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的俄語、希臘語要把中國稱為契丹,而不是稱為宋朝?

江東汪郎


小塵與您共讀文史。


契丹,說起來大家都不陌生。契丹族在五代十國就已經建國,並逐步的擴大疆土,在我國北方成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俄國人和希臘人稱我國為契丹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契丹控制了中國通往西方的路途。北宋時期,東南都是一片汪洋,西邊是吐蕃和大理,北邊則是西夏和遼。南宋時期,金人接替了遼,讓遼西遷,建國西遼。西遼的地理位置和已經漢化的文化逐步傳到了西方。



由於金朝的不當統治,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蒙古,並一步步蠶食鯨吞歐亞大陸諸國(包括西遼),俄羅斯(當時叫基普羅斯)也在蒙古的統治。蒙古內部很多都叫中國契丹,契丹的稱呼也逐漸影響到了俄羅斯和希臘。


檀塵品史


為什麼歷史上的俄語、希臘語要把中國稱為契丹,而不是稱為宋朝?首先糾正問題裡的兩個錯誤哈。希臘語裡將“中國”稱為“Kina”,它是大家熟悉的China的一個變體,所以跟“契丹”是沒有關係的。而俄語等斯拉夫語言則不光是古代這樣叫,是直到現代還把“中國”稱為“契丹”,而且在中世紀,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曾把中國稱為契丹,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契丹”如何成了中國的名字?

客觀地說,在西方語言裡,China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契丹(關於China(支那)這個名字出現的淵源及其含義演變,桃花石雜談以前專文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秦”的音譯,最早出現在梵語之中,在公元前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西方的語言裡。

而契丹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可就要晚的多了。用“Kitay”(契丹)或者類似的詞來指代中國,是伴隨著公元10世紀契丹人崛起,建立遼朝而出現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這個詞從中世紀到近代前期,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China,成為了歐洲人指代中國用的最多的詞。

鼎盛時期的遼朝疆域

首先這個詞的來源當然是契丹的族名。而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今天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到中亞的廣大區域,其中包括中原地區的傳統領土幽雲十六州地區。因此在公元1000年前後中亞地區一些用突厥語族語言寫成的摩尼教文獻裡,就開始出現了“契丹”這個名字。但在許多突厥語族語言的文獻裡,“契丹”這個詞結尾的鼻音n被轉化成了y。

鼎盛時期的西遼疆域

而在遼朝被金朝滅亡之後,契丹這個詞在中亞地區卻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強化。因為遼朝滅亡之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西遷中亞,建立了西遼王朝。西遼王朝鼎盛時期成為了中亞各民族的共主。而耶律大石本人在契丹人裡屬於漢化程度最高的人,他是遼朝唯一一個通過漢文科舉考中進士的人,所以他建立的西遼王朝雖然地處中亞,卻一直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有很高的漢化程度。因此在西遼時期,西遼皇室始終是以中原皇帝的身份對中亞各族進行統治的。所以在中亞地區,西遼皇帝有時也被稱為“秦國汗”,在這時,“契丹”在很多中亞民族,乃至西亞的伊斯蘭教地區開始成為了“中國”的名字。當時在伊斯蘭教世界,曾有許多學者寫過世界上有五個偉大的君主,即阿拉伯、中國、東羅馬、印度和突厥,而在他們的眼裡,當時代表中國的就是西遼的皇帝,也就是契丹的皇帝。

用“契丹”代表中國的那幾百年

而“契丹”這個詞,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期傳到了歐洲,在許多的歐洲語言裡,也都出現了用“契丹”指代中國的情況。比如在英語、法語和德語裡,契丹被寫成Cathay,而在西班牙語裡契丹則被寫成了Catai。而讓契丹這個詞在歐洲語言里名聲大噪的人則是馬可·波羅。

