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农村种植的莴笋,烂根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常德农村小赵


农村种植的莴笋烂根,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雨水较为充沛的时候,土壤中的水份太高,导致了土壤板结而不透气,缺氧所致的,如果你天上天天下雨的话,不但会导致你种植的莴笋烂根,而且还会发霉烂叶,甚至会大面积的死亡现象。

农村种植的莴笋烂根,大家如何想办法解决?

办法一:调整土壤性质,杜绝病虫害发生

例如你这块土壤去年种植了莴笋的话,今年就另选一块土来种植莴笋,防止土壤中有害细菌感染刚刚种植的莴笋苗。

办法二:调整土壤结构,杜绝莴笋烂根死亡

例如你种植的莴笋在田里的话,把排水沟挖深一点,保证下雨天土壤中不藏水,保持土壤干燥。

如果你是新挖的田土想种植莴笋的话,要首先在把挖转来的田泥巴,利用太阳天晒干,然后再在土壤上面盖一层20cm的黄金沙土,一来可以除草,二来黄金沙土特别地爽水。

如果你遇到下雨天土壤板结的话,等天晴了的时候马上用锄头,把种植的莴笋土壤给斩松,便于莴笋根呼吸。

办法三:施用生石灰与硫酸铜杀菌消毒,可以防止莴笋发生霉腐病,烂根烂叶

种植莴笋前,在土壤上撒一层生石灰,然后再用锄头把土壤给挖转来烤干消毒杀菌,然后再按照20cmx30cm的间距与行距,去种植莴笋苗。

在莴笋碰到天气下雨时间长,天气晴朗的时候,用锄头把土壤锄松了以后,就可以用硫酸铜调水,对长大长高的莴笋进行泼洒杀菌消毒,可以防止莴笋根与莴笋叶发生霉腐病,烂根烂叶。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农村种植的莴笋烂根,主要是重茬,土壤板结不透气,春天雨水多的缘故,其解决办法就是,调换新鲜的土壤种植莴笋,种植前先用生石灰撒入土壤中,再用锄头把土壤挖转来烤干了以后,去种植莴笋苗,当然你可以在土壤上面加盖一层地膜来保温保湿,如果你是露天种植莴笋的话,遇到下雨天时间过长,等天晴后马上把土壤锄松,用硫酸铜调水进行泼洒,也可以为莴笋的根系杀菌消毒,防止霉腐病的发生而烂根烂叶。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我老家这边的莴笋大部分都是春莴笋,每年的二月份中旬开始种植。记得小时候我奶奶栽培的莴笋苗是我们村里最出名的,隔壁邻居的叔叔阿姨们都喜欢到我家来拔莴笋苗。当然我奶奶也是个非常大方的人,不管村里面谁来拔莴笋苗她都非常的热情。奶奶说:“拔几颗莴笋苗事小,为人处世事大”。



说了这么多关于我家莴笋苗的故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回归今天的主题:莴笋烂根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何补救的方法?

莴笋苗烂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田间的积水过多,土壤板结,土壤中氧气的含量过少。由此如果莴笋的根茎长时间处于这种缺氧状态的话,根茎细胞很容易会产生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等其它有害物质可能会导致莴笋的根茎出现腐烂等一系列症状。



二、莴笋根部的软腐病也是导致莴笋烂根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莴笋根部软腐病的前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如果平日里不善于观察,等到莴笋根部软腐病表现出症状的时候再去治疗可能就已经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了。

针对莴笋的烂根现象一般都有哪些补救措施?

一、加强对田间排水系统的管理。横排的土地大概每隔两米宽开一条沟渠,沟渠的深度大概在二十厘米左右。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我们可以在莴笋的周围撒上一层锅灰,这样不仅仅可以防治由于雨水过多给莴笋苗带来的伤害而且还可以防治各种病虫草害的发生。



二、莴笋根部软腐病的发生大部分都是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在这里我们唯一需要注意的两点是:一、化学药剂防治软腐病的发生切不可用药量过大,防止其产生药害,最好的办法是少量用药分多次用药。二、莴笋采摘前的三天左右不可以用药,防止由于药物残留过多对人体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职业农民的故事


莴笋烂根,应该是菌类病害,更具体一点说,可能是软腐病等病害导致的。


一、莴笋概况


莴笋,又称莴苣、莴苣笋、莴菜、青笋、茎用莴苣、千斤菜等。莴笋长出地面的茎和叶都可以食用。茎皮白绿色,茎里面的肉质地脆嫩。幼嫩茎颜色翠绿,成熟之后变成白绿色。最早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大约在公元五世纪传入我国。


