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从来不想改的人是什么心理?

dd冬来东往


“缺点”这个词比较广泛,比如生活中的不卫生习惯是缺点,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错误理念也是这个人的缺点。


假如我们把这个“缺点”定义为心理状态上的缺点,他可以包含性格的缺陷,如暴躁、易怒、或者拖沓、抑郁、优柔寡断等,这些“缺点”的改正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是在知道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在不借助外力自己改正的情况下,需要做心理建设,需要反复的强化刺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如果这个“缺点”是日常行为习惯上的,如饭前便后不洗手,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等,这种道德上的缺点是不被认可的,作为道德约束,就是基于大众需要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如果一个人连这种事情都做不好说明他是一个行动力差,缺乏自制力缺乏道德意识的,追根溯源是从小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没有达到一个正常约束


如果这种“缺点”在出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而且当事人在明知道自己是错误的情况下依然纵容自己的继续犯错,进而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时,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种“缺点”一般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都有明确的惩处方法。

归根结底,我的最终观点是,当一个人明知道自己的问题而不更改的时候,无非就是两种原因,一是自己没有能力改,二是自己不愿改,这两种情况无论哪种,对于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幸。


老王的心理话


嗯,我大概就是这种人。


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样的人格。我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缺点,但是我很少会去改。一个方面是我觉得有些错误是小缺点。小缺点只要不影响我的生活,基本上不会给我带来常识性的错误,我一般情况下不会委屈自己改正错误。


还有我这个人比较固执,我知道这是我的一个错误。但是我真的很难很难改正。我要十分的用力的控制自己,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需要我长时间的修生养性,把自己这个缺点改掉。但是如果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人总是咬着你的错误不放,那真的是太不舒服了。每个人都有以一种逆反心心理,假如,我很爱喝酒,我每天都要喝。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不想喝酒,然后又有一个人冒出来。说你怎么天天就像喝酒,你就会产生以一种及其强烈的逆反心理。那我就不改,我就喝!


大部分的人,我觉得他们并不是不想改,而是真的很难改。缺点是一种长时间积累下来的诟病,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错误,或者说她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很难去改正。所以就随性的生活,不改便是了~


小明先说


十几年前的我也曾经是这样的。第一是固执也就是死心眼子。觉得我就是我。不需要改变。第二其实是逃避 。一想到要改变自己就要逼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就觉得累和怕。

十几年前,我不喜欢交际,喜欢窝在家里一个人静静的看看书,写写字。只以为是提升自己。后来结婚,有家。需要钱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走出去才能赚钱。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平庸之辈。你也可以看看你身边的人和公司单位的人这样的人是不是平庸。


人群遇见你


那缺点能给他带来些好处的吧?

比如,小偷小摸。比如,嗜烟酗酒。

大概没有什么“缺点”是没有“价值”的,不是说“这世上没有 ‘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 ‘财富’ ”么?

真正清醒的人应该知道,这类“财富”有点烫手!

有人给纣王弄来一副象牙筷子,纣王很是喜欢,可箕子觉着不妙,劝他不听,以为是小题大作。其后果然,箕子后来据说逃亡到朝鲜去了。

有个穷光蛋拣到一条丝腰带,然后就想点子弄棉袄,然后再弄棉裤,再弄鞋,再弄帽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仪狄(夏初官员)造酒献给大禹。大禹喝了觉得甘美异常,说: “日后必有因饮酒而亡国者! ” 于是下令禁酒。久禁不绝,乃至于至今仍不免有酒驾之患。

《易 • 坤 • 文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多读读圣贤书,你还愿意迁就这些小节小恙么?




