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四五岁的小孩总是发脾气,总是喜欢跟大人反着来,该怎么教育呢?

新旧勿论


具体原因不是太了解,所以没法支招。关键还是在引导,大人的行为会影响孩子,我女儿小的时候是由爷爷奶奶带的,和我也是对着干,我说什么都不听,还到爷爷奶奶那里告我状说我欺负她,爷爷奶奶还真的有模有样的批评我,我很无奈,但是在公婆说我的时候我肯定不反驳,后来婆婆去世,她也慢慢长大,我发现我在她小的时候教她的一些常识她都有记住,虽然我教她的时候是反抗的,比如小时候她喜欢吃的菜不允许第二人吃,我就要批评她,她就哭,后来大了知道她喜欢吃的会和大家一块吃。总之小孩还是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大人要多一些耐心。我女儿现在就特别乖。


林朵666


我家大宝现在五岁半了,的确存在和大人反着来的现象,我也苦恼过,不过这也算是一个难得的成长机会,我与宝贝一起成长。

首先,叛逆是孩子的天性,或者说叛逆是每个人的天性,只不过大人会掩饰,而孩子表达的比较直接而已。所以,要以平常心对待这个问题,家长不要焦虑,也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要知道自己这么大的时候也是如此的。

其次,试着了解孩子。没有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有的只是不深入的了解。我家大宝有时候突然发脾气不吃饭,慢慢引导他说出来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上午的时候弟弟将他的画给撕了。或许,作为大人会觉得这个理由太过牵强,或者认为是他为了不吃饭故意找的理由,但我选择了相信,并与他将来与弟弟签订和平友好相处条约的事情聊了一会,最后他自己说,肚子饿了,要吃饭。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看似没有道理可循,但他是为了刷存在感,用这种简单直接的方法希望引起大人的重视。所以,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反而是沟通的最佳机会,因为孩子在渴望大人的关注和理解。

第三,引导孩子。我很喜欢“言传身教”这四个字,而且身教比言传更重要。作为大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这一生影响不了外面的人,但却可以影响孩子。当我看书的时候,我的孩子也在一旁看书,当我记笔记的时候,我的孩子也在鞋子、画画。

第四,温柔的拒绝。对于孩子的脾气,要试着分清哪些是无理取闹的部分,如果是借机要手机玩游戏或者是买某个垃圾食品吃,我往往会拒绝,但不是很强硬的拒绝,而是选择温柔的拒绝,并转换话题,自然这个因人而异,但对于原则性的事情还是不要让步,不然让了一步下次就会接着再让一步。

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孩子拥有发脾气的权利,这是他们成长的必经阶段。


轻舞壹语


先说我家孩子

我家二宝现在正是5岁多的年龄,我没感觉她有多会唱反调,就是偶尔闹个脾气,说妈妈对她不好而已。反而是我大女儿,天天跟爸爸唱反调,她觉得爸爸比妈妈啰嗦,而且爸爸总是没理由的让她做事情,其实她跟我说过,爸爸越是这样,她就越要唱反调。所以,我觉得孩子唱反调的主要原因还是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的。

再说别人家孩子

我小姑子家孩子7岁,非常爱唱反调,只要让她做不高兴的事情就发脾气,她的脾气之所以这么不好,主要是她爸爸妈妈太宠她了,一次都没跟她红过了,一次都没打过,这孩子就连来我们家也是这样,叫她别在沙发蹦,你越叫她不蹦她越蹦,让她吃饭用手扶碗,她就是不听也不扶。

那么,4-5岁孩子唱反调,该怎么教育?

孩子唱反调的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及时去制止,不要让孩子觉得有成就感,要不然以后就会依赖唱反调,而会无视爸爸妈妈说的话了。但是对孩子的态度也不要太强硬,要不然孩子会觉得没面子,可能就坚持唱反调的态度,家长应该耐心的去引导孩子,边引导边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忘记自己唱反调想要达到的目的。

比如说,孩子吃饭不认真,妈妈让他们扶着碗一口一口吃,但孩子听后还是不改正,反而还挺下来不吃。这时候妈妈就可以问他们,还吃饭吗,不吃的话一会我吃完碗筷就收走了,今天这个鱼真好吃,不知道是大海里捞的还是鱼缸养的。 孩子在听完妈妈说的,就会回应了,因为他们被鱼缸养的鱼这几句话吸引了,然后就会一边吃饭,一边解释桌子上的鱼不是鱼缸养的,等等。

总结: 孩子唱反调的时候家长每次都要制止并且正确引导,这样让孩子觉得唱反调其实是错误的,对爸爸妈妈是起不了作用的。


慧说育儿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做的,因为我家孩子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我感觉这个阶段需要给孩子立个规矩,孩子每当这样时,我会让她去站着,站着的同时我会与她谈心,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对不对,不对的后果等等,如果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她会向我道歉,保证以后不会再这样,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了,那就站着,罚站,让她好好想想!


