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曾祥裕 曾海亮

湖北古城多,襄阳算一座。当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这座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就被它的古朴和大气所倾倒,所陶醉。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襄阳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我们小时读《三国演义》,熟悉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也知道故事就发生在襄阳。

所以襄阳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铁打的襄阳、是兵家必争之地。 对此史学上无可争议。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古城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建筑。

我们走 在襄阳古城东城墙上,俯首素有“华夏第一池”之称的襄阳护城河,穿过婆娑的树丛,就像穿越在时空的隧道,似乎走在家乡赣州城的古城墙上。

赣州古城墙下长流不息的是贡江水,没有护城河了,这是一种不可弥补的缺损。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襄阳城北以汉水为天堑,形成天然屏障,东、南、西三面则人工开掘了护城河。护城河通过涵闸与汉水相连,三条护城河之间也完全贯通,河间有三座桥相连。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我走在襄阳护城河畔,被她的妩媚和柔情而迷住,河岸绿柳婆娑,水杉参天,冬青翠柏夹竹桃一片葱茏,掩映着巍峨的古城墙;夕阳下,楼台亭榭倒映在金光闪烁的护城河面,我被襄阳护城河的壮观而折服,她均宽180多米,最宽处250米,是我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汉水、河水仿佛一条绿色的玉带,环绕在襄阳城周围。在这玉带环抱之中有我寻访的明襄阳王府。我与湖北女商人曾珠驱车进入襄阳城后沿着王府路,不费劲就找到了明襄阳王府。我下车后看看了其周围环境,觉得昔日王府王气已逝尽,被挤压在高高低低的民宅之中。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襄王府是按照明代藩王府营建制度修筑

明襄阳王府位于襄阳城东南隅,运动路南侧。它是明朝历代藩襄王在襄阳的府第。公元1436年,明仁宗的第五个儿子朱瞻善自长沙徙襄阳为襄宪王后,大兴土木,大约在公元1440年,建成了襄阳王府。前后有8代襄阳王居住在这里。公元1641年,李自成破襄阳,称新顺帝,建都襄阳,曾在襄阳王府设置分宫。一年后,李自成北上,临行前放火焚烧了豪华的王府,只有绿影壁幸存下来。

1993年,襄阳据当时的建筑风格,在绿影壁北侧仿造了襄王府大门和大殿。为正统元年襄宪王朱瞻墡自长沙徙襄时所建。

我们走进重新营建的王府,觉得它内部格局和建筑还残留王府风范,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正厅3间,后堂5间,大门、仪门各3间,左右榜房18间,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最奇是内有巨幅绿影壁三联。是目前唯一存好的距今500多年的石质照壁。壁上诸条飞龙翻腾,云蒸霞蔚,气势磅礴。主题画面是二龙戏珠图案。神态炯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三幅照壁呈凸性连接,错落有致,生动活泼。

当年明王府有多大?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据史料称明王府为襄阳古城的四分之一。2014年在离绿影壁不远的某单位基建工地上,考古工作者在进行常规勘探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夯垫非常有规律的大型建筑物基址,该基址为一层土一层砖分开填垫,共11层砖10层土填垫构成,残厚1.45米。

据襄樊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王先福介绍:“我最初的感觉是,这可能是三国时期之前的古城墙基址。”对襄阳古城变迁有深入研究的王先福说:“但是在进一步的勘探发掘中,我们在土层内发现了大量的明代中期的青花瓷片。基址的范围很快也被确定,东西长51.5米,南北宽26米。那就不会是古城墙遗址,而只能是一座大型建筑的基址。”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多少帝王将相的巍峨宫殿消失在战火销烟下

用尺子一“卡”,王先福发现,该基址距绿影壁350米,并且与绿影壁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结合明代等级制度,王先福断定,这是明襄阳王府主殿基址。当年,这里曾有一座巍峨的宫殿,是襄阳王议政的地方。

经测,襄阳王府壬山丙向兼子午,现院门寅兼甲,与护城河的水口相配。


帝王将相的阴阳宅无不由当时的风水名师堪定,但是决定他们运势的是民心向背。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民心向背决定时代走向


记得十九世纪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这样说的:对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不能到作为社会大厦顶部的国家政治那里去寻找,而应该到被黑格尔所称的“市民社会”,也就是社会物质生活关系里去寻找。

在明朝末年万历中期以后,王公大臣和宦官贪污受贿、疯狂聚敛财富、兼并土地,上下串通,巧取豪夺。整个官僚阶层,置国家利益、人民痛苦甚至王朝兴亡于不顾,热衷于沽名钓誉、蝇营狗苟、争权夺利、拉帮结派、相互倾轧,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们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明王朝的残暴统治。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湖北襄阳古城 寻访明藩王府旧址

必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

夕阳下,我们离开明襄阳王府,街上的车流和人流,一片喧哗,此时心中呤诵着刘禹锡那首怀古诗《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想,世事无常, 没有永远的霸主,也没有永固的江山。

《易经》是研究事物变化的学问。“易”就是变易、变革。面对一个变化万千的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我们所做出的事情就是识变而应变。即“识时务者为俊杰”和与时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