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庄子:合“天命”之行,辅万物之道,才是智者


庄子:合“天命”之行,辅万物之道,才是智者

《道德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行不言之教,反众人之过失而行之。所以圣人能够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变化,而不是轻举妄动。

这是道家思想以“无为”修心的智慧根源,抛开自己的主观妄为,一切顺应自然,辅助万物自然而去变化。

在这一篇章中,老子举了一个例子,并且使用了三个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我们也非常熟悉,但是我们通俗理解,是把这句话理解为“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就能塑造一个大的结局”,但是这句话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任何事物出现的表象,背后都有我们看不见的发展过程。

庄子:合“天命”之行,辅万物之道,才是智者

如同佛家中所说的“因果”,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看到的表象是“果”,容易被人忽略的则是背后的“因”,所以顺应自然规律,就是顺应事物表象背后潜移默化的根源。

从规律本源去着手,不以主观意识妄为,才能够自然的化育或者成就一些事情。

世俗之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客观规律来说永远是一种冲突,人的意识和情感是由智慧而生,但是智慧产生意识情感的时候,也会产生主观的偏颇。

当一个人受自己的主观概念行事,一定会背离本源。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只海鸟,飞到了鲁国都城郊外休息,鲁候就把这只鸟迎接到太庙里面,用酒宴招待这只鸟。

鲁候以为这只鸟是神鸟,就宰牛羊猪喂养海鸟,又给海鸟奏乐,但是海鸟看的眼花缭乱,也不敢吃肉,也不敢饮酒,三天就死了。

鲁候按照人的生活习性去喂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喂养,如果按照养鸟的方法,应该让它在丛林中休息,在水中河边玩耍,吃泥鳅小虫子之类的东西,随着鸟群而飞翔休息和居住,但是鲁候却没有按照鸟的习性来喂养,反而用嘈杂的乐曲来干扰鸟的生活。

庄子:合“天命”之行,辅万物之道,才是智者

庄子通过以人的爱好养鸟的道理,阐述了顺应自然的智慧。

任何事物都有符合自身的规律和状态,而人却妄想以自己的方式凌驾于这一件事物之上,在其中体现的就是世俗之中常有的主观愚昧行为。

人的主观杂念是干扰一切规律的根源,人由智慧产生情感,情感产生杂念,当自己想要控制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时,人生便开始变得更糟。

古人云:天运之寒暑易避,人生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天地运行所形成的寒冷和暑热容易避免,人世间的人情冷暖炎凉却难以消除,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容易消除,而心中水火不容的杂念却难以去除。如果能去除心中的杂念,那么内心就会充满祥和之气,随时随地都会有春风扑面的感觉。

庄子:合“天命”之行,辅万物之道,才是智者

当你去除主观杂念,适应外物规律变化的同时,人生自会有春风扑面的感觉,因为没有了主观意识杂念与客观规律的对抗,不管人生出现了什么,都能顺应自然的去化育和对待,这样的豁达给自己带来的自然是春风如意的人生。

所以修身养性的关键,是在于修自己的心,“儒释道”各派学说都是如此,让自己的内心有一种纯净和顺应,便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中庸》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所谓“天命”,就是指自然规律,顺应天命而行之,便是最好的智慧。

庄子:合“天命”之行,辅万物之道,才是智者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