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灞橋心理志願者彭俊麗:一線生機 晝夜不捨


灞橋心理志願者彭俊麗:一線生機 晝夜不捨

我是灞橋區疫情心理援助隊伍中一名志願者。在年前儲備足了米麵油糧水果蔬菜,準備過一個安穩祥和的年。結果畫風突變,就在大年初一,我給父母買了很多吃的,安頓他們別出門就回家禁足了。可我內心是鬆弛的,我知道強大的祖國可以一聲令下,海陸空三軍集結奔赴湖北,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即將建成,全國各地八方伸手援助湖北武漢。84歲的鐘院士出發了,73歲的李蘭娟院士去武漢了,醫護人員也火速出征了,口罩有了,八四消毒夠了!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無非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是啊,我驕傲,我安心!國富民強,萬眾一心,召之即戰,戰之即勝。

當每天刷到的數據在倍增時,我還是安穩地陪著家人做美食,玩遊戲,陪孩子看書學習,也在朋友圈裡喊幾句武漢加油,繼續種菜看花做瑜伽,這個時候不出門就是愛國。可是我心裡想知道,我能做什麼?

周邊的城鄉也封城了,留觀,檢測!灞橋區心裡志願者線上團隊於2.3日成立並迅速分小組,心理援助隊伍行動起來了,安排值班,接線員24小時手機待機,我一下子緊張起來了。跟優秀的團隊站在一起,自己一下子亮閃閃起來。我們至少可以做一點奉獻,至少可以把心理諮詢這個武器傳遞出去,至少可以讓周圍的人少一點焦慮,多一點關愛。接到諮詢電話也就處理群眾的抱怨情緒,撫慰焦慮,讓他們安心。我們團隊加強培訓,如何接答熱線,如何半小時處理個案,然後在群裡分享個案、接受督導,努力吸收各種學習資源,以備所用。

當信息風捲而來時,當重症患者井噴式出現,當醫護人員開始倒下時,當我腳下的土地也開始拉響警報時,武漢啊,加油!親愛的祖國呀!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內心的刺痛。

高度關注央視最新消息,期盼拐點,拐點在哪裡??沉默了,罷了,我平頭百姓,只要堅守眼前這塊陣地就已經很驕傲了。突然驚響的手機鈴聲一下子撕破黑夜的寧靜,然後就是哭泣聲,然後就是三個字:”我想死!”這一悶棍,把我嚇機靈了。凌晨三點,深呼吸,自我介紹、安撫情緒、尋找支持、陪伴、傾聽……這些反覆練習的方法都用上了,可如何能讓對方重拾信心,放棄輕生的念頭???怎樣救下對方的命!!我就是那根救命的稻草,我的心絃一下繃緊。調整自己的狀態,耐心地陪著,時不時地問上一句你安全著嗎?從凌晨三點到五點,對方終於酒醒,清楚的說自己沒事了,我才欣慰的掛了電話。

此後,每天夜裡11點、12點,或者三四點,一打來電話,就是一個多小時,雖然我知道這已經超越熱線諮詢了,對方已經非常依賴並需要我。人命關天,對方的求生希望就在我每一句話語裡,沒有萬一。我很有使命感地聽她訴說。由於輕生的念頭還是未打消,只能耐心的尋找轉機。雖是心理諮詢師,我無回天之力,但我不想留半點遺憾。這樣的疫情時刻,哪怕我已經疲憊,哪怕已經影響到自己的家人,可這千里之外那個孤獨的人需要我,我只能堅守,堅守在手機旁等來電,堅守在客廳沙發上做記錄,堅守在廚房聽錄音,堅守在午夜,為了愛,我是灞橋心理援助志願者團隊的熱線員,我會晝夜不捨!

2020年2月2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