莴笋是一年生或跨两年生,高30~80厘米,单株直立,下粗上细,到顶上开花时才花序分枝,全部的茎枝为白色。


莴苣的根系是直的,在移植以后多数倒根,既浅又密主要分布在10~15厘米土层中。


叶有绿色、淡绿色、深绿色和紫红色。叶面有年展的,有皱褶的,有全缘的,也有缺刻的。


二、莴笋的主要品种


莴笋有圆叶型的,也有尖叶型的,两种叶型的茎又有外皮绿色的白笋、外皮浅绿的青笋、外皮紫绿色的紫皮笋。


1.尖叶型的莴笋:


主要品种有:北京紫叶莴笋、成都尖叶子、上海尖叶、南京白皮香早、柳叶莴笋、重庆万年红等。


2.圆叶型的莴笋


主要品种有:成都挂丝红、二青皮、二白皮,北京鲫瓜笋、陕西圆叶白笋、湖北孝感莴笋、上海大圆叶、小圆叶,湖南锣锤莴笋、南京紫皮香等。


三、莴笋栽培的品种选择


1.越冬莴笋、春莴笋要选择耐寒抽薹迟的品种。


2.夏、秋莴笋要选用耐高温的早熟品种。


四、莴笋的播种期


1.越冬莴笋的播种期:一般在农历的9~10月育苗。


2.春莴笋的播种期:一般在农历的冬月至2月大棚育苗。


3.夏莴笋的播种期:一般在农历的3~4月栽培


4.秋莴笋的播种期:一般在农历的6~8用遮阳网覆盖播种。


五、莴笋烂根的原因:

莴笋烂根,其原因主要是病害所致。莴笋的病害主要有:


【1】软腐病


软腐病,不但危害莴笋,其它许多疏菜都受其危害。主要有根腐、茎基腐两种:


1.根腐型

莴笋根部被种叫小核盘菌的侵染以后,在茎基部生长很多白色菌丝,逐渐形成很多白色小颗粒。颗粒上溢有水滴,小颗粒后来变成黑色菌核,很多的菌核有时会连结成块状,根部腐烂。


2.茎基腐型


茎基腐型要是病菌侵染茎基,开始茎基部发生病变,幼嫩的莴苣染病后,植株的下部菌丝向上扩,扩展的速度很快,病株很快软腐倒伏。


【2】菌核病


菌核病,许多蔬菜也深受其害。其主要症状为:


靠地面的茎基部,先出现褐色的水渍状病斑,逐渐向上蔓延并腐烂。发病的部位遍布白色的丝状物和黑色老鼠屎形状大的菌核,病株叶片枯黄。


菌核病是越冬的菌核,在春天气温适宜时,通过风雨传播到那些被伤害的植株,扩大漫延。特别是多雨、高湿、密度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多发。


六、莴笋软腐病一般的发病规律:


侵染莴笋的病菌,一般是以在病株上附着越冬或越聂的病菌菌核,在春季萌生出菌丝,从莴笋的根或者从莴笋茎基部侵入,逐渐从病部向上扩展蔓延。


在发病的植株倒伏之后,又通过病株与健株的接触,传染健株。


在病害扩展的进程中,茂盛的菌丝会产生大量菌核,由于翻耕土地,菌核落到土壤中,又成为来年发病的侵染源。


防治办法:

1.选择抗病的优良品种

2.蔬菜轮作

3.培育适龄壮苗

4.控制土壤湿度

5.合理安排密度

在初发病时用50%甲基硫菌灵、50%异菌脲、50%腐霉利、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1000倍液;


莴笋很好吃,是一盘绿色的美味。种植时,防治烂根很重要啊!


一生好人大司马


莴苣、莴笋小核盘菌软腐病主要分根腐和茎基腐两种类型。根腐型根部被小核盘菌侵染后 , 在茎基部产生繁茂的白色菌丝 , 逐渐形成很多白色小颗粒 , 其上溢有水滴 , 后小颗粒变为黑色菌核 , 有时很多菌核连结成块状 , 根部腐烂 ; 茎基腐型主要侵染茎基 , 初茎基部发生病变 , 幼嫩莴苣染病 , 植株下部菌丝向上扩 , 速度快 , 病株迅速软腐倒伏。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附着在病株上越夏或越冬 , 翌春菌核萌发长出菌丝 , 从莴苣的根或茎基部侵入 , 病部向地上部扩展蔓延。病株倒伏后又通过病健株接触传染 , 在病害扩展过程中 , 繁茂的菌丝产生大量菌核 , 由于耕翻土地菌核落入土壤中 ,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防治办法: 实行水旱轮作或与其他蔬菜轮作。 国外报道的用细顶棍孢霉 (Sporidesmium sclerotivorum)能有效地抑制菌核病 , 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选用抗病品种。如红叶莴笋、挂丝红、红皮圆叶等带红色较抗菌核病的品种及结球莴苣 : 万利包心生菜、爽脆包心生菜 , 对小核盘菌也较抗病。

