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袁隆平院士持續對糧食安全發出提醒,希望我們能重視

對比起國內的糧食樂觀派,袁隆平院士最近表現得非常謹慎,他畢竟是老一輩科學家,發表觀點不會有其他東西左右於他,他的提醒希望我們能重視和改進。而實情上,看看2018年的糧食進口情況,從數據可以看到,我們糧食

進口達到1億多頓,是全球進口糧食最多的國家。下面先看看袁隆平的對話


袁隆平院士持續對糧食安全發出提醒,希望我們能重視


袁隆平院士持續對糧食安全發出提醒,希望我們能重視



然後,我們再回顧過去20年,以大豆為例,我們對大豆是持續的攀升,這個情況還不知道未來能否得到改善,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是,我們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民必定是越來越少的,這也是袁隆平最為擔心的。

比如在大米方面,我們收集到一些數據,從2008年到2016年,人均進口糧食同樣是持續遞增的,達到人均進口153斤,目前1個成年人每月吃大約29斤糧食,也就是說1個成年人吃的糧食,有一半是需要進口的。


袁隆平院士持續對糧食安全發出提醒,希望我們能重視


袁隆平院士持續對糧食安全發出提醒,希望我們能重視

別人卡我們芯片,我們最多科技落後一些,但是,糧食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我們的祖輩經歷過吃不起飯的刻骨銘心的艱難歲月。很多人說:“別的國家生產那麼多糧食,肯定要賣呀,否則會壞了,根本不用擔心不賣給我們”,說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假如別的國家遇到欠收、自然災害,他們減產了,自己的糧食肯定要先供應本國消費,而不會出口,那麼,我們到時候怎麼辦?城鎮化,農民都成為新市民了,但是,農業自動化和農場化,能不能馬上跟進呢?這個已經刻不容緩了。


袁隆平院士持續對糧食安全發出提醒,希望我們能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