雅音博文


这一般分三种情况。

情况一,他觉得这只是一般人认为的缺点,自己内心深处觉得是与众不同。

比如说。有的人爱抬杠,说话直,为人没有棱角。大家都告诉他这是缺点,不圆滑,不懂人情事故,以后是要吃亏的。

当事人也认可这种说法,口头上承认它是缺点,但是内心深处觉得这是自己与众不同之处,自己的可爱之处。觉得这才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种自认为是优点、是标签的所谓缺点,知道他也不会去改的,可能还刻意这么。

情况二,缺乏信心,觉得自己即使努力也改不了,索性不改。

大家都相信一句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对于宿命论的人来说,格外信任这句话。他们知道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缺点,也知道这个缺点形成的原因,更知道这个缺点对于自身发展有很大影响。

但是,他们本身没有一个自律的习惯,其次内在里有些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去改变了可能也不够好,至少觉得改不到别人那么好。这种情况下,不主动去改,自己的缺点还有一个借口就是一直没注意,如果去改了还没改好,就是证明了自己的无能。出于对后一种情况的恐惧,一直不改。

情况三 ,懒

懒,多动一下都算浪费力气的人,只愿意活在当下,不愿意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所以他们知道有缺点也无动于衷。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知道自己缺点不改正的几种原因。


Abbey


由于你的描述比较简单,不太清楚,我就按照我理解的解答一下。

首先,完美的人并不存在,都有缺点,而这些缺点和不足也并不一定是永久的、绝对的存在,它们都是会有改变的可能性。

其次,人会有一种“自我中心”的理念,将自己置于中心位置,也容易认为别人也同样会这样看待和关注自己。心理学上有一种“鸡尾酒会效应。

心理学家给志愿参与者在脸上画了一个很丑很特别的妆,让他们照镜子看,然后假装给他们继续修饰,其实是将这个妆容擦掉,恢复正常,然后让他们上街去接受大家的观望。志愿者回来后大部分都表示人们对他们投来了奇怪和关注的眼光。很明显,他们的脸上并没有特别之处,他们感觉到的眼光都是出于他们对自我的一种假想和幻觉,放大了自我关注度。

所以当你说自己有缺点时,也希望你可以先梳理一下具体是什么缺点,并尝试转换一下视角,用第三者的眼光来看看:

这些方面是否真的是不好的地方?

也许有缺点有问题的人是你呢。

这是一个重新定义和深入自我觉察的过程,需要你抛弃消极的思想,尽量客观地看待和评判,避免自我认知偏差,因为它会影响你下一步的行动和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就是这种好或不好的一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生气的“我”。

由于你没有阐述具体的缺点是什么,所以无法给你很具体的建议,以上供你参考。


身心灵觉醒


"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从来不想改的人",是"种类繁多"而明知故犯的特殊人群构成。前者是教育的示范引领与言行不一所致,后者是"陋俗习惯"的自然流程与"江河好改,秉性难移"所在。例举两个典型事例供大家参选:

一,别人身上的各种各样缺点,使我们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有些人生活上"滥吃耍嘴皮子\

喜建国


知错能改,还能彻底改掉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它是自我的组成部分,知道自己的缺点,轻易就改掉,等于是对自我的否定。很多人做不到,因为人对自我的执着无法改变,存在即合理,这是很多人看待自身缺点的态度。一个人的自我认知非常有限,普遍是高看自己,这种自视甚高的傲慢会让人不能理性的看待自身缺点,就没法做到自省,就无从改正。自我的执着会将缺点合理化,让缺点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离开了缺点就不能算一个完整的人。我们活着,缺点就一直存在。久而久之,人就习惯了身上的缺点,离不开它,离开了反而不自在。缺点给自己带来的麻烦也只是一时的懊恼,过后我们依然不会正视它,并不觉得会给我们的人生造成多大影响。自身的缺点并不会自我完善,不会更少,只会更多。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从来不改是大部分人的心理,少有人能向自我认错,这是人性。自身缺点不改就是一直自欺,最后沦为被人欺的命运。



外獨不存



我他想


人 们常说的:知错改错不算错,知错不改错加错。可有一种人,就是犟驴,死要面子,自以为是,明知故犯,有错不改。由于Ta的这种任性和固执,导致好机会往往遇Ta擦肩而过,朋友都会悄悄离Ta而去,这就是不会服输造成的结果,这种人要付出沉重代价才会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