後人繪製的《馬可·波羅遊記》世界觀地圖,如果光看《馬可·波羅遊記》,就會認為中國北面是契丹國,南面是蠻子國

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可並不是說自己去了China,而是說自己去了契丹,所以在歐洲,自馬可·波羅之後,始終都認為那個被馬可·波羅描繪的像天堂一樣的國家是契丹,而不是China。但《馬可·波羅遊記》卻也給歐洲帶去了一個持續了幾百年的誤會。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所描繪的年代,南宋還沒有滅亡,所以《馬可·波羅遊記》裡,一直把中國南方稱為“蠻子國”(Mangi),這導致歐洲在後來的幾百年裡一直認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存在著兩個國家,一個叫契丹國,一個叫蠻子國。

而後來這個“蠻子國”的概念又跟從印度和阿拉伯等海路傳到了歐洲的China聯繫在了一起,導致歐洲人在幾百年裡都堅信,契丹和China是兩個國家。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歐洲人憑耳聞加想像繪製的世界地圖裡,在代表中國的區域都長期畫有兩個不同的國家,即契丹和蠻子或者契丹和China。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之大其實是遠遠超過了現代普通人的想像的。

哥倫布的《馬可·波羅遊記》,上面的筆記是他親筆所寫


比如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就是《馬可·波羅遊記》的鐵桿粉絲,航行的時候還總帶著一本,不時翻閱。而我們現代說他航行的目標是希望能航行到中國或者印度,但其實在他的觀念裡,自己航行的最終目標是要到達“契丹”。所以在到達美洲之後,因為他自己也感覺美洲和馬可·波羅筆下的契丹不一樣,所以他曾多次對別人說自己到達的土地是蠻子國,而蠻子國和契丹國接壤,因此他也堅信自己很快就能到達契丹。

China與契丹是什麼關係?這是個問題!

所以一直到公元16世紀,歐洲人從海路真正來到了中國之後,這種誤解都還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在公元1513年葡萄牙人歐維士第一次抵達中國的土地,到達珠江口時,他們都按照當時流行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稱呼,將中國稱為了China。但在當時,這些最早來到中國的歐洲人根本沒有把China當成契丹。而其實在他們的觀念裡,“契丹”才是那個他們通過《馬可·波羅遊記》知曉的中國。

一份1570年歐洲人出版的地圖,裡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東南沿海地區被稱為China,中國內陸地區都被稱為Cataio,也就是契丹

當然促成他們這種誤解的原因,除了他們對中國的政治與地理不瞭解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曾記載,契丹有大量基督教徒的存在,但他們在China卻連一個基督教徒都找不到,所以他們認為這根本不可能是同一個國家。現代研究一般認為,因為馬可·波羅未必親自到過中國,所以他對中國的描述很多來自西亞和中亞地區的伊斯蘭教徒,而有些伊斯蘭教徒在中國看見中國的信仰不是伊斯蘭教,而且有些祭祀活動和他們也一知半解的基督教儀式有點像,所以以訛傳訛,使《馬可·波羅遊記》裡有了中國基督教徒很多的記載。另外在元朝時,有一些蒙古部落也信仰基督教,還有大量來自東歐的色目人在中國生活,可能也是《馬可·波羅遊記》記載中國基督教徒數量很多的原因。

而歐洲人搞明白China和契丹是指同一個國家則也費了許多周折。首先意識到自己從海路來到的China可能就是契丹的歐洲人是中歐歷史上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他在公元1582年從澳門抵達中國,然後開始由南向北遊歷中國各地。最初他也仍然認為自己到的只是China,只要一直向北走,總會走到契丹。但越往北走,他就越感到不對,並開始懷疑契丹和China是不是隻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當時他還非常認真的通過幾個角度進行分析,以支持自己的“假說”:一是長江橫貫China,而這和馬可·波羅說的契丹一樣,二是馬可·波羅說契丹就在北方草原的南面,而據他聽說China和北方草原之間並不存在其它國家。三是在China從來沒人聽說過Cathay(契丹)這個“北方鄰國”。

