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硬筆字比毛筆更有實用意義,對工作、生活、修身養性都有益,尤其在鍵盤時代,誰若能寫手漂亮硬筆書法足以羨煞旁人,若用一手漂亮字給心愛的妹子寫封情書那還得了?


但想要讓硬筆字成為書法,就要有書法的要求。


說起練硬筆字,可謂千奇百怪,學現代人的鋼筆字就不說了,甚至還有抄印刷體、宋體甚至黑體的。不是所有的硬筆字學習都叫學書法。下面書思為大家整理了些硬筆書法臨帖的建議,這樣學硬筆字,才叫硬筆書法!


正確的硬筆書法之路


1.臨帖尊法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書法家是不經臨習而成功的,沒有一個字寫得好的人是不經過臨帖的。只有臨帖,取法唐楷、晉行、漢隸、秦篆等傳統的東西,才會有所獲。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2.專注堅持

學書首先應師承一家,建立根據地,然後再發展。選定帖後專心致志,認真臨習,堅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這個時期檢驗你學習得怎樣,首先看臨得像不像,再看筆法筆意。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3.博採眾長

當對一本帖或一家書體臨習達到形同神似之後,就要廣涉其他好帖,取其營養加以吸收消化,融會貫通。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4.字外功夫

練字的同時經常要多讀書,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識,加強自身修養。總之一句話,加強字外功夫的訓練。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便自成一家。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學硬筆為何要臨古帖?


1、書法審美由傳統書法建立,硬筆書法不能背離

傳統書法建立起了千年共識的書法審美標準,因形成美麗的“定勢”,硬筆書法審美標準當然是要跟隨的,否則就不能稱之為書法。


2、傳統書法字帖養分多

書法法度是傳統古帖書法建立的,硬筆字都是從毛筆字裡面吸取養分的。儘管鋼筆字退化了大量毛筆字的筆法,但是以結構、提按等大量營養,依舊保留。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3、結構法度在古帖

用鋼筆臨古帖最主要的是學習結構,在於模擬毛筆運筆軌跡,字體間架結構等,提按也可以通過鋼筆的彈力去解決。


4、書寫習慣的培養

你既然熱愛書法,有一天你還得學毛筆字,你要回歸,你就不能積累太多硬筆的書寫習慣,尤其是不能學習個人風格很濃厚的字,比如“龐字”。積累了太多“惡習”的話,原本純淨的書法靈性就幾乎被扼殺了。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圖/水性筆臨《靈飛經》


硬筆臨帖選帖


1、楷書入門

首選《靈飛經》,或王獻之《十三行》,趙孟頫《道德經》等小楷,這些小楷容易上手,且古意十足,結構精良,筆法營養豐富,應是首選。有位思友用鋼筆練習褚體也不錯,提按有致非常出彩,大家也可一試。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2、楷書升級

硬筆入門後,顏體和柳體也可以考慮,然後再考慮高難度的比如歐體、虞體等,這些對於硬筆而言,已經不再是滿足基本的使用了。


3、行書方面

推薦臨寫二王的《蘭亭序》《聖教序》,或唐寅的《落花詩冊》等也不錯。主要注意對行筆及結構的練習,至於折筆、頓筆留意即可,不必刻意學之;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圖/臨《聖教序》可優化硬筆結構


那麼,學習硬筆書法如何臨帖?


1、選帖以古帖優先

如果有意練習楷書的話,可以考慮臨摹《靈飛經》。如果對行書練習有興趣的話,對初學者來說,比較推薦的還是筆畫明朗,法度嚴整的行楷吧。所以在行書方面,我的推薦是陸柬之的《文賦》。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2、杜絕“字模”

所謂字模就是用硬筆字在凹槽裡寫,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低級辦法,甚至還有很多惡習隱患。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3、不建議“摹”

硬筆字不建議拿透明紙摹寫(毛筆書法倒可以),硬筆字比毛筆字更注重結構,而描摹更多是毛筆字的用筆練習,硬筆字的描摹效果甚微。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4、以米字格來對臨字帖,這個方法可取。

儘量做到每個筆畫的位置和大小一致,每個字練習上百遍,寫完一本字帖,然後從頭繼續開始,如此反覆,直到不看字帖,也能把每個字寫的很像就算成功了。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5、練的多不如練的精。

不要著急一下子把所有字都練完。甲乙兩人同時練字,甲精臨100個字,遠比乙粗臨1000字要好的多,即使甲有900字沒有臨過,但寫起來也會比乙好。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6、工具的選擇很重要。

鉛筆,筆畫粗細表現力極強,初學者利器,高手的玩具;圓珠筆,不好用,果斷丟棄;鋼筆,是硬筆書法之王道,挑支好的,好好熟悉它,融為一體;中性筆,性價比最高,易掌握,表現力也強,可以使用。

硬筆字,只有這樣寫,才能叫書法


7、不要過於指望書法老師和教程,不要糾結天賦有限,重要的是多用心練習,堅持就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