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馬雲力挺柳傳志,民營火箭首飛成功

馬雲力挺柳傳志,民營火箭首飛成功

商務部:不拿核心利益與美國做交易

5月1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中美之間的經貿合作是市場形成的,也是靠市場力量推動發展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中方將堅決捍衛自身利益,不會拿核心利益做交易。

同時,中方願意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擴大進口,也歡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來中國發展。希望美方取消不應有的貿易限制,實現互利共贏。(央視新聞)

|點評|從商務部昨天的發言可以看出,即使在中國派特使赴美商討經貿關係之際,中美兩國之間的談判仍有分歧,至少在核心利益上,雙方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商務部的表態也說明了一點,無論是中美貿易,還是任何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都應該以市場為主體地位,如果一味地拿國家核心利益作為交易,反而難以保護好自身利益。

工信部:加快推進5G技術產業發展

5月17日,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發佈《關於深入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2018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關於網絡降費優惠力度,意見提出,7月1日起取消移動流量“漫遊”費,移動流量平均單價年內降低30%以上,並進一步降低家庭寬帶資費、國際及港澳臺漫遊費。

關於5G技術,意見指出,紮實推進5G標準化、研發、應用、產業鏈成熟和安全配套保障,組織實施“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完成第三階段技術研發試驗。(第一財經)

|點評|在今年“流量降費”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情況下,工信部與三大運營商的動作都非常快。從具體措施來看,取消流量漫遊費和降低流量單價是最值得期待的兩點。

馬上就要到5G時代了,人們流量的平均使用量肯定還要增加,流量單價降30%算不算多?作為用戶,真正希望降下來的是每個月的賬單費用,如果這個降不下來,恐怕消費者很難感受到“提速降費”帶來的優惠。

馬雲潘石屹等企業家力挺柳傳志

5月16日,針對聯想“5G投票”事件引發的輿論風波,柳傳志先發出一封題為《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的內部信,隨後,他又錄製了一個音頻,對聯想被扣上“賣國賊”的帽子,極為憤慨。

對此,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首先表示,聯想在5G標準的投票過程中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並對聯想對華為的支持表示感謝;之後,包括馬雲、周鴻禕、潘石屹等數十位企業家表態,力挺柳傳志。(中國企業家)

|點評| 目前,聯想在兩年前5G編碼方案投票中的事實已經很清楚,那就是聯想在該支持華為的地方都支持了,唯一投給高通的一次,即使投給華為也改變不了結果。聯想在這事情上確實被刻意扭曲誇大了。

話說回來,當聯想遭遇質疑時,那麼多“吃瓜群眾”跟著起鬨,主要是因為聯想近年來的發展令人失望,在產品銷售上又存在價格差別。換句話說,聯想確實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但不是在投票這個事情上。

郭臺銘:富士康早就不是代工企業

5月17日,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表示,富士康十幾年前就不是代工了,在工業互聯網的加持下,富士康早就從代工企業轉型,目前富士康的生產機器全部連網,一天可以產生幾十個兆兆位的數據,“實體經濟的機遇來了”。

郭臺銘還表示,未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將遠遠超過消費互聯網平臺,甚至是“富可敵國”。據預測,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將創造82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一半。(澎湃新聞)

|點評| 關於富士康還是不是代工廠,其實問題本身爭論的意義不大。富士康一邊創新一邊代工,是對公司長遠發展的一種考慮。郭臺銘所力挺的,也不是單純的實體經濟,而是融入了互聯網基因的實體經濟。

在演講現場,還有個小細節,那就是郭臺銘上場時戴著一頂印有8K字樣的紅色帽子,其實代表著郭臺銘對投資的夏普8K電視的支持。而說到8K電視,則是未來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又一大基礎技術,這說明富士康從很早就開始重金押寶工業互聯網了。這也可以看作郭臺銘對富士康A股上市的一次站臺。

