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同样是搞工程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人都可以休假,但现场施工的人员却一般都没有休假?

用户2362905008304


一线管理人员惨得:我都干了二十年安全员了丶如果老板重注安全还好一点丶不重视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丶还有老板的亲戚还要说你的坏话丶没法


九哥659


16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总包单位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其中有喜悦,有心酸,有付出,有收获。下面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体验。

工作在一线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周末休假这一说,施工员的辛苦恐怕只有同为施工员的才能体会,和办公室的人都是同样的工资为什么很多施工员情愿辛苦工作,风吹日晒,放弃周末?其实每一个施工员都有一个项目经理的梦,毕竟根据工程项目的惯例来看,项目经理都是从施工员作起来的,从施工员—区域经理—工程部经理—现场经理—项目经理。很多现场施工员的职业规划是这样的,工作2年积累工作经验然后顺便把二建考下来,然后这个时候(差不多工作3年)根据资历和工作表现和"二建"应该可以当个小的区域经理了,然后又熬,等工作年限够了考一建(专科毕业6年,本科4年),如果一切顺利的情况,2年内考下来一级建造师。这是已经是很牛的人物了,"一建"属于国家级考试,毕竟好多人考了几年都考不下来。如果"一建"顺利考下6来,这个时候至少应该可以做现场经理的职务。然后剩下的职业之路能走到什么职务,就要看个人的情商及为人处世之道了。在大型施工企业里面基本就是这样的情况。(家里有背景,有关系的职业规划另当别论)


再有就是因为施工现场每天总有那么多事情要等着处理,解决。各家分包劳务交叉作业,机械使用,施工作业场地协调等等。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工程部一小伙伴因开工那段时间特累,开工的时候就说等出±0.00就轻松了,想请假休两天,没想到出了正负零主体结构事儿更多,没休成;出了±0.00以后又说封顶以后轻松了,想请假休两天。结果封顶后二结构的事儿一啪啦,又没休成;又说等二结构干完想请假休两天。但二结构干完又被调下个刚开工的工地😂。


可能大家看到的周末没休息的一线管理人员,大多都是因为上述两种情况。同为工程人,向一线工程人致敬!


建筑工程那些事


2011年夏毕业于交通学院,之后一直都是在工程一线吧,搞现场的基本就是工人不休我不休,工人休息我值班,白天管现场晚上算工程量,到哪都是这个德行。

主要是岗位职责分工不同,办公室内业的你要她全年无休,基本没那个必要,日常把后勤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况且办公室人员一般都是女性,她们的工资和奖金比一线施工员还是要差不少的,用同一个标准要求也不符合情理。

2013年的时候在一个施工队干过一段时间,那时条件是真的艰苦,在南京的一座山里面修路,夏天进场,施工完工快过春节了,最后收尾的时候住的活动板房虽然有空调,但是电压不足一开就跳电,就是摆设,自己一个人住一间活动板房,四面漏风,外面又是雨又是风,一床薄被,内心无限悲凉,当时有感而发写了一点:

夜未眠

初冬山夜寒彻骨,

窃窃私语暖心怀。

问君何来无眠夜,

屋漏阴雨断人肠。(2013.初冬作)

话又说回来了,在中国搞工程做施工人员都是廉价劳动力,比农民工强不了多少,所以当时应聘的时候老板最看重的是能不能吃苦,而不是学历有多高。

再说一点最近的感想

其实在施工现场一线待久了,真让你去坐办公室肯定会非常不习惯的,时间作息规律都比较自由松散,不像机关晚一分钟都算迟到,每天对着大领导办事小心翼翼,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现在一线岗位也在慢慢改变,从以前的无休有事请假,到后来的调休,公司根据项目情况和员工的考勤情况主动安排员工集中调休、补休。到现在是项目根据施工进度情况每月安排轮休,一般一个月轮休3、4天应该没什么问题。

社会在发展、工程管理只会越来越人性化,不然会越来越多的人逃离这个传统行业!


