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两汉外战,三国之战哪个更精彩?

玉之溪


孙子曾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两汉和三国之战都存在精彩外战,这些外战意义很大,影响深远。三国之战的内战很频繁,但是内战还是少发生为好,破坏性特大,不利于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像曹操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闻。”一片萧条凄惨景色。

对一个国家来讲,有些外战不得不打,打仗要死人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些外战对国家发展有影响,可能当时人作出了一定牺牲,但是对后世人有益,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感。

一般来说,外战将领更易被后人认可尊敬,万古流芳。

两汉外战非常精彩,战后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三国之战也存在外战,也取得不错战果。这些外战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两汉的外战

1、反击匈奴的战争

西汉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对匈奴作战中表现出色,奠定了古今名将地位。

匈奴是游牧民族,有着天然强大的战斗力,经常侵扰汉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反击,在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率领下,对匈奴进行沉重打击,基本解决匈奴对汉朝的危胁。

东汉时期南匈奴内附。窦固、窦宪、耿秉、耿夔、耿恭等率联军打击北匈奴,导致北匈奴西迁消失。

2、汉武帝时期对南越、闽越国、夜郎国、滇国、卫满朝鲜一系列行动,壮大了国威,扩大了领土。

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了南越国,汉武帝时期南越国反叛,汉武帝派路博德、杨仆等率军消灭南越。

海南省海口市有伏波将军祠,是纪念西汉路博徳和东汉马援两位伏波将军收复海南岛有功,千百年来香火不断,受人敬仰。

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北越葱岭、西南通云贵,征服大宛,奠定中华疆域版图。

3、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汉元帝时期甘延寿、陈汤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宣扬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理念,是对意图侵害汉朝国家利益的敌对国家或势力的严正警告,体现了国威、军威,对后世也有深刻、深远的影响。

东汉时期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西域经营三十多年维护边疆统一的故事感人至深。

4、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很好解决了边疆问题。

曹魏政权对外族的战争,据史料统计:大小共有34战,其中32胜1败1平。消灭了乌桓,平定了鲜卑,打残了高句丽。

白狼山之战胜,曹操率军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人。鲜卑族后来崛起,建立了强大北魏王朝,但是三国时期被曹魏彻底控制住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没有成功,可是曹魏大将毌丘俭二征高句丽,大获全胜,捣毁高句丽国都丸都城,使其很长时间不能恢复。

蜀汉对外征战最明显的就是征服南蛮地区后,诸葛亮民族政策很成功,使西南地区疆土,得到了大力的开拓,正式归属王化。

东吴以海外地区的开发力度为特点。最具代表的性的就是:公元230年,孙权派曾遣将军卫温、 诸葛直率领万余名官兵登陆夷州(台湾),孙吴军队在夷州驻扎了一年时间,后因军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陆。这是国家对台湾活动最早记录。

两汉和三国时期外战获胜,维护了边疆稳定,保护了农耕民族经济发展,使汉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为以后抵御外族入侵奠定了基础。

二、三国之间的交战情况

魏、蜀、吴三国之间互相竞争,重视社会经济发展,人才辈出,为了一些利益目的也不断进行战争。

诸葛亮、姜维对曹魏政权的北伐,东吴和曹魏之间的战争,规模大的战争有蜀汉和东吴的夷陵之战、东吴和曹魏合肥之战、曹魏灭蜀之战、西晋灭东吴的统一战争。东汉末期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是那时期三国没有建立,就不考虑了。三国之间交战很精彩,涌现出了许多出色将帅和精彩的战法。

诸葛亮、司马懿、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姜维、吕蒙、陆逊、陆抗、甘宁、张辽、张颌、邓艾、毋丘俭、田豫等等都是战争中涌现出名将。


大白白野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两汉,乍一看,以为两汉之间发生过战争,其实两汉是指的刘邦建立的西汉和刘秀建立的东汉。中间隔了一个王莽篡权建立的大新政权,但不为史学界承认。两汉之间并未发生战争,他们基本是顺序的关系。但是两汉对外战争却是十分精彩。击败了匈奴游牧军事帝国,迫使其西迁。

刘邦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崛起,最终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到了西汉末年,皇室外戚王莽势力做大,取而代之,建立了大新,大概十多年,此时天下大乱,最终西汉皇室后裔刘秀趁势崛起,平定天下各方势力,重新建立了汉朝,史称东汉。

至于三国,那是东汉末年皇室式微,宦官做大,天下大乱,各方势力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曹操、孙权、刘备,相机建立了魏、吴、蜀三个地方割据势力,演绎出了三国争霸的一个时段。

在我看来,我更喜欢汉朝击败匈奴的事件,因为那是外战,是农耕文明击败游牧文明的大事件。是确立和巩固汉族、汉文明的基石。

至于三国时期,基本以内战为主,不过人物较多,在文学创作上教为丰富,在民间更为广为流传。


玉之溪


纠正很多人的误区,

三国可不仅仅只有内战,这一时期中国人自己大打出手的同时,也没忘了修理非我族类。

曹操摄服乌桓,横扫羌、氐;

孙权袖卷闽越,登陆台湾;

诸葛亮开发大西南。

严格来说,

两汉是开了荒并播种,

而三国则是收获果实。


颤动的丹田


很简单,你是希望国家内战还是外战?

汉朝作为华夏巅峰的历史记忆,你是喜欢内战还是外战?

换我,我觉得外战好看,

有闪电战法创始者霍去病冠军侯的突袭;

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气魄;

有面对侵扰者讲出,勿动,动必灭国的霸气;

有百年汉匈战争的惊心动魄以及驱逐匈奴后的丰功伟绩。

三国,发于演义,止于戏说,更多的是美好的想象。😊

我会选两汉外战。


读史见闻


两汉大匈奴精彩,内战没意思,没有民族自豪感。


国家网文化


三国比较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