培育适龄壮苗 , 苗龄 6~8 片真叶为宜。 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每 667㎡ 施磷肥 7.5~1Okg, 钾肥10~15 峙 , 植株开盘后开始追肥 , 也可喷洒 0.2%~0.5% 的复合肥或喷施植宝素 6000倍液增加抗病力。 带土定植 , 提高盖膜质量 , 使膜紧贴地面 , 避免杂草滋生。

适期使用黑色地膜覆盖 , 将出土的子囊盘阻断在膜下 , 使其得不到充足的散射光 , 大部分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 , 大幅度减少初侵染机率。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深埋 , 并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 但在高温期要注意防止地膜吸热灼苗 , 必要时可在膜上撒一层细土 , 或浇水降温 , 或推迟定植期避免高温为害。


菜小川


莴苣、莴笋小核盘菌软腐病主要分根腐和茎基腐两种类型。根腐型根部被小核盘菌侵染后 , 在茎基部产生繁茂的白色菌丝 , 逐渐形成很多白色小颗粒 , 其上溢有水滴 , 后小颗粒变为黑色菌核 , 有时很多菌核连结成块状 , 根部腐烂 ; 茎基腐型主要侵染茎基 , 初茎基部发生病变 , 幼嫩莴苣染病 , 植株下部菌丝向上扩 , 速度快 , 病株迅速软腐倒伏。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附着在病株上越夏或越冬 , 翌春菌核萌发长出菌丝 , 从莴苣的根或茎基部侵入 , 病部向地上部扩展蔓延。病株倒伏后又通过病健株接触传染 , 在病害扩展过程中 , 繁茂的菌丝产生大量菌核 , 由于耕翻土地菌核落入土壤中 ,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等药物,注意在采收前3天需停止用药。





农民三子表


莴笋,也叫莴苣,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具体传入国内的时间,目前主流的说法是汉代,依据是东晋时期的葛洪所著的《肘后方》。由此可见,莴笋在国内人工栽培的时间很久远了,不下2000年。所以,针对莴笋根部腐烂的问题,依靠古代至今积累下来的丰富种植经验,弄清楚它并不是难事。

莴笋以肉质嫩茎为食,根部腐烂会影响到地上茎,影响食用价值,甚至失去商品性能,给于大规模种植的农户带来经济损失。所以,对莴笋根部腐烂的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重视。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



◆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莴笋烂根

莴笋种植最害怕的是遭遇持续的阴雨天气,素有"江南菜香"的江西乐平市于2015年的时候就因此带来了经济损失,莴笋大面积烂根,这让菜农们倍感失落。 持续的阴雨天气,带来低温、高湿、缺乏光照的不利环境,并出现湿渍害,根部呼吸受阻,不仅导致莴笋生长缓慢,更是会诱发根部腐烂的问题。

对此,建议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㈠及时清沟排渍,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及时追肥,促进莴笋恢复生长。

㈡建设蔬菜大棚,以遮挡雨水进入菜地,避免土壤湿度过高。同时,还可以调节温度,以满足莴笋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2~20℃。

㈢根据莴笋烂根的程度采取补救措施。莴笋根部腐烂,如果是主根腐烂,恢复非常困难,就没有必要去补救了,可拔掉了。如果主根没有烂,仅是须根有问题,那么还可以挽救,采取措施促进新根长出。建议通过适当施入磷钾肥和钙肥来达到目的。



◆使用了不合格的农药导致莴笋烂根

莴笋在种植管理的过程之中,也会遭遇各类的病虫害,比如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等,还有蚜虫、烟粉虱、小菜蛾等常见虫害。

遇到病虫害,菜农不可能无动于衷,任由其情况恶化,而是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喷施农药是当下防治病虫害的主流方法。 喷施农药要达到效果,就必须要做好两点,一是,选对农药;二是,正确使用。