杜月半的减肥日志


我曾经也搞过工程管理,工地施工人员的苦,与工程管理人员的苦,是不一样性质的苦。工程管理人员与机关办事人员,也是不一样的苦。各个岗位,都是“围城”,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舒服,其实,互相换一换,真是各有各的苦。

我毕业后,现在施工队实习,后来当工程管理人员,再后来到机关工作。三个方面的酸甜苦辣,都体会到了。机关人员,制定计划,监督管理,他们的性质是阶段性的,所以,他们休双休日。其实,让机关人员休双休日是好事,否则,他们上班,照样折腾基层。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看施工进度,正常状态下,也可以休息,但工期比较紧张时候,他们也要盯在工地上。施工人员,由于是连续作业,倒班比较多,倒班本就是休息,连续作业的时候,赶上双休日,也是不能休假的,但一般安排倒休。

互相之间的羡慕,其实没有必要。机关,坐在空凋屋里,看似舒服,也要看工作性质,有些关系户可以混日子,但许多想上进的年轻人也是很忙的。比如,写个材料,就熬灯费蜡啊,熬夜写出的材料,还让领导骂,这种苦也是一种苦。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吵架,与甲方打仗,也是苦恼,但是下班回家,就可以喝小酒了。施工人员,下班倒头就睡,没有什么牵挂了,天塌下来与我何干。但管理人员就没有那么踏实了,还要应付各种检查考核,再烦也要陪着笑脸。

那么,为什么各有各的苦,为什么不换一换呢?换不了。各有各的职业道路。施工人员,再苦再累,恐怕也是挣着最低的工资,想上升到工程管理人员,基本上不可能了。施工管理人员,虽然泡在现场,但发展前途好啊,升职的机会多啊。机关人员,虽然相对舒服一点,但人事关系复杂、心思重、压力大,也是一种苦恼吧。互相体谅吧,人各有命。


职场火锅


一个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人员由管理人员和工人两部分组成,那管理人员才坐办公室,但管理人员也区分的,像指挥在现场一线的管理人员就要跑现场比较多,比如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而有些管理人员坐办公室比较多,比如资料员,商务员,技术员,BIM员,出纳会计,综合办,都不怎么去现场,大部分时间做办公室。

这是由于项目岗位分工不同导致坐办公室时间长短,但级别一样,工资一样。


吕氏游击队TR


现身说法,建筑业从事十二年跟一家施工单位,上月月末刚离职。

我是做合同,成本会计以及资料认证和预结算工作的,应该也算是办公室人员。待遇还凑合,算不上很高,中上氺平,关键是离家近。

就整个项目来说办公室的人员看似简单周末双休,可是从项目的招投标到概预算签合同,单就开个工之前,就已经把该有的情商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要和招标公司,甲方的各种突发状况沟通,合同的签订无不考验着你的细心与专业。项目上只是做一下各种劳务的调配和材料的计划与购入使用。待竣工还得验收,组织各种部门,十好几个部门与人员参与,找毛病与改善不足,这也是办公室人员我的事,给出合理的整改意见。再交付使用单位。之后又是结算的工作,包括资料认证,预算编制,n多个部门的层层审核与把关,再结算n个部门的签字与盖章,在这些过程中,我是把我全部的所学的礼仪与情商,智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来使用了。每次结算外,看见红红的章和数字,说实话比看见钱也高兴。当把外部事项准备完之后还得再核算项中产生的费用,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就产生了各种的材料,机械费和人工费,严格把控,也费心思啊。待项目结束进行总核算。

所以别看办公室人员是有周末,只是付出的劳动不同,终于下决心不干建筑业了,可一发现,自己除了这啥也不会,朋友那边让过去帮忙,下周一再进建筑业,开启搬砖生活。


jiahaixia810330


我觉得不能这么片面看问题,固然现场管理人员全年无休,风雨无阻守在工地,但这也是与公司管理人员的职责职能分工不同而已。

现场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安全员质量员施工员,技术员,造价员工作主要是把图纸转化成实物,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全过程控制。但这也仅限一个项目。

而公司管理人员,除董事长外,还有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经理,技术经理,工程科、技术科成本核算科和财务部门等。这些科室是对整个公司承接的所有项目进行管理。工作量也很大,具体也不细说,特别是技术科和成本核算科,有时候公司接连接了几个投标项目时,也是加班没日没夜的在赶!对于他们来讲也是常态。

所以说不能看公司管理人员一个礼拜可能有一天或两天的休息,而觉得嫉妒,也有的工地上说反而工地上比在公司上班要自由这类的话。说到底我们都是给老板打工,不管现场和公司人员都是一个团队。只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而已!


