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佛肚竹的生长习性是怎样的?

乙仁路


佛肚竹又称罗汉竹,是禾本科小型观赏竹种,通常呈丛生状,株高一般不超过3米,地径2-3公分,叶干翠绿,竹干下部节间短促,膨大凸出,犹如罗汉坦露的肚皮,极具观赏性。

佛肚竹种植对环境的要求

佛肚竹属于偏南方竹种,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不耐低温,惧严寒,一般在长江以南地区均可室外越冬,因此耐低温极限温度在-4度左右。

佛肚竹种植的土壤以偏酸性疏松壤土为宜,喜肥,喜光,喜润湿,较耐旱,耐荫,不耐积水,因此需要选择在地势较高,疏松通透的土壤栽培。

佛肚竹适宜种植的区域

其实佛肚竹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均可种植,只不过在长江以南区域冬季需要移至室内,因此建议盆栽;而在长江以南地区可以直接露天种植,无需移至室内越冬,并非很多资料上介绍的只能在华南地区室外种植。如安徽池州就有很多室外种植的佛肚竹,而且生长良好,冬季均能安全越冬。

佛肚竹养护要点

种植佛肚竹,需要根据佛肚竹的习性特点,长江以北盆栽、长江以南露天、盆栽均可;种植的土壤需要偏酸性,以疏松、肥沃的腐殖土为佳;露天种植无需过多管理,盆栽需要适时浇水,满足佛肚竹喜欢润湿的特性;露天种植应适度疏除过密老竹、幼竹,以免密度过大出现徒长,盆栽可在3年左右倒盆一次,修剪短截竹鞭,恢复盆土土壤性能;适度控水控肥,合理稀植,增强光照,断梢,可以使佛肚竹矮化,利于盆栽观赏。



基层林业


你好,农学博士教种植 为您解答。

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 属刺竹属刺竹亚属, 具2种秆形——正常秆形和畸形秆形, 后者常用于制作盆景及庭院栽培作观赏用, 为著名的观赏竹种。

佛肚竹形态

(1)正常秆形小佛肚竹生于野外粗放经营, 高可达8~10m, 径5~7cm, 节间长20~35cm, 下部略呈之字形曲折, 秆下部具软剌, 中部多枝簇生, 其中3枝较粗长。

(2)畸形秆形小佛肚竹高25~60cm, 径0.5~2cm, 节间短缩肿胀呈花瓶状, 长2~5cm。

箨鞘硬脆, 橄榄色, 无毛, 先端为近非对称的宽弧形拱凸或近截形, 箨耳不等大, 大耳约比小耳大1倍, 皱褶, 边缘具波折状毛, 箨舌中部隆起, 边缘有纤毛, 箨叶松散直立或外展, 宽卵状三角形, 基部呈心形。叶片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 长6~18cm, 宽1~2cm, 背面披短柔毛。

佛肚竹生长习性

佛肚竹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之处, 出笋期温湿度适宜, 笋—幼竹拨节生长快, 节间长, 栽植后 (春季栽于温室) 当年出笋, 第2a成竹秆高可达1.5m以上, 最高达2.52m, 径0.5cm以上, 最大径级达1.8cm, 而秆畸形百分率不高, 有的竹秆仅基部有少许凸起。丛状竹内部竹秆畸形程度比外部高, 但径级小。相对湿度大的地方, 出笋数多, 秆高, 秆径大, 而畸形率低, 可见湿度为野外栽培的主要影响因素。

希望对你有帮助啊!点击上方“关注”农学博士教种植,每日了解更多种植小技巧。


农学博士教种植


佛肚竹喜光,喜湿暖湿润气候,抗寒能力差,喜肥沃湿润的酸性土壤,耐水湿、不耐干旱,地植或盆植均可,对土壤经常保湿,施钙镁磷或腐熟禽粪做基肥,生长盛期每月或个月施氮肥水一次,以保持茎杆黄亮,叶片翠绿,但氮肥不易施多,以免出现每节生长过长,不形成佛肚状,影响美观。



秋之夜专卖店


佛肚竹的生长习性是怎样的?

土壤要求

佛肚竹喜肥沃湿润的酸性土壤,栽植以疏松和排水良好的酸性腐殖土及沙壤土为宜。可用腐叶土、园土、煤渣、有机肥混合均匀后作养殖培养土。


水分要求

佛肚竹属于耐水湿植物,平时应保持水分充足,经常进行浇水使土壤湿润,注意盆内不可出现积水。佛肚竹在夏季是生长旺盛期,对水分要求增多,可早晚浇一次水。冬季对水分需求减少,可保持土壤稍湿润,并经常擦拭叶面尘土,适当对其叶面进行喷水,使叶片看起来更加翠绿光亮。在新竹抽出土面时,要适当控制浇水,抑制其生长。如果盆土较干燥叶子出现轻度萎蔫时,可用喷壶在叶面喷水加湿,再浇透水,反复数次,待新竹节基本定型时,可恢复正常的浇水。


施肥管理

佛肚竹平时不宜施肥过多,如果肥水充足就会引起枝叶陡长,影响树姿。在生长期可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豆饼肥水。平时也要适当施加一些磷钾元素的肥料,以保持茎秆黄亮,叶片翠绿,增加观赏效果。

修剪整形

当新竹笋长定后,可将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及影响造型美观的枝条剪除。对生长过长的竹笋要剪短,以促使萌发侧枝,使整体造型美观。对基部萌发的侧枝一律剪掉,佛肚竹生长相对较快,对造型不需要的枝条应及时进行剪除,以免消耗其营养,影响美观。



以上就是养花小院对佛肚竹生长习性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指正!

想了解更多养花知识,请关注养花小院,每天与大家分享养花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花小院


很多花友觉得佛肚竹不好养,特别是家庭养殖,容易发黄掉叶,呈现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养着糟心,扔了可惜,其实佛肚竹很好养。

首先,早知道佛肚竹是非常喜欢湿润的环境,也就是要勤浇水,所以要保证土壤在一个湿润的环境,不能缺水,一旦缺水就会出现黄叶,并且最好勤往叶片喷水,保持叶片也潮湿。

然后,佛肚竹的盆栽使用的土壤一定是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这样不仅能保持根系的通透性,也不容易出现烂根现象。

再就是,佛肚竹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保证空气流动,其实,任何绿植都喜欢通风的环境,长期不通风,任何绿植都不会长的太好,佛肚竹也是非常喜欢阳光的一款绿植,所以一定不能长期摆放在室内,可以放在阳台有阳光的地方,它的涨势会非常棒,如果是北方的花友,冬季一定要进行保温,如果是小苗,冬季还是有这怕冷的。

这是我自己在养护佛肚竹的经验,希望能帮帮你


香香85416812


佛肚竹常用作公园、庭院及盆栽制景,是著名的观赏竹种。

佛肚竹的生理习性:

1,喜温暖、不耐寒,其极限低温零下4度。

2,喜湿润、耐水湿、不耐水涝,较耐旱。

3,喜光、较耐荫。

4,喜疏松通透、肥沃的偏酸性土壤,也耐瘠薄。


天道新农



沂蒙小阿真




深山花奴


佛肚竹不适合本人所在地越冬,未亲自种植观察过。


用户43570877533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