水面,则有被水体卷携甚至“拍打上岸”的可能,这时潜艇很可能遭受严重的损害,甚至有艇毁人亡的危险。迄今为止,目前还没有出现过核潜艇遭遇海啸的情况,因此难以判断核潜艇究竟能否扛过海啸、以及在面对海啸时能否具有比常规潜艇更好的表现,但从核潜艇的艇身能够确保在数百米海深的水压下确保安全,可以确认核潜艇的艇身强度较高、在特殊海况下能确保一定的安全。

但核潜艇毕竟不能突破潜艇设计的一般规律,如果海啸的等级足够高,对核潜艇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这种等级的海啸,能毁掉的恐怕不只是核潜艇——毕竟,作为目前人类能够建造出来的最坚固的物体之一,核潜艇的抗毁能力几乎接近于人造工程抗毁能力的上限。能毁掉核潜艇的海啸,怕是会将一定范围内的人类文明成果毁灭个一干二净。


军机图



在水下乘坐潜水艇可以和夜间飞行的客机相提并论。除非你停下来想一想,否则你不会意识到自己在移动,你可以感觉到发动机的轻微振动(潜艇有蒸汽涡轮驱动螺旋桨),你可以感觉到潜艇的转弯或改变深度,就像飞机转弯或改变高度一样。



至于在海啸或暴风雨中潜航,如果没有拿到无线电天气预报,大多数艇员不知道外面的天气如何。 水面波能在水下传递三分之二波长深度,因为核潜艇一般操作深度是300米,这将需要150米的水面波。即使在12级台风中,海浪也没有那么高。海啸把水面波的高度猛增到了近100米,所以海浪影响水下不会超过30米。



在暴风雨或海啸的海面,乘坐潜艇会很不舒服。这种运动不利于椭圆形的艇体。但是潜艇有很大的正稳定性(可以抵抗滚动),并且有很高的位移/长度比。核潜艇长度超过90米,排水量5000吨以上。因此,将它翻转过来的波浪也将翻转所有的超级巨轮和航空母舰。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看到几个人的回答,都片面的以为海啸就是表面海浪,真的是对海啸一无所知!其实核潜艇能不能扛得住海啸,主要在于它所处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和它的深度以及离岸距离都有关系,并不是在海底就一定安全,也不是在海面就一定危险。

海啸作为一种恐怖的自然灾难,其威力不用多讲,海啸波的波长可以达到数百公里,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随随便便就可以超过700公里/小时,海啸波传递到海岸后掀起的水墙可以达到数十米高,1960年智利9级地震,其造成的海啸从南美洲一路横扫整个太平洋,在一万多公里外的日本沿岸都掀起了十多米的海浪,造成数百人死亡。

人类目前制造的最大核潜艇是苏联的台风级,排水量不过2.65万吨,在海啸以亿吨计算的海水冲击下,不管你是钢壳还是钛合金壳,都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如果真的要正面和海啸硬钢,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粉身碎骨,死相很难看,那如果不硬钢,核潜艇的处境如何?这个我们先得科普一下海啸成因,海啸主要分为火山、滑坡、地震三个成因,而大型海啸一般都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隆起型,由于地震导致海底地壳隆起,这一区域的海水被顶起后快速向低处流动扩散,从而形成海啸波。另一种就是下降型,这是因为地震导致海底地壳下陷,这一区域海平面相对来说就变低了,而周围的海水就会倒灌进来,当这些涌过来的海水撞到海底后就翻腾撞击形成了海啸波。不管是隆起还是下降,在震源处由于海水的运动非常剧烈,如果核潜艇处于这一区域很有可能会被海水上下翻腾,基本没有生还可能。
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我们所看到的海啸其实只是海啸在海岸的模样,海啸以海啸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虽然因为波长长,传播距离远,但是传播过程中其在由于海水较深,所造成的海平面倾斜并不明显,一般最多也就是几米而已,所以在海水较深的远海,海啸波通常波澜不惊,不为人知,也就是说如果核潜艇处于海啸波传递过程中的远海区域,那么基本上可以确保性命无忧。而当海啸波传递到近海时,它就展现出最恐怖的模样,由于海水深度陡减加之海岸的阻挡,海啸波造成的波浪在大陆架和近海区域会成几何数增加,从几米瞬间升高到几十米,这道水墙可以深入内陆几十上百公里,沿途所有树木、建筑都会被一扫而光,如果核潜艇在近海遇到海啸,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被冲上某个山头,然后登上新闻头版头条,里面的人能不能幸存就只能看造化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异常渺小!