其中,第一点做不到位,就容易造成莴笋根本腐烂的后果。类似的事情也曾经在余山发生过,19亩莴笋的种植户购买了3种不合格的农药,喷施之后不久便出现了烂根的现象。 对此,莴笋种植户应当在农药的选择上仔细谨慎,避免不合格农药导致莴笋烂根问题发生。建议如下:

㈠根据莴笋病虫害的防治对象,选用对口农药,合适的农药类型或者剂型。

㈡查看农药的"三证号",包括登记证号,用LS+编号或者PD+编号表示;农药生产许可证号,用XK+编号或者HNP+编号表示;农药产品标准号,用GBXX(国标)、HBXX(行标)、Q/XXX(企标)表示。

㈢查看农药三证是否齐全,并登录中国农药信息网进行核对。

㈣查看农药生产厂家以及联系地址,正规厂家都规范负责,会在产品的标签上写上详细的厂家名称、地址、邮政编码以及联系电话等。如果发现农药标签上没有这些信息,则要谨慎购买。

㈤查看农药外观包装,正规合格的农药包括应该是完整,瓶盖紧密。再看农药标签,应该是完整无损、图文规范和清晰的。最后查看农药本身,粉剂的应该是疏松粉末,没有结块的;而乳剂应该是无悬浮物,没有沉淀物的。



◆感染软腐病导致莴苣根部腐烂

软腐病,又称为水烂,是莴苣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根茎部或者肉质茎。受害的根茎部,先变为浅褐色,并逐渐的软化腐败,随着病情加重,可导致根髓部位腐烂。受害的肉质茎,发病初期呈现水浸状斑,颜色变得深绿,再变为褐色,然后迅速腐化。

㈠莴笋软腐病发病原因

莴笋软腐病是感染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所致。该病菌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之中越冬,到了第二年,随着温度的上升(发病最适宜温度在25~30℃),雨水增多,病菌开始活动起来,并借助雨水飞溅、水流以及昆虫活动等媒介进行传播浸染,主要通过伤口侵入莴笋。

㈡莴笋软腐病重灾区

连作田块、低洼易积水的地方以及高温高湿的地块。这些地方能够提供最适合病菌生长的环境,所以往往发病较重,属于重灾区。

㈢莴笋软腐病发病期

每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为流行期。

㈣莴笋软腐病的防治措施

①实行轮作制度。莴笋属于十字花科作物,可与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茄科植物或者黄瓜、丝瓜和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交替轮作2~3年。

②重灾区的防治。对于低洼地带和高温高湿易发病的地块,建议采取:

一是,雨季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涝,并在雨后天晴之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等肥料,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二是,修剪老叶、弱叶,增强通风透光性,以降低湿度;

三是,在进入病害流行期,也就是每年的10~11月份,控制浇水。

③增施肥料,增强莴笋植株抗病能力。当莴笋植株高达30CM的时候,可以每亩施入60斤的氮磷钾复合肥,再搭配施入80斤生物菌肥以及60斤左右的磷酸二氢钾。先是把所有的肥料充分均匀混合之后,撒施在莴笋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之中,再覆盖一层8~10CM厚的泥土即可。

④莴笋软腐病发病初期的治疗措施。在发病初期,建议喷施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者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每隔一个星期或者10天就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需要提醒两点,一是农药选择要谨慎,选购正规的合格的产品;二是,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进行,而且只喷射近莴笋底部的部分即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莴笋烂根主要是持续阴雨天气、使用不合格的农药以及软腐病这三大因素导致的。具体的解决方法,我们也给出了建议。除了烂根之外,莴笋还有烂尖、烂叶、烂茎等问题,也需要种植户多加注意。



◆莴笋烂尖、烂叶、烂茎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㈠莴笋烂尖,就是莴笋顶部新长出来的叶子变得焦枯,原因主要是缺钙造成的。所以,解决的方法应该及时补钙。

①莴笋出现烂尖的问题之后,建议控制氮钾肥使用量。因为氮钾肥过多容易与钙产生拮抗,影响到莴笋对该钙的吸收和运转。

②采取叶面喷施补钙的方法,就是选用浓度在0.1%~0.2%的过磷酸钙兑水喷施叶面,每隔半个月就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即可。

③预防莴笋缺钙的方法,与其缺了再补钙,还不如提前预防,避免损失。建议在施用基肥的时候,每亩搭配施入60~90斤的过磷酸钙。

㈡莴笋烂叶,很有可能是叶焦病(细菌叶缘坏死病)导致的。该病害发病率在50%~80%之间,可种植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受害的莴笋,发病初期,先是在嫩叶尖部呈水渍状,退绿变软,卷曲,叶脉也坏死变黑。随着病程深入,叶子外侧或者新长出叶子边缘变褐色坏死,叶肉褶皱,叶片不舒展,不发棵。

