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主任醫師潘翠環表示由於人在水中無任何負擔,不會對頸椎間盤造成損傷,也不會造成關節和肌肉的損傷。由此可見,經常進行遊泳不但能有效防治頸椎病,同時對全身所有運動系統都有好處。

游泳的好處?

游泳是全身運動,在所有的體育運動中對身體關節和肌肉的傷害最小。它能促進關節腔分泌潤滑液,減少骨頭間的摩擦,增強骨骼活力,所以,有關節疾病的人可以選擇游泳作為病後恢復運動。


游泳可以促進全身肌肉的血液循環,增強心室的肌肉組織功能,加大心腔容量,提升血管的彈性。人在水中划行時,水對人體產生的摩擦力、壓力,以及水溫等特性,可以對人體各部位的肌肉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促進勞損肌肉與韌帶的修復。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如果游泳後覺得很累或者頸酸背痛

很可能是因為沒有采用正確的游泳姿勢

導致肌肉的過度使用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泳式介紹?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夏季游泳不僅能降暑和強身,而且還能有效防治脊椎病,你是不是迫不及待馬上要下水了?

但,並不是所有泳式都有利於脊椎病防治— —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01.蛙泳:適宜腰椎間盤突出及頸椎病患者

蛙泳主要靠腰腹及腿部發力,有利於防治腰腿痛。同時,換氣時需要肩背部用力,呼氣時要低頭划行,吸氣時頭頸部要從平行於水面向後向上仰起,這樣頭頸始終處於一低一仰的狀態,正好符合頸椎功能鍛鍊的要求,可全面活動頸椎各關節,有效促進頸周勞損肌肉和韌帶的修復,能有效防止頸椎病帶來一系列的病痛,危害患者的健康。

注意:蛙泳的腿部動作主要由向內夾水和向外蹬水兩部分來完成,這樣將加重膝關節韌帶的負擔及膝關節的摩擦。所以,膝骨性關節炎患者、O型腿的人儘量避免蛙泳。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02.仰泳:適宜頸椎病患者

仰泳主要依靠腰腹部發力保持軀幹平衡,肩反覆旋轉划水以及雙腿交替上下打水來完成主要動作。由於仰泳時頸部屬於後仰姿勢,頸椎小關節得到鍛鍊,所以頸椎病患者比較適宜進行仰泳。


注意:仰泳對肩部動作及雙腿打水的動作要求很高,仰泳可能帶來“游泳肩”、“游泳踝”等運動損傷疾病。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03.自由泳:可以幫助頸椎恢復

自由泳的泳姿迫使頸部大範圍活動,而肩部亦得到拉伸,尤其是肩胛骨內部肌肉得到充分且有效的鍛鍊,實現了肌肉再造修復及增強功能。

此外,雙腳的擺動可以將力傳導至腰椎,腰椎的微小錯位可因此得以自我復位。

注意:自由泳有不斷的大範圍側身轉腰,有腰腿痛或者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不宜進行。

04.蝶泳:不適宜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注意:蝶泳主要靠腰腹部及雙上肢發力,腰部力量集中,動作幅度比較大,所以,有腰腿痛或者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不宜進行蝶泳,長時間的蝶泳會因腰椎椎板長時間受力,而容易引起壓縮性骨折。

長時間進行蝶泳,還可能因肩膀使用過度而造成的肩部軟組織的慢性炎症,也就是俗稱的“游泳肩”。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游泳有講究

游泳已經被很多醫生、治療師列為治療頸腰椎病的輔助療法。在頸椎病早期或恢復期,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用頸習慣外,長期堅持游泳是一種最為有效的改善脊椎不適、恢復脊椎健康的好方法。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游泳防治脊椎病的前提是:找專業的游泳教練

,在教練指導下采用正確的姿勢游泳,不要讓身體過度勞累。

游泳前要做準備運動,由於水溫通常總比體溫低,所以下水前必須做準備活動,否則易導致身體不適感;

每週游泳三四次,每次一小時,持之以恆,頸部症狀有望緩解;

⏩游泳後,應即用軟質幹巾擦去身上水滴,滴上氯黴素或硼酸眼藥水,擤出鼻腔分泌物。如若耳部進水,可採用“同側跳”將水排出。之後,再做幾節放鬆體操及肢體按摩或在日光下小憩15—20分鐘,以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勞。

游泳應在餐後1—2小時進行。因為空腹游泳,會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也會在游泳中發生頭昏乏力等意外;飽腹游泳,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產生胃痙攣,甚至嘔吐、腹痛現象。

所以,在下水之前,

先檢查一下你的泳姿正確了嗎?

都說游泳可防治脊椎病,那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