姐弟俩的成长日记


四五岁的小孩总是发脾气,总是喜欢跟大人反着来。我想这个肯定是和家庭成员的教养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

孩子容易发脾气,一般不外乎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人来疯“;另一个是”家里的成人教养方式有分歧”。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 人来疯”的孩子。其实,这一类的孩子是很聪明的一个群体,首先,他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样的状况下,父母会克制自己的激动,满足他的无理要求的。记得我儿子小时候,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孩子,一到春节亲朋满座,他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你叫他朝东他偏要朝西,总是跟你反着来或者对着干。无奈有外人在,说什么也得克制自己的愤怒,心想,这个小崽子,等下看我怎么收拾你。可是,等到饭饱食足后说不定他老早就呼呼大睡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孩子就养成了爱“人来疯”的坏习惯。

对于这一类的孩子,我后来总结了一下经验,首先,要帮他分析什么状况下他会“人来疯”,然后,事先跟他约法三章,譬如:出去聚会,先跟他讲好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发脾气会有那些不好的后果,可能会取消他看动画片的时间或者会不给他买他喜欢的玩具等等,反之,如果表现好,回家后会有他喜欢的物质奖励。几次下来,孩子爱发脾气跟你反着干的行为会受到约束,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懂事。

另外一个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教养方式不同,导致孩子性格不好,常常用乱发脾气来宣泄情绪。一般来说家里的老人由于是隔代亲,常常会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我小孩四五岁的时候,迷上了集水浒传里面的小卡片,于是,他爷爷就瞒着我们成箱成箱往家里搬方便面。孩子年龄小,吃不了那么多,于是,爷爷就重新将口封号继续买。一时间家里的方便面推得老高老高。后来,我们发现了这个苗头。想帮孩子改掉,可是,已经很难了。你批评他时,他跟你对立。躲到爷爷奶奶那边,不跟我们亲。搞得我们很被动。有一次,因为教育孩子,孩子实在太任性了。我公公差点和我动粗。我老公出来教育孩子,公公居然当着孩子的面这么说,“现在你不得了了,想当初你比他还要皮,小孩子不皮还是小孩子吗?”无语……所以,要养成孩子不乱发脾气的好习惯,唯有所有的家庭成员目标一致,否则是很难扭转这一现象的。

我想,你家的孩子不听话,一定也有以上因素的存在,所以,分析原因,找到源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是佳期有遇 欢迎互动留言


佳期有遇


四五岁小孩总是发脾气,总喜欢跟大人反着来,该怎么教育呢?

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这个情况的归因,是典型的夺取权力型。

从心理学上怎么去理解呢?

孩子为什么喜欢发脾气,根据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描述,人是社会人,如果是单独一个人,是没有脾气的,因为发了脾气,给谁看呢?😹

所以孩子发脾气目的是,引起家长的注意、做给家长看的!发脾气同时对着干,目的是要家长屈服。

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清楚了解孩子背后的原因。以上就是原因,而这个原因是怎么照成的?

您可以回顾下,是否每次发脾气对着干,家里人最终总有一个是妥协,几遍不是完全妥协也是半推半就算了的情况。正因为这样,孩子认为发脾气对着干,是能达到他目的!久而久之他潜意识判断这个发脾气和对着干的方式是对自己有利的。

因而就产生了困扰您的这个问题。

这个情况产生不是一次两次,而已经形成了一直,所以追究过去成因已经毫无意义!

我们放眼未来着怎么做!

