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过后拍一部影视剧或者纪录片,谁适合主演?

江洲古巷柳絮飘


为何不找钟南山?

众所周知,去年的12月份我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场疫情一直持续到现在仍然没有结束。不过在一线医护工作者以及各学科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疫情逆行的形势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现在每天的确诊病例数比之前降低了很多,治愈率也是大幅度提高,人们原本紧张的心情现在也放松了一些。

在疫情期间,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不断涌现,也是因为这场疫情,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及专家,比如说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医生和护士。他们为了抗击疫情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这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最近这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着李兰娟院士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也引起了网友的共鸣。“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适当管控娱乐圈那些“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李兰娟院士的这段话一经发布,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而且大家也都纷纷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只不过现在正好处于疫情期间,很多人看到了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以及科研人员的艰辛才会有感而发。虽然说疫情爆发之后,很多的明星艺人纷纷捐款捐物,而且他们的做法也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明星片酬偏高的问题依然受诟病。


小努娱乐


分开聊一下自己的想法。

先说纪录片,纪录片的拍摄是以展现真与实为目的,素材无论是来源于时间过程中的影像记录,亦或是通过当事人的参与拍摄,都是为了给观众最大化最细化的展现事件的始末,可以说纪录片的创作者背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通过忠实记录事件来推动社会、文化以及大众的认知,它或许既美丽又残酷,既温暖又讽刺,但这就是纪录片存在的最大意义。

说回人物,就这次疫情灾难,勇往直前的一线、默默付出的后援、四面八方的捐助人员、惨遭不幸的民众、乃至唯利是图挑战社会与人性底线的恶徒,所有当事关键人都应存在于其中,单单是如实这些,以上帝视角历经灾难的全部始末就足以让所有观者感到震撼。

说到电影,就要兼顾商业与艺术,社会事件类型的优秀电影除了主创过硬,更重要的通过口碑和票房也要对社会和观众起到推动作用,比如韩国的《熔炉》、我们中国的《我不是药神》,都是通过负面事件起到正面的效果。又比如符合当下的美剧《血疫》,豆瓣置顶的一句评价是:人类是这个地球的霸主吗?人类不是人类只是地球上比较聪明的病毒。

说到演员,中国不缺实力派,更重要的是角色匹配度,从年龄、领域自己性格几个层面考虑。如终南山院士,演员焦晃从各个方面就比较合适。因为这是国家和社会事件,电影描绘的更多的是群戏,所以各个年龄段的演员都不免涉及,相对符合社会严肃性演技又没毛病的男性角色人选:张译、段奕宏、冯远征、王志飞。女性角色人选:奚美娟、陈瑾、孙俪、姚晨。

以上为个人愚见。


十二爷有李


可以说这一次疫情着实非人所愿,也带了各个方面的问题,确实有一定必要以纪录片或者影视作品的方式来警示教育后人。同时由衷的感谢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

如果是拍记录片的话,必须以真实,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讲诉出其中的严重性,影视演员建议不要参与,个人以为以钟老为代表,以及全国各个支援医疗队为辅来说诉发生在一线危险而又感人的人与事,来致敬一线的工作人员,和缅怀逝去的人。

如果要影视作品来诠译的话,一般的演员阵容真的很难演绎出这个中伟大,无奈,惊心动魄的故事。建议如钟老等一些专家可以客串,也建议有演过医生的资重演员出演,个人推荐一个人张嘉译,借鉴他之前就演过三次医生角色的经验,在急诊科医生中,个人感觉演的很到位。所以推荐他,不管从形象,演技,年纪各个方面都比较成熟。至于其他角色扮演,大家可以在评论中一一敞诉。

同时希望疫情早日能过去,大家都能回归正常。


雪芒经典片场


开始我还想着尽量还原到真实人物自身,主演以钟院士为首,最大面地涉及到那些不顾小我成全大我的一线工作者。后来想想,不管什么时候他们的工作比拍剧有价值多,无时不刻地准备着救死扶伤。我平时虽然不怎么追星,这会儿感觉让胡歌当男主角吧,据报道胡歌当时不仅默默义捐还亲自上阵给一线战士加油打气,行为不说感天动地至少感动到我,并且胡歌的人气一直蛮高,算是相当正能量的角色。所以不管从纪录效果还是商业效果应该都不会太差。



