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溥仪晚年工资勉强糊口,临死之际为何还能给妻子留下“巨额”财产

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可以叫出若干个朝代的皇帝之名,但人家如何生活,又是什么状态,甚至长什么样子……一切真的很难体会,毕竟没有经历哪来的感同身受呢?但提到溥仪皇帝就不一样了,他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位皇帝,而且留下的生活、工作等个人资料都是最多的,这其中还包括了他与最后一任妻子的故事。

溥仪晚年工资勉强糊口,临死之际为何还能给妻子留下“巨额”财产

末代皇帝溥仪,被社会主义改造成“人”之后,个人问题受到中央的关注

对于溥仪的悲惨成长过程,想来就没必要重新赘述了,用他自己在书里说的:从三岁被抱进宫,从此失去了父母的爱,又不被宫中太妃们待见,甚至还成为满清遗老们的赚钱工具。他心里痛恨着那个所谓的黄圈圈,但也在某种程度上留恋着黄圈圈里的自己。

特别是在被改造的过程中,溥仪应该深深感受到了自己人生的悲哀,不但没有皇家的一点威严,甚至被人看得比普通人都低一等。所以,当他在1959年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特赦通知时,心情是极度激动的,哭着说:祖国,我的祖国啊,你把我造就成了人!

也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溥仪真正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而且,他还受到了党中央周总理、毛主席的接见,并劝其考虑一下自己的个人问题。

没想到,溥仪真的动了心思。后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周振强专员将一张照片交给溥仪,他一看照片上的女性模样,马上就来了兴趣。

很快,溥仪与照片上的女子见了面,对方叫李淑贤,北京朝阳区关厢联合医院的一名护士。很显然,这位李护士让溥仪相当满意,见面不久便向政协作了汇报。据说溥仪本身对医学就特别有好感,还一度想要从事医学工作,所以对护士工作的李淑贤非常加分。

全国政协对李淑贤也进行了调查,毕竟溥仪身份特殊。但调查之后很快就放行了,就在这一年,55岁的溥仪与当时只有37岁的李淑贤结了婚。他们的结婚典礼就在全国政协文化俱乐部-欧美同学会旧址举行的,婚礼简单却很隆重。

溥仪晚年工资勉强糊口,临死之际为何还能给妻子留下“巨额”财产

护士李淑贤,成为“末代皇后”几度想离婚,最终陪伴溥仪走完人生最后的几年

可能李淑贤自己也没有想到,离过两次婚的自己,最后居然嫁给了“皇帝”,成了“末代皇后”。这就是人生际遇吧,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如何谱写。

其实就李淑贤个人情况来说,真的还是蛮有故事的一个人。她原籍是杭州,本名叫李茹。在她10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后来父亲再娶,她好不容易熬到16岁,父亲又没了。

这一年是1943年,北京尚未解放,继母逼李淑贤嫁给了伪警察局的一名警察刘连升。后来她才知道,刘连升是个反革命分子,并于1955年被枪决了。

于是,李淑贤于两年后又嫁给了一个叫陈庆之的人,但很快因为感情不和,于1960年离婚。据说李淑贤虽然对外说自己高小毕业,其实并没念过多少书,连写信都很难。

但这并不影响溥仪喜欢她,因为溥仪曾经这样说过:“我从来不知道爱情为何物的,只是遇见你,才晓得人世间还有这样甜蜜的东西存在。”

只不过,溥仪皇帝的身体是硬伤,这就不用说了。李淑贤也是结婚之后才知道的,溥仪对这种事居然先斩后奏,有些不厚道哈。所以,李淑贤不止一次想过要和溥仪离婚。

溥仪晚年工资勉强糊口,临死之际为何还能给妻子留下“巨额”财产

后来在被周总理接见时,总理非常关心两个人的生活,还特别对他们说:“你们夫妻要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听说你们俩身体不太好,不能生小孩儿,我不是也没有小孩儿吗?”

至此,李淑贤才没有再想过离婚的。但有人说在溥仪生病的那段时间,她还是想离婚的,只是没有多久溥仪便死掉了。或许吧,李淑贤毕竟是一个还算年轻的女性,过着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还要如此受累,总是难免有怨言的。

溥仪深爱李淑贤,去世时为其留下了什么呢?虽然不多,但够李淑贤后半生所用了

溥仪与李淑贤只共同生活了五年时间,虽然李淑贤内心总有不甘,但据说溥仪非常爱她。不只是说说情话那么简单,还会帮她做家务,接送她上下班。

可惜这样的日常普通夫妻生活很快就结束了,留给李淑贤的只有第三次结婚之后的又一次单身。当然,还有的就是溥仪作为丈夫留给她的所谓遗产:一封遗嘱,一个大衣柜,一块钱。

一个大衣柜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是一块钱,真的让人想不通。难道溥仪穷到只剩一块钱了吗?这还真不好说。不过那封遗嘱却很震惊世人,据说洋洋洒洒约有万言。

溥仪晚年工资勉强糊口,临死之际为何还能给妻子留下“巨额”财产

那这封万言遗嘱中说了些什么呢?有知情人透露,其实除了对李淑贤的抱歉以及各种话家长之外,还有点作报告的感觉,因为遗嘱第一句竟然是:“我对不起党……”

有人会说这遗产也未免太少了吧?嗯,真不算多。但有一种遗产叫文化遗产,你们都懂的,溥仪生前写下了著作《我的前半生》,这本书一度受到热捧。而溥仪生前无子妇,版权费也就理所当然由李淑贤来接收了。

不过要实话实说,这本书的版权费确实不少,据统计约有几百万之多。但其中有一部分是被捐给了国家的,而李淑贤也只是得到了这其中的一部分。可就算这样来算,那也不算少了吧?

另外,溥仪作为特殊的人物,是受到国家生活关照的。在他死之后,国家为李淑贤每个月发一笔一百块的遗属费。按当时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标准,这笔钱绝对不算小钱。

溥仪晚年工资勉强糊口,临死之际为何还能给妻子留下“巨额”财产

有人觉得溥仪就算于贫穷,也曾经是皇帝,怎么也能有几件古董物件,怎么就这么穷呢?时代在变,昔日的彼皇帝已非解放后的此皇帝,溥仪又身患重病,哪有什么积蓄呀?就算有古董,他还敢擅为已有吗?能得一段正常婚姻,有一人相伴到老,已经非常不易了,不是吗?

参考资料:《我的前半生》、《溥仪的最后一次婚姻:李淑贤几度想离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