①病因,主要是低温高湿的气候以及氮肥施用过多、田间透风透光性差导致的。

②防治措施

一是,搭建大棚,调节好莴笋生长温度,确保白天温度不高于18℃,夜间控制在10℃上下;

二是,合理使用氮肥,补施钙肥,避免氮肥过量;

三是,确保莴笋根部湿度不宜过大,雨季排水,平时浇灌适量。同时,去掉老弱病残叶子,增强菜地通风、透光性;四是,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施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一个星期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㈢莴笋烂茎,主要是由于茎腐病造成的,病菌隐藏在残体上顺利越冬之后,通过灌溉和耕作进行传播。通常,高温高湿,容易积水的地方最容易发病,而且容易形成重灾区。

①莴苣茎腐病的症状。

受害的莴苣,先是从茎基部叶柄处开始发病,出现褐色坏死的病斑,随后扩展到整个叶柄,并漏出深褐色的汁液,叶片也跟着腐烂。随着病程深入,茎部也遭受病害,变褐色,腐烂掉了。

②莴苣茎腐病的防治措施

一是,在前茬采收之后,清除病残体,尽可能减少病菌源;

二是,种植之前,翻耕土地,彻底清园,通过阳光暴晒杀菌消毒或者施入消毒剂,帮助土壤杀菌;

三是,实行轮作制度,与水稻轮作;

四是,勤于巡园,对低洼地带或者高温高湿地块进行处理,排水或者增强通风透光性;四是,发现受害的植株,可立即拔除处理掉。

通过以上对莴笋烂根、烂叶、烂尖和烂茎四个问题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些共同之处,诱发腐烂问题的原因根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以及越冬的病菌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提醒种植户在种植莴笋的过程之中,就要特别注意,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以免带来了损失才想着弥补,为迟已晚了。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莴笋烂根一般是因为患有软腐病等病害所导致的。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等药物,注意在采收前3天需停止用药。


昆虫农场


农村种植的莴笋,烂根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你好,去年10月,我在自家的菜园地也种植了30株莴笋苗。可今年我去菜园子里拿菜,却看到莴笋苗霉根烂叶的情况。

一、莴笋烂根是核盘菌侵袭所致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莴笋之所以会霉根烂叶主要有二个原因。一个是根腐病,另一个就是菌核病。

所谓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叫核盘菌的侵袭所致,看上去莴笋根部会出现一个个似白色小珠一样的白色菌体,从而使基部根系出现局部腐烂脱皮而死亡。核菌病是剥脚叶时伤到茎部,会出现褐色的水渍斑病,如不及时防治和处:,很快就会迅速向上漫延,从而导致整植株死亡。

二莴笋霉根烂叶如何解决

当你遇到莴笋烂根时,最好的解决办法不要心疼,果断地将病株连根拨起统一销毁,不要随着丟在地里,这样病菌会映及其他莴笋,严重的会导致绝收。另外及时用土办法,将生石灰化开撒在地里,防止病毒漫延,起到杀菌的作用。

其次,也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用5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25%地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合进行喷施,将有效地控制莴笋根腐病的发生。

所以,我认为:莴笋烂根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受核盘菌的侵袭所致,从而产生根腐病和菌核病。解决的方法最好是果断的将病株连根拨掉,然后运往别处销毁,不要随便丢在菜地里。第二年再种植莴笋的话,千万记着要换个地,不要老是种在一个地方,这样会给病菌留下可乘之机。大家说这样解决可以吗?


老娘舅说事


估计是霜霉病,也有根腐病,主要是湿度大,生了霉菌。用代森锰锌,或者腐霉利就可以了。注意控制湿度,还有土壤疏松透气。


莫江柏


莴笋烂根的现象很普遍,可能是软腐病,莴笋的小核盘菌软腐病主要分根腐和茎腐两种情况。小核盘菌根部侵染后,茎部逐渐形成很多白色小颗粒,然后小颗粒变为黑色菌核,有时这些菌核连结成块状,根部腐烂。防治方法(1)实行水旱轮作或与其它蔬菜轮作。(2)用细顶棍孢霉能有效的控制菌核病。(3)选择抗病的莴笋品种,如红叶莴笋、挂丝红、红皮圆叶等带红色的较抗菌核病的品种。(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剂或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隔7一10天一次,连续3一4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