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电视剧《天道》里的文化属性不太明白,谁能讲的更透彻点,让人能好好理解?

淼焱墨香


什么是文化?文化

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理念,一种传承。比如说农耕文化,君臣文化,市井文化。

那么,什么是属性呢?简单来说,就是某个特定群体的一种共性或特征,在这里,你可以先把它狭义地理解为性格,行事风格,价值观等等。

比如说,你把某一类人定义为性格强势的人,那么这类人就有了一个我们给它定义的标签——强势(性格)属性。也就是说存在这样一个具有强势属性的人或群体,相应地,也会存在具有弱势属性的人或群体。

搞清楚以上两点后,我们就可以对文化属性进行定义了:它实际上就是某个特定群体的一种精神传承。这个群体始终依据他们所特有的一种传承在运行着。

在《天道》一剧中,文化属性这个定义被无限扩大(或者说升华)了。当芮小丹问道什么是文化属性时,丁元英说道:“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

那么,《天道》一剧又是如何精妙地诠释这个文化属性的呢?我们往下看。

首先,丁元英将文化属性分为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两种。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弱势文化则是依赖强者得救或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因为其易学易懂易用成为了流行品种。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还是不能理解到底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别急,随着剧情发展,你就慢慢理解了。

实际上,强势文化是主动性的,是真理真相的文化,它讲究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主动去适应,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而弱势文化呢?它完全是被动的。他们并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更多地是被动地行事,等,靠,要是最主要的体现。

接下来,丁元英特别对弱势文化的具体体现进行了阐述。

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

最后,在剧中,我们一起来找一下两种文化属性的代表。

强势文化代表

1,丁元英,不用多说,自然是强势文化之集大成者。他博学,理性,敏锐,将“道,法,术”娴熟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之中。

2,肖亚文,她从丁元英身上学到了很多,虽然离丁元英的那种“得道”还很远,但是,你从她安排丁元英在古城暂住,关键时刻入主格律诗,就充分说明了她已经对这种强势文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3,欧阳雪,为什么要将她也列为强势文化的代表呢?首先,她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虽然只是一个小老板,但自己一个人打拼的过程就是她对强势文化的实践。其次,在格律诗成立时,她并不是按丁元英最初预想的当影子股东坐享其成,而是凭她的准确判断真金白银地投资,这也说明她是一个干实事,有头脑的商人。此外,在格律诗遇到困难时,她独自一人面对并处理了叶刘冯三人的退股难题并直面乐圣的官司,也说明了她的担当。

弱势文化代表

1,刘冰,剧中弱势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收丁元英唱片时的贪婪,还是借冯叶二人加入公司,到见形势不利提出退股,再到最后借空白文件敲诈落空而跳楼,都是一种弱势文化的体现。在他的世界里,很少想到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常常把希望建立在别人身上,最终落得人财两空。

2,林雨峰,其实,在他口出狂言打压格律诗之前,他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强者。但是,他败在了“虚妄”上,败在了固步自封,狂妄自大,轻敌,不知进退。最终,为了维护他所谓的尊严选择自杀,的确是有些让人叹息。

3,叶晓明,他是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以为丁元英和欧阳雪肯定有什么阴谋,同时,他又高估了自己,以为可以躲过失败,没成想却痛失一个从井沿爬上来的机会。

4,冯世杰,他有两点非常可贵,一是有自知之明,他意识到了丁元英是高人,所以借力谋划了一个项目,他拉来了项目和资金,却推荐叶晓明当总经理。第二,他有良知。项目的提出,就是他想借力改变王庙村的贫困面貌。而退股时,以自己的资金保住了王庙村的生产线,他还是在为那些父老乡亲着想。无奈的是,他并不是真正的识人,错在了被叶刘二人蛊惑而放弃了股份。好在丁元英和肖亚文看到了他的优点,最终还是有可能跳出井口的。


江城四叔


再次解读《天道》第一回

电视剧《天道》改编自豆豆的原著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不可否认《天道》的剧情和演员都非常出色,但是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导致这个遗憾的原因就是电视剧删减了部分小说内容,这就导致了剧情不够连贯,或者说有些跳跃了。

进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观众对于这部电视剧的内涵或关键字眼的理解有些困难。

所以要解答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应该站在小说的立场上去思考。

何为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这个词一直都在丁元英的嘴里含着,随时都会听他蹦出这个词来。

丁元英在喝醉了酒后,对韩楚风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皇恩浩大,皇天在上的文化。

中国为什么穷?

穷就穷在幼稚,穷就穷在期望救世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

这是一个被渗透进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

正是基于这个价值判断,丁元英对于后来救助王庙村,同时扶持刘冰,冯世杰,叶晓明有了最基本的判断。

在芮小丹要审问穷凶极恶,狡猾异常的王明阳时,她请教了丁元英。

她请丁元英吃饭,芮小丹问丁元英最近在研究什么?

丁元英说自己对文化属性感兴趣。

芮小丹问:什么是文化属性?

丁元英回答: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芮小丹接着问: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

丁元英回答: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于强者的道德期待破格获取的文化,也就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

丁元英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在我们的心中已经有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具体呈现。

不错,诸如丁元英,芮小丹这类人,他们就是强势文化的载体;而刘冰,叶晓明,冯世杰他们那类人,就是弱势文化的载体。

芮小丹为什么要丁元英帮助王庙村脱贫致富?