而他的這種疑惑在他於公元1598年到達北京之後終於得到了證實。在這他在客棧裡遇到了一群可能是來自西域的穆斯林商人,他們非常肯定地告訴利瑪竇,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大契丹”(Great Cathay)。這才使利瑪竇確信,China就是契丹,只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然後與他同行的其它一些傳教士立馬通過信件把這個“特大新聞”傳遞給當時在印度果阿的葡萄牙亞洲殖民地總部。

專程來中國考證了契丹就是China的本託·德·古伊斯


但在印度的其它傳教士卻打死也不相信利瑪竇他們的這種說法,其原因上面已經提到了。而他們為了驗證利瑪竇他們的說法,專門派了一個名叫本託·德·古伊斯的人從陸路前往契丹,以確認契丹到底是不是China。結果古伊斯一路從阿富汗翻越了中亞的巴達克山,在公元1605年抵達了今天新疆的喀什。在喀什,他遇到了一群剛從北京帶著貨物回來的商人,結果這群商人告訴他的話和利瑪竇他們在北京客棧裡聽到的話竟然一模一樣,所以現代有學者認為,有可能古伊斯遇到的那群商人和利瑪竇在北京遇到的是同一群商人。古伊斯最終來到了甘肅的肅州,但在等待明朝官方批准其前往北京期間生病死了。不過他的隨行人員最終把他們也證實契丹就是China的消息傳了回去。

一張公元1610年的地圖,還是硬在China北面擠出了一個契丹

但利瑪竇和古伊斯的發現還是沒能立即改變歐洲人對中國根深蒂固的認知,在公元17世紀初歐洲出版的許多地圖上,都仍然繪製有和China不同的“契丹國”,而它的地點有的是位於中國東北地區,有的則是緊挨著長城。而直到公元1650年代之後,China就是“契丹”的結論才在歐洲得到了廣泛接受,用“契丹”稱呼中國才逐漸在西歐語言裡消失了。但Cathay這個詞在現代英語等歐洲語言裡仍然存在,通常都是在一些詩歌裡代指中國。


而最後我們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為什麼在很多斯拉夫語言裡還把中國叫“契丹”。其實剛才桃花石雜談已經間接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契丹”是從中亞乃至北亞陸路傳到歐洲的稱呼,而斯拉夫民族興起較晚,又生活在歐亞草原周邊,所以他們對中國的瞭解就是來自這唯一途徑。他們從未從海路到過中國,所以他們的概念裡並沒有從海路傳來的China這個概念,因此沒有過西歐人曾經的困惑和澄清過程。在他們眼裡,中國從一開始就是“契丹”,所以沒有更改稱呼,澄清混淆的需要,改稱呼反而會使他們產生混淆,所以他們直到現代還在沿用“契丹”這個對中國的稱呼。


桃花石雜談


大家對俄羅斯再熟悉不過了。幾個標籤: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佔領清朝地盤最多的國家,和咱們國家這幾百年的歷史可以說糾纏不清。實際上,俄羅斯和咱們國家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非常的相似,這個朝代就是遼朝。

有人可能會說:俄羅斯和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八竿子也打不著,怎麼會相似?先說一件事,俄羅斯與遼朝的關係這輩子可能都分不開了。有熟悉俄語的朋友,應該知道俄語對咱們國家的稱呼,發音就是“契丹”。換言之,在古代的俄羅斯人看來,“契丹”就是咱們國家。這個其實也很好理解,遼朝以南的宋朝雖然經濟發達,但疆域太小,影響力不大,無法對歐洲的俄羅斯造成什麼影響。遼朝是個足能與宋朝相抗衡的大國,又位於咱們北部,距離俄羅斯近,俄羅斯能受到遼朝的影響。

