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一種復工,叫做“茅臺態度”

一邊是不能放鬆的疫情防控,一邊是有序復工復產,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復工”成為了每個企業在2020年面對的首場大考。

面對“復工”這道考題,茅臺的復工態度,或許答案之一。

有一種復工,叫做“茅臺態度”

“步步為營,環環相扣,全局一盤棋”茅臺答好“復工考題”

作為一家擁有四萬名員工的企業,茅臺復工所面臨的問題的複雜程度可見一斑:防疫物資的調配,疫情檢測措施的部署,返程員工的健康統計及隔離應對措施……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茅臺的行動迅速而主動,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相關精神執行。在“依法防疫、行為有依、行動有據”的前提下,茅臺多項細緻周密的“硬核”防疫舉措都得到了有力落實。

從大年初四開始,茅臺就啟動了疫情防控及復工防疫相關工作的部署,並將自身的防疫戰線最大程度地拉長。進入疫情防控期之後的第一時間,茅臺開始著手以分組的方式對各部門及車間員工信息進行一對一排查,並對派駐湖北工作、接觸重點疫區人員等五類返廠員工進行信息收集,且職工醫院全體員工24小時待崗,對公司返廠員工進行不間斷拉網式排查。

同時,茅臺向廣大員工發出號召,要求全體幹部員工按時返回仁懷,並與仁懷市相關部門協調,在仁懷收費站下站口設立了“茅臺集團員工返程專用通道”,並配備專職人員為回家員工檢測體溫、宣講肺炎防控知識、發放肺炎防控知識宣傳單,並登記好員工的有關信息。

在實施防疫交通管制之後,針對進出公司的必經之路,茅臺設立專項人員堅守在路口,為進出廠區的所有人員測量體溫,嚴格保障員工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步步為營、環環相扣,在如此周密的防控措施和精準的執行力度下,茅臺的疫情防控工作最終收穫了令所有人滿意的成果。2月11日,茅臺在公司疫情防控暨復工復產動員部署會上正式宣佈:“目前公司未發現任何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也未發現有與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觸人員,各項工作都準備充分,達到了復工復產的條件。”這個好消息就像一劑強心針,讓所有準備復工的員工們的心裡都有了底,也為茅臺2月13日的復工鋪平了道路——這個時間僅比原先預計的復工時間延後了十天。對於講求順應農時而生產的茅臺酒來說,這十天時間並不會對最終的出酒品質產生任何影響,而因延期復工積攢的工作量,也被最大程度地限制在了可控制範圍內。

有一種復工,叫做“茅臺態度”

“四不”和“四全”,盡顯茅臺責任與擔當

在很多企業受到疫情打擊,宣佈降薪裁員的聲音中,茅臺卻能夠在疫情肆虐時對外釋放一個重要的信號:2020年“計劃不變、任務不減、指標不調、收入不降”,“全面復工復產、全面啟動項目建設、全力推進扶貧攻堅、全力防控疫情”。“四不”目標定的是茅臺的軍心,“四全”挺起的是為民族企業的脊樑,體現了茅臺集團的責任與擔當,也向整個行業及所有企業傳遞出必勝信心。

茅臺在復工前成功阻擊疫情,靠的不是口頭功夫,而是依法的防疫措施和科學的防疫手段,以及領導班子深入基層,身先士卒的領頭羊精神。員工的難處在哪裡,工作中的防疫隱患又在哪裡,進入疫情戰役之後,茅臺領導班子成員們並沒有端坐於口號高懸的會議室,而是親自走遍了生產車間、辦公大樓、食堂等公司的各個角落,對於員工的關懷和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安排,更是將每一個細節都做到了極致。

企業將員工的切身利益掛在心上,員工才會主動與企業站在一起。茅臺在疫情之下決定展開復工,員工們報以的不是擔憂和抱怨,而是飽滿的精神和充足的幹勁。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每日工作的企業,是一家有擔當,有責任感的民族企業。茅臺身上所肩負的,不僅有員工們的生計,還有整個中國白酒產業的未來。茅臺這艘巨輪正要在這疫情之中,為地方經濟的快速恢復穩定,和整個白酒行業的復甦而抓緊揚帆,即刻起航。而這一切,都需要每個茅臺人的添柴加薪才能夠實現,所有茅臺人也都明白,茅臺與他們既是利益共同體,更是命運共同體。

2月13日,茅臺迎來了首日復工。在凌晨3點55分,茅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就早早來到了廠區大門等候,準備迎接首批覆工的茅臺員工們的到來。之後,李保芳和李靜仁還主動當起了“交通維護員”和“防疫督導員”,並親自走進各大生產車間、職工食堂,詳細瞭解各項防疫措施執行和生產情況。

2月17日8時6分,庚子鼠年第一批茅臺酒在自動貼標生產線上開始貼標,很快完成噴碼、拴帶、裝箱等流程,即可進入市場。這是繼2月13日啟動制酒制麴生產以來,茅臺集團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實施的第二階段復工復產——隨著包裝、勾貯以及相關銷售、管理部門開始運轉,標誌著這家中國白酒行業的龍頭和貴州省經濟的支柱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從這兩個復工關鍵節點的景象能夠看出,茅臺的復工態度是堅定而負責的,也是科學和有規劃的。這份坦然的“復工態度”,背後蘊藏的是茅臺作為一家千億級酒企無與倫比的整體凝聚力:上有英明決斷,下有幹練執行,茅臺從上至下擰成一股繩,才能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上取得雙勝利。而這一切離不開的,是茅臺領導班子和全體員工們的同心同德,和流淌在每個茅臺人血液中的崇高社會責任感。

有一種復工,叫做“茅臺態度”

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從求實務實的土壤中吐露新芽

疫情對於市場的打擊顯而易見,而關於未來,茅臺的信心從未有絲毫減少。李保芳分析認為,針對貴州今年整體發展,茅臺要多做貢獻。疫情之下,茅臺如何能最大限度發揮產能,把自己做好,對省裡多做貢獻,是值得茅臺人共同去努力的事情。

務實的防控措施,精準的發展舉措,求實的工作作風,這正是茅臺復工的信心來源,也是茅臺面對疫情挑戰的底氣。在這場疫情中,茅臺所洋溢的企業智慧和永不退縮的精神,也正是催動我們整個社會發展不斷向前的原始動力。

危機危機,危機背後是機。2月初,杭州市防控指揮部的10條防控建議,其中提示可適量飲酒,彷彿給疫情之下足不出戶居家“隔離”的緊張氣氛帶來了一絲舒緩,彷彿給酒行業帶來了一絲喜悅。疫情總會過去,各行各業也在恢復正常,酒行業也將會迎來更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