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老师扔手机学生跟着跳楼!吓得学校立马装了600个防盗窗

刚看了一集《少年派》,一个学生上班玩手机,老师一气之下从窗户扔了出去,而学生跟着就跳了下去。幸好下面有个建筑防护网,接住了孩子。结果下的学校立马把全校的窗户都给安上了防盗窗。后来他的同学就调侃他“一个人一夜之间养活了一个企业”。

老师扔手机学生跟着跳楼!吓得学校立马装了600个防盗窗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手机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每次逢年过节我跟我姐回老家,我外甥一会就坐不住,然后就跟我姐要手机,然后跟他同学联机吃鸡。类似我外甥这样的孩子并不少,看看周围的孩子,基本都把手机玩的溜溜的,闲着的时候就抱着手机玩。

再看看电视新闻,时不时的就报道孩子玩手机充值、给直播刷礼物把家里给刷破产的,这种新闻每个月基本都能看到。

所有的这些新闻无疑都在透露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手机。

而为了帮孩子戒掉手机瘾,父母们也是操碎了心,学习各种育儿方法管教孩子,求教各种教育专家,甚至送孩子去网瘾学校,但是所有的这些付出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控制孩子戒掉手机,反而引起了孩子激烈反抗,甚至为手机打架跳楼。

这不由得的让父母着急上火,为什么孩子如此沉迷手机,又怎样才能帮孩子戒掉手机瘾呢?

老师扔手机学生跟着跳楼!吓得学校立马装了600个防盗窗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手机?

要说孩子为什么沉迷手机,父母们可能会给出一堆理由,比如手机内容太丰富了、孩子生活太枯燥乏味了,孩子控制力太差……这些可能都是原因,说起来也都有些道理,但是在我看来,最终导致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孩子太空虚了。

其实现在不仅仅是孩子,就连成人也是沉迷于手机。看看自己的周围,多少人下班回家后就抱着手机刷个没完,抖音、微信、淘宝,忙碌一圈下来,一看时间:12点了,于是依依不舍的关机睡觉。

这种生活是不是很多人的常态?

但是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早忙到晚,吃饭都没有时间,哪有时间去抱着手机刷个没完呢?

就拿我个人来说,我没做自媒体以前,也是晚上闲着无聊,空虚寂寞冷,于是就抱着手机电视看个没完。但是自从我做自媒体后,感觉比以前忙碌多了,看书、查资料、写文章,时间都感觉不够用了。于是现在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大大减少。我现在还是很喜欢玩手机,但是时间感觉是真不够用,没办法,为了完成工作,只能是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所以说什么手机有趣、孩子控制力差等等,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孩子太空虚了。

孩子空虚了能干什么?

他总要找点事干来摆脱这种空虚感,而手机无疑成了最好的选择。不用出门,不用花钱,里面还是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周围还有一群朋友玩,还有比这性价比更高的事情吗?所以孩子玩手机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老师扔手机学生跟着跳楼!吓得学校立马装了600个防盗窗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了手机,但是孩子依然感到空虚,他们还是会找别的事情来打发时间。比如我们小时候就沉迷电视、做各种游戏,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打发时间,到时父母又会为它们发愁了。

所以,我们如果要想避免孩子游戏,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孩子忙碌起来,避免空虚。

哪些原因导致了空虚

空虚的本质是我们生活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思想上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而人的大脑又本能的想找一些事情来打发时间,于是性价比最高的手机就成了孩子打发空虚的最好方法。

而这两种教育方式最容易导致孩子没有目标,没有价值感。

1、被严厉控制长大的孩子,越是容易空虚

对于被严厉控制的孩子来说,他们因为长期被严厉管教,本性会受到压抑。为获得父母他们有条件的爱,他们会刻意的压抑本性来讨好父母。这种孩子因为长期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丧失了追求自我价值的能力,他们唯一目标就是为了迎合父母,他们成了为别人而活。

总是迎合别人,为别人而活,孩子就活没有动力,因为这并不是他们发自内心想做的,因此就极容易感到空虚。在这种没有目标,充满空虚之下,他们就容易沉迷手机。

2、过度宠溺的孩子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极度的宠溺,父母的过度保护,他们想要什么父母都尽力满足。这样的孩子无法感受到生命的快乐,他们感受不到通过自己努力来实现目标的价值感,因此他们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对做什么都没有长久的兴趣。因此他们无法产生一个长久的、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于是生活中经常感觉空虚,无所事事了。

老师扔手机学生跟着跳楼!吓得学校立马装了600个防盗窗

总结

要避免孩子沉迷手机,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目标,使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这样自然而然的就不会总感到空虚,也就不会用手机来打发时间了。

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擅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鼓励孩子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奋斗,而不是为了迎合父母,没有自我目标的随波逐流,那么孩子玩手机就是一种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