女子莱希


首先针对这个问题我说一下我自己个人的看法。

一、我们首先要区分影视剧和纪录片的区别,影视剧有虚构甚至违背历史事实的情况,主要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服务的。纪录片是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他就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她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增加作品的感染力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随意更改地点而影视剧吗?如果你每一集电视剧的开头都会看全的话会有这么一行字“如有雷同,纯属虚构”。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了一些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时与纪录片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试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记录电影的拍摄时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二、第二个问题就是谁适合主演。首先党中央的决策人员、钟南山院士、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公安,武警还有在基层默默奉献的人员,他们都是为了打赢这一场防疫战的关键人物。如果非要请明星来演的话最好是清理一些老戏骨,不要请一些小鲜肉泡流量,最好是能还原事情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以上仅仅代表我自己个人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探讨。


小管创业记


经历了这次疫情,娱乐圈中让我佩服的是韩红!最近关于“韩红基金会被举报调查”这件事,韩红用了简短的7个字作出了回应:“2月20日工作汇报,请审阅”,韩红如此淡定的回应,可见她真的做到了问心无愧。同时我在想哪个公益基金会能像韩红一样不间断公开自己物资捐赠分配情况?这样的毅力也是难得的吧。希望这次疫情过后呢韩红可以拍一部纪录片,记录她每一次的爱心驰援,同时可以让大家更全方位的了解韩红基金会!



小航航888


疫情中受苦受难的看百姓和那些最美的逆行者






J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大人物肯定不适合主演,只适合客串。像钟老他们都在为国家科技忙着,哪有时间给表演,二是大人物一般不好刻画,也参与不到最全线。我们要明白,疫情给我们最大的影响是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对武汉对湖北尤其最深。

建议以湖北武汉一位市民为第一视角,反映出整个疫情生活的变化,以及专家,战士,医生,社区工作者在其生活中的贡献,以其所听到的,见到的,和自己的心里感受为主线,反映抗击疫情的正能量

相信会是一部比较好的纪录片。

人物的话找一个实力派明星演员充当武汉市民的角色。反映疫情期间的生活,记录发生的事情!




海潮Tide


疫情过后拍一部影视剧,谁是主角?

如果我是《舍身取义化身之(守护者)》这部作品的导演的话,我会主角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疫情爆发以来,各地紧急响应,截止25日21时,除尚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西藏外,所有发现新型肺炎病例的省份均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多地卫生系统、公安系统全部取消休假,全员在岗,全身的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时刻坚守岗位,带班值班,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各基层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尖刀班,以村民小组为战区,包组连户、责任到人,做到‘宣传家喻户晓、排查精准到人、监测各家隔离、村口分兵把手、情况每日一报’,一系列的措施快、准、稳,有条不紊的缓解了群众的紧张情绪。惟愿在众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尽早战胜疫情。

演员明细表: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

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

各大公职人员‘党员’

各大国家部门

还有被感染的同胞

口罩,消毒液

众志成城,全民鼓励,同命运共风雨,早点打赢这场战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落洞村段公子


大家好,读好书、结益友、爱分享,我是你们的小书屋

2020年的第一个月刚刚过去,本该欢乐祥和的新年气氛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带来的阴霾冲得七零八落,很多网友纷纷希望“能不能让2020年重启”,而刚刚缓过一口气的影视行业又遭受了一次“重击”。

1月31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新冠疫情期间停止影视剧拍摄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影视制片公司、影视剧组及影视演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暂停影视剧拍摄工作。

早露端倪的“影视停工潮”终于还是来了,人心惶惶之下,大家更多地是努力思考: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剧组停拍迫不得已却又势在必行

新冠疫情的迅速蔓延给整个中国带来了难以计数的巨大经济损失,旅游、餐饮住宿、仓储邮政、交通运输等行业都举步维艰,影视行业当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为了尽可能避免人群聚集,今年号称“史上最强春节档”的7部电影全部撤档,院线暂停营业。在持续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剧组拍摄作为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的人员密集型活动更是首当其冲。

