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广义货币200万亿元,未来你会用什么办法保护你的财产不会缩水?

村北头老张


房子涨的差不多了,以后吸收货币最好的投资我认为是股市。原因很简单,房子太高了不能涨的太快了,吃的东西也不能涨的太快,太快了普通百姓吃不起饭,那么只能资本市场涨一波。


韭菜世界观


很好的问题。广义货币超发,意味着货币的贬值,因此持有货币意味着资产缩水。那如何避免资产缩水呢?

我的回答比较悲观,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避免这一情况。因为我们的资产都在国内,都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因此怎样都躲不过资产缩水的命运。

避免资产缩水和投资理财的目的不同,避免缩水意指在不冒风险的前提下取得资产的增值,以对抗货币贬值;而投资理财的目的,是愿意承受风险以换取资产的增值。因此,避免缩水的目标更难实现。

当然,我们能做的也有一些。货币贬值意味着持有现金是错误的,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现金花出去。第一:货币贬值意味着固定资产、大宗资产的升值,我们可以买入一些保值性好的固定资产,未来出售以取得增值收益。第二,可以买入股息率高的股权或股票,用投资收益对抗货币贬值。第三,可以将现金换成硬通货。例如买入黄金、外汇、外国资产等,但是这个办法受限。

上述这些方法,都是需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因此虽然有可能可以对抗货币贬值风险,但也仅是可能。如果投资不慎,反而会遭受更大损失。作为不具备专业金融投资知识的普通大众,真的很难做到资产不缩水。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财谭


回顾人类经济发展史,不难发现,在低利率环境下,通货膨胀是常态。一百元人民币在五年以后尽管面值还是一百元,但通货膨胀使得它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为八十元或者更低。个人资产如若不进行合理投资、整合,在未来可能要面临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严重缩水的风险。

应对投资实物资产更保值

交通银行上海分行许一览表示,应对通胀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投资,如果投资收益超过了通胀,资产就能保值增值,避免缩水。郭剑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实物资产的资产保值作用比较明显。

举个例子:

如果10年前你有10万元,你以什么样的方式保留到今天最划算?存款?买电器?买汽车?黄金?很显然,这些方式都赔了,因为10年前的10万元如果能买套一居室,今天大概只能买间厨房。冰箱、电视都降价很多轮了,柴米油盐又搁不住。那你这钱搁在哪儿不但能保值,而且还“大赚”了呢?

在通货膨胀下,未来还可以投资哪些领域呢?

■资源类投资

对于精明的投资者而言,目前再次成为他们投资布局的良机,通胀预期也正成为指导他们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比如近期因投机资本囤积导致铁矿石价格疯狂上涨,温州等地民间资本也涌入西北购买矿产,资源为王似乎正在成为共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抗通胀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购买资源。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购买资源.

■ 基金股票

购买基金实际上是委托专家机构为你理财。基金的火爆往往与股市的火爆是分不开的。投资股票基金,未来中国A股在资产比重中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股市相对比发达国家比重差距较大,其上行空间巨大。尤其随着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未来产业机构的升级改革,二级市场资产将优于绝大多数资产的投资回报。

■ 增长复利形保险

购买增长复利分红保险,将一定程度上对抗经济通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影响。同时有合理避税,风险系数低等优势,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并不能跑赢通胀,所以适合理财投资能力偏弱的朋友。

至于房产,等传统的避险手段,船长不建议大家介入,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个市场正普遍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房市场,随着人口红利的进一步衰退,该行业产能过剩现象进一步显现,并非较好的投资手段。



股海摆渡船长


不请自来。普通投资者是很难保证自己的财产不会缩水的。

在2019年之前,官方的CPI水平一直是在3%左右的,几乎很少破3%,但是民间机构的测算CPI的涨幅基本是在5%-7%之间;在2019年遇到猪瘟疫情后,因为猪肉的关系,CPI猛涨,一度破5%,那么对应的CPI有多少大家已经都知道了。再叠加上新冠疫情和春节的影响,2月份的物价已经到了令人咂舌的高度,排骨70元一斤,茄子35元一斤,河虾50多元一斤,无论是蔬菜还是肉类的价格已经非常惊人了。



普通投资者通过投资能够跑赢这样的CPI吗?答案是很难的。

首先,普通投资者缺乏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投资收益超过10%的项目也有不少,但是风险特别巨大,一般的投资者很难掌控这样的风险。2018年的P2P,让不少人一夜回到回答解放前,一辈子的积蓄打了水漂,高风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驾驭的了。