中國首枚民營商業火箭首飛成功

5月17日,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火箭OS-X型“重慶兩江之星”號,在中國西北某基地點火升空。該火箭設計製造商零壹空間總裁馬超表示,光學測量、雷達測量和遙感測控一切正常,達到預定試驗要求,可靠獲取全部重要試驗數據,試驗成功,全面達成客戶要求。

據悉,北京零壹空間成立於 2015 年 8 月,是中國第一家營業執照上寫著“運載火箭及其他航天器”的民營企業,專注於低成本小型運載器的研製、設計及總裝。(澎湃新聞)

|點評|和國外私營企業相比,目前中國民營商業火箭才剛剛起步,還有很大差距。就拿前段時間很火的Space X來說,現在已經能實現火箭回收了,這不僅意味著其技術的遙遙領先,同時還節約了發射成本,這對沒有雄厚資金支持的民營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當然,能看到中國第一枚民營商業火箭飛上天,還是令人振奮的,至少已經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這也讓外界看到了中國民間科技力量的實力。

螞蟻金服管理資產達2.2萬億元

5月17日,據外媒報道,在向潛在投資者披露的文檔中,螞蟻金服稱其用戶數量增長至6.22億。

此外,螞蟻金服財富管理業務管理的資產達到人民幣2.2萬億元(3450億美元),這一之前從未披露的數字,使得螞蟻金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者財富管理平臺。在這2.2萬億元資產中,餘額寶——全球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佔了1.5萬億元。(鳳凰科技)

|點評|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最大的公司,螞蟻金服在過去一年裡,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長。不過,如今政府對金融領域的監管加強,螞蟻金服在新環境下也面臨商業模式的轉型。

以前餘額寶一家獨大,現在又引入了兩家貨幣基金,以平衡關係,同時也是為了防止餘額寶資產過大而產生風險。畢竟,從長遠考慮,螞蟻金服應當擺脫餘額寶業務一枝獨秀的格局。

BAT無緣中國聲望排行榜top50

5月17日消息,根據獨立研究公司聲望研究院發佈2018年中國企業聲望排行榜,在155家中國和跨國公司中,英特爾公司排第一位,華為位居第二,谷歌排在第四位,蘋果排在第12位,阿里第60位,騰訊第91位,而百度則更加靠後,排在第125位。

據悉,這份調查面向3萬名中國消費者,受訪者根據他們對企業的信任、尊敬、欽佩以及好感度進行打分,平均得分就是企業的整體得分。(鳳凰科技)

|點評| 這份調查報告一出來,估計很多人都傻眼了,雖然像英特爾、華為和谷歌這些企業排名靠前能讓人理解,但既然調查的是中國消費者,無論從哪個方面,中國最出色的三家互聯網企業——BAT沒有一家進入前50,讓人不由地懷疑這份榜單的準確性。

從資料來看,該榜單是聲望研究院首次在中國發布相關榜單,或許這又是一次國外調研機構老毛病的重演,發佈報告前還是先認真調查一下中國市場吧。

騰訊亮眼財報帶動股價大漲

5月17日,在發佈亮麗的一季度財報之後,騰訊控股開盤大漲7%報424港元,拉動其市值大漲340億美元,盤中甚至一度超過阿里巴巴,重新成為亞洲上市公司“一哥”。截至昨日收盤,騰訊報收每股411港元,漲3.735%。

大和證券發表投資報告稱,騰訊第一季度“業績是一流的”,並將騰訊目標股價由港幣490元上調至530元。高盛將騰訊目標股價由港幣535元上調至546元。(鳳凰科技)

|點評|正如預料的那樣,昨天騰訊的股票開盤就大漲,還差點奪回了亞洲第一大上市公司的位置。漂亮的一季度財報讓不少看空者打臉,但也不能認為騰訊已經從低潮中走出來了。

前段時間,騰訊股價連續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漲得太猛了,而且外界對騰訊有不少質疑,這或許不是靠一份財報就能轉變的。對騰訊來說,現在股價的變化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投資的各項業務能否實現預期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