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抗“疫”路上 他就说了“两句话”——记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贺贵堂

“你们父子俩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是一位“神智时好时坏”的老父亲对自己儿子最牵挂的叮嘱……

2020年除夕之夜,本该是万家灯火,一片祥和的团圆夜,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此后,各地启动了不同级别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此全面打响。

国家需要时,人民需要时,应号召、勇出征。

第一时间,贺贵堂和众多医护人员、交管民警、党员干部、志愿者一样,积极响应、主动请缨、迅速集结,义无反顾地选择做“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去守护万家灯火。

贺贵堂,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贺贵堂所在的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镇区迎宾社区、团结社区等六个社区以及四王柱村、古六洲村、大井子村等19个村卫生室的疫情防控监测工作,监管服务人口达5万余人。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有的12名工作人员在开展常规医疗工作之余,全力配合旗疾控中心对61名居家隔离人员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测。

抗“疫”路上 他就说了“两句话”——记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贺贵堂

深入重点疫区返乡人员家中检诊

面对工作量大、人员紧张、疫情防控险重的现状,贺贵堂不仅没有退缩半步,反而是迎难而上,以铁肩的担当诠释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也以一个男人的胸怀标杆了一名父亲的伟岸。

“让我上!”“我能行!”……面对疫情防控工作,这是贺贵堂说的唯一一句话。

“不用担心我,我没事!”……面对家庭,面对年迈的父母,这是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然而在他和老父亲的心理彼此却都有着一份“无声的牵挂”。

就在春节前夕,贺贵堂还接到北京海军总医院医生询问他身体恢复情况的电话。事情还的退回到2019年国庆前夕,贺贵堂因左臂突然瘫痪,从呼市附院转入北京海军总医院救治。经诊治为脑脓肿且病情严重,接着就进行了头部手术治疗。然而在术后回家仅仅19天头上,贺贵堂毅然就返回工作岗位,当时还存在手术后遗症,头部疼痛,胳膊抽搐。

抗“疫”路上 他就说了“两句话”——记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贺贵堂

这一次,他又是毅然决然,只是内心深处多了一份身为人子的愧疚……

2017年春节前夕,78岁的老父亲因车祸导致神智时好时坏,所幸保住了生命。近两年照顾老父亲的重担就压在了贺贵堂身上。

可自古忠义难两全,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面对逐渐严峻的疫情防控,再看看整日发呆的老父亲。他做了个深呼吸,在简单和妻子交代几句后,便转身而出,一身扑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的防控一线。

高速出口疫情防控监测点全天候检诊排查;火车站疫情防控监测点整夜检诊排查;积极调配19个村卫生室防控物资发放;深入外来返乡人员家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指导乡医开展防控工作……

抗“疫”路上 他就说了“两句话”——记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贺贵堂

深夜里到火车站疫情防控监测点检诊排查

此时,贺贵堂已将年前医生嘱咐注意多休息调养的话语抛在了脑后。单位同事不放心,觉得他才做完手术不久,应该多休息,养好身体,但贺贵堂也“毫不领情”,工作节奏已然成了连轴转。

6个城镇社区、19个村卫生室、重要交通要道的疫情防控监测点,贺贵堂每天不是在去疫情防控监测点的路上,就是村卫生室的路上,再不就是外来返乡人员家中,然而这些地方,在外人眼中那都是谈虎色变的“危险地”。

“说不害怕是骗人的,在疫情和病毒面前,谁都会害怕,但既然选择了这一行,穿上了这身白大褂,即使再危险,我们也得上,也得往前冲。”贺贵堂坦然地说到。

抗“疫”路上 他就说了“两句话”——记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贺贵堂

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复工复产进入常规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至今,黑白颠倒的繁重工作已成常态,一日三餐的平淡生活,也变得那么金贵。即便这样,贺贵堂依然像个铁人一样的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因工作零碎、繁重、点多面广、时间紧急,容不得他有半点马虎,他深深的认识到,疫情防控便是争分夺秒,掐断链接源更得刻不容缓,他用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了构筑疫情防控钢铁长城的奠基石。

因为牢记责任,所以才不眠不休;因为甘于奉献,所以才舍小家为大家。贺贵堂是坚守在抗击新冠状肺炎疫情一线医务人员中的普通一员,也是一个普通家庭中的儿子、丈夫、父亲。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有的只是默默奉献和那身白衣下的责任与担当。(通讯员:刘艳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