其次,无风险收益率太低。目前市场上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无风险收益率特别低,大概只有4%-5%之间,根本跑不赢通胀;有合法高利率之称的信托,平均收益7.8%,风险适中,也只能基本和通胀水平相当,根本谈不上保证财产不缩水。


然后,做好资产配置,合理利用各种投资工具进行风险的对冲,一般投资者的平均收益也只有7%-8%,除非遇到牛市的加持,否者也是很难跑赢通胀的。


最后,房地产。之前10年唯一能够跑赢通胀的房地产行业,在国家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处理头部的一、二线城市外,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只有小部分三线城市房价是上涨的。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这几年的楼市很难向以前那样保持着那么高的增长速度了。


综上所述,目前阶段普通投资者是很难保证自己的财产不会缩水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最好资产配置,降低自己财富的缩水速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挺过这段特殊时期,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小黑看财经


这是个好问题!其实现在普通的老百姓,很多已经将全部的身家给到了房产!很多的老百姓都在祈祷,房产不要下滑的太厉害!所以,房产一定是我国调控的重要环节!所以,房产也会是未来能够保值的一个选择!但,需要你具备专业的分析能力了,不是每个区域的房子都有可能具备保值能力!比如,西部边远房子的保值能力会偏弱。比如北上广深周边的区域的房子就具有较大的升值能力!未来中国的发展一定会步入到中心加周边的模式,比如上海,将会逐步将产业向周边的区域迁移,人群会逐步向周边迁移,而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为为次中心的商业体!再比如,西安,成都这些具有交通,文化,人才等综合因素的新的发展中心区域,也会是很好的用房产来进行保值的地方。还有其他的保值途径:比如保险,保险其实是很好的一种保值途径,尤其是保障性分红的险种,既能够确保风险最低,也能够确保分红够长!毕竟时间是最好财富积累工具!在接下来就是黄金了,这个不用多说!最后就是对自己的知识投入!


餐饮交流汇


2020年2月20号央行发布2020年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广义货币m2二增长8.4%,2020年1月M2余额为201.31万亿元,轻松迈入200万亿,什么办法能保证我们的资产不缩水,从过去的m2的增长和各大资产的增长情况看。

大宗商品的增长远没有M2增长的快,比如说黄金、白银等,这类资产短期波动较大,就像昨天白银狂跌。

消费类商品的价格增长的更没有M2增长快,比如说我们的粮食、蔬菜、肉类产品。

另一个资产是房产,从全国的房价增长速度可能,过去20年房价的增长速度也没有M2,跑得赢M2的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和一些强二线城市的房价。

再一个就是股票,虽然大盘跑不赢m2增长速度,但是优质公司的股票上涨是能够跑得赢通货膨胀的。

综上所述:能跑得赢m2的只有一线城市的房产和强二线城市的房产,另外就是优质的股票,房产的投资的本金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处于高位,再次快速增长的概率不高,股票的本金要求不高,需要懂得股票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才能进入股票市场进行投资。

我的股票圈子已经建立,圈子会在交易日的早、中、晚,分享自己的交易策略、风控体系、对大盘走势做出初步预判并进行技术分析、追踪热点板块和市场主力游资关注重点,欢迎大家订阅,让自己的资产不贬值,特别是在现在m2增长这么快的情况下。

如何订阅

方法1:点击【互金圈】主页 — 找到“圈子”栏(功能较多,需要左滑才能找到)— 选择【互金掘金A股圈】 — 点击加入



方法2:点击【互金圈】主页 -底部菜单-点击【订阅圈子】-点击加入


互金圈


中国尚处于上升通道,因此,中国的资产价格以及资产盈利能力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国际著名资本方的投资活动,主流资本均长期看好中国的发展,唱衰中国更多的是政治需要,而不是专业判断。

在这种宏观基本面下,普通人通过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来跑赢通胀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并不需要特别高深的技术。

M2快速增长是与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相适应的,从相对比值来看,M2的增速是比较合理的,而不像很多人说的洪水猛兽,过于夸大其词。M2从100万到200万的十余年来,是中国中产阶层迅猛膨胀的十年,我运即国运,主动将个人发展锲入国家发展中的家庭的资产都得到了快速增长,投资基金的繁荣就是中产阶层手里钱多了的直接结果。