第一,在发脾气和对着干时,现表示同情!记住是同情不是认同!您可以和孩子说“爸爸妈妈这样说你或者这样做,你一定很不开心,但是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先表示出您对孩子的尊重。

第二,如果孩子在发脾气和您对着干之前,您自己也忍不住发脾气,这时您也应该先冷静下来,可以到洗手间静一静,如果双方都是激动的状态无益于解决问题。

第三,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在愿意和你沟通的前提下,告知孩子怎么做才是被认为正确的做法,但这个情况一次是不行的,甚至孩子还不愿意和您沟通,这个时候您要坚持,不需要针对原来的问题不同说教或者生气。如果孩子不愿意沟通,您一方面不能妥协,任何一点妥协都不行,必须坚守底线。接着在孩子也冷静下来,至少愿意做您旁边时您可以做的是和孩子针对问题商量解决方案,在商量的时候,不要说“我认为你要怎么做”,而是用启发式的疑问,如“这个情况,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适合…”

第四步,把焦点落在共同解决问题上,不追究之前过去。而且确定了解决方案后必须坚定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您会遇到孩子自己定的规则自己不遵守,您这时需要做的不是表现出极其厌烦,然后满怀抱怨说“怎么有这样,你不是已经……做了吗!”这类话。而是停下来,让孩子做到之前订下的方案或规则之后,在继续。

整个解决的过程,必须保持对孩子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而且和善,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场修行。以上的方法需要坚持且坚定。在一个月内必然看到成果!

很多父母在陪孩子做作业,在面对孩子叛逆过程中,总是忍不住。其实家长问出这个问题时,感受已经时快接近崩溃的吧😹😹😹😹

我们在现在这个时代,一面是差点压垮我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另一面是我们自己长辈父母对孙子孙女的溺爱,还有一面是孩子在这个充斥电子产品、信息爆炸的情况。我们宝爸宝妈们应该如何排遣心中负能量,如何让我们自己保持满满动力,欢迎评论区里一起讨论吧💪💪💪💪


梁粑育儿有办法


四五岁的小孩总是发脾气,总是喜欢跟大人反着来,该怎么教育呢?

其实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四五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然后根据情况来应对。

对于4-5岁儿童来说,已经开始进入叛逆阶段,5岁的叛逆,因为它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的一个重要时代产生的,如果处理不当,将来亲子关系会有成年子女恋母恋父情结。

5岁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游戏和成年人,年龄孩子一起游戏,可以缓解叛逆,否则会造成孩子和家长不愿意说话,不能专心上课,内向自卑等后果。

这个时期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可以自行判断事物。想要描述一些事物,可以很好的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和特点来表述,对于外在事物有自己的分析能力。在语言方面可以很好的运用词汇,语言根据自己的心里变化而表述出来。可以很好的分辨一些词汇。

这个时期的儿童,比较敏感。趋向大人的思维。所以,有些不适当或是他们不愿意听到的语言要尽量避免在儿童面前说起。家长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进行正确指导。

现在孩子成长的比较快,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征。4-5岁是一个需要重视培养的阶段。4-5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个时期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管教,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帮助孩子疏导。平时也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让孩子快乐的生活。


淘气哼哼


孩子总是和大人反着干

其实3-5岁这个时间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逆反心理的表现,老牛认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一个是学前,另一个是高中阶段。

  • 学前阶段的逆反是因为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已经会说“我想”和“我不想”、“我要”和“我不要”,有了自己的小主意,但是孩子不懂是非对错,所以大多数爹妈会以大人的角度和对错的角度,要求孩子或者命令孩子不能那么做。
  • 这样正好激化了矛盾,刺激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那家长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一个有选择的两个选项让孩子自己决定,尊重他们的主意尊重他们的选择权。
  • 比如:该吃饭了,爹妈说:来宝贝吃饭了,孩子说:我不想吃饭。在孩子眼里爹妈是命令式的语气,没得选择啊,可我还想玩一会,我就不吃饭。这样对话只能激化矛盾。我们换一种说法,宝贝你是想和爸爸坐在一起吃饭呢还是想和妈妈坐在一起吃饭呢?这样说的好处就是我给你选项,决定权在你手里,这里的对立项是“和妈妈”“和爸爸”,但最终目的却是吃饭,而孩子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选择上,孩子发现原来我可以自己决定啦。会很高兴的。

总之家长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还有很多要学习的知识,爹妈!要尊重和参与孩子成长过程,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就像《囧妈》里说的“每个妈妈心里都有一个她以为的孩子”。爱不是操纵和控制,我们都应该好好理解一下,做成像朋友一样的爹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f900034a092c31e606\