从除夕(1月24日)开始,横店影视城、象山影视城、无锡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先后发布了暂停对外开放的公告,随着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省、市、自治区不断增加,暂停对外开放的影视基地也在不断增多。

古装剧面临无处可拍境况的同时,现代剧的拍摄同样不容乐观,上海、杭州、厦门、宁波、青岛等近几年热门的现代剧拍摄地所属的省、直辖市也先后启动了一级响应。

1月26日起,《大江大河2》《谢谢你医生》《有翡》等剧组先后宣布了暂停拍摄,直到现在所有正在拍摄的剧组都被叫停,只过去了短短六天时间。剧组停拍造成的经纪损失已经板上钉钉,除了拍摄成本的增加,制作方还要面临包括演员档期到剧集关注度的各方压力。

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年后影视行业往往会迎来一波较大规模的新剧开工潮,《皓衣行》《长歌行》《人生若如初相见》《镜双城》等剧组本来都预计在2月或3月开机,现在不确定因素大幅增加,有可能会影响剧集开机的进程,进而造成演员档期被打乱。

新剧减产,积压剧迎来一缕曙光

面对新剧制作周期注定延长的消息,足不出户度过了整个春节假期的观众们的观剧热情并没有受到影响,目前看来反而有所上升。很多网友在听到剧组全面暂停拍摄的消息之后,第一反应都是询问已经拍摄完成却一直没播的某剧集是不是有机会了。

比如2017年9月就已杀青的谍战剧《秋蝉》,由任嘉伦、李曼领衔主演,讲述了1941年底香港被日军侵占时期,以日本驻港军官身份为掩护的共产党员叶冲临危受命,秘密潜伏在日军香港军政厅机要单位执行绝密任务的故事。随着《锦衣之下》的热播,任嘉伦人气步步高涨,粉丝们纷纷表示希望看到《秋蝉》播出。

同样因演员走红而受到观众关注的剧集还有古装侠义言情剧《狼殿下》,该剧从2017年9月份杀青之后一直都对外宣传正在后期制作之中。这部剧的演员阵容中除了有凭借《陈情令》中“魏无羡”一角爆红的肖战,还有在《庆余年》中饰演林婉儿的李沁和饰演海棠朵朵的辛芷蕾。

一些中年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剧集则因为撞上“限古令”被迫积压,比如三个月撤档两次的《天下长安》,让导演连奕名忍不住吐槽“再改连我都不认识了!”还有章子怡、周一围、杨祐宁主演的古装剧《帝凰业》,自2018年11月杀青之后也一直“杳无音讯”。

除了位于“积压重灾区”的古装、年代和谍战题材之外,反腐题材也经常处于左右两难的境遇。哪怕有公安部宣传局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作为联合出品方,由王雷、刘涛领衔主演的反腐大片《拼图》还是积压至今。

目前观众期待的呼声比较高的还有《隐秘而伟大》《南烟斋笔录》《大秦帝国之天下》《彼岸花》等剧集,出品时间基本都是2017和2018年,将近两年时间过去仍然尚未定档。

剧无论新老,实力才是收视的保证

其实对于剧来说,不管新剧、老剧,能抓住观众的就是好剧。

随着国内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大IP+流量演员”的模式早已风光不再。就像之前备受期待的《三生三世枕上书》,播出之后成绩平平,豆瓣评分已经落至5.6分,反而是《锦衣之下》和《下一站幸福》凭借自身实力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在这个所有营销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时刻仍然热度高涨。

因此,在已经拍摄完成的剧集争取播出的同时,挺过了“寒冬”、还奋战在影视行业第一线的优秀从业者们正好可以借眼下的时间看清广大观众最根本的需求,确定自己应该生产什么样的内容和作品才能从根本上站稳脚跟,做好准备迎接观众越来越多元化的观剧口味和越来越严格的评价。

比起不停地计算已经损失了多少,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把剧本打磨得更好点、把成片剪辑得更细点显然更加重要,相信本身蕴含着无限发展潜力的影视业终将迈过短暂的坎坷,跟中国一起突破2020年开年的凛冽寒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