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權臣若想抓住整個朝堂,這一類人他們必須巴結,要不然寸步難行

在封建社會中,宦官是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官員。皇帝自然少不了家眷,為了避嫌,宦官們大多都要淨身之後才能入宮。淨身,即:對正常男子進行閹割使之成為太監的過程,也被稱為“宮刑”。在古代,常人想成為宦官必先去勢,即:割掉生殖器,使他們成為“六根不全”的人。

權臣若想抓住整個朝堂,這一類人他們必須巴結,要不然寸步難行

閹割最早源於祭祀,算是一種最古老的民俗,至今已經被人淡忘了。我國先秦和西漢時期的宦官並非全是閹人,大漢王朝建立之後,朝廷則有規定:非太監者不可以擔任宦官。這是由於,在皇宮內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後、妃以及宮女等,女眷較多,若允許男侍出入,則難免會發生穢亂宮帷的事。

宦官們雖然受到了無法彌補的身體創傷,但是,他們卻能長久地待在皇宮之中,有了很多接觸皇帝的機會。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宦官不僅涉足王公貴族、高官顯爵的生活中,而且,還涉足於複雜的政治鬥爭中。所以,一旦宦官得到了皇帝的寵幸,那麼,他們就會平步青雲輕易就會凌駕於群臣之上。

所以,那些權傾朝野的大臣,也都會想方設法地結交宦官。

權臣若想抓住整個朝堂,這一類人他們必須巴結,要不然寸步難行

比如:北宋的奸相蔡京和宦官童貫形影不離,明朝的首輔張居正和宦官馮保也是私交甚好。所以,可以說這麼說:“不管是禍國殃民的奸臣,還是一心為公的能臣,都非常看重宦官。”

權臣若想抓住整個朝堂,這一類人他們必須巴結,要不然寸步難行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簡單來說,有如下三個原因。

首先,宦官經常見到皇帝,大臣們可以從他們那裡打探到很多消息。皇帝雖然擁有著至高無上的皇權,但卻很難有知心的朋友。他們心中的苦悶無法向大臣們和後宮的嬪妃們訴說,因為,大臣和嬪妃正是這些苦悶的根源。在這樣的情況下,從小在宦官身邊長大的皇帝,登基之後,自然而然地就把宦官當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在皇帝看來,宦官的權力就是再大,終究也是自己的家奴,不會對自己構成任何威脅。同那些動不動就抬出各種理由,阻止自己的大臣們相比,宦官們不僅和自己一條心,而且,可以變著法來陪自己玩。因此,皇帝經常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身邊的宦官。明末的崇禎帝向來多疑,可是,面對陪自己長大的宦官卻是知無不言。

權臣若想抓住整個朝堂,這一類人他們必須巴結,要不然寸步難行

當時,崇禎帝很喜歡用提問題的方式來選擇內閣首輔,哪個大臣回答的令他滿意,就讓誰當首輔。禮部侍郎陳演摸清了皇帝的這一習慣之後,不想著提高自己的學識,而是走起了歪門邪道。他花了很多心思去結交宦官,然後,從他們那裡提前得知了崇禎皇帝將要問的問題。不久,當等崇禎皇帝向眾臣發問的時候,陳演將早已準備好的回答流利地說了出來。

崇禎皇帝不明所以,以為陳演才能非凡,於是,就當即將他任命為內閣首輔。就這樣,陳演憑藉著自己與宦官的關係青雲直上,甚至,做到了權傾天下的首輔。

權臣若想抓住整個朝堂,這一類人他們必須巴結,要不然寸步難行

其次,宦官和後宮關係密切,大臣能夠通過宦官來聯繫後宮,進而影響政局。明朝的第十三個皇帝萬曆皇帝,他登基的時候年僅十歲,根本無法獨立處理國家大事,只能由張居正和李太后共同輔政。張居正雖然才華橫溢,但是,如果不能獲得李太后認可的話,他的政令萬難執行。畢竟,李太后是萬曆皇帝的親生母親,而且,和皇帝朝夕相處,其感情遠非張居正可比。

對於此,張居正也是個聰明人,為了獲得李太后的讚賞,他早就和宦官馮保打成為了莫逆之交。馮保侍奉李太后和萬曆皇帝很多年了,隆慶皇帝在位時,他並不顯眼,可是,萬曆一登基,他馬上就成了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由於,和張居正的交情在先,他不斷地在李太后面前說張居正的好話,令李太后對張居正的印象極好。這樣一來,朝中再無人能夠撼動張居正的地位了。

權臣若想抓住整個朝堂,這一類人他們必須巴結,要不然寸步難行

最後,在某些時候,宦官可以將皇帝和大臣們隔離開來。在正常情況下,宦官自然不敢阻攔皇帝和大臣之間的交流。但是,當皇帝病重的時候,大臣能否面見皇帝,就要聽宦官們的了。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的途中駕崩,當時知道這一消息的人,只有宦官趙高等少數幾人。當時,狡猾的趙高並未將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遞出去,而是以秦始皇生病為由,將皇帝和大臣們隔離開來。

有人想見秦始皇的時候,趙高都以皇帝病重為理由來阻攔。甚至,為了掩人耳目,他還特意買了很多鮑魚裝在車上,以此來遮蓋秦始皇屍體腐爛後的臭味。隨後,趙高迅速叫來胡亥和李斯,偽造了一份令胡亥即位的詔書,並以秦始皇的名義逼迫扶蘇和蒙恬自盡。在他們的謀劃下,胡亥順利地登上了皇位。

在皇帝駕崩的時候,誰能最先得到消息,誰就佔據了主動,宋朝的太祖皇帝也是如此。宋太祖趙匡胤駕崩的時候,宦官王繼恩迅速地將這一消息報告給了趙光義,這才令趙光義先發制人,率先控制住了局勢。等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兩人發覺的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趙光義登基稱帝了。

權臣若想抓住整個朝堂,這一類人他們必須巴結,要不然寸步難行

結交宦官雖然名聲不好,但是,卻可以令人在暗流湧動的朝廷中屹立不倒。自古以來,不管是奸臣還是名相,都沒法從這個怪圈中走出。

其實,這些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使然。

【《後漢書》、《漢唐史論稿》、《中國歷史上的宦官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