俄羅斯與遼朝的相似之處,首先說面積。俄羅斯面積1709.82萬平方公里,橫跨歐洲和亞洲,面積為世界各國之最。俄羅斯是個東西較長,南北較窄的國家。俄羅斯最西部與俄羅斯最東部的距離,長度竟達約9000公里。俄羅斯從最東到最西,橫跨了11個時區。當俄羅斯最東部的人們還在夢鄉的時候,俄羅斯最西部聖彼得堡的人們早就是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了。

遼朝面積也不小,達到489萬平方公里。更巧合的是,遼朝也是一個東、西較長,南、北較窄的國家。

遼朝成立於公元917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公元926年滅渤海國,公元936年得到石敬瑭所獻的幽雲十六州。遼朝最強盛時,疆域最南以天津,河北霸州、徐水,山西應縣一線與北宋為界。然後,遼朝與西夏以黃河,今甘肅與外蒙的分界線為界。

遼朝疆域最東,包括現被俄羅斯控制的外東北以及庫頁島,以東朝鮮半島的東北角。遼朝疆域最北,約包括現在的外蒙古全,最西到了哈薩克斯坦的東北部。

俄羅斯橫跨歐洲和亞洲,而亞洲部分的面積約有1276萬平方公里(西伯利亞及遠東),但本質上,俄羅斯還是一個歐洲國家。即使是住在日本聲稱為其所有的那四個島上的俄羅斯人,他們也認為自己是歐洲人,而不會說自己是亞洲人。

俄羅斯面積大,但人口少,現在只有1.44億人,而且人口增長一直不高。而這1.44億人,大多數都住在面積只有約400萬平方公里的歐洲部分。比如俄羅斯從清朝割走的100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上,只有約700萬俄羅斯人居住。庫頁島面積7.64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約50萬。

綜合來看,俄羅斯人口是西多東少。而遼朝恰好相反,是東多西少。關於遼朝人口到底有多少,學術界始終沒有統一的數字,但有一種觀點認為遼朝人口最盛時,約有900萬人。

圖-俄羅斯人

如果這個數字是真實的話,那麼,遼朝這900萬人,絕大部分都居住在東部的西京道(山西大同及附近地區),南京道(北京、天津及附近地區)、中京道(蒙、冀、遼三省交界地區)、東京道(遼東)地區。尤其是漢地幽雲十六州,這裡人口非常稠密,是遼朝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以上這些地區之外的東部地區,人口自然不如這些地方多,但要比西部多不少。遼朝的西部,是廣闊的蒙古高原,這裡水草豐盛,但自古以來人口就不多。現在的蒙古國,人口也就317萬人,而首都烏蘭巴托(舊稱庫倫)人口就達143.5萬人。遼朝時的蒙古高原是肯定不可能有300萬人的。

俄羅斯和契丹還有很多巧合。俄羅斯海岸線漫長,但是,戰略地位不是太高的北冰洋海岸線太長。而俄羅斯最看重的芬蘭灣(聖彼得堡)和黑海,都是大西洋的附屬海,距離大西洋“本水”非常的遙遠。比如俄羅斯船隻從聖彼得堡去大西洋,需要出芬蘭灣,波羅的海,經丹麥與瑞典之間的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丹麥與挪威之間的斯卡格拉克海峽,再經過英國與挪威之間的北海才能達到。而這一路上沿岸的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瑞典、丹麥、挪威和俄羅斯的關係都不怎麼樣,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對俄羅斯是咬牙切齒的痛恨。英國更不用說了,全力配合美國圍堵俄羅斯。也就是德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相對緩和一些。

圖-俄羅斯人

如果俄羅斯船隻從黑海進入大西洋,需要經過土耳其完全控制的土耳其海峽(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然後經過希臘的愛琴海海域,向西橫穿整個地中海,再經過英國有足夠能力“鬧出點動靜”的直布羅陀海峽,可謂險關重重。

