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同是三国时期的将领,为何吴国都是儒将,蜀汉多是先锋猛将,魏国善守者甚多?

胖哥侃历史


看三国君主和国策,东吴以孙权为主,孙权一直不主张没必要的战争,隐忍多年等待时机,等待和守土造就出东吴的儒将。蜀国以诸葛亮掌权为为主,为完成理想大业,北伐中原必然的,以攻代守,这就打造了蜀国的先锋猛将。魏国本也是好战国,但因为蜀国连年攻伐和士族扩大,守势逐渐形成,以守为攻打磨出大批善守者


富元制作


引言:同是三国时期的将领,为何东吴、蜀汉、曹魏的武将擅长的领域不同。个人认为是因为魏蜀吴三股势力不同的需要,而导致的武将擅长的领域不同。


东吴为何多儒将

孙权继承江东沃土时整个江东只有孙权一股势力,而东吴可以说是三分天下最早成立的一家。东吴经营多年内部已经有小朝廷的趋势,以孙权为首的朝廷多是当地的士族大家子弟及当地的饱学之士,所以一直围绕在孙权身边的多是以文人出身的大臣和将领。

孙权继位时年龄较小,为了稳定孙权的政权,东吴很少主动发起战争。东吴的领土又与曹魏不同,曹魏北方存在异域异族,需要对异族的入侵进行防守。而东吴的地形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只需要在长江一代防御其他诸侯的入侵就可以。在孙权成长的这段和平的时期就造就了很多的文臣雅士。


蜀汉的先锋猛将

蜀汉是三国时期最晚成立的一股势力,这也是蜀汉多是先锋猛将的原因。刘备一生都在被曹操穷追猛打之中度过,而最先追随刘备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一直都陪同刘备经历着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刘备无论依附任何一方诸侯,曹操只要有机会都会发兵攻打刘备,这就造成了刘备非常的需要这种先锋猛将。

刘备在占取西川之前,刘备没有固定的领土和充足的兵源。刘备每次依附到其他诸侯账下时刘备的兵力都不会过万,仅有几千人的兵力即使其他诸侯予以补充兵源,也很难防御住曹操。无论是冲锋还是撤退先锋型猛将都强于儒将、防御行将领。


曹魏善守者多

曹操以许县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无论何时东征西讨都会留下几员大将及主要谋士驻守许县,这样就锻炼了一批防御型的武将。而后曹操统一北方,疆土变得庞大更需要擅长防御型的武将来镇守各处关隘。

防御型的武将镇守关爱的好处:第一,能够以有限的兵力抵挡敌军的入侵,挣争取到大量的时间等待援军的救援;第二,由防御型武将镇守关隘可以节省很多的兵力,将富裕出的兵力变成机动部队,无论是攻伐其他势力,还是支援其他隘口都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曹魏武将多是防御性的武将。

总结:魏蜀吴武将所擅长的领域,一是根据当时形成势力时的特性有关;二是受到占有的地理位所影响。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国


首先不得不说,造成吴国多儒将、蜀汉多猛将,魏国善守将这种局面的原因大概有这么两个,一是地理位置,二是文化环境。

一、地理位置决定了各国将领的性格。

自古至今,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地域差异以这种方式赋予了不同地域的人以不同的性格。

对于这一点,古今同理,所以我们不用看古代,且看今朝便会有所明了。


中国南北不同地域的人,性格是有明显差异的。比如北方人,性格大多豪爽,粗犷,但儒雅不足。而我国南方人,与北方人相比,性格上则会温柔细致很多。

古代吴国地处江南,山清水秀,造就了无人儒雅风流的气质,故而多儒将。

蜀国地处西南,在古代多与蛮荒之地接壤,为保家园,故而民众彪悍,英勇善战,多猛将。

魏国地处中原,中原之地百姓,多守成之性格,故而善守。

二、文化环境不同。

在古代,读书是有钱人的事,穷人是没有钱读书的。不仅如此,读书还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

很显然,相对而言,东汉末年,东吴内部一直比较安定,下层百姓多生活富足,故而读书者中。

蜀汉虽也富饶,奈何四境不安,虽有读书人,但数量较少。

魏国不用多说了,中原大地在曹魏统一之前,长期军阀混战,读书人虽然也不多,但奈何地域广阔,故而读书人总数不少。

为什么我要强调读书人多少呢,因为现代教育证明,一般来说,越是读书多的人越儒雅。


史海钩沉


吴国江南地区,多才俊,虽然王室以武立国,但是江南地区的大世族仍是吴国社会的支柱,在东汉末年江南地区不比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因此读书文化得以保留的多。但又处于乱世,不得不长于军事,故出现大量儒将。

蜀国主体在四川地区,而四川自古以来都是和中原地区隔绝的,受中原读书文化影响小,而且东汉末年受到农民起义影响,读书文化很薄弱。蜀汉地处四川盆地,易守难攻,但挡不住魏国的强大,从诸葛亮的策略上可以看出,以攻为守算是国策。而且蜀汉的将领多是从中原地区边打边退之四川,因此猛将很多。

魏国地处中原核心地带,但也是东汉末年战乱纷飞的地带,传统的读书文化可以说奄奄一息,而多年的战乱已使民力凋敝,北境还有少数民族侵扰。赤壁之战后,已无力再发起大规模南征。其实也不是说将领善守,只是国情如此,上边的政策是这样。相对于蜀吴,魏国的将领确实有勇无谋的多些。至司马懿时,已经可以再次南征,但司马懿的策略是守。


千夜独语


魏国据有关中,秦岭淮河为边界天险,所以魏将善守。蜀国开拓者刘关张等来自市井下层,必须不断进取才能占地夺城,且后期国弱,诸葛亮以攻为守,所以蜀国善进攻。孙坚孙策倚仗张昭等以获取士大夫的支持,孙权好读书,所以吴国多儒将。


一个爱上音乐的人


这就是演义小说的高明之处,作者的独具匠心,人物性格鲜明,特色明显,技能不一,才能呈现出一副精彩纷呈的好戏让大家看,如果大家技能特色都一样那还演绎什么的,直接弱肉强食的去蚕吞不就得了。


影视历史爱好者


谁说的,潘璋,蒋钦,周泰,陈武,董袭,贾华,韩当,程普,徐盛,丁奉,朱然,黄盖,凌统,甘宁,淳于导,马忠,哪个是儒将。


半梦半醒1900


东吴守成缺乏进攻性将领,自周瑜开始其后鲁肃 吕蒙 陆逊 陆抗,几乎都是文官统兵。蜀国国小兵少,必须以进代守,拓展空间,四方统兵的也就当然必须是猛将,关张赵黄马及魏延姜维都是长年战斗的先锋大将。魏国统一北方后,国土广袤,西南及荆州有蜀国,东南面对东吴,北方面对各游牧民族,所以只能分散防守。如张郃曹真司马懿西南对蜀 曹仁曹休襄樊对荆州,张辽合肥对抗东吴。


一颗平常心164045477


地理位置确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