军武吐槽君


海啸的破坏力主要在岸边才会释放出来……在大海上的海啸波甚至高度都不会超过1米。

所以在大洋上的航母和核潜艇只要不是在哪个岛边停泊或者正好在震源地,应该就不会有什么事。

换个思路想想嘛,每年海啸和海底地震那么多,海里也没见因此灭绝点海洋生物啥的啊……潜艇总比海洋生物强多了吧。

至于龙卷风……

潜艇肯定是不怕的。

但是像航母,尼米兹级可以硬抗12级台风,五级海况正常作业,五级以上就不行了,应该是人类抗风浪能力最强的船了。

所以12级以下还是不怕的。


每日国外趣闻


敲黑板划重点!核潜艇到底能不能扛得住海啸?且听小编道来: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海啸的级别:

第一:如果是一般的小海啸,基本没有什么破坏性,核潜艇这样的庞然大物当然扛得住。

第二:如果是大海啸,还要看核潜艇所处的位置:

1.如果处于危险区域,答案是肯定的扛不住!2.如果处于边缘区,则完全没问题。

2.海啸最高速度超过每小时700公里,可以形成几十米高的水墙,而且这种力量可以传导几十公里不衰减,可谓破坏力惊人。而且即使是核潜艇,下潜深度也不会超过1000米,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处在危险区域即使是核潜艇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扛不住破坏力巨大的海啸!除非处在海啸破坏力衰减后的普通海域。





东方红柒号


这个问题要看核潜艇在什么位置。如果核潜艇在水面航行,那么类似日本福岛的海啸估计可以扛一下,但是再剧烈一些的极端海啸,别说核潜艇,就是十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也扛不住!如果核潜艇在水下数百米航行,那么只要海啸影响深度达不到核潜艇所在位置,个人认为还是可以扛得住的。

美、俄部分核潜艇尺寸对比(除中间基洛级常规艇)

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台风级”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旁边的“阿库拉级”核潜艇(也是万吨级潜)看着小的可怜。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的海浪,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就形成了海啸!

日本福岛海啸


极端海啸想象图

海啸的破坏力主要来自于震荡波传递和巨型海浪的冲击!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可以以数百公里的时速在毫无阻拦的洋面上驰聘1万-2万公里的路程,掀起数十米高的巨浪,随海浪周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水面舰艇设计时考虑恶劣海况的影响,大型舰艇12级台风造成的巨浪都可以扛得住。潜艇在水面时的抗浪能力一般是不如水面舰艇的。因此,水面情况下,即使核潜艇也很难扛得住海啸。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抗冲击试验

但是,核潜艇在恶劣海况下是不会在水面挨海浪蹂躏的(除非坏掉或其他情况),它可以在水下数百米的稳定水域中躲避海浪的冲击。对海啸而言,如果水域水深足够,核潜艇在影响深度以下就不会有问题,但我们知道大型海啸发生条件之一就是水域狭窄,那么如果核潜艇正好在这些地方碰到海啸,那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水下航行的英国“机敏级”核潜艇


威呐解析


这个要看情况,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核潜艇的潜航深度以及海啸的成因,对于核潜艇来讲,不同潜艇的潜航深度是不一样的,浅一点的一般在200~300米左右,比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下潜深度为240米;深一点的能在水下400~500米的深度航行,美国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和俄罗斯的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的潜航深度更是达到了600米左右!

海啸,其实是由海底地震造成的(大于里氏6.5级的海底地震,震源深度超过50公里),当海底发生地震时,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通过海水以圆圈的方式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如果从海面上看过去,就是以海浪的形式传播,打个比方,就跟我们往水里丢一颗石头,然后产生的波纹一样,而这种传播方式基本上不损失能量,并且在大洋深处,这种浪高可能只有一两米,甚至连浪都没有,海面跟平时一样很平静,这是因为远洋处大海的深度很深,海浪在海底传播时没有什么阻碍,巨大的能量就隐藏在平静的海面之下!

但是,

当这种能量靠近岸边的时候,由于水下的海床上升,深度变浅,隐藏在水里的巨大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形成铺天盖地的巨浪,猛烈的冲击陆地,这就是我们所知的海啸,当然,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印象中海啸那巨大的破坏力,其实只有在登陆陆地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来,在大洋深处其实是比较平静的,因为这巨大的能量是被分散在众多的海水里,对于在水下几百米深处的核潜艇来说,海况没有到那种翻天覆地的情形,只要自己不触礁的话,是不会有事的!

当然,这是最好的情况,如果由于海底地震出现了海床下沉或者隆起的情况,那么这时海水会出现巨大的涌动,而核潜艇又刚好在这震源附近一片区域的话,可能就会由于海况的激变而出现各种事故,极大可能会触礁,甚至被急速下沉的海水直接带到深海海域,就跟遇到海水“跃变层”的情况差不多,如果深度大大超过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的话,那么这潜艇就没得救了!因此,潜艇能不能抗海啸要看自己所在的区域,以及海啸的海底地震的严重程度,当然了,以现在的技术,就算出现了海地地震,也能提前知道的,只要提前避开容易出事故的海域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