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甘薯栽培有方法,做到這幾點高產不是問題,值得收藏!

甘薯是高產穩產糧食作物之一。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旱,耐脊,病蟲害較少的特點。營養價值較高,對調劑人民生活有重要作用。

甘薯栽培有方法,做到這幾點高產不是問題,值得收藏!


◆在種植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用脫毒良種,壯秧扦插

目前甘薯栽培品種很多,可根據栽培季節和栽培目的進行選擇。但甘薯在長期的營養繁殖過程中,極易感染積累病毒、細菌和類病毒,導致產量和品質急劇下降。病毒還會隨著薯塊或薯苗在甘薯體內不斷增殖積累,病害逐年加重,對生產造成嚴重危害。利用莖尖分生組織培養脫毒甘薯秧苗已經成為防病治病,提高產量和品質的首選方法。經過脫毒的甘薯一般萌芽好,比一般甘薯出苗早1~2天,脫毒薯苗栽後成活快,封壟早,營養生長旺盛,結薯早,膨大快,薯塊整齊而集中,商品薯率高,一般可增產30%左右。

春薯育苗可選擇火炕或日光溫室育苗。夏薯可採用陽畦育苗。一般選用長23釐米,有5~7個大葉,百株鮮重0.8~1千克的壯秧進行扦插。壯秧成活率高,發育快,根原基大,長出的根粗壯,容易形成塊根,結薯後,薯塊膨大快,產量高,比弱秧苗增產20%左右。一般春薯每667米2大田按40~50千克種秧備苗;夏薯每667米2按30~40千克種秧備苗,才能保證用苗量。

甘薯栽培有方法,做到這幾點高產不是問題,值得收藏!


二、堅持起壟栽培

甘薯起壟栽培,不但能加厚和疏鬆耕作層,而且容易排水,吸熱散熱快,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塊根的形成和膨大。尤其夏甘薯在肥力高的低窪田塊多雨年份起壟栽培,增產效果更為顯著。一般66釐米壟距栽一行甘薯,120釐米壟距的栽兩行甘薯。

甘薯栽培有方法,做到這幾點高產不是問題,值得收藏!


三、適時早栽,合理密植

在適宜的條件下,栽秧越早,生長期越長,結薯早,結薯多,塊根膨大時間長,產量高,品質好,所以應根據情況適時早栽。麥套春薯在4月扦插;夏薯在5月下旬足墒扦插。採用秧苗平直淺插的方法較好,能夠滿足甘薯根部好氣喜溫的要求,因而結薯多,產量高。合理密植是提高產量的中心環節。一般單一種植每667米2密度在4000株左右,行距60~66釐米,株距25~27釐米。與其他作物套種,應根據情況而定。

◆栽好甘薯的標準是:一次栽齊,全部成活。栽插時間的早晚,對產量的影響很大,因為甘薯無明顯的成熟期,在田間生長時間越長,產量越高。據試驗栽插期在4月28日至5月10日之間對產量影響不大;5月10日至16日,每晚栽一天,平均每667米2減產21.3千克,5月16日至22日,每晚栽一天,平均每667米2減產32.6千克。夏薯晚栽,減產幅度更大,一般在6月底以後就不宜栽甘薯了;遇到特殊情況也應在7月15日前結束栽植。

甘薯栽培有方法,做到這幾點高產不是問題,值得收藏!


四、合理施肥,及時澆水,中耕除草

1、合理施肥:甘薯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趨勢是前中期吸收迅速,後期緩慢,一般中等生產水平每生產1000千克鮮薯需吸收氮素4~5千克、五氧化二磷3~4千克、氧化鉀7~8千克;高產水平下,每生產1000千克鮮薯需吸收氮素5千克、五氧化二磷5千克、氧化鉀10千克。但當土壤中水解氮含量達到70毫克/千克以上時,就會引起植株旺長,薯塊產量反而會下降;速效磷含量在3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鉀含量在150毫克/千克以上時,施磷鉀的效果也會顯著降低,在施肥時應注意。

生產上施肥可掌握如下原則:高肥力地塊要控制氮肥施用量或不施氮肥,栽插成活後可少量追施催苗肥,磷、鉀、微肥因缺補施,提倡葉面噴肥。一般田塊可每667米2施氮素8~10千克、五氧化二磷5千克、氧化鉀6~8千克;磷、鉀肥底施或穴施,氮肥在團棵期追施。另外,中後期還應葉面噴施多元素複合微肥2~3次。

甘薯栽培有方法,做到這幾點高產不是問題,值得收藏!


2、及時澆水:甘薯是耐旱作物,但決不是不需要水,為了保證一次栽插成活,必須在墒足時栽插,如果墒情不足要澆窩水,根據情況要澆好緩苗水、團棵水、甩蔓水和回秧水,特別是處暑前後注意及時澆水,防止莖葉早衰。

3、中耕除草:在甘薯封壟前,一般要中耕除草2~3次,通過中耕保持表土疏鬆無雜草。雜草對甘薯生長危害很大,它不但與甘薯爭奪水分和氧分,也影響田間通風透光,而且還是一些病蟲寄主和繁殖的場所。中耕除草應掌握鋤小、鋤淨的原則,在多雨季節應把鋤掉的雜草收集起來帶到田外,以免二次成活再危害。有條件的地方採用化學除草方法省工見效快,滅草效果好。

五、搞好秧蔓管理

甘薯生長期間,科學進行薯蔓管理,防止徒長,是提高甘薯產量的一項有效措施。一般春薯栽後60~110天,夏薯栽後40~70天,正處於高溫多雨季節,土壤中肥料分解快,水分供應充足,有利於莖葉生長,高產田塊容易形成徒長,這一階段協調好地上和地下部生長的關係,力促塊根繼續膨大是田間管理的重點。應克服翻蔓的不良習慣,堅持提蔓不翻秧,若莖葉有徒長趨勢,可採取掐尖、扣毛根、剪老葉等措施,也可用矮壯素等化學調節劑進行化學調控。

甘薯栽培有方法,做到這幾點高產不是問題,值得收藏!


六、適時收穫、貯藏

甘薯的塊根是無性營養體,沒有明顯的成熟標準和收穫期,但是收穫的早晚,對塊根的產量、留種、貯藏、加工利用等都有密切關係。適宜的收穫期一般在15℃左右,塊根停止膨大,在地溫降到12℃以前收穫完畢,晾曬貯藏。

◆好了,關於甘薯種植就分享到這裡了,甘薯其實在小編的老家叫“紅苕”,它的莖、葉、尖都是可以當蔬菜食用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呢?你們把甘薯叫什麼呢?歡迎大家留言哦。你們的評論就是我寫作的動力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