原因有二:其一是想用事情留住丁元英;其二是想验证丁元英关于“文化属性”的解说是否正确。

芮小丹对丁元英说:既然王庙村的穷是文化属性的必然产物,但是如果用一个神话来改变这里,那么到时的王庙村又是什么文化属性。

丁元英回答:神话的实质就是劫富济贫。扶贫并没有错,但是却可能带来道德的谴责。

丁元英答应了芮小丹,但是他没有对芮小丹说:此刻他就可以判断,文化属性并不会因为神话而发生改变。

丁元英为讨心安,与韩楚风一起去五台山,求个心安。

他们见到了智玄大师,丁元英向智玄大师,简单叙述了他所要做的“扶贫”一事。

智玄大师说:施主算计得手之后,必然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

但是,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有涟漪。

当有识之士骂你的时候,必然会责而又诊。如果责而不诊,他们也背不起这样的骂名。

所以就有了:责必论道。

丁元英在智玄大师那里,确实求得了心安。

果然,正如丁元英所预料的那样,格律诗公司成功之后,他受到了社会舆论铺天盖地的谴责。

但是谴责之后,又引起了有关法律,道德,文化属性的讨论。

其实谁都知道,我国的文化属性已经是沉积了几千年的问题,它不会因为这个事件,也不会因为一时的讨论就有所改变和觉悟。

文化属性是一个非常久远的话题。

它也不会因为我们在这里讨论而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

但是也许你看完这篇之后,会让你有所思考,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价值。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看《天道》第一回。


宇哥带你读原著


通俗一些,文化属性就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刚。核心思想就是让你听话!体现到现在最明显的就是我们从小的教育,有事找警察,遇到坏人欺负就报警!核心思想就是让别人帮你解决问题!小说中有句最核心的总结就是,中国人一个靠字,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佛靠神靠皇恩,就是不能靠自己!这个就是中国文化属性!因为从没想过靠自己,只能祈求上天给个机会,天上掉下来个好处,典型的弱者文化充斥在大部分人心中。而不是自己创造机会自己掌控机会的强者文化!同时,这部小说是一个女性作者,通过小说内很多次对女性思想的鄙视以及女主角的独立,感觉作者也反对女性的附属思想,毕竟当今社会,还是有很多女性想通过嫁个有钱的等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也算文化属性的产物吧!


好奇恨死猫


文化属性?

这个词是作者发明的。我理解为,同一文化体系里面,例如我国(排除国外),观念、思维、理性、觉悟的综合表现。

如果在世界范围谈文化属性,那就更复杂了,因为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文化烙印。

《天道》中主要故事国内,就拿国内,拿电视剧来说吧!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人代表着一种文化属性;丁元英代表一种;韩楚风、林雨峰、肖雅文代表一种。

各自的命运,文化属性大致已经给予了一个范畴,具体却因为性格属性,差异较大。在同一文化属性中,性格决定命运好坏,但是超不出文化属性,除非突破观念、思维、理性(自身文化属性)。

当然同一文化属性里面,也有稍高一等的,例如韩楚风的观念、思维、理性、觉悟比他俩略高,但还到不了丁的程度。

林雨峰其实也很厉害,只是性格如楚霸王,放不下虚名,接受不了失败而已。

拿叶、刘、冯三人退股的事说吧,他们对于强大的如乐圣公司有天然的恐惧心理,对于丁的能力、人品有质疑,这些其实如果足够理性,即便观念不变思维比较理性,比较有觉悟,就能逆向思维判断出:乐圣那么大公司,为何要盯着格律诗?那自然是格律诗对它有威胁,有威胁证明有能量,有前途。

况且丁元英好心帮他们犯不着拿自己那么多钱来搞这些没意义的事啊!人家出大头,都没退,我们...他们至少能判断出这些东西,那么他们将不再是爬在井沿看一眼的人了。

观念、思维、理性、觉悟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抓住机会。



小弟马三


文化影响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影响决策判断。举例:在中国文化体下下长大,准备吃饭时,你会首先选择拿筷子,而西方人会选择拿刀叉。通过文化属性可以判断出人的性格,然后预测人的选择。


孟先生观世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道德经如是言。如果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人类除了遵从自然法则外,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社会法则需要遵从。这些法则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些法则不管是与传统,还是与西方的自由主义都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丁元英的对传统文化的自卑有点言过了,欧美国家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比如它们的自由主义等。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残缺的,如果说对天道或能称得上有所涉猎的话,那对人道就如盲人摸象,两千多年以来始终是以道德封杀这个领域的。如果说天道是什么,用一个时尚的词来说,就是意识形态。天道涉及到了形而上学、哲学和经济学领域,第一、二集的编剧应该是小说作者亲自捉刀完成的,前两集的每一个场景都有深意。


安贞守吉


文化属性按个人理解,也就是世界观吧,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也就是文中说的文化属性决定,改不了的!


0279158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自己固有的属性,就像食物可以用来吃,房子可以用来住,衣服用来穿一样的。文化作为一种思维和看待事物的途径,以人为载体,其属性必然在人的处事原则之中体现,就像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带有阴阳和合,盛极必衰,衰极必盛,只要我们认可这种文化,便会认为这种观点,而西方认为物竞天择。如果对各种文化的不同做一个具体的解释,就可以理解为各自文化的属性。


任平生213139127


文化属性是一个新名词。我理解的强势文化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讲因果。有这样的观念去做事,无往不利。弱势文化,剧中已经告诉答案了。就是“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

最后送你一句话:见路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