在一千多年前,海上活動還不像現在這麼重要,但遼朝的海岸線全也在附屬海,也就是日本海。遼朝的船隻要出入太平洋,必須經過日本列島間的各個海峽。

圖-蒙古國

另外,遼朝與南方的大國北宋之間有一個緩衝國,就是割據山西中部的北漢。遼朝對北漢雖也是經常搜刮,但在戰略上也是全力保護。只不過,宋太宗趙光義討伐北伐的意志極為堅決,於公元979年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滅掉北漢。俄羅斯與中國之間也有一個緩衝國,因太有名,就不作過多介紹了。


地圖帝


歷史上俄語、希臘語稱為契丹,到現在俄羅斯還是把中國稱為契丹。我就簡單說我從書籍上所瞭解到的。

1124年夏,耶律大石負氣遼天祚帝,帶領200親兵逃離遼國往西域,自立為王,1134年建立西遼。1141年率西遼軍隊在卡特萬戰役中擊敗十萬中亞聯軍,使塞爾柱帝國的勢力瞬間回到解放前,關鍵就是在這卡特萬戰役讓西遼建立了霸主地位,使得契丹的名聲傳到了地中海一代和欽察草原,知道東方來了這麼一個民族。後來這些地區的人稱呼東方人習慣用契丹。


寧小楊


維基百科的“契丹”詞條下面有這麼一個解釋:

由於金帳汗國自13世紀至15世紀長期是歐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稱中國北方為契丹,後該詞泛指中國,歐洲人深感金帳汗國的強大,所以在此期間興起的斯拉夫語族和突厥語族諸民族均以契丹為中原政權的代名詞。

至於蒙古人為什麼把中國北方稱作契丹,則是因為當年遼國的影響力了。當年遼國橫跨整個中國北方,作為統治者凌駕北方各民族之上,對蒙古人影響很大;而後來,俄羅斯曾有兩百多年處於蒙古人的統治之下,因此“契丹”這個稱呼就在斯拉夫語國家裡面流傳開了。再有,當年遼國滅亡之後,它的宗室耶律大石建立西遼,佔據了西域,成為中亞霸主,西遼在面對中亞、西亞各民族時,總是以正統自居,自稱中國,導致中亞西亞各突厥語國家也把“契丹”當作了中國的稱呼。

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現在仍有十多個國家將中國稱為“契丹”:斯拉夫語國家(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稱中國為“kitai”;突厥語國家(中亞各國)稱中國為“Kaitay”、“Kathay”、“Hatay”、“Katay”;西亞國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稱中國為“Katay”、“Khatay”。

至於希臘語,查了一下,其對中國的稱呼並不是“契丹”,而是“Κίνα”,與英文“China”同源,同樣來自於古梵文中的“Cīna”。按考證,這個“Cīna”應該是“秦”的音譯,最早是印度人對我們的稱呼,但它對應的漢字“支那”,因為近代日本人的緣故,現在已經是一個帶有侮辱性的稱呼了;但它的衍生詞“Cīnasthāna”(震旦,意思是偉大的支那國),依舊作為一箇中性詞使用,常見於佛經典籍之中。


耳食記


我想在多數的國家裡,悠久以來更能代表中國的是秦——CHINE。後來的China也來自於這一稱號。

其次,是唐。唐人街,是相當一部分國家對華人聚居區的稱呼。

接下來就是問題所說的部分歐州國家的話語裡,以契丹因來指稱中國。主要是契丹——部分時間國號為遼——是宋遼時期中國北方的大國。其地域不僅達到長城以南,勢力還涵蓋到今天的蒙古高原,不僅對中亞,對東歐來說印象深刻,堪稱對歐亞歷史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另外與契丹一詞的音,和秦一詞的音相近,恐怕也不無關係。

