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南极现红雪,格陵兰岛冰川变黑,啥原因?专家:少吃肉,少开车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地球是“咋了”?怎么南北极都在出问题一样,前几天我们看到美国宇航局(NASA)监测到了北极大规模的“甲烷点”,同时南极也报道出了“红雪”的情况,而它们背后的因素我们都知道是什么,那就是与气候变化的因素可能是最大的,所以地球升温之后引发了它们“连锁效应”的出现,而其实在这两个事件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事件并没有报道出来,那就是位于格陵兰岛冰川区域又出现了新问题,可能还是与气候有关系,如今报道出来大家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情。

南极现红雪,格陵兰岛冰川变黑,啥原因?专家:少吃肉,少开车

格陵兰岛冰盖地区又出现啥问题了?

根据《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结果显示,位于格陵兰岛冰盖边缘地区出现了广泛“变黑”情况,这是咋回事?南极说出现“红雪”,格陵兰岛冰盖居然出现了“黑色”区域。

当然根据公开的结论与数据显示,这些地区“变黑”就是因为冰川融化之后出现的,在寒冷的气温之下,这些冰盖地区不会出现这种模式,而在融化之后,位于冰川之中的“物质”发生了改变,所以引发了格陵兰岛冰川变黑的情况,所以原理是与南极出现“红雪”是一样的情况。

南极现红雪,格陵兰岛冰川变黑,啥原因?专家:少吃肉,少开车

科学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的20年之中,卫星一直在观察这个“变黑”的情况,而通过分析是因为在这些冰原中存在许多种类的藻类物质。这些极端微生物微观藻类或所谓的“冰川藻类”能够生活在冰川和冰原表面上几厘米的冰中存活,而在冰冻的时候,它们是处于“沉睡”的模式,当气温上升之后,就会释放出它的本质,所以这就引发了“变黑”的情况,如今这个研究结果也发表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面。

南极现红雪,格陵兰岛冰川变黑,啥原因?专家:少吃肉,少开车

这些冰川藻类是如何发展并且蔓延的?

根据科学家的分析,在这些藻类之中,含有一种叶绿素-a,并且它是细胞含量的11倍,通常也是绿色微藻类中最丰富的“颜料”,它们在寒冷的气候状态之下,不会对具有较强的吸收紫外线能力,这个主要是因为吸收量是有限的,而当气温上升之后,日光照射变得非常明显的时候,“颜料”元素就会起反应,免受过度的紫外线和可见辐射的伤害,所以这个时候就会表现出它们的“免受照射的功能”,从而引发了“冰川变黑”的情况。

南极现红雪,格陵兰岛冰川变黑,啥原因?专家:少吃肉,少开车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些藻类是适合在寒冷条件下进行生存的。并且根据布里斯托大学布里斯托尔冰川学中心和地理科学学院的克里斯·威廉姆森专家表示,永久寒冷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地球生物圈的70%以上区域,尽管我们对微生物的能力知之甚少.

但是在这些极端环境中壮成长的生物却占据了大多数,这也说明了在极端的冰冷条件之下,生物一样是具有更加强的生长能力,这也算是藻类光生理学推动了格陵兰冰原变黑和融化的一种迹象,从而说明了一个气候的问题。

南极现红雪,格陵兰岛冰川变黑,啥原因?专家:少吃肉,少开车

所以整体而言,无论是南极还是北极,各种各样都说到了气候相关的问题,那么我们人类如何才能真正地缓解地球的气候状态呢?

南极现红雪,格陵兰岛冰川变黑,啥原因?专家:少吃肉,少开车

全球变暖的影响以及缓解方式是什么?

全球变暖的影响上面也说了,导致南北极升温,从而影响生物的一个发展变化,同时在全球变暖的驱动之下,我们世界其他地区也将受到极端性天气的影响,所以这都是一系列的情况。

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可能也看到了不少的情况,都是与极端性气候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澳洲野火、气旋风暴发展,印尼、美国强降雨等。所以很多人都说2020年的气候可能不正常,其实这就是一个气候变化展现过程。

南极现红雪,格陵兰岛冰川变黑,啥原因?专家:少吃肉,少开车

而要想解除这些问题,那必然是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才行,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警告称,如果不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2030年之后,地球会迎来毁灭性气候,地球留给人类的好日子,或许只有10年了,而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气候的变化可能变得更加的严峻了一点,说明人类改变气候的进程还相对较慢,当然这也不可否认一些成果,例如我国和印度近几年来不断的种植树木,缓解全球的气候情况,就连美国宇航局(NASA)都高度赞赏,所以是值得称赞的。

南极现红雪,格陵兰岛冰川变黑,啥原因?专家:少吃肉,少开车

同时,联合国专家给出了看起来简单易行的建议,那就是多吃菜、少吃肉,同时还有“少开车”,这9个字看上去不多,但是都说到了重点上,特别是“少吃肉,少开车” 的 “6字真言”。

少吃肉主要分析表明,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会加速全球变暖。车就不用说了,减少的是排放,所以需要发展清洁能源车,这就是专家的“6字真言”。同时在2019年我们也看到,气候变暖对地球的深刻影响,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所以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人类应该提前并且是加速生态环境的一个保护,这样才是最完美的,不然人类最为担心的气候问题就可能真正的“爆发”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