光头老牛


发脾气生气是一个基本的情绪指标,"爱"发脾气背后往往于家庭的教育及环境甚至于教养有关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若能得到正面的赞赏正确的引导,能够有效地增进孩子的积极性,有助于孩子情绪的健康发展;相反的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甚至于大量的禁止与责罚,这将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并会延长负面情停留的时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压抑孩子情绪的流露,要能够与之沟通、倾听,引导孩子以正确积极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受,自己的想法。通常生气是孩子在得不到满足或被否定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负面的情绪,最常见的抢玩具、做游戏闹不愉快等等,这时候父母要适当的介入,当一个法官,公平的仲裁一下孩子们的这个"案件",父母的指引会对孩子的情绪有积极的作用。诚然情绪是会感染的,一个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可能也会传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模仿与学习,家长也要向共建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努力。

在孩子发脾气时候可以按照按照下方的方式引导,适当的表达跟释放,相信慢慢的会有有所变化,加油吧。

  1. 同理心。跟孩子说"父母知道你非常生气,很伤心"
  2. 陪伴。让孩子有安全感,并且有表达的机会
  3. 宣泄。教孩子宣泄的方式,比喻跑跑步,打打球,照镜子把不开心的都说出来,甚至于捏方便面都行,不要去超市捏哦
  4. 分析。孩子情绪稳定了,让孩子说自己生气的缘由
  5. 解决。让孩子自己想想下次遇到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父母老师帮他补充,积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能力

成长吧孩子


四五岁小孩总是发脾气,总是喜欢跟大人反着来,如何教育?

这么小的孩子,却有这么大的脾气,还跟大人对着干,这种行为背后,我们可以找找原因,不同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

一般来说,孩子发脾气的背后,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喜欢与大人反着来,则往往是因为受到大人的控制较严,或者是大人给予的要求过高。也有可能是对大人有情绪。

1、需求没有满足,被大人忽视或者是制止

孩子的需求,有很多是合理的,但父母会觉得太麻烦而制止,比如孩子玩沙,这是一种通过沙子游戏来满足动手能力的好方式,但父母会觉得玩沙玩到全身脏乎乎的,于是制止,这里就会产生矛盾,大人出发点是少点事,孩子的需求却被压抑住了。

总是这样,孩子会急眼,表现出来就是跟大人对着干反着来,一味的制止并非最好的方法。


2、反着来的背后,是一种对大人控制的反抗。既然大人想控制,孩子就想反控制,表现出来的就是跟大人反着来

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都会犯同样的错误,那就是界限感不强,对孩子的事情都要管,都要控制,小家伙缺乏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机会,容易有情绪想反抗。

换句话来说,现在孩子喜欢跟大人反着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是好事,这至少说明孩子还有自己的个性,还没被我们彻底驯服成为唯唯喏喏的应声虫。要真到了那种程度,你开心的认为自己家孩子很乖巧听话,实际上孩子却已经憋得很受伤,积累下来的情绪总有一天会爆发。到时候再醒悟,就太晚了。


那么,知道原因之后,我们就比较好来进行教育了。

1、了解自己家孩子的行为习惯,如果总是因为我们忽视孩子,父母就要看看跟孩子的沟通是否出现了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和孩子的沟通很重要,这样的沟通是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上,建立在协商的基础上的。

比如,你是说,不准乱跑,不要乱叫!这种话孩子可能就跑和叫了,但你可以说,咱们走慢些,好不好?或者是比个手势:嘘,让孩子觉得很好玩,就愿意听我们的。

平时,需要跟孩子说什么时,建议多用这样的话开头:宝贝,我们来商量一下?这样尊重,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得到重视。而为了对这种重视表示回报,孩子采取与我们配合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2、适当的允许,是为了在需要时制止

不要在任何事情上都对孩子说不,不准,不能。这样的束缚带来的就是每一次的反抗,闹情绪。

一个有界限感的父母,对孩子也会逐步给予一些自由,这样的自由让我们说不的次数减少,而在有需要制止是,强力的效果才会更加显现。

就像威慑,最好的就是口头上说,等到真的行动了,有可能孩子也不怕了。


3、给予选择,转称注意力

孩子坚持做某件事情,你也可以给出选择,或者转移注意力。

孩子一定要买这个玩具,你可以先答应,好的,这个玩具看起来很不错,所以你很喜欢是不是?肯定他的需求,同时说出你矛盾的地方,可是家里同样的玩具车有好多,如果你坚持要买,那只能是把一辆旧的扔掉才行,你想想看,要扔掉哪一辆再来买呢?

也许,孩子想想,就会不舍得他的旧车好朋友而不买了。孩子对玩具的感情是我们很多大人不理解的,又破又旧的东西还像宝贝一样。这是因为这上面有他的感情在里面。

以上,是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