至於宋,在同一時期,不僅與西域和中亞的聯繫被隔斷,還一再退縮,居於南方,很難產生什麼影響。

宋難以代表中國,從給各國的印記,和他們的反應來看,確實是如此。


雪天雪晴


這道理比較簡單,因為遼國佔領了通向西方的通道,隔絕了宋和西方的交通,西方就不知道宋的存在,以為遼才是中國的主體了,就象《桃花源記》裡的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直以為中國還是秦朝。直到現在很多非常敵視中國的人還只看張藝謀為代表的紅高梁那樣的電影,認為中國就是那個樣子,拒絕承認中國已經是文明國家了,還要看中國小腳。事實上遼也確實能代表中國,遼已經完全漢化,那些國家把遼當成中國也不算嚴重誤解。


海中巖haha


其實沒那麼複雜,也沒什麼陰謀論之說。這個換位思考一下就可以理解了。比如我們習慣性的將金髮碧眼的外國人統稱為“洋人”,而對韓國人、日本人,甚至越南人就不會有這種誤會,會稱呼其具體的國名。

原因無他,唯熟悉而已,相反對於歐美,直到近代,或者更準確的說是近半個世紀才逐漸清晰的瞭解。其實更早之前,中國對於除了自己以外國家都用一個稱呼——“夷”,用來泛指外國或外國人。

夷,是一個象形文字,其意義就是一個用著弓箭的野蠻人,這也是古代中國對於周圍國家的一致觀感。於是在1852年,清政府與英國進行外交談判時,就出現了誤會,原來翻譯將夷字譯成了“barbarian”

所以,古代巴比倫塔的傳說還是有些依據的,語言不通的確容易一言不合就開打!所以後來英國外交官就多次抗議中國用“夷”字來形容自己,並且列強自己發明了一個詞——洋人。正所謂弱國無外交,清政府不得不妥協,在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第51條寫著:

嗣後各式公文,無論京外,內敘大英國官民,自不得提書‘夷’字。

看完就很好理解俄語和希臘語,中國為何被稱為——契丹,同樣的,希臘和俄羅斯也都認為除了歐洲以外的國家都是蠻夷,都是不開化的野蠻民族。這個心理和古代中國是一樣一樣的。所以沒必要非要上升到民族仇恨和陰謀論。

只能怪科技有限的古代,信息不透明,不同民族的人民互相不瞭解!



船伕聊名著


回答這個這個問題之前先看一下當時的地圖:


這是北宋時期


這是南宋

所以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已經完全失去了對河西走廊的控制,所以對西域乃至西域以西已經完全隔絕,而契丹恰恰相反,不管是遼還是西遼都對西域有重要影響。

事實上,兩宋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發達,實際上主要對西方的經貿活動主要藉助阿拉伯人完成,其海關貿易主要集中在泉州。



所以,實際上,這一時期中國人與歐洲基本上沒有直接接觸。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主要是通過阿拉伯完成。

自此,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已經完全被海上絲綢之路所取代,而且被阿拉伯人所壟斷。

而同時期的契丹人,實際上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異族,其漢化已經非常嚴重,一直以中國自居。就算是到了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也是懷念故土,以中國人自居。



西遼錢幣

綜上,希臘人俄羅斯人叫中國為契丹也沒什麼稀奇。


哈密瓜談歷史


奉天東三省為什麼會在國內外受到教育界商界人士的力挺呢?首先我們要從最基本的來聊。多數名人偉人他們的母校多數都在東三省,比如說周恩來總理母校就在奉天在電視劇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周恩來總理時刻都在提起奉天。見到奉天軍系周恩來總理總會親自去談政務,別的軍系都是指派專員去談。可想周恩來總理對待教育過自己的地方養育過自己的地方,還是有極大的感恩之處的。後來把奉系軍作為毛主席最忠誠的義勇軍,奉系軍最後指導內戰外戰局勢成敗的關鍵性。在中國內外戰役中總離不開奉系軍直到海南島戰役,後期主導朝鮮戰役華夏最精銳的軍隊。司令員為林彪同志,奉系軍前身是張作霖主導。再往前推清朝為八路營北大營駐紮,明朝時期為禁衛軍率屬北營管理,這是奉系軍的前身歷史,有著優良傳統的紀律。保國安民的忠勇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