从当下的局势来看,较为适合普通人跑赢通胀的理财方法主要有五种,一是国有银行的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二是国有大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三是人口净流入城市较好地段的住宅房产(不包括商住),四是头部资管机构优质基金经理的货币基金与偏债基金,五是头部资管机构优质基金经理的股票指数基金。





文旅投资刘志敏


广义货币200万亿元,未来你会用什么办法保护你的财产不会缩水?根据我的理解,不是资产缩水,而是持有的 现金不会因为通胀而越存越少。

中国货币是不是超发,市场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早在18年市场争议就非常高涨,18年3月中国央行公布的中国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也就是M2数字达到173.99万亿人民币,而同期美国M2余额是13.92万亿美元,欧元区是11.28万亿欧元,两者相加大致相当于27.66万亿美元,也就是比中国的27.67万亿还少0.01万亿美元。

确实不能拿来简单的类比,中美两国M2计算略有误差,口径不同,自然会有差距。可是中国M2确实增长比较快,造成货币购买力较大程度下降,历史上有不少月份CPI超过10%,这种高通胀是不是与M2增速较高有关,是没有一个确定性结论的,但通胀来自于货币超发超过市场商品供应应该不假。

回顾历史,只有一种资产是只涨不跌的,那就是地产,谁使用了杠杆购买了地产就是赢家,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购买地产就是大赢家,一二线线城市房价涨幅之大,令人惊讶,

未来如何保护资产不会缩水,地产可能已经不太行了,地产调控难以实质性从高层政策中放松,一个是房住不炒,另一个是不作为短期经济刺激手段,三是实行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走出重投资老路,降低社会杠杆。

从我个人理解看,监管是不是存在一种意图,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股市,通过股市上涨,推动直接融资,也成为资金的蓄水池,市场流行一句话,那就是无股权不富,这个股权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通过减少行政干预提高股市活跃度,推涨股市,让市场博弈。

因此未来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就是股市,可股市偏重融资,要想实现盈利难度不小,如何实现股权增值,那就是利用充分调整机会,介入科技成长股或者是券商银行类股票,也可以是业绩稳健的大消费,科技股关键在于不要炒概念,炒概念散户赢不了庄家,只能成为庄家的韭菜,而是选择有硬核技术的个股参与,估值不要太高,券商主要是得益于融资不断放大和财富管理业务的拓展、佣金收入增长,银行是作为基础资产配置,目前估值低到不能再低,虽然难以取得超额收益,但跑赢通胀问题不大。

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投资股票,就申购混合基金或者是股票基金,把钱交给专家理财,从长时间角度看,基金收益率并不低,高于10%年化收益大部分基金都可以获得,有这个收益也很不错了。

通胀高企,1月份5.4%,二月份也不会低到哪儿去,存银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有多余的闲钱,建议购买银行的黄金,未来货币宽松不会改变,货币宽松实际上就是直接或者变相印钞,通过货币发行刺激经济。黄金作为硬通货并不会过时,只会越来越稀有,价格越来越高。


杜坤维


广义货币200万亿元,未来你会用什么办法保护你的财产不会缩水?

面对200万亿的广义货币,确实不能不让人产生对通货膨胀的担忧,让人对手中现金的担忧,让人对自身购买力的担忧。

果真如此,倒也不失为是一种选择、一种可能、一种需要。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此多的货币发行了,却丝毫没有通货膨胀的感觉。这可能比通货膨胀更令人担忧,更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因为,货币的利用效率太低了,货币运转出现问题了,货币可能存在虚旺现象了。

事实也是,钢筋混凝土占用了大量货币,企业间的相互拖欠占用了大量货币,过剩产能占用了大量货币,道路基础设施占用了大量货币,有些人家里藏匿的现金占用了一些货币。这一切,都等于把货币的流通功能、流动功能、周转功能、运行功能全部固化了,没有效果了。那么,还怎么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呢?最终的结果,货币就只有一个方向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那就是从事资金交易的机构,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地下金融等。

所以,面对200万亿的广义货币,我们有时候真的希望能够带来一些通货膨胀,至少,说明这些钱是在运转的,是有效率的。然后,可以采取遏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如果钱发了很多,可价格纹丝不动,那就说明资金铁利用效率太低了,资金没有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而是企业和个人手中的道具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对通货膨胀就似乎是不太现实了,而应当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方面。一旦资金动起来了,就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买房、买黄金、买其他保值的固定资产、买保险等,就是最保险的方式。持有现金,则是最大的财富贬值和缩水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