土木匠人


这就是为啥越来越多的学工程的年轻人和工程老司机干过一段时间后,逐渐疲惫想离开的最大痛点了。行业的特殊性质所在,除了极端恶劣天气或者春节,工地上基本没有休假日一说。给你分析一下

1.行业的特点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一些管理人员和现场直接操作的工人之所以会有差别,最大的原因就是,工程施工分工的最小操作群体大多按班组到人。

目前大多工程项目的施工并没有机械化批量化,还是纯手工作业,所以不可能如同生产企业那种机械标准化流水,几班轮流制对工艺的上下衔接产生影响,而工程操作则必须责任到人,一来减少不同操作人的衔误差,二来人工间歇的成本,对于工程企业来说投入产出比不现实。

2.分工的不同

基层施工人员连续化作业,在管理人员总体的计划安排下就可以在工作时间内按方向操作,是一种重复劳动,花费的就是时间产出比。而办公室的管理人员,重要的定位就是监督操作结果、根据总体进度计划要求,进行分部的统一协调。

通俗的说,好比施工中的工程项目如同一台运转的机械,管理人员做好调试检测和数据设置后开动机械,工人们就开开始运转,如同机械开始运作,这时候,就不需要管理人员联轴跟进了,适时监督检查就可以了,也就是他们就有了休息时间。

3.今后趋势,可能会反转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业也开始研究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一线工人的重复劳动操作了,即便工程项目再连续性也是要遵守劳动法,人也是有疲劳和操作失误的,对于重复性操作,未来机器人就实现了联轴转,不知道累的高速机械化,管理人员可能就会配备缩减,但是在没有基础操作人员的环境下,办公室管理轮班值班估计如同生产企业了,成为新模式了。


链上甲乙


我是做项目的。

一般来说,施工单位,必须以生产为第一要务,所以,项目人员一般不放假。如果说到劳动法,放假是灵活机动的。不忙的时候,才可以休息。

办公室人员要履行劳动法,正常休息,才好招人,留人。

我们公司,办公室都是双休。

如果想要过正常上班的日子,就不要去施工单位。

这都是行业性质所决定的。

如果你选的行业,工作性质就这样,你就认了吧。或者做其他选择。


作家大卫


出现办公室人员可以休假,施工现场人员一般没假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工作的职能和职责不同。

办公室管理人员或者职能部门,其任务就是为施工现场提供保障,有的工作,不在岗位上一样可以完成,例如综合办公室,写稿子、保障后勤、组织会议等,只要部门有人,休假人员可以在假期完成或者电话遥控就可以完成。设备物资部门也一样,一些需要的材料或者设备,电话联系就可以解决问题,只需要安排好人员收料即可。

施工现场人员,工作安排基本上是一人一摊,即每个施工员,有各自负责的施工任务。现场施工过程中,基本都是施工员负责安排自己管段内的施工任务,人、机、料随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调度,对于施工现场出现问题,需要现场立即解决,才能不耽误施工任务。没有特殊情况,领导一般不会给现场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准假的。因为,每个施工员负责的管段具体情况,只有他本人比较了解,现场出现问题,他发现较早或者立即可以解决。找其他人员来现场顶替他,让其休假,可能顶替人员在现场出现问题或者施工任务变动时,替代人员不能立即解决问题,从而耽误现场施工生产。

当然,并不是所有办公室人员就好休假,施工人员就不好休假,主要还是看个人在项目上的角色和对项目的影响。现在有的项目,基本上每三个月都会安排员工进行休假。但是,要是项目工期紧张,休假就会困难,普通员工休假还有可能,项目领导基本不可能休假了。

进入施工单位,离家近还好,若离家较远,基本每年回家次数有限,休假时间较短。家庭有需要,基本照顾不上。建议进入施工单位3年以内的人员,及早脱离施工单位,进入业主单位